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方法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①目的 对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方法学进行初步评价。②方法 应用FPIA法测定HCY的精密度、标准曲线、回收率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HCY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对8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HCY浓度用FPIA法进行了测定,以确定其参考值。③结果 FPIA法测定HCY的精密度(批内CV为1.16%,批间CV为3.12%)较高;HCY浓度在0~50.0μmol/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103.0%。FPIA法和HPLC法测定HCY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985,P〈0.01)。健康体检者HCY参考值范围:男性为4.96~15.83μmol/L,女性为5.02~14.15μmol/L。④结论 FPIA法测定血浆HCY具有较高的精密度,结果准确可靠,适合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循环酶方法。方法:血浆氧化型同型半胱氨酸经三-乙-羧乙基膦(TCEP)还原成游离型HCY,基于HCY甲基转移酶(HMTase),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Hase)构成的循环酶体系以及脱氢酶-辅酶体系的原理,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HCY。结果:测定线性范围达1.5μmol/L~50.0μmol/L;批内CV分别为2.1%、1.7%;日间CV分别为3.7%、4.1%,总CV分别为4.9%、5.2%;回收率96.8%~101.3%;本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R~2=0.9737,Y=0.972X+1.595。t=2.01,P>0.05,差异无显著性;血氨<50.0μmol/L,三酰甘油<11.0 mmol/L,抗坏血酸<10.0 mmol/L,胆红素<500.0μmol/L,血红蛋白<2.0 g/L,谷胱甘肽<0.05 mmol/L时,对结果无明显干扰。结论:本方法具有简便、灵敏等特点,适合血浆HCY的常规和自动化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全自动干化学法测定血清胆碱酯酶进行应用与评价。方法:在VITROS250干式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胆碱酯酶,并同时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结果:血清胆碱酯酶的检测限为200-11500U/L;高、中、低浓度的批内CV分别为2.2%、3.1%和4.2%,,批间CV分别为2.8%、3.6%和4.8%;回收率为98.8%-103.2%;与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X)相关系数r=0.992.相关方程Y=0.986X+12;血红蛋白〈2.0g/L,胆红素浓度〈356μmol/L,甘油三酯浓度〈7.8mmol/L,对本法测定基本无干扰。结论:此法测定胆碱酯酶快速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否是人群发生冠心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探讨CHD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VitB12浓度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CHD患者123例,正常对照101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叶酸、VitB12浓度。结果(1)CHD组患者血浆HCY平均浓度(15.04±7.58)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08±3.11)μmol/L,P〈0.01,CHD组患者血清叶酸平均浓度(4.02±2.27)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5.93±2.76)ng/ml,P〈0.01,CHD组患者血清VitBt2平均浓度(303.63±130.51)pg/ml与正常对照组(292.17±94.05)pg/m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HD组HHCY的发生率(36.59%)亦明显高于对照组(9.90%,P〈0.01)。CHD病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是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CY对于CHD的相对危险度(RR)为1.238。相关分析显示:CHD组血浆HCY水平与血清叶酸、与VitB1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00)。结论HHCY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CHD组血浆HCY水平与血清叶酸、与VitB12浓度呈线性负相关。血浆HCY、叶酸浓度检测有助CHD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入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按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56例)和糖尿病肾病组(64例)。选择同期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肌酐浓度分别为(3.56±1.45)mg/L、(1.05±0.23)mg/L、(17.79±2.35)μmol/L、(88.19±10.06)μmol/L,对照组分别为(1.06±0.28)mg/L、(0.76±0.36)mg/L、(8.89±2.35)μmol/L、(66.88±15.34)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肌酐浓度分别为(2.50±1.64)mg/L、(0.85±0.23)mg/L、(15.70±4.05)μmol/L、(65.19±10.06)μmol/L,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为(7.35±4.34)mg/L、(2.49±0.36)mg/L、(20.20±8.05)μmol/L、(150.30±30.23)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均呈正相关(r=0.605、0.840、0.601,P〈0.05);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肌酐、胱抑素C呈正相关(r=0.521、0.672,P〈0.05);血肌酐与胱抑素C呈正相关(r=0.593,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血清胱抑素C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能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的肾损害,为临床判定糖尿病肾病比较敏感的指标,可为临床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用英国朗道酶法试剂测定血清钾、钠评价如下:(1)线性范围:钾1.25-10.0mmol/L,钠45~175mmol/L:(2)精密度:批内CV,钾CV:1.83%,钠CV:1.15%,日差变化的CV值分别为:钾2.05%-2.25%:钠2.23%-2.85%;(3)回收试验:在用酶法测得钾、钠浓度的血清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液,测得钾的平均回收率为99.5%,钠101.2%;(4)相关试验:随机取30份标本血清分别用酶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钾、钠,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酶法与离子电极法比较,回归方程为:钾Y(酶法)=1.002X-0.220,r=0.998;钠Y(酶法)=1.078X-1.001,r=0.989。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监测不同病期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病情监测、预后评价、预防的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以本院住院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103例作为急性发作期组,72例COPDI临床缓解期患者为缓解期组,6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受检者血浆中HCY的水平变化,同时检测受检者的动脉血气、吸烟指数、体质量指数、肺功能、心脏彩色多普勒等,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OPD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HCY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7.43±25.69)μmol/L.(24.56±8.98)μmol/L,(11.28±1.95)μmol/LP〈0.01]。COPD急性发作期HCY含量显著高于临床缓解期(P〈0.01),合并肺心病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HCY含量显著高于未合并肺心病患者(P〈0.01)。结论:COPD患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HCY参与了COPD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监测HCY,可以反映COPD的病情变化,对预测COPD的高危状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敏  黎云  徐帆  曾思明 《广西医学》2013,(11):1466-1467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水平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20例POAG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Hcy浓度。结果POAG组患者Hcy浓度为(15.5±2.1)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94-3.6)μmol/L(P〈0.05)。结论血浆Hcy升高可能与POAG的发生发展有关联。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患者血液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叶酸水平与抑郁症的关系;并研究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叶酸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30例抑郁症患者(符合DSM-Ⅳ重性抑郁症诊断标准)治疗前、治疗4周、6周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叶酸水平;采用小分子捕获技术,循环酶法测血浆Hcy。比较患者组治疗前和对照组血液叶酸、Hcy水平,分析Hcy与抑郁程度的关系。比较HAMD减分率〉50%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的变化。统计方法用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组治疗前叶酸水平为(7.46±1.69)μg/L,与对照组(7.67±2.44)μg/L无显著差异(t=0.632,P=0.534)。患者组治疗前Hcy水平(19.03±7.4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9.60±3.43)μmol/L(t=6.885,P=0.000)。患者组治疗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6.7%比10%,P=0.000)。6周达临床缓解的患者血浆Hcy水平16.24±5.63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2.801,P=0.013)。血浆Hcy水平与抑郁程度正相关(r=0.430,P=0.018)。结论本研究样本抑郁症住院患者血浆Hcy水平及HHcy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抑郁症患者血浆中Hcy水平与其抑郁程度呈正相关,随着病情好转其血浆中Hcy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0.
Hu YZ  Dong YG  Zhai YF  Lu JH  Wu MX  Zhou Y  He Z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2):2297-230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诱导的内皮细胞毒性和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HCY(0.1、0.25、0.5、1 mmol/L)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4 h,采用四氮唑蓝检测细胞存活率;辛伐他汀(1、10、20μmol/L)预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1 h,然后与HCY(0.25 mmol/L)共孵育,采用MTT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印迹和ELISA分析不同时间点相关炎性因子蛋白的表达。结果HCY处理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而经过辛伐他汀(1、10、20μmol/L)预处理后,内皮细胞活性分别为47%±4%、68%±6%、89%±6%,明显高于单纯HCY(0.25 mmol/L)处理组(22%±3%,P均<0.01)。由HCY诱导的内皮细胞TNF-α、IL-6、MCP-1及ICAM-1的表达分别为0.23±0.05、0.14±0.03、0.13±0.04、0.21±0.07,与0 h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胶乳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抗链球菌溶血素0(ASO)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使用。方法采用13立70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两点速率法测定,主波长为600nm,副波长为700nm,温度37℃,血清:试剂1:试剂2为3μl:250μl:50μl;,并与胶乳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对比。结果血清ASO的检出限为0-500IU/ml;平均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55%、2.11%;平均回收率为103.0%;该法(X)与免疫散射比浊法(Y)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方程Y=0.92X-8.2,相关系数r=0.993;血清甘油三酯浓度3.2mmol/L,血红蛋白浓度4.0g/L以下,胆红素浓度400μmol/L以下,对测定基本无干扰。结论此法测定血清ASO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准确性高,适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常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浆HCY水平,以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8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HCY的差异。结果循环酶法测定血浆HCY的批内平均变异系数为2.09%,批间平均变异系数为1.47%。高血压组血浆HCY水平为(13.21±5.90)μmol/L,对照组为(11.68±9.89)μmol/L,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中血浆HCY〉15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0例,占37.50%;对照组12例,占15.00%,高血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酶法测定血浆HCY操作简单、快捷,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准确性和重复性。HCY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监测血浆HCY对于高血压的预防、诊断和病情监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拉定的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头孢拉定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0.05mol/LKH2PO4-乙腈(85:15);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2nm;进样量:20μl。结果:头孢拉定在0.5-40.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血浆中药物最低检测浓度为0.25μg/ml(S/N=3):提取回收率为75%;血浆中三种浓度回收率分别为(106.0±6.3)%、(103.0±4.6)%、(97.5±1.2)%,日内、日间RSD分别为419%-26%、1.0%及7.9%、3.2%、1.9%。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快捷、专属性强,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适用于头孢拉定血药浓度及生物利用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赵新春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3):151-151,154
目的:探讨血浆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青中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及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ICVD患者100例和对照组50例血浆叶酸和HCY。结果:青中年ICVD组叶酸水平为(518±286)pg/L,对照组为(780±420)pg/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青中年ICVD组HCY平均水平为(18.2±4.5)μmol/L,对照组为(10.0±3.5)μmol/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轻度至中度HCY增高,脑梗死OR值为4.62,P〈0.01。结论:叶酸和HCY分别为青中年I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63例,3支主要冠状动脉中至少有1支狭窄达90%以上,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按照Rentrop方法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结果CCC0级组和CCCl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3.28±2.85μmol/L,12.19±2.61μmol/L)明显高于CCC2级组和CCC3级组(11.10±2.25μmol/L,8.92±1.23μmol/L,P=0.000)。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将患者分为正常浓度组和高浓度组2个亚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在侧支形成不良组的分布高于侧支形成良好组(P=0.029)。结论在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非糖尿病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冠状动脉侧支形成的一个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直接测定法在法国产奥斯龙160生化分析仪上的应用。方法:观察分析直接测定法批内、批间CV值,线性范围、干扰因素,并与磷钨酸镁(PT—Mg)法对比。结果:HDL-C浓度分别为0.77、1.37、2.05mmol/L低、中、高值血清标本的批内CV值分别为2.7%、1.5%、2.20%;HDL-C浓度分别为0.71、1.54、2.04mmol/L的血清标本批间CV值分别为3.6%、2.3%、2.6%,线性关系良好,直线范围达2.736mmol/L。经与PT-Mg法对照相关良好,r=0.982,,干扰试验,血红蛋白浓度10g/L,胆红素浓度184μmol/L TG浓度11.6mmol/L对测定结果影响不明显。结论:HDL-C直接法在奥斯龙160分析仪上应用结果准确可靠,适宜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7.
赵静 《河北医学》2014,(11):1801-1804
比较循环酶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中的结果,探讨快速简便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方法。方法:选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以及正常健康志愿者各20例为观察对象,同时应用循环酶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对所有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测得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循环酶方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低值血清批内CV为3.06%,中值血清批内CV为3.97%,高值血清批内CV为4.01%;低值血清批间CV为3.11%,中值血清批间CV为3.92%,高值血清批间CV为4.05%;回收率为102.01%;线性回归方程为Y=0.98X+0.06,r2=0.98;血氨浓度<70μmoL/L时,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测定值与原始值的偏差均<5%。经循环酶法检测,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和健康组观察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分别为8.87±1.21(μmoL/L)、10.21±1.02(μmoL/L)、14.52±1.31和8.11±0.14(μmoL/L),比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得的结果无明显差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环酶法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可获得可靠准确的结果,且成本较低,操作较简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择代谢综合症征患者组52例,健康对照组32例,两组均测定血浆HCY和ET浓度,及颈动脉超声检测IMT。结果代谢综合征组血浆HCY浓度、ET浓度及IMT均高于对照组即(12.97±3.81)μmol/L对(7.81±2.86)μmol/L;(58.59±14.65)ng/L对(38.15±3.48)ng/L;(0.89±0.13)mm对(0.68±0.07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代谢综合征IMT增厚组患者血浆HCY浓度、ET浓度明显高于代谢综合征IMT正常组患者即(13.70±3.73)μmol/L对(10.68±2.91)μmol/L;(60.62±13.54)ng/L对(44.52±11.0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HCY浓度IMT呈正相关(r=0.456,P〈0.05);ET浓度与IMT呈正相关(r=0.431,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颈动脉硬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内皮功能损害与其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刘罡 《中外医疗》2014,33(1):176-176,178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诊断并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肾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65例(观察组)和单纯糖尿病组51例(对照1组),并随即抽取5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对照2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浆HCY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UAER/24h为(463.73±9.46)mg,HCY水平为(15.37±4.5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HCY随UAER/24h升高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与2型糖尿肾病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临床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酶法检测血清总二氧化碳及临床应用。方法:用日立76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血清总二氧化碳,通过线性实验、回收实验、干扰实验、重复性实验和对比实验进行方法评价。结果:该法线性范围为4—50mmol/L,批内CV为2.96%,批间CV为3.85%,雏生素C 300mg/L、脂血(TG)15mmol/L、胆红素600μmol/L、血红素5g/L对测定均无干扰,平均回收率为100.8%,本法与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对200份血浆标本总二氧化碳的测定结果作相关性分析,Y=0.995X+0.456,γ=0.986。结论:酶法检测血清(浆)总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快速自动化分析,适合临床需要,是判断体内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