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nse,FLD)简称脂肪肝,是一种肝细胞弥漫性大泡性脂肪变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我院用来得时(甘精胰岛素类似物)联合金芪降糖胶囊(主要成分:黄芪、黄连、金银花)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肝脏病学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病学(hepatology)是从消化病学(gastroen—terology)中逐渐发展和独立出来的临床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病毒性肝炎、化学损伤性肝病(酒精、药物、毒物等)、自身免疫性及胆汁淤积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及血管异常性肝病等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不仅涵盖了从急性肝损害(包括急性肝衰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及原发性肝细胞癌各个阶段,而且涉及各器官系统疾病与肝脏疾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于秋 《大家健康》2008,(2):55-55
正常人每100克肝脏湿重约含4~5克脂质,当肝内脂质含量超过肝脏湿重的5%,或肝组织切片光镜下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有脂滴存在时,称为脂肪肝。本病的诱因是大量饮酒、肥胖、糖尿病、病毒性肝炎、药物、营养不良和遗传缺陷等,临床上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简称酒精性肝病)和非酮性脂肪性肝病两大类。  相似文献   

4.
杨斌  陈丽佳 《农垦医学》1998,20(3):184-185
透明质酸(H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结缔组织中的高分子物质,也是肝细胞外间质中蛋白多糖的组成成分。它进入肝脏后,由内皮细胞参与降解。为探讨HA测定对肝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不同肝病患者的血清(HA)。对象和方法1.受检对象对照组:32例健康供血者。肝炎后肝硬化组:46例肝硬化均为我科住院患者,根据病史、体征、肝功能和病原学检查、腹部B超或CT、胃镜确诊。肝癌组:20例患者通过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B超或CT、肝动脉造影确诊,其中硬化型16例。急性肝炎组:29例患者通过病史、体征、肝功、…  相似文献   

5.
慢性肝病(肝炎、肝硬变)使肝细胞受损,糖代谢发生障碍,导致糖代谢紊乱时,临床即可表现为低血糖,也可表现为糖尿病。1906年,Naunyn首次提出将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现将近年来收治的肝源性糖尿病45例的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就289例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学特征与预后关系作了临床、肝活检随访观察。结果在146例肝组织学显示急性轻型肝炎,2例因并发症死亡,其余皆获得治愈,随访1a~2a无复发者。急性重型肝炎(ASH)预后不良,亚急性重型肝炎(SSH)治疗成功率也较低。在慢性肝炎(CHB)的G1G2组,痊愈占32%,病变稳定占36%,仅少数肝病变加重。在CHB的G3G4组,肝病变加重和无变化占48%,3例肝细胞异型增生者转变为肝细胞癌(HCC)。随访肝活检提示,分级病变修复较快,好转者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多,间隔3mo-5mo与la-2a差异显著(P〈0.05),而纤维组织降解延迟,随时间延长有缓慢增加之势(P〈0.01);纤维带宽、量多伴弹力纤维增生显著者,易转变为肝硬变,故其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结论肝组织病理学特征是制订治疗方案、预测预后的可靠标准。  相似文献   

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eoholic fattv liverdisease,NAFLD)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肝硬化。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8.
自人胎肝中提取肝细胞刺激物质(HSS),分别建立了检测HSS含量、抗HSS自身抗体(HSS-Ab)、HSS特异免疫复合物(HSS-IC)的ELISA法。免疫组化研究证实,HSS存在于人胎肝以及肝病患者的肝细胞浆内,但正常成人肝细胞中为阴性。正常人血清中HSS含量为83.0±30.0μg/L,未测出HSS-Ab和HSS-IC;各型乙肝患者血清中HSS含量、HSS-Ab和HSS-IC阳性率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组织内,常可见大量的胆管增生,但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尚不清楚。为阐明该类患者胆管增生的发生机制及其与卵圆细胞增生及肝细胞再生的关系,我们对8例HBV相关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及2例正常人肝组织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肝组织连续切片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指标为细胞角蛋白(CK)7、CK8、CK19、OV6、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甲胎蛋白(AFP)及白蛋白(ALB)。结果在所有8例惠者肝组织汇管区内均可见典型增生的胆管及非典型增生的胆管,且对CK7、CKB、CK19、OV6及PCNA染色呈阳性反应,但两种类型的胆管在染色强度上存在明显差异。一些非典型增生的胆管细胞表现出肝卵圆细胞的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某些小型肝细胞样细胞在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方面介于肝卵圆细胞及成熟肝细胞之间。结论在t-IBV相关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组织内,胆管增生可能存在不同起源。某些非典型增生的胆管细胞实际上就是活化的肝卵圆细胞。非典型增生的胆管细胞与肝细胞再生密切相关。小型肝细胞样细胞可能是肝卵圆细胞与成熟肝细胞之间的中间过渡细胞。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对肝细胞癌高危人群——慢性肝病患者定期的超声波、肿瘤标记物等检查,很多肝细胞癌可在早期得到诊断,但由于慢性肝病患者的肝储备功能很差,适合做肝切除手术的患者并不多。而且肝切除术后肝癌治愈率也并不高,几乎所有患者术后都发生肝内转移或多中心复发^[1]。因此,急待开发一种对肝脏损伤小可以反复治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农乐根  李天资 《右江医学》2008,36(3):347-34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以无过量饮酒史(酒精摄人量〈20g/d)以及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弥散性肝小叶轻度炎症和(或)肝中央静脉、肝窦周围胶原沉积等为临床病理特点的慢性肝脏疾病,它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脂肪性肝炎(nonalcohlic 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硬化(fatty liver cirrhosis,FLC)三种类型。NAFLD已成为导致转氨酶异常的首要病因,并且有部分患者进展到终末期肝病,部分患者甚至与肝脏肿瘤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是所有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正常肝脏细胞含有肝细胞、库普弗细胞、肝窦内皮细胞、肝星形细胞(HSC)。在病毒性肝炎、铁铜代谢异常、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作用下,相关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肝癌以其高发病率和高恶性行为而著称。尽管流行病学资料已强烈提示乙肝病毒等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但这种相关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仍未阐明。大量实验证实,多种肝病尤其是慢性肝病不同程度伴随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因此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慢性肝病转变为肝细胞肝癌的过程中,这种长期持续存在的IETM是否有可能干扰肝再生的微环境,诱导肝干细胞的再生不良乃至癌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凋亡诱导蛋白(Fas)及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3)在多囊肝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多囊肝病患者囊壁肝组织和周围正常肝组织分别采用TUNEL观察标本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凋亡诱导蛋白Fas,凋亡抑制蛋白Bcl-2,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3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TUNEL显示囊肿壁肝细胞的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正常组织;Fas和Caspase-3在囊肿壁肝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Bcl-2在囊肿壁肝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周围正常组织。相关性分析表明,囊肿壁肝细胞AI与Fas和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与Bcl-2的表达呈负相关。临床相关分析表明,TUNEL表达阳性与否和年龄、性别、家族史、合并肝外囊肿、症状、血清白蛋白和谷丙转氨酶(GPT)水平无关;Fas的表达与合并肝外囊肿有关,但与年龄、性别、家族史、症状、血清白蛋白和GPT水平无关。结论:肝细胞凋亡在多囊肝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Fas的表达对于判断多囊肝病人是否合并肝外囊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凯西莱(硫普罗宁)为一种新型的含巯基类药物,在参与生化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对抗多种类型的肝损伤,保护肝线粒体结构、改善其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活性氧的清除。而酒精性肝病常伴明显肝损伤,对此大多给予高蛋白饮食及支持治疗。根据凯西莱的药理作用及对病毒性肝炎和其它肝病有一定疗效,应用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60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病理学基础是肝组织内炎症反应、肝细胞大量破坏,肝细胞坏死后能否及时有大量的肝细胞再生,决定了肝功能衰竭的临床预后。甲胎蛋白(AFP)是胎儿早期主要血浆糖蛋白之一,是检测HCC的主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制备大鼠肝抑素,研究它对肝再生过程的影响。应用酒精沉析和超速离心法从正常大鼠肝提取肝抑素提取物(HC),将其注入肝大部切除大鼠体内。每12h一次至96h。每12h取残余肝测重量和体积,计肝细胞分裂指数(MI),用体视法测肝细胞数,用流式细胞术测分离肝细胞含不同DNA倍体的细胞数。结果:①再生肝重量和体积增长缓慢,至96h为对照组的71%;②肝细胞MI明显降低,MI高峰延后并为对照组的33%;③再生肝肝细胞数增长缓慢,至96h为对照组的69,8%;④4倍体肝细胞DNA合成受阻,S期和8倍肝细胞数增长现象(见于对照组)消失。结论:HC提取物具有延缓肝再生的生物活性,它主要阻滞4n肝细胞合成DNA,抑制再生肝肝细胞的增殖与分裂。  相似文献   

18.
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急性肝衰竭。ALD是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且有年轻化和女性化倾向。为此,中华肝脏病学会2006年2月修定了《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相似文献   

19.
陈伟强  赵爱平 《广东药学院学报》1997,13(4):233-235,239,F003
本实验通过诱导大鼠肝硬变,在模型上进行半肝切除,正体肝细胞脾内移植,通过光镜,电镜,组织化学及^99m锝标记亚锡酸钠(EHIDA)扫描等,观察肝硬变情况下移植于脾内的肝细胞在不同时期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变化,结果显示:移植于脾内的肝细胞能长期存活,并维持基本正常的肝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而且增殖能力较正常强,显示肝细胞脾内移植可能成为临床上难治性肝病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以HCVNS3区单克隆抗体、LSAB法检测了116例各类肝病肝组织(其中肝细胞癌52例,肝炎后肝硬化16例,慢性肝炎40例,体质性黄疸8例)及6份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中HCV抗原的表达状况,结果表明,HCV抗原在肝细胞癌、肝炎后肝硬化及慢性肝炎中检出率分别为13.5%(7/52)、12.5%(2/16)、10%(4/40),而在体质性黄疸及正常肝组织中未检出HCV抗原。HCV抗原可见于癌细胞或癌周肝细胞的胞浆或胞核中,实验结果支持HCV与肝细胞癌的关联,HCV感染对促使肝病的加重也具有一定影响。肝细胞癌中,胞核型HCV抗原表达较多见。癌周组织中HCV抗原检出率高于癌组织,提示HCV可能主要作用于癌前病变,在肝细胞癌发生的初始阶段起作用,促使正常细胞恶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