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 1982年以来 ,急诊经腹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 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例 ,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 38岁。血吸虫性肝硬变 17例 ,肝炎后肝硬变 5例 ,酒精性肝硬变 1例。 2 3例病人入院前或术前行胃镜或钡餐检查 ,证实有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child分级 ,A级 9例 ,B级 12例 ,C级 2例。首次大出血 17例 ,余 6例第 2~ 4次大出血 ,2 4h内手术 16例 ,7例 2 4~ 48h内手术。1 2 手术方法 全组均采用贲门周围血管…  相似文献   

2.
刘凭 《淮海医药》2000,18(1):54-55
1989年9月~1997年12月,本院为69例门静脉高压症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9例中,男47例,女22例。年龄12~68岁,平均41.4岁。有出血史44例,占65.2%,其中呕血、便血史39例,仅黑便史5例。脾功能亢进54例,占78.2%。1.2X线检查术前作钡餐检查48例,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8例。1.3术前肝功能分级按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门静脉高压症肝功能分级标准分级,Ⅰ级27例,Ⅱ级30例,Ⅲ级12例。1.4近期疗效术后死亡5例,其中死于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3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收集并分析手术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周乙肝病毒(HBV)DNA定量明显降低,术后2周较术前及术后1周降低更明显。术后2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较术前及术后1周明显降低。术后2周肝功能Child分级较术前明显降低,但较术后1周降低不明显。术后2周内出现腹水1例(2.9%),黄疸3例(8.8%),肝性脑病1例(2.9%),膈下感染1例(2.9%),术后出现肝衰竭1例(2.9%),及时处理后好转,无一例发生死亡。出院后获得随访29例,随访率85.3%,术后1年内再出血1例(3.4%),1年后再出血4例(13.8%),死于肝衰竭2例(6.9%)。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并发症相对较少,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58例门脉高压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手术死亡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再出血率进行追踪统计。结果贲门血管离断术能很好的治疗门脉高压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其手术死亡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再出血率分别为0%、3.4%和1.7%。结论贲门血管离断术能有效治疗门脉高压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此方法止血确切,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和分析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分析柘城县人民医院自2005年1月—2010年1月间3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贲门血管离断术的资料,探讨其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到5年随访,3例复发上消化道出血,死亡4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其余病例经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为提高手术疗效,应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彻底断流,熟练掌握手术的技术要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症大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3月-2009年6月,行脾切除加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症大出血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重点是对手术前后的肝功能、脾亢症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及术后并发症等评价。结果:急诊手术死亡1例,上消化道再出血率为6.67%,出现轻中度腹水率为26.67%。术后2个月肝功能好转28例,1例复查转肝癌而未检查肝功能。29例脾亢症状消失。胃镜或钡餐检查,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好转25例,好转3例。结论:此术式不仅急症手术止血率高,脑病发生率低,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但有些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且处理较棘手,需临床医生有前瞻性洞察能力和有效的处理能力,适度把握手术病例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任军 《中国医药科学》2012,(13):191-192
目的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47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随访6~24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本组47例患者采用选择性断流术与非选择性断流术治疗后,肝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门静脉血流量明显下降,但选择断流术治疗的患者平均肝动脉血流量增加幅度明显大于非选择性断流术,门静脉血流量减少值明显大于非选择性断流术,两种断流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选择断流术共发生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0%,死亡3例,死亡率12%;非选择断流术的22例患者共发生并发症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82%,死亡6例,死亡率27.27%,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基层医院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8.
许平  李涛  李恒  罗大勇 《安徽医药》2017,38(12):1544-1546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并发贲门失弛缓的上消化道造影表现。方法 选择2012年 2 月至2016 年7 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出现进食梗噎感、吞咽困难的38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进行钡餐或碘水造影的病例资料,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上消化道造影的食管轻、中和重度扩张分别为15例(39.5%)、22例(57.9%)和1例(2.6%);食管下端狭窄段长度3.0~5.0 cm计26例(68.4%),5.1~7.0 cm计12例(31.6%);最窄处直径3.0~6.0 mm 15例(39.4%),7.1~10.0 mm 23例(60.6%),且狭窄段均边界光滑;38例均见食管蠕动减慢、排空延迟;有14例患者仍见中下段食管静脉曲张;9例胃空腹潴留物多。结论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并发贲门失弛缓是临床常见病症,影像学上主要依据病史和典型的上消化道造影表现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门脉高压急性大出血行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总结54例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均急诊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 54例均获得随访,近期死亡3例,其余51例随访6个月至7年,无再出血,死亡8例,余43例疗效满意.结论 注重围手术期合并症的处理,合理选择适应证,精细操作,确切断流,急诊手术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后胃瘫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20例门脉高压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发生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多方面综合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胃瘫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呕吐、腹胀、进食恢复以及PGS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且患者的胃液引流量也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的诊断以及综合性的治疗方式,对于减轻患者痛苦以及避免再次手术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6例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施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腹手术。完成切除共用4.5—5h。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术后行抗感染、护肝、利尿、降门脉高压及抗Hp治疗。无近期再次出血、无膈下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不仅安全有效可行,而且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张衍胜  张丙贵  李红艳 《河北医药》2006,28(10):964-964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肝窦前、窦性或窦后阻塞致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为主要特点的一组综合征.在我国主要以乙型肝炎及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为多.外科治疗主要是针对解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尽管内镜下硬化剂注射、套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或其他非手术疗法已经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总体来说其远期疗效仍不如手术治疗理想,故手术仍然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手段.现将1996年2月至2005年10月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sab术)治疗的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附加幽门成形术的必要性并观察保留迷走神经对胃排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双侧迷走神经主干切断组与保留迷走神经或附加幽门成形术组胃排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双侧迷走神经主干切断组胃排空功能恢复平均时间5.2d,附加幽门成形术或保留迷走神经组分别为4.2d和4.1d。前者发生胃潴留2/36(6%)例,但均于短时间内恢复;后者未见胃潴留发生。结论:认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附加幽门成形术非为必需,术中保留迷走神经确属有益  相似文献   

14.
我院从1995-2005年共收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82例,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2010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连续21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结果 217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死亡率为6.0%。经逻辑回归多变量分析确定了7个独立与死亡相关的因素,即急诊手术(OR=70.300)、肌酐(OR=50.911)、Child分级(OR=33.988)、肝性脑病(OR=27.524)、年龄(OR=15.719)、白蛋白(OR=9.458)及总胆红素水平(OR=6.890)。死亡的预测方程为:P=1/[1+e-(-9.723+4.253急诊手术+3.930肌酐+3.526Child分级+3.315肝性脑病+2.755年龄+2.247白蛋白+1.930总胆红素)]。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急诊手术、肌酐≥176.8μmol/L、Child分级为C级、肝性脑病、年龄≥65岁、白蛋白<30g/L及总胆红素≥34.2mmol/L。  相似文献   

16.
17.
血吸虫病肝硬变、门脉高压、脾脏肿大 ,伴上消化道大出血 ,病死率极高 ,是沿江地区常见病。病情来势凶险 ,往往需急诊手术。我院 1990~ 2 0 0 0年间 ,急诊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42例 ,并与同期行单纯脾切除 60例比较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 0例 ,女 12例 ;年龄 19~ 67岁 ,平均 46岁。均有血吸虫疫水密切接触史及多次治疗血吸虫病史。入院时症状 :大量呕血及黑便 ,严重贫血 ,低血压及休克。首次出血 3 1例 ,再次出血 11例。B超均提示肝硬变、脾肿大。其中 4例有腹水。肝功能ChildA、B级 40例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惠州市惠阳三和医院收治的5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27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对照组(27例,开腹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统...  相似文献   

19.
自1992年4月~2002年12月,我们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出血21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9例,女2例,年龄30~51岁,平均44.5岁。本组均为肝炎后肝硬化引起门脉高压症出血,第1次出血15例,2次以上出血者6例。单纯以黑便为主者1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综合分析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脾切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10/3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67%(29/30),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3.33%(22/30),观察组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症脾切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的可能会发生各种并发症,注意患者术后基本病情的观察与护理等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