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寻找胶质母细胞瘤10号染色体长臂(10q)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缺失(LOH)区域,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10例胶质母细胞瘤(GBM)染色体10q上9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在90%(9/10例)肿瘤组织染色体10q上检出LOH。以在10q23上的D10s2492-D10s541位点间和10q25-26上的D10s1723-D10s216位点间区域的LOH频率最高。结论染色体10q23上的D10s2492-D10s541位点间和10q25-26上的D10s1723-D10s216位点间区域可能存在与GBM有关的多个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spastin、atlastin和parap legin基因的突变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结合DNA序列分析方法对24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HSP家系和14例散发患者进行spastin基因和atlastin基因突变分析;对12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HSP家系和14例散发患者进行parap legin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在5个不同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HSP家系中发现4个spastin基因新突变(1223 insCTCA、1258T→A,1293A→G和1668delCTA),在2例散发患者中发现2个spastin基因多态(IVS1-31C→G和IVS2-47A→G);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HSP家系和散发患者中未发现atlastin基因突变或多态;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HSP家系和散发患者中未发现致病突变,仅在2例散发患者中发现2个parap legin基因多态(2063G→A及2066G→A)。结论我国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患者中spastin基因突变较常见,atlastin和parap legin基因的突变率可能较低。  相似文献   

3.
在2002年,人们首次证明了定位在10p24染色体中的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leucine-rich glioma inactivated gene 1,LGII)的基因突变会造成少见的特发性癫痫合症,即常染色体显性颞癫症(autosomal dominant lateral temporal epilepsy, ADLTE)[1-3].  相似文献   

4.
目的 定位分析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 依据家系图、临床表现、神经肌肉电生理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家系.采用16个基因位点的37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标记方法进行连锁分析,以覆盖目前已经发现的20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亚型的16个致病基因位点.结果 所选择的37个STR标记均发生扩增反应,每一基因位点均呈现多态性.受检腓骨肌萎缩症家系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中3例患者在17p11.2-p12、1q22、16p12.3-p13.1、10q21.1、1p36.2、3q21、12q23、7p15、8p21、7q11-q21、12q12-q13、8q13-q21、12q24.3、10q24、19p12-p13及1p34-p35共16个基因位点的单倍体型均不存在等位基因共享,且家系所有成员致病基因均与16个已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致病基因位点不连锁.结论 研究过程中每一基因位点所用STR标记为2~3个,基本可以排除染色体互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家系诊断依据充分;根据欧洲神经肌肉病中心制汀的确诊标准,可排除为已知类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家系.推测为一新型腓骨肌萎缩症致病基因所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家系.  相似文献   

5.
脑胶质瘤的发生与多种染色体和基因突变有关,人类第10号染色体短臂缺失与脑胶质瘤关系密切。1997年发现的PTEN/MMACl/TEPl基因位于10q23上,本文就此基因与脑胶质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众多阿尔茨海默病 (AD)危险因素中 ,比较肯定的是老化和家族遗传史[1] 。有研究发现 ,2 1、14、1号染色体与早发性家族性AD(FAD)有关 ,而位于 19号及 12号染色体上的易感基因也与散发性AD和迟发FAD的发病有关。我们就近年来AD的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进展综述于下。一、淀粉样蛋白前体1.结构和表型特点 :首先被证实与AD有遗传易感性的基因是 β 淀粉样前体蛋白 (amyloidprecursorprotein ,βAPP) ,基因定位于 2 1q11 2 2 1q2 2 1,长约 170kb含 18个外显子 ,由770个氨基酸组成 ;已发现转录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s)不同基因亚型的频率分布.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uthern blot、T载体克隆重组DNA技术结合直接测序等技术对559例临床诊断为SCA的患者(363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证者,196例散发患者)进行了SCA1、SCA2、SCA3/MJD、SCA6、SCA7、SCA8、SCA10、SCA12、SCA17和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DRPLA)致病基因多核苷酸病理重复突变检测分析.结果 在36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SCA(AD-SCA)家系中,发现有15个SCA1家系(4.13%),26个SCA2家系(7.16%),187个SCA3/MJD家系(51.52%),6个SCA6家系(1.65%),7个SCA7家系(1.93%),1个SCA12家系(0.28%)和1个SCA17家系(0.28%),120个SCA家系未明确基因分型(33.06%);在196例散发SCA患者中,发现有2例SCAI患者(1.02%),3例SCA2患者(1.53%),15例SCA3/MJD患者(7.65%),3例SCA6患者(1.53%),173例SCA患者未明确基因分型(88.27%);未发现SCA8、SCA10和DRPLA型患者.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SCA3/MJD为最常见的SCA亚型,其次为SCA2、SCA1、SCA7和SCA6,SCA12和SCA17比较少见,SCA8、SCA10和DRPLA罕见,SCA17亚型为国内首次报道.部分AD-SCA家系存在其他致病基因的作用,大部分散发SCA患者除遗传因素外还存在其他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8.
表 1  3型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鉴别要点分  型发作时间诱发因素卡马西平治疗遗传方式 (家族病例 )基因定位PKC短 ,小于 5min突发动作诱发有效常染色体显性 16p11.2 -q12 .1PED多数持续 10~ 3 0min ,最长 2h活动诱发无效常染色体显性不明PNKD或PDC可持续 4h咖啡 ,茶 ,疲劳等无效 ,但对睡眠有益常染色体显性 2q 3 3 3 5 ,近钠钾通道基因[2]发作性一侧肢体舞蹈样徐动(下)@王向波$北京神经内科会诊中心  相似文献   

9.
早发AD(EOAD)多具家族聚集倾向,并呈显著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但其发病机制还不甚明了。近年来,随着疾病基因和相关基因的分离、克隆,EOAD的病因学研究也展现出勃勃生机。已发现有三种基因的突变与EOAD相关,其中早老素1(PS1)基因被认为是EOAD最普遍的致病基因,约与70%~80%的EOAD相关。  相似文献   

10.
Alzheimer病的基因组扫描结果证实了12号染色体上AD疾病基因的存在。位于该染色体上的多个功能基因都被进行了研究,目前的研究热点集中在A2-巨球蛋白(A2M)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基因和转录因子LBP-1c/GP2/LSF基因上。  相似文献   

11.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致病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性疾病的致病基因克隆的第一步就是要完成致病基因染色体定位。近两年来研究发现遗传性痉挛性截瘫(FSP)的致病基因与X、2、8、14、15号染色体相关,也可能还有其它位点,进一步研究作出了FSP致病基因较精确的定位和克隆,为FSP基因诊断及基因型分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神经退行性病变,是由SMN1基因的纯和缺失或突变所致,SMN1基因存在于染色体5q11-5q13区.SMA疾病仅次于囊泡纤维症居于第二位的遗传性致死性疾病,婴儿发病率为1∶6000到1∶10 000之间,每40~60人中有1位杂合子携带者[1].本文针对目前SMA的治疗作一综述,以为SMA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家系的染色体核型特征,并筛查染色体畸变,探讨患者染色体畸变区域是否存在拷贝数变异和神经发育相关基因,为寻找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遗传病因提供线索。方法采用G带显色技术并依据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Human Cytogenetic Nomenclature,ISCN)对632个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家系(包括632例患者及其健康生物学父母1264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根据各染色体带型特征筛查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情况。经与细胞遗传学芯片标准化联盟(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Cytogenomic Arrays,ISCA)数据库和人类亚微观结构基因组变异和疾病表型数据库(Database of genomic variation and Phenotype in Humans using Ensembl Resource,DECIPHER)比对,探讨检出的染色体畸变区域是否可能存在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和神经发育相关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和基因。结果共检出携带染色体畸变的患者22例,占患者3.48%(22/632)。其中5例为新生畸变,在患者中检出率为0.79%(5/632),包括1例重复,1例平衡易位,2例Turner综合征核型,1例21q22区域额外未知来源片段;另外17例染色体畸变为父母遗传,占患者2.69%(17/632)。经数据库比对,检出的染色体1q25和3p24畸变区域可能存在致病性较高的拷贝数变异,并累及TNR、ASTN1、NMNAT2等神经发育相关基因。结论部分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存在新生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区域可能存在累及神经发育相关致病基因的拷贝数变异。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为寻找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遗传病因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理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丧失和路易体(Lewy body)的形成为特点。大多数PD患者无家族史,约15%患者有家族史。研究已发现11个染色体定位以孟德尔遗传方式与PD连锁,其中5个呈常染色体显性(autosomal dominant,AD)遗传,4个呈常染色体隐性(autosomal recessive,AR)遗传(表1)。到目前为止,已有6个致病基因被克隆,它们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PD(综合征)的致病基因α-synuclein基因,UCH-L1基因和LRRK2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PD(综合征)的致病基因parkin基因,DJ-1基因和PINK1(PTEN-induced putative kinase-1)基因。目前的研究发现,PINK1基因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PD(综合征)患者中的突变率仅次于parkin基因,而其编码的PINK1蛋白是第一个将线粒体功能异常与遗传性PD(综合征)联系起来的蛋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银染技术对10名正在患病期中、尚未服药的抑郁症患者和10名健康人的核仁形成区及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进行了研究。抑郁症组细胞的银染核仁形成区(Ag—NORs)数、银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Ag-AA)数和参与联合的银染近端着丝染色体(Ag-AAc)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抑郁症患者rRNA基因的活性较正常人增高。  相似文献   

16.
α2-巨球蛋白基因与Alzheimer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zheimer病 ( AD)的定位克隆研究结果证实了 1 2号染色体上 AD疾病基因的存在。位于该染色体的α2 -巨球蛋白基因 ( A2 M)已作为 AD的功能候选基因 ,构成继载脂蛋白 E基因之后的另一主要 AD风险基因。A2 M基因与 AD的相关性研究业已成为 AD遗传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拟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综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并鉴定出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的中枢基因,为胶质瘤耐药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 R语言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其功能及通路;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筛选DEGs的中枢基因(hub genes);Gliovis数据库验证原发与复发胶质瘤组织中hub genes的mRNA表达及对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共筛选1 230个DEGs,其中648个上调基因及582个下调基因。GO显示DEGs在生物过程(BP)上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发生、核糖核蛋白复合体生物合成、rRNA加工等;细胞组分(CC)包括线粒体基质、浓缩染色体、染色体区域等;在分子功能(MF)上参与催化活性,作用于RNA、转移酶活性等。KEGG显示DEGs主要参与核质转运、细胞周期、DNA复制等。PPI筛选出TOP10中枢基因:BUB1B、ASPM、KIF4A、CDC6、NCAPG、MCM7、MCM3、MCM5、MCM10、RFC4;Gliovis数据库分析显示BUB1B、ASPM、KIF4A、CDC6、NCAPG、MCM3、...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Huntington病(HD)的临床和遗传特征.方法 对6个中国汉族HD家系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遗传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15例,女13例;起病年龄26~72岁;病程6~20年;有基因携带者6例(男2例,女4例);均以进行性加重的舞蹈样不自主运动为主,伴精神异常3例,痴呆1例,共济失调3例,晚期出现吞咽及构音障碍10例.1例基因携带者头颅磁共振波谱(MRS)分析显示两侧豆状核出现较明显的Lac倒置峰.6个家系均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诊断发现受测患者和无临床表现的基因携带者均有(CAG)n重复拷贝数超过正常值(≥37);本组中有4个家系子代较父代发病年龄提前.结论 HD临床表现多样化,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变性疾病,存在遗传早现现象.IT15基因中(CAG)n重复拷贝数的异常扩展是这6个家系发生HD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家族性淀粉样多神经病变(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FAP)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成人发病,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全身多个系统,以周围神经系统受累最为明显,诊断的金标准是基因检测。目前研究认为FAP主要是由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和凝溶胶蛋白的变异引起。其中TTR相关FAP(TTR-FAP)最常见,且病情最严重,常危及生命。1984年首次发现该病的致病基因~([1])。此后经过研究,目前已发现100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贵州地区少数民族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患者spastin基因突变的特征.方法 应用PCR产物直接DNA测序法,对贵州16例少数民族(布依、苗、彝族)HSP患者(其中14例患者来自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2例散发患者)spastin基因的8、10、14号外显子进行分析.将测序结果与人类基因组SPG4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16例患者的spastin基因8、10、14号外显子直接DNA测序结果均未发现有突变.结论 贵州少数民族HSP患者spastin基因8、10、14号外显子的突变可能较少见,其与汉族HSP患者的spastin基因突变形式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