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间收治的369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低频下降型82例,高频下降型37例,平坦下降型105例,全聋型145例;男性145例,女性224例;平均年龄(50.2±10.5)岁.按照突发性聋的诊断标准分型统计中性粒细胞计数,并计算NLR,分析其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结果]全聋型、平坦型、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7.0×10~9/L组与≤7.0×10~9/L组痊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7.0×10~9/L组与≤7.0×10~9/L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为无效与有效、显效、治愈3种疗效患者NLR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低频下降型与其他3种类型NLR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突发性聋患者4种听力曲线类型中中性粒细胞计数与NLR均可反映预后,中性粒细胞计数与NLR高则预后好,支持炎症理论在突发性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其中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LR均较其他3种听力曲线类型高,提示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LR是评估突发性聋预后的可靠指标,在评估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的预后时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在缺氧条件下体外培养中性粒细胞,探讨缺氧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NB-4细胞分化获得中性粒细胞并建立缺氧模型,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缺氧对中性粒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以及缺氧后CD11b^+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缺氧对中性粒细胞的细胞膜TNFR1表达强度的影响。结果:缺氧后中性粒细胞增殖减缓,凋亡和坏死受到抑制,细胞膜TNFR1表达下降,CD11b^+细胞百分率稍有增高。结论:缺氧可以减缓中性粒细胞增殖,同时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白介素-1受体拮抗物(IL-1ra)基因表达和吞噬及杀菌功能进行研究,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HD患者外周血PMN icIL-1ra(胞内型)和sIL-1ra(分泌型)基因表达;通过菌落计数方法观察PM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吞噬和杀菌功能的改变。结果:HD患者PMN中可检测到512bp(icIL-1ra)和146bp(sIL-1ra)的RT-PCR产物;HD患者PMN对金葡菌的吞噬和胞内杀菌能力均较正常对照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HD患者PMN可自发表达icIL-1ra和sIL-1ra,这种预激活状态与其对金葡菌的吞噬和杀灭作用下降相平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体外凋亡的影响及bcl-2、核因子кB(NFкB)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地塞米松对正常血清和烧伤血清诱导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体外自发凋亡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中性粒细胞bcl-2、NFкB蛋白表达。结果烧伤血清较正常血清诱导中性粒细胞凋亡减少(6.18±0.96vs.21.77±2.32,P<0.05),bcl-2、NFкB蛋白表达增加(83.27±5.45vs.49.95±2.67,0.1802±0.0130vs.0.0434±0.0196,P<0.05);加入地塞米松后,烧伤血清组凋亡增加(12.67±0.71vs.6.18±0.96,P<0.05);且NFкB蛋白表达减少(0.1031±0.0154vs.0.1802±0.0130,P<0.05),而正常血清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地塞米松可减轻烧伤血清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FкB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临床30例从事制革,喷漆等作业工人因苯中毒的住院患者观察其末梢血中性粒细胞核突的变化。表明苯对造血系统有一定损害,并提示核突的变化可作为苯中毒的一项生物学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血液净化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杰  周红卫 《医学综述》2008,14(3):387-389
血液净化为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个专业中,成功地治疗了许多疑难病症。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和致死率均高,近期的研究发现,血液净化对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有影响。现就血液净化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各种影响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Lin XZ  Gong M  Peng CB  Zhou CL  Cong HT  Wang Y  Song ZD  Lu GT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3):1618-1621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及Survivin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10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术前、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第1天共3个时间点采血),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只采血1次).以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凋亡.以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中性粒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中性粒细胞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术前相比,手术结束时中性粒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术后第1天凋亡率略有升高,但仍低于术前(P<0.05).手术结束时,中性粒细胞Survivin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术后第1天时略降低,但仍高于术前(P<0.05).结论 体外循环对中性粒细胞的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urvivin在中性粒细胞的高表达可能抑制了中性粒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牟艳  张宏伟  刘洋  何春水  刘勇 《四川医学》2007,28(11):1213-1215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后常激发静脉壁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血栓机化并与静脉壁粘连,最终形成边缘毛糙、管径粗细不一的再通静脉,并伴随着静脉瓣膜的破坏,造成下肢静脉血液的逆流,从而造成远期的并发症,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会使肢体肿胀、疼痛、溃疡,也有可能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传统上认为血栓形成只是一种血管或血液疾病,炎症与血栓形成是两个互相独立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性粒细胞作为肿瘤微环境中重要的一分子,一度被认为是肿瘤免疫的正面力量。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中性粒细胞的负面作用正在为人们所认知。正是由于中性粒细胞与肿瘤的这种亦敌亦友的关系,使得中性粒细胞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其两极化特性也将在肿瘤的治疗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腺苷对人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的影响郑文李成辉H.Bardenheuer我们对8例健康成人中性粒细胞(PMN)的趋化功能在不同试剂中的变化进行了体外检测,以探讨腺苷对PMN趋化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8例健康成年人2.试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105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胰腺癌患者病历资料。通过Log-rank单因素分析包括NLR在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术后1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的影响。并通过Cox风险模型将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依据患者术前血常规检查,计算NLR,依据四分位点,分为NLR<2.1、2.1 ≤ NLR<2.8、2.8 ≤ NLR<4.3、NLR ≥ 4.3 4个组,各组患者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16、11、5个月。NLR<2.1、2.1 ≤ NLR < 2.8、2.8 ≤ NLR < 4.3 3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4.7%、79.8%、36.2%,其中NLR ≥ 4.3组患者1年生存率低于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外周血NLR、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肿瘤T分期、远处转移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术前外周血NLR可作为评价胰腺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吸烟者吸烟前、后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的强度,探讨吸烟对于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22例健康查体者为健康不吸烟组(HNS),19例吸烟者为吸烟组(HS),吸烟前为吸烟前组(HSpre),吸烟后为吸烟后组(HSpost),分别检测各组肺功能和中性粒细胞最大发光值和基础发光值。结果:HNS组中性粒细胞基础发光值、最大发光值分别为181.59±40.57、967.54±111.97;HSpre组中性粒细胞基础发光值、最大发光值分别为204.74±36.65、931.21±101.76;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ost组中性粒细胞基础发光值、最大发光值分别为224.32±40.46、848.21±92.52,和吸烟前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肺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后会造成中性粒细胞一过性的活化,此种效应持续时间短,在吸烟后1h此种效应消失。  相似文献   

15.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梯度离心法,自健康人血液中分离出中性粒细胞,作为颗粒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分泌抗细胞膜单克隆抗体(单抗)杂交瘤细胞。用调理吞噬抑制试验,初步筛选出1株分泌抑制补体介导的吞噬功能的单抗杂交瘤细胞。单抗亚类检定结果为IgG_(2a)。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eutrophilic alkaline phosphatase,NAP)及形态学的作用.方法 选择化疗中使用G-CSF无合并感染的肿瘤患者为G-CSF组,具有细菌感染阳性指征的患者为感染组,另外选择10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三组的血涂片进行NAP染色,并作阳性率、积分计数,NAP阳性指数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实现两两比对分析,同时对三组进行瑞氏染色观察中性粒细胞形态.结果 100例体检者NAP阳性指数95%的医学参考区间为13~127.G-CSF组、感染组和对照组的NAP阳性积分分别为290±56、245±55和68±27,三组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率分别为(95%±5%)、(89%±8%)和(51%±18%),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形态学方面,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感染组、对照组分别与G-CSF组的差异较为明显.结论 G-CSF可致中性粒细胞NAP阳性率、积分明显升高,并且明显高于感染所致NAP阳性率和积分的升高.在形态上,G-CSF可使中性粒细胞胞浆颗粒明显增多增粗,同时易见空泡变性及幼稚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7.
应用Born方法观察血小板在不同数量的非激活 (正常 )中性粒细胞作用下对激动剂的反应性 .结果 :非激活的中性粒细胞使血小板对ADP或花生四烯酸 (arachidonicacid ,AA)的反应性均明显降低 ,且这种抑制作用随中性粒细胞数量 (0 1× 10 7~ 1× 10 7cell/mL)的增加而增强 ;3mmol/L的阿司匹林明显增强上述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 :非激活 (正常 )的中性粒细胞对血小板反应性表现为抑制特性 .  相似文献   

18.
健康人外周血和尿路感染者血尿中的、发育不同阶段的中性粒细胞经7690-Xu荧光染液染色后,可呈现异质性荧光。幼稚的杆状核细胞呈深蓝色荧光。功能活跃的、核分2~3叶的中性粒细胞胞质为淡蓝色或淡蓝绿色荧光,核为桔黄色荧光。核分4~5叶、胞质呈黄色荧光,核为桔黄色荧光,其中部分细胞是趋于衰老的细胞,经紫外线照射后很快核肿胀,溃解。深蓝色荧光、杆状核、较幼稚的中性粒细胞可大量积累在炎症区,它们可能亦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或者它们可以在骨髓外进行发育和分化,成为核分2~3叶的,功能活跃的,淡蓝色或淡蓝绿色荧光的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9.
中性粒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常情况下 ,中性粒细胞 (PMN)在人外周血白细胞比例是最高的 ,约为 5 0 %~ 70 %。其在发生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和失血、急性中毒以及恶性肿瘤等情况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例更高[1] 。对其数量和功能进行研究是临床和科研上一项重要的内容 ,但因其在血液中的含量约为红细胞的千分之一 ,且与红细胞的比重较为接近 ,一旦分离之后在目前又尚无理想的保存方法[2 ] 。随着对白细胞 (特别是PMN)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逐步深入 ,建立一种简便、分离纯度高、存活率高且对PMN测定指标影响小的方法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建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中性粒细胞(PMN)吞噬功能的方法。方法: 用不同缓冲液制备荧光素(FITC)标记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菌FITC标记率。小鼠全血与FITC标记细菌37℃共育10~20min,溶解红细胞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PMN荧光强度的变化,计算PMN吞噬率。结果: 用PBS(pH7.2)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好,用碳酸盐缓冲液(pH9)标记大肠埃希菌效果好。小鼠PM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率低,对大肠埃希菌的吞噬率高。结论: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PMN吞噬FITC标记大肠埃希菌是测定小鼠PMN吞噬功能的简便、快速和重复性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