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芜湖市2005~2011年婴儿麻疹流行特征分析,了解芜湖市婴儿麻疹流行变化规律,探讨婴儿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方法对芜湖市2005—2011年206例婴儿麻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婴儿麻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芜湖市婴儿麻疹年均发病率为147.1/10万,处于全人群麻疹发病第一位。市区婴儿麻疹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以5~8月龄为主,发病高峰为3~5月份。87.86%的婴儿麻疹病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在有麻疹疫苗免疫病例中,52.00%的病例在麻疹疫苗接种后2W内发病,32.00%的病例在麻疹疫苗接种后4W以上发病。孕妇麻疹IgG抗体阳性率46.58%,有71.43%8月龄以上婴儿麻疹病例未及时接种或未接种麻疹疫苗,婴儿麻疹疫苗初免后平均麻疹IgG抗体阴性率为3.57%,麻疹流行强度、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成人麻疹病例对婴儿麻疹病发病无明显影响。结论婴儿是麻疹高发人群,需进一步加强婴儿麻疹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1990~1997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贵州省1990~1997年麻疹的流行病学及接种率与发病率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90年代本省麻疹发病率仍停留在较高水平上,下降幅度较慢,每隔4~5年出现一次流行;发病地区分布广泛(91.24%),但主要流行区为山区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发病季节高峰期延长,2-7月病例数占66.67%;发病年龄以14岁以下儿童为主(86.56%),但7岁以下儿童占多数(59.02%).麻疹流行的原因主要是因常规免疫工作不扎实,麻疹疫苗(MV)接种率偏低,免疫空白点较多,引起易感人群的快速积累.提示我省麻疹的预防工作仍处于控制阶段,必须狠抓MV免疫接种工作,确保MV的高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适时开展MV强化免疫,才能使麻疹发病率快速下降,保证我省麻疹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绵阳市2005年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因素,总结控制工作中的经验。[方法]根据绵阳市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对2005年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描述绵阳市麻疹流行近况;流行病学分析麻疹的流行因素,包括人群免疫状况、感染方式、传染源管理、麻疹疫苗(MV)保护效力,对免疫干预预防措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005年共发生麻疹348例,发病率为6.73/10万,较2004年上升7.74倍;发生暴发疫情7起154例;72.41%的病例﹤15岁;86.21%的病例发生在3~6月份和9月份;72.13%的病例无麻疹疫苗(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麻疹监测指标达到监测方案要求。[结论]流动儿童MV接种率低于常住儿童,是供方未及时对流动儿童提供第1针MV免疫服务的重要原因;不在学校接种MV,后期又无督促机制,严重影响MV第2针接种率。麻疹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主要与存在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人群有关,控制麻疹暴发的重点在学校,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是减少麻疹发病和控制麻疹暴发的重要措施之一。感染麻疹的主要因素为医院暴露、与病例接触、未接种MV。传染源管理目前存在薄弱环节。按卫生部新免疫程序针对6岁以上儿童不开展MV接种,绵阳市可通过对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确保所有儿童完成全程接种。针对≥15岁成人麻疹的控制,尚需现场证据证明其有效和可行性。减少暴露机会、控制传染源等措施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奉贤县产妇与婴儿麻疹免疫水平监测及当前麻疹控制对策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鉴于近些年本县小月龄婴儿及成人麻疹发病出现增多趋势,我们于1997年对1973-1975年出生的产妇及所生婴儿的麻疹免疫水平,以及6月龄婴儿的麻疹疫苗(MV)免疫应答反应,进行了血清学监测.结果:170对产妇及婴儿麻疹血凝抑制(HI)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76%及93.53%,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7.53及1:8.54;139名出生时HI抗体阳性的婴儿,在6月龄时HI抗体阴转率达99.28%;31名6月龄婴儿免疫前HI抗体均<1:2,免疫后1个月HI抗体阳转率达100%,GMT为1:20.01.鉴于上述监测结果及当前麻疹流行特征,作者建议将现行婴儿麻疹疫苗初免由8月龄提前到6月龄.对预防本县出现麻疹流行提出控制对策:使外省籍流动人口中20岁以下人群MV接种率应达80%以上;对散发病例的儿童接触者和暴发点周围30岁以下人群做应急接种;当发病率>10/10万时,对流行波及范围内6-7月龄婴儿提前初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监测系统(NSS)运行状况,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2007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7年共报告疑似麻疹628例,较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高19.62%。年均发病率为1.66/10万。麻疹发病高峰为3~6月份,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65.25%。331例I〉8月龄麻疹病例中,接种1剂次及以上的仅占19.34%。疑似麻疹病例及时报告、及时调查、标本采集、合格标本采集、及时送达、及时反馈率分别为95.86%、95.38%、75.48%、99.79%、88.40%、93.25%。排除病例与麻疹病例之比为0.67:1。结论MV接种率和接种质量低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15岁和〈8月龄人群麻疹发病逐渐增多。应提高2剂次MV接种率,加强成人MV接种,适时开展MV强化免疫,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标本采集率和及时送达率,加强实验室检测。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目的 分析不同时期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消除麻疹策略。方法 对1951—2000年麻疹发病情况及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和人群免疫水平等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MV前期(1951—1966年)、MV推广期(1967—1978年)、MV计划免疫期(1979~1986年)、计免-冷链运转期(1987~2000年)的麻疹平均发病率分别为639.10/十万、436.40/十万、163.10/十万、4.35/十万,呈逐年下降趋势;麻疹发病呈明显的冬春季流行高峰,有后移趋势;10岁以下儿童发病占总病例数的78.8%。1967~2000年全省累计使用MV17222.75万人份,1979~2000年MV报告接种率维持在84.8%~95.9%之间,1994~2000年MV免疫成功率、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维持在88.9%~94.4%、87.4%~98.1%。结论:1.广东省麻疹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2.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前提和基础;3.开展MV初始强化免疫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关键;4.开展MV后续强化免疫、应急免疫和风疹疫苗免疫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必要补充;5.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系统是控制、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南山区1990~200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为进一步了解深圳市南山区麻疹流行情况 ,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 ,对 1990~ 2 0 0 1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麻疹发病以外来流动人口为主 ,占 81.9%;发病季节高峰在 3~ 6月 ,每隔 5~ 6年流行一次 ;1996~ 2 0 0 1年麻疹发病年龄主要是 <5岁儿童 ( 2 8.3 %)和 15~ 30岁成人 ( 42 .6 %)。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流动、未免疫和未复种麻疹疫苗 (MV)人群的积聚。因此 ,加强MV初免和复种工作 ,提高接种质量、麻疹监测和流动人口的免疫覆盖率 ,开展对特定人群的免疫 ,是控制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滁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进一步促进麻疹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滁州市麻疹监测系统上报的个案资料,统计、分析麻疹流行特征,并评价麻疹监测系统运行效果和防控措施。结果2002~2006年5年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2.65/10万。2006年麻疹发病率由2005年的7.59/10万降至1.77/10万,低于5年间平均发病率。麻疹的发病高峰正常年份在3~6月份。暴发流行年出现3~7月份、10~12月份两个高峰,分别占当年病例总数的56.00%、40.60%。574例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21.08%,免疫史不详的占60.10%。小于8月龄儿童麻疹病例占5.05%。32例8月龄~1周岁的病例中无免疫史占68.75%。结论及时有效接种MV,提高麻疹监测质量,是加速控制麻疹的关键。现行的麻疹疫苗初始免疫程序有必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999~2005年贵港市麻疹流行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运用Excel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5年累计报告病例1 997例,发病呈现高度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的特点,流行周期为每2年1次小暴发,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主,发病高峰在3~6月,发病年龄7岁以下儿童占59.69%,流行高峰年10~15岁儿童明显增加,病例中接种麻疹疫苗(MV)的占34.10%。结论提示今后一是实施2剂次、接种剂量为0.5ml的MV基础免疫,适时开展15岁以下儿童MV强化免疫活动,提高初免成功率和免疫力的持久性;二是加强麻疹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消除麻疹阶段济宁市婴儿麻疹发病的流行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婴儿麻疹发病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检测母亲及不同月龄婴儿麻疹抗体水平;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探索影响婴儿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婴儿麻疹占全市麻疹发病总数的构成比为33.63%,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从4月龄~开始发病明显增多,主要分布在6~8月龄,占发病总数的50.46%;≥8月龄婴儿病例无麻疹疫苗(MV)免疫史的占69.12%.0~8月龄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随着月龄的增长呈趋势性下降,6月龄和8月龄抗体阳性率分别只有17.02%和6.38%,抗体GMT分别为1∶3.72和1∶1.53.医疗机构暴露、流动人口儿童是影响婴儿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适龄婴儿及时接种MV是保护因素.结论 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消失过早、MV接种不及时和社会环境中的高危因素是婴儿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降低婴儿麻疹发病,应采取保持高水平的首针MV接种及时率及接种率、减少婴儿暴露机会、给育龄期妇女接种MV等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廖立菊  刘名根 《现代保健》2009,(29):168-169
目的了解留守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卡介苗(BCG)、乙肝疫苗(HepB)、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TP)、麻疹减毒活疫苗(MV)]预防接种现状。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对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出生的192例儿童进行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调查。结果建证率100%、建卡率100%。12月龄内儿童BCG、OPV、DTP、MV、HepB接种率分别为100%、97.91%、96.88%、97.92%、100%,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97.92%,MV复种和DTP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7.8%和97.68%,但留守儿童的疫苗全程免疫覆盖率(89.01%)显著低于父母在家的儿童(98.02%)。结论要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2.
李凤英  张荣强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424-5425
目的 分析咸阳市2005~2010年麻疹流行特征,为今后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咸阳市2005~2010年麻疹疫情报告和麻疹监测系统个案资料,采用均数、率、构成比等指标分析描述麻疹流行规律.结果 咸阳市2005~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 313例,年均发病率为4.39/10万.病例主要集中于3~5岁儿童,平均发病年龄为4.54岁;3~7月为麻疹发病高峰期,占总病例数的75.48%.患者以本地病例为主(78.22%),83.46%的麻疹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 咸阳市麻疹发病与免疫接种效果有直接关系,麻疹病例主要集中于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人群,应提高儿童的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和有效接种率,并积极开展成年人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消除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3.
麻疹发病与麻疹疫苗接种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甘肃省部份地区发生麻疹爆发或流行的原因,分析麻疹减毒活疫苗(MV)效力与麻疹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4个县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共调查病例和对照各358人,病例中<7岁儿童占27.65%,7~14岁占66.48%,平均年龄8.62岁。病例组MV接种率36.87%,对照组MV接种率89.94%;接种MV后≥5年发病者占68.94%,7~9岁发病儿童距接种MV≥5年的占74.47%。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计算,接种MV与麻疹发病的比值比95%可信区间为0.028~0.079,MV效力95%可信区间为92.1%~97.2%。结论甘肃省部份地区发生麻疹爆发或流行的主要原因是MV接种率过低,存在免疫空白。提高MV接种率,缩短MV 2针接种间隔时间,适时开展MV强化免疫可有效控制麻疹。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2000~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为了解陕西省麻疹流行状况 ,以加速控制麻疹 ,对陕西省 2 0 0 0~ 2 0 0 2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 :陕西省 2 0 0 0~ 2 0 0 2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比 1997~ 1999年上升了 6 5 7%。病例分布广泛 ,流行模式为爆发和散发并存 ,局部麻疹爆发影响着全省的麻疹发病水平。 3~ 6月为麻疹高发季节 ,0~ 2岁和 6~ 8岁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对麻疹病例的免疫史分析表明 ,2 5 %的麻疹病例未接种麻疹疫苗 (MV) ,2 4 %的病例免疫史不详。报告病例的年龄和免疫史状况说明 ,MV的初种和复种需加强 ,同时要在全省范围开展一定年龄组儿童的MV强化免疫 ,调整现行MV的免疫程序 ,健全麻疹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2005年麻疹爆发疫情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45,自引:5,他引:45  
目的了解浙江省2005年麻疹爆发疫情的流行因素,总结控制工作中的经验。方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浙江省麻疹流行近况;流行病学分析麻疹的流行因素,包括人群免疫状况、感染方式、传染源管理、麻疹病毒基因型和麻疹疫苗(MV)保护效力,对免疫干预措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流动儿童MV接种率低于常住儿童,儿童家长文化程度低,对免疫规划缺乏了解,是限制需方主动获得免疫服务的原因。流出地未提供免疫服务,流入地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是供方未及时对流动儿童提供第1针MV免疫服务的重要原因;不在学校接种MV,后期又无督促机制,严重影响MV第2针接种率。成人发生麻疹主要是由于既往未获得免疫,目前尚不能排除继发性免疫失败的可能。感染麻疹的主要因素为医院暴露、与病例接触、未接种MV。传染源管理目前存在薄弱环节。本次流行的麻疹毒株基因型仍为H1亚型,毒株虽发生了一些变异,但现用MV仍有很好保护效果。结论提高流动儿童MV接种率需要按照全人群比例配置卫生资源,多部门联合,或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单位”管理。按卫生部新免疫程序针对2~6岁儿童开展MV接种,浙江省可通过对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确保所有儿童完成全程接种。针对≥15岁成人麻疹的控制,尚需现场证据证明其有效和可行性。减少暴露机会、控制传染源等措施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温州市8月龄~4岁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MV)初免及时接种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流动儿童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抽样方法,调查温州市1 167名流动儿童和监护人的人口学特征、MV疫苗预防接种情况、监护人知识、态度、预防接种服务及利用情况,分析MV疫苗及时接种率及影响因素。[结果]MV初免和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7.3%、69.2%,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家长的工作时间、胎次、预防接种的信息来源、是否了解预防接种、有无必要接种、接种前主动告知医师孩子的健康状况、持有预防接种卡、证为流动儿童MV及时接种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温州市流动儿童MV初免及时接种率较低,监护人及时免疫意识和免疫服务有待加强,并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MV初免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平罗县一起麻疹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平罗县麻疹流行监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麻疹流行波及全县13个乡镇,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301例,确诊162例,罹患率为0.51‰。流行模式为散发与暴发并存,以散发为主,局部出现以乡或村(居委会)为单位的暴发;病例主要集中于8月龄以下儿童及15~39岁青壮年,占病例总数的82.72%;人群分布中以散居儿童和农民居多,占病例总数的77.78%;临床症状以典型病例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0.50%;162例病例中,有接种史者25例,占15.43%;无接种史者55例,占33.95%;接种史不详者82例,占50.62%。[结论]母体胎传抗体滴度达不到保护水平,以及人群缺乏隐性感染机会,造成易感人群的积累,是8月龄以下儿童和15岁以上大年龄人群发病比例较高及本次麻疹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建议麻疹疫苗初免起始月龄从8月龄提前到6月龄;适当增加大年龄组人群的强化免疫次数。我县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存在漏种、接种不及时和免疫不成功现象,应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接种及时率和免疫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十堰市1996~2000年麻疹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十堰市麻疹流行现状,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使用EPInfo分析处理十堰市1996-2000年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结果:5年共发病190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20/10万,与前5年相比发病率下降了99.83%,各县(区)均有病例报告,部分县有爆发、流行;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发生,2-5月发病较多,占71.96%;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1.69%;流行主要原因是部分儿童漏种,易感人群积累所致。结论:我市仍需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提高接种质量;落实对高危人群及时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提高麻疹监测系统质量,开展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完善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扬州市2000~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扬州市2000~2006年共报告麻疹112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53/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县(市)。≥15岁人群占48.17%,8~14岁人群占28.23%,〈8月龄儿童占7.84%。对625例免疫史分析,有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12.0%、25.92%、62.08%。结论本地人口麻疹病例增多,流动人口MV接种率低,提高MV接种率和加强麻疹监测,才能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20.
德州市1999~2002年麻疹控制与监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解德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和麻疹监测系统运行状况 ,对 1999~ 2 0 0 2年麻疹监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4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 2 6 4例 ,比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多出 138% ,确诊麻疹 12 3例 ,及时报告、及时调查和血清标本采集率分别达到 10 0 %、10 0 %、99%。麻疹发病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流行病学模式 ,爆发病例占总发病数的 5 1%。麻疹散发以学龄前儿童和成年人为主 ,爆发病例以学龄儿童为主。确诊病例中有麻疹疫苗 (MV)免疫史者占 32 5 2 % ,无免疫史者占 19 5 1% ,免疫史不详者占 4 7 97%。 3年麻疹监测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病例调查的完整性均达到 10 0 %。发病主要原因是MV接种率低和免疫失败。应在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的同时 ,要抓好大年龄儿童的MV强化免疫 ,进一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预防控制麻疹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