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血与再注进电刺激引起大鼠心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电场刺激(频率6Hz,电压5V,脉宽2ms)研究了离体灌注的鼠心,在缺血早期和再灌注时去甲肾上腺素(NA)释放的变化。经自身前后两次刺激对比(S2/S1),证实电刺激通过兴奋心脏的交感神经,引起NA钙依赖性的出胞释放,并具良好的重复性(S2/S1=0.34,P<0.01),恢复再灌注后,抑制作用逐渐消失。再灌注达5分钟时,电刺激引起的NA释放已达5分钟时,电刺激引起的NA释放已达缺血前水平(S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经氯醛糖、乌拉坦麻醉,肌肉麻痹,人工呼吸的成年家猫24只。用0.1~0.5mA,80Hz,0.2m的方波脉冲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PA)12秒(n=9),引起显著的血压增高反应。22个最大反应位点多位于PA的后部背内侧份,其中11个位点伴心率加快17个位点伴心率减慢14个位点心率无变化,且均位于PA的前部。电解损毁双侧孤束核(NTS)尾侧半(n=5)后,电刺激PA引起的增压反应和心率改变与损毁前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PA是调节心血管活动的重要中抠之一;NTS可能不参与电刺激PA引起的增压反应。  相似文献   

3.
研究刺激多巴胺神经纤维引起民纹状体尾壳核多巴胺释放的最佳刺激参数。方法用快速周期2伏安法,以碳纤维微电极直接在体偿同参刺激大鼠黑质-纹状体DA能神经通路前脑内侧束对尾壳核DA释放浓度的影响,对结果行单,双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黑质抗癫痫作用的神经化学机制,实验用大鼠40只,120万U青霉素(ip)诱发其癫痫(EEG)发作.高波幅尖波连续发放型癫痫放电稳定时:(1)电刺激黑质(10Hz、6V、0.2ms)即刻出现癫痫放电频率下降(P<0.05),连续刺激25min,效应最明显时停止电刺激,癫痫放电频率随即恢复,(2)黑质内微量注射多巴胺(DA)受体激动剂盐酸阿朴吗啡5μg,出现癫痫放电频率抑制现象(P<0.05),持续60min以上,部分动作癫痫放电消失后不再复现.(3)黑质内微量注射γ氨基丁酸(GABA)4~5μg,明显易化大鼠癫痫放电频率(P<0.01),40min后癫痫放电频率大约是用药前的5倍,该效应可以被黑质内微量注射印防己毒素5μg阻断.结果提示:激活黑质DA系统功能活动有利于对抗青霉素致大鼠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单脉冲低频率电刺激大鼠纹状体(CPu)和黑质网状部(SNR)注射P物质(SP,2.5μg/0.05μl),对丘脑腹内侧核(VM)自发放电频率的影响。结果是:(1)电刺激CPu使大多数VM神经元兴奋(16/18);(2)SNR注SP使大多数神经元抑制(15/19);(3)大多数神经元(11/15)对电刺激CPu表现兴奋的同时,对SNR注SP表现抑制。提示电刺激CPu触发了纹体—黑质GABA的释放,GABA与SP在黑质水平共同调节黑质—VMGABA通路,前者抑制,后者兴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小鼠电针镇痛模型,在不同品系小鼠上观察各种电针参数引起的电针镇痛效果。方法:应用LH型HANS刺激仪,采用辐射热甩尾测痛法,比较了6种品系小鼠的电针镇痛效应。结果:(1)品系的差异:100Hz电针时DBA/2品系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其它品系,2Hz电针时DBA/2品系和BALB/c品系显著优于ICR品系;(2)性别差异:2Hz电针DBA/2、C57、BALB/c3种品系的雌鼠优于雄鼠,100Hz电针仅BALB/c品系的雌鼠优于雄鼠;(3)刺激强度方面:122mA组针效显著优于0.51.52.5mA组或11.52mA组;(4)DBA/2和C57品系小鼠的电针镇痛与吗啡镇痛呈正相关性;(5)纳洛酮翻转:剂量为1mg·kg-1的纳络酮能翻转2Hz电针效果;而翻转100Hz电针效果,则需剂量为25mg·kg-1的纳络酮。结论:小鼠电针镇痛存在品系(遗传背景)和性别差异。阿片受体参与了小鼠电针镇痛,低频和高频电针镇痛分别由不同亚型的阿片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对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大鼠旋转行为及纹状体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电刺激治疗PD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6-OHDA建立纹状体毁损PD大鼠模型, 观察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后PD鼠旋转行为的变化, 并同时检测纹状体中多巴胺和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电刺激丘脑底核后,改善了PD大鼠的旋转行为,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明显增加( P< 0.01),谷氨酸含量明显减少(P< 0.01),天门冬氨酸则无明显改变( P> 0.05)。结论 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促进了双侧纹状体多巴胺的释放, 抑制了同侧谷氨酸的释放,从而有助于PD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兔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心脏骤停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将兔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再分为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用频率120Hz、波宽2.8ms、电流20mA的方波刺激,对照组时间3s,模型组时间5s。观察各组兔心脏骤停时间及自然或人工复苏后兔成活时间。结果 电刺激时间为5s的模型组,心脏骤停时间大于3min。模型Ⅱ组经自然复苏或经人工复苏后兔成活时间超过120min的占66.7%,不经人工复苏  相似文献   

9.
刺激大鼠延髓尾端加压区对心率及肾血管紧张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鼠延髓尾病加压区对肾血管紧张性和心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刺激和微量注射法对大鼠延髓尾端加压区进行机能定位,以整体灌流肾为模型,观察该区兴奋对肾血管灌注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1)以电刺激(0.5ms,80 ̄100Hz,100μA,10s)并经L-谷氯酸(L-glu)检测性验证,提示大鼠处髓尾端升压区位于Ⅻ对脑神经根部联线下方0.8 ̄1.5mm,中线旁开1.2 ̄1.8mm的范围。(2)L-  相似文献   

10.
57例安置起搏器病人(男30例,女27例;病窦综合征.10例,房室传导阻滞17例;DDD7例,AAI 10例,VVI 40例;EF>40%)给以低电能起搏,随访3~66(28.8±18)个月,研究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表明:慢性起搏阈值保持在稳定的低水平(2.5v/0.1ms,1.0v/0.37ms,和0.8v/0.18ms),当以低于起搏器出厂参数的电能(2.5v/0.3~0.5ms,1.6v/0.36ms)进行起搏时,未发生起搏故障,未出现原心动过缓的症状。结论:低电能心脏起搏对于心功能相对良好、慢性起搏阈值保持在低水平的起搏病人,安全有效,可以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从10年延长至19年左右。  相似文献   

11.
我们采用蛋白酶(0.2mg/ml)循环消化的方法获取了70%~80%耐钙豚鼠心肌细胞,并用膜片钳全细胞式记录方法,初步观察了卡托普利(Capt)对心室肌细胞跨膜电位及L型钙电流的影响。实验表明,Capt10μmol/L显著缩短豚鼠心肌单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APD),药物作用10分钟后,APD50缩短37.22%,APD90缩短35.33%(n=3,P<0.05);但对静息电位(RP)、超射(OS)和动作电位幅度(APA)无显著影响。当心肌细胞的保持电压为-40mV,除极到0mV,刺激电压时程为250ms,频率为0.5Hz时,Capt10μmol/L可使L型钙内向峰电流减少42.68%,正常对照组在同一时间内仅下降4.1%(n=3,P<0.05)。可见,卡托普利具有类似维拉帕米样L-型钙通道阻断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的频率竞争涨落图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间频率竞争图的差别。方法:运用频率竞争涨落图技术、视觉注意力变量测试(Visual TOVA)和Conners父母调查问卷对符合DSM-Ⅲ-R诊断标准的29名ADHD患儿和29名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正常儿童的α波协同结构是以10Hz为优势频率,9Hz为准优势频率,而ADHD患儿是以9Hz为优势频率,8、10Hz为准优势频率。ADHD患儿的α波协同结构左移,优势频率存在慢化趋势。ADHD患儿10Hz成分较正常儿童明显减低(P〈0.05);10Hz成分越少,认知速度越慢,注意力维持时间越短,反应稳定性越差(r=0.32~0.40,P〈0.05)。ADHD患儿的颞区12、13H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AbbottABA一l00型生化自动分析仪对16例DukesB期Miles(腹会阴直肠癌切除)手术标本进行LDH、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CK、AKP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癌旁3.0cm以内肠管酶活性升高,与癌组织相近,但与癌旁4.0cm、5.0cm肠管及正常肠管差异显著(P<0.01)。同时连续切片检查癌灶肛侧肠管,仅发现1例最远浸润至2.5cm。结论:3.0cm以内肠管酶活性升高以非癌浸润引起,很可能是在体内、外致癌因素作用下的原发性改变,认为癌远端肠管切除宜多于4.0cm。  相似文献   

14.
实验用300~350g雄性Wistar大鼠,氨基甲酸乙酯腹腔麻醉。电刺激(0.2ms40μA100Hz8s)并经兴奋性氨基酸L-谷氨酸(L-Glu)检测性验证,提示大鼠延髓尾端Ⅻ对脑神经丛第三支根部1mm×1mm区域为降压区(depressorareainventralsurfaceofmedullaoblongata,VSMd)。电刺激该区可见平均动脉血压(MAP)以16.99的斜率下降,最大百分数为26.82±8.93(P<0.01 。n=10).其下降率与刺激时间呈对数式关系。L-Glu微量注射后。在降压的同时心率(HR)减慢,分别为2.67±0.47kPa(P<0.01)和30.33±4.23min ̄(-1)(P<0.001,n=6)。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降压和减心率反应减弱,分别为1.46±0.45kPa和5.6±4.8min ̄(-1)(P<0.01;n=5);双侧损毁肾交感神经,基础MAP下降,同时降压反应被削弱,为1.81±0.49kPa(P<0.01)但对减心率反应无影响(P>0.05,n=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刺激猫的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VLM)在胸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SPNs)上引起的反应。方法:用充灌3mol/LKCl的玻璃微电极在11只麻醉后行人工通气猫的第3胸髓做细胞内记录,电刺激白交通支,逆行鉴定SPNs。结果:共记录了24个SPNs,其静息膜电位为-45~-90mV,逆行动作电位的阈值和潜伏期分别是(2.86±0.37)V和(6.48±0.89)ms。用单个方波(0.2ms,50~300μA)刺激RVLM,在所有SPNs上都引起一组潜伏期为4~47ms的早发快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EPSPs);在11个SPNs上还记录到一组潜伏期为70~140ms的迟发EPSPs(lEPSPs)。多数eEPSPs和一些lEPSPs都具有恒定的潜伏期。结论:RVLM的一些交感兴奋性神经元单突触地投射到胸脊髓SPNs上,RVLM的胸脊髓投射按传导速度可分为两类,即快传导和慢传导纤维,其传导速度分别是5~25和0.78~1.60m/s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电刺激前脑内侧束引起纹状体和伏位多巴胺释放量与刺激频率的关系.方法应用快速周期伏安法,以碳纤维微电极直接在体研究刺激频率对大鼠纹状体和伏核多巴胶释放的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结果应用0.5ms、340μA、100个脉冲的方波电刺激时,纹状体和伏核的多巴胺释放量明显不同,并取决于所应用的刺激频率.当刺激频率为80Hz和100Hz时,分别引起伏核和纹状体的多巴胺释放量达到最大.结论电刺激前脑内侧束(MFB)引起纹状体(CPu)和伏核(ACh)的多巴胺(DA)释放取决于刺激频率。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Abbott ABA-100型生化自动分析仪对16例Dukes B期(腹会阴直肠癌切除)手术标本进行LDH,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CK,AKP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癌旁3.0cm以内肠管酶活性升高,与癌组织相近,但与癌旁4.0cm,5.0cm肠管及正常肠管差异显著(P<0.01)。同时连续切片检查癌灶肛侧肠管,仅发现1例是远浸润至2.5cm。结论:3.0cm以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离体灌注状态下,兔眼虹膜睫状体的突触前5-HT受体对3H-乙酰胆硷释放的调节作用.方法:给体外灌注培养虹膜睫状体加入3H-胆硷,电刺激四次(S1,S2,S3,S4),刺激强度为3Hz,50mA,1min.在S2,S3,S4前加入试剂.电刺激诱导的3H-乙酰胆硷释放的水平通过计算(Sx/S1)刺激比率来确定.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灌注液样品中3H-乙酰胆硷.液内计数仪测定标本中3H-乙酰胆硷的含量.结果:5-HT(1nmol/L~10mol/L)诱导的虹膜睫状体3H-乙酰胆硷释放的剂量反应曲线呈浓度依赖性(EC50=58nmol/L).浓度为1mol/L时,5-HT诱导的3H-Ach释放量最大,增加了(45.14±7.40)%(n=6).给组织灌注5-HT3拮抗剂Tropisetron(1nmol/L)及5-HT1拮抗剂Methiothepin(0.1μmol/L),5-HT(1μmol/L)诱导的3H-Ach释放分别为对照组的89.96%及88.78%;而加入非选择性5-HT拮抗剂Mi-anserin(10μmol/L)及5-HT4拮抗剂SDZ-205557(0.1μmol/L)时,5-HT(1μmo  相似文献   

19.
在30只大鼠骶_1(S_1)脊神经节上共记录到182个对躯体及(或)内脏神经电刺激发生反应的神经元。其中74个神经元既对阴部神经(Pu)刺激反应,也对盆内脏神经(Pe)刺激反应。Pu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38.1m/s)显著快于Pe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21.9m/s)。Pu和Pe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可互相碰掉。结果提示,躯体与内脏输入可通过分叉初级传入,在同一个A型脊神经节神经元上会聚。  相似文献   

20.
多系统萎缩者脑干诱发电位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多系统萎缩对脑干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电生理多用诊断仪对29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10 例直立性低血压(SDS)和1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脑干诱发电位进行检测。结果:OPCA及SDS的Ⅰ~Ⅴ波有不同程度的缺失、结构紊乱和不对称性,Ⅴ波的潜伏期分别为6.50±0.90 m s及6.44±0.79 m s,较对照组(5.87±0.37 m s)延长(P< 0.05);Ⅲ波潜伏期也延长,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0.05),同时OPCA与SDS的脑干传导时间Ⅰ~Ⅴ峰间潜伏期分别为4.90±0.92 m s及4.89±0.91 m s,与对照组(4.19±0.36 m s)有显著性差异(P< 0.01);OPCA与SDS相比无差异(P> 0.05)。结论:多系统萎缩者存在脑干传导功能障碍及听觉径路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