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从入络剔邪、补虚益损、搜风逐邪、活血化瘀、利水消肿、解毒攻毒、软坚散结等方面介绍虫类药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经验,并总结临床运用虫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中草药、西药均有效。由于本病治疗周期较长,有时合并其他疾病,故临床用药要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和肾毒性。根据广泛的文献调研,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的体会,笔者认为选药治疗本病的前提是明确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及其临床表现;合理用药的关键是掌握药性、规范使用、加强监测、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3.
从补虚荣络、搜风剔邪、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熄风通络、通络消积等方面介绍藤类药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经验,并总结出临床运用藤类药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证治探讨济南市中医医院(250012)王济生关键词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辨证论治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本为肺、脾、肾(肝),气血阴阳之虚损,标为水湿、湿热、瘀血及外感风寒、风热等。现就其证治作一探讨。1原发性肾病...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肾敷灵择时冬治对小儿脾肾两虚型肾小球疾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 90例脾肾两虚型肾脏病患儿随机分为择时治疗组(44例)与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原有治疗基础上,进行3个月的冬季内服外敷治疗,观察两组1年后中医症候、病情复发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效率提高,且在尿常规、夜尿、感染等方面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择时冬治可以改善脾肾虚弱症状,提高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7.
8.
9.
10.
胡瑞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3):180-181
中药为主治疗隐匿性肾小球疾病30例观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湛江524001)胡瑞华1993年4月~1994年4月,笔者使用中药为主治疗隐匿性肾小球疾病3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来自我院肾病专科门诊。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运用益气养阴和络渗湿法(汤剂、胶囊)治疗143侧慢性肾炎气阴两虚证,总有效率88.11%,与两批对照组(50例)治疗总有效率66.52%、57.14%对比,P<0.05。临床与动物实验数据提示:本法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稳定内环境,改善免疫功能,双向调节细胞内环核苷酸,以及TXA_2—PGI_2系统的平衡,抑制血小板聚集、释放,纠正高凝状态,从而减轻肾小球的病理改变,加速清除了原位免疫复合物的沉积。通过电脑归纳出慢性肾炎病机变化的五条规律:1.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以虚为主;2.病变部位以肾为中心,影响肺、脾、肝;3.病情反复、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与兼夹外感、水湿、湿热、淤血等病邪有关;4.一般变化规律是先伤于气,后损于阴;5.必然转归是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 相似文献
13.
肾小球疾病分原发和继发两类,其发病机制多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细胞免疫和炎症介质介导的肾小球损伤和非免疫机制的参与(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和肾小球内高血压、高灌注、高虑过等),导致了肾小球的病变,产生临床症状或病情持续恶化. 相似文献
14.
择时冬敷治疗脾肾两虚型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择时冬敷对小儿脾肾两虚型肾小球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46例脾肾两虚型肾病患儿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对照①组、对照②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1年后中医证候等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②组、对照②组与对照①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值治疗组与对照②组,与对照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②组与对照①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尿β2-MG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②组及对照①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敷灵穴位择时冬敷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有效率,其疗效优于不择时敷贴,并能降低尿β2-MG。 相似文献
15.
174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瘀证与临床及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瘀证程度与临床及其肾脏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74例患者于肾活检前3天内行血瘀证和中医虚损证候评分;比较年龄、病程、中医虚损证候、24h尿蛋白定量(Upro)、高血压及血压控制情况、肾小球滤过率(GFR)、尿酸(UA)、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等临床指标以及不同病理类型与血瘀证积分的关系。结果(1)174例患者中符合中医血瘀证诊断者159例(91.38%),其中轻度血瘀证111例,重度血瘀证48例。(2)血瘀证积分分别与Upro、CHO、TG、ALB水平和虚损证积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年龄、病程、高血压分级、GFR、UA、Hb无显著相关关系。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Upro、TG和虚损证积分对建立回归方程有显著意义(P〈0.01)。(3)进一步对119例非肾病综合征患者中不同病理类型的血瘀证积分比较:在肾小球轻微/微小病变组(3例)、局灶/节段性病变组(72例)和弥漫性肾小球肾炎(44例)中,各组间血瘀证积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局灶/节段性病变的72例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与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比较,局灶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瘀证积分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瘀证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之一;血瘀证积分与Upro、TG水平以及虚损证积分显著相关;伴有肾小球硬化的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血瘀证积分较高;提示血瘀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肾脏慢性化病变,是中医证候中影响肾脏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康广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8):86-86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肾脏疾病中的常见病,临床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然而,多数病人早期无任何症状,在体格检查时发现尿检异常,这时,中医辨证如何发挥作用呢?我们引入微观辨证的概念,依据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能够直中病源。 相似文献
17.
雷公藤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研究与进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具有较强的非特异性抗炎作用与免疫抑制作用,并有抗凝、改善血液物化性质与微循环作用等,对变态反应性疾病尤其是Ⅲ型变态反应为主的一类疾病,疗效较为突出,故临床上广泛用于风湿病、皮肤病、肾小球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疗。目前认为,绝大多数肾小球疾病是由于免疫因素所引起的,自1977年以来至今,使用雷公藤治疗该类疾病报告的病例数逾千, 相似文献
18.
19.
132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证型与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中医辨证客观指标,我们在著名中医肾病专家时振声教授的指导下,自1995年7月~1997年8月,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病理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32例患者中,男98例,女34例;年龄21~48岁,平均26.34岁;病程8月~7年。肾活检标本均经常规固定分送光镜、电镜、免疫荧光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而继发性肾病变除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