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收集了十年间突发性耳聋患者323例,对其临床表现、预后及治疗预以总结分析。结果发现,耳鸣占90.09%,眩晕占46.75%,耳阻塞感或耳周麻木感占27.55%;听力图为水平型占40.61%,全聋型占28.18%,高频降型占20.72%,低频降型占6.08%。治疗结果为痊愈18.51%,显效占9.39%,有效占25.97%,无效占44.48%;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较优。  相似文献   

2.
<正>突发性耳聋(SD)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通常在病发时患者的听力会迅速下降,而且多伴有耳鸣、耳闷感、眩晕恶心等症状。至今其发病原因尚未清楚。本文回顾分析了2009-04—2011-04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观察住院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各种相关因素对治愈率的影响 ,将诸多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可能因素为高频型听力损失、重度耳聋、病程 2周以上者伴眩晕等。结论 :含上述突发性耳聋因素者 ,除常规治疗外 ,应加用针对性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恩英  安英杰 《河北医药》1997,19(5):322-322
小儿突发性耳聋比较少见,本病目前原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病灶感染、血管病变、变态反应等有关,治疗不及时可致终身聋哑。本文总结14年来小儿突发性聋的病因、治疗、预后等方面体会报告加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耳聋与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突发性耳聋与脑梗塞关系的研究,探讨突发性耳聋的病因.方法 对316例听力检测结果确诊为突发性耳聋患者,常规行颅脑MRI检查.结果 56(17.72%)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脑梗塞.结论 突发性耳聋与脑梗塞存在密切关系,基底节区域或小脑前下动脉损害缺血是引起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军  赵志刚  李燕 《医药导报》2000,19(6):584-585
突发性耳聋 (突聋 )指的是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病情发展过程一般为几小时至几天。产生的病因西医有多种解释 :一是病毒感染 ,二是自身免疫功能障碍 ,三是内耳供血功能障碍。更普遍认为 ,突聋可能是多种病因所致的一种综合征 ,因而给治疗带来困难。突聋在中医属暴聋 ,或是风热邪毒侵袭 ,肝火上扰 ,肾精亏损为主 ;或因气滞血瘀或气虚血瘀。治疗应把握虚实补泻的原则 ,达到疏通经气 ,疏通气血而开窍的目的。临床上治疗方法颇多 ,选述如下。1 药物治疗1.1 右旋糖酐等四种药物治疗方案 A组用 10 %右旋糖酐5 0 0ml ,前列腺素E(…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突聋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判断预后和制定个性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208例突聋患者按治疗前听力曲线类型分为低中频型、中高频型、平坦型、全聋型,各型再按性别、年龄、耳聋程度、有无眩晕及耳鸣、是否伴全身疾病、发病至最初就诊时间分为若干组,总结不同类型突聋的疗效,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同类型突聋痊愈率由高至低依次为低中频型、平坦型、全聋型、中高频型,四种类型突聋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中频型突聋各项目组内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高频型突聋的年龄、就诊时间、是否眩晕、耳聋程度各项目组内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平坦型突聋的耳聋程度、伴随疾病项目组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聋型突聋的年龄项目组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类型突聋疗效有所不同;低中频型突聋预后最好,不易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年龄、就诊时间、是否眩晕、耳聋程度因素可能会影响中高频型突聋的预后,耳聋程度、是否伴随疾病可能会影响平坦型突聋的预后;年龄可能是影响全聋型突聋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方法对2年内吉林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49例(50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突发性耳聋以41~60岁多发,运用综合方法治疗,发病时间越短,疗效越好。结论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方案是改善内耳微循环,营养神经药物,激素及高压氧的应用,同时强调早期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闫波 《安徽医药》2014,(8):1496-1498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状况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50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对其听力损失的程度、听力曲线的类型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对耳鸣响度进行分级。分析不同耳鸣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507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耳鸣程度以3级所占的比例最大,为32.94%(167/507);所占比例最低的为1级,为13.02%(66/507);2、4级分别各占27.02%(137/507)。不同耳鸣程度的患者在年龄、性别、耳侧、不同听力损害程度及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等方面的分布情况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者在年龄、性别、耳侧等方面的不同分布情况、不同听力损害程度及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等不同的突发性耳聋的听力学特征及治疗效果与耳鸣的严重程度并不存在相关性,并非造成突发性耳聋患者伴发不同严重程度耳鸣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96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给予改善内耳微循环、激素口服冲击、营养神经、高压氧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92例患者经系统治疗后,痊愈13例,显效9例,有效23例,无效47例,总有效率为48.9%(45/92)。单因素分析显示,与突发性耳聋预后相关的因素为发病至治疗的时程(χ2=10.745,P=0.03)及发病初听力(t=-2.150,P=0.034)。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突发性耳聋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是发病至治疗的时程(P=0.021)。结论从发病到治疗的时程是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主要因素,发病时程在14 d内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同时给予常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苷+ATP,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结果治疗组PTA治后为(37.69±20.03)dBHL,对照组PTA治疗后为(53.89±26.32)dBHL,治疗组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青少年突发性耳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突发性耳聋青少年患者36例,长春西汀治疗后,TCD动态检测用药前后患者大脑后循环平均血流速度(Vm),电测听测定听阈的变化,评价长春西汀治疗青少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结果 TCD显示31例(86.11%)治疗前大脑后循环Vm异常,治疗后30例Vm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83.33%。电测听显示,31例中,治疗后12例(33.33%)痊愈,9例显效(25.00%),10例有效(27.78%),总有效率86.11%。结论长春西汀对因大脑后循环缺血所致的青少年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鼓室置管给以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2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除了常规治疗外,通过中耳置管,将地塞米松注入鼓室,为中耳置管激素治疗组;25例以常规扩血管、营养神经及高压氧治疗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中耳置管激素治疗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5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经鼓室置管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良好疗效,可避免激素全身用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血清免疫球蛋白与突发性耳聋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波  唐荣凤  陈燕梅  李兵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15-1716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与突发性耳聋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5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 (IgA、IgG、IgM)浓度 ,并与41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 :54例患者血清免疫蛋白 (IgA、IgG、IgM)浓度分别是 (2 39±1.45)g/L、(13.15±3.69)g/L、(1.70±0.75)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增高 ,IgG差异有显著性 (P<0.05)。治疗后IgG、IgM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IgG水平增高 ,揭示免疫学因素在突发性耳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突发性聋的听性脑干反应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听性脑干反应 ( ABR)在突发性聋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按病程长短 ,将 6 4耳突发性聋病人分为两组 :3个月以内组 ( A组 ) 5 0耳和 3个月以上组 (包括 3个月者 ) ( B组 ) 14耳。将病例组间及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 ( 33耳 )间的 ABR各波引出率、潜伏期 ( PL )及波间潜伏期 ( IPL )进行对比。结果 病例组 ABR 、 、 波引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病程越长 ,引出率越低 ,其中 , 波最低 , 波最高。 A组 , 、 波潜伏期显著延长。B组 , 、 、 波潜伏期均显著延长。病例组和对照组间 IPL差异无显著性。两个病例组间 PL、IPL及引出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ABR检测对突发性聋有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彭亚  柳岸  孙虹 《现代医药卫生》2009,(14):2117-2118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80例,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mg/d,3d后逐渐减量,7~10d为1疗程,对照组70例,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给予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消除影响治疗效果的不良因素。结果:治疗后纯音测听示激素治疗组听力恢复有效率73.75%,对照组有效率55.71%(P〈0.05)。结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明显改善听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听力曲线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采集本院2010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病史资料,所有患者给予血液流变学检测及治疗前后纯音测听,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平坦型组)、2组(高频下降型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53、0.08、0.42、0.00,P>0.05);1、2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高于3组(Q=3.97、4.25、3.47、4.58,P<0.05;Q=3.86、3.62、3.33、3.97,P<0.01)。1、2、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7.14%、66.67%、100.00%,1、2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1、2组的总有效率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的疗效优于1、2组(χ2=8.84、5.74,P<0.05)。结论听力曲线为平坦型及高频下降型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其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高于低频下降型者。低频下降型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余两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