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VEGF表达及MVD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与临床病理及H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了 2 0例正常肝组织、2 0例肝硬化组织、5 0例HCC组织中VEGF和CD34的表达 ,以及HCC的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VEGF阳性表达为癌细胞胞浆棕黄色着色 ,CD34的染色定位在血管内皮细胞上 ,HCC窦样血管CD34表达为强阳性 ;除门管区小血管分支及中央静脉外 ,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基本不表达CD34;HCC的MVD范围 / 32~ 2 32 ) / 0 .74mm2 ,平均 (14 8.5± 5 3.2 ) / 0 .74mm2 。HCC的VEGF表达及MVD与肿瘤大小、病灶数目、病理分级、门静脉癌栓形成、包膜是否完整均有显著关系 (P <0 .0 5或 0 .0 1) ;与患者年龄、HBsAg是否阳性无关 (P >0 .0 5 ) ;与预后亦有关 ,VEGF阴性表达及少血管组 (MVD <14 8)预后显著优于VEGF阳性表达及多血管组 (MVD≥14 8) ,术后平均无瘤生存期少血管组为 4 6个月 ,多血管组为 12个月 ,(P <0 .0 1)。结论 :CD34的表达反映了HCC的新生血管化 ,VEGF和MVD可作为判断H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D34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对30例人肝细胞肝癌(HCC)及相应癌旁组织,10例肝硬化,5例轻度慢性肝炎和4例正常肝组织,进行了CD34、VEGF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对VEGF进行半定量计数,并结合肝癌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HCC组织中CD34呈广泛、窦隙状阳性表达,而在正常及慢性肝炎组织中肝窦呈阴性,在纤维间隔附近的肝窦壁可见少量散在的CD34弱阳性表达,MVD与HCC的肿瘤大小及是否发生门静脉癌栓密切相关,瘤块直径<2 cm者的MVD显著低于>2 cm者,VEGF阳性率为83.3%(25/30),而在5例慢性肝炎患者中为阴性表达,并与肿瘤发生门静脉癌栓关系密切(P<0.05).瘤旁肝组织亦显示较明显的VEGF阳性(93.3%,28/30).结论 CD34和VEGF的阳性表达为HCC与非癌性肝组织的鉴别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形态学标记.瘤组织可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VEGF促进肿瘤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素酶(heparanase,Hp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卵巢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榆测41例卵巢癌组织中Hpa、bFGF蛋白的表达同时对其微血管CD34进行染色,计数卵巢癌中的微血管MVD(microvessel density).结果 ①Hpa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率增高并与卵巢癌中的微血管MVD及bFGF蛋白的表达成正相关(r=0.351,P<0.05;r=0.420,P<0.05);②卵巢癌组织中bFGF阳性表达组MVD值高于bFGF阴性表达组;③卵巢癌组织中Hpa、bFGF均表达阳性组的MVD值高于其他组.④Hpa、bFGF及MVD的表达与卵巢癌的FIGO(2000)分期、分化程度有关.结论 Hpa住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且与bFGF的表达及卵巢癌的血管生成止相关,Hpa可能通过释放和激活bFGF来促进血管生成,进而促进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p53、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HCC血管形成及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石蜡包埋的50例HCC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对照组)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 (1)p53蛋白在HCC癌组织(28/50,56%)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和对照组(均为0,P<0.01),其中癌旁有肝硬化组(25/3,69.4%)显著高于癌旁无肝硬化组(3/14,21.4%,P<0.01).bcl-2在癌旁肝组织(62%)的表达高于HCC癌组织(24%,P<0.01).微血管密度(MVD)在癌组织中高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2)在HCC癌组织p53蛋白表达与HCC低分化及门静脉癌栓的形成呈正相关;MVD与HCC门静脉癌栓的形成呈正相关,且其值在p53阳性组或bcl-2阳性组均明显高于阴性组. 结论 p53和bcl-2对促进HCC新生血管形成有一定作用;p53和MVD对判断HCC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HBx和VEGF与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血管生成及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HBx)、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血管生成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4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和22例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x、VEGF及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CD34)表达,光镜下微血管计数(MVD)。结果:84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HBx阳性表达率为73.81%(62/84),阴性率为26.19% (22/84);62例HBx阳性表达组中VEGF阳性率[74.19%(46/62)]明显高于22例HBx阴性组[36.36%(8/22)]和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36.36%(8/22) (P<0.05)];HBx阴性表达的乙肝相关性肝癌组和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中VEGF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84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HBx和VE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s= 0.552,P<0.01);二者在高分化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组织(P<0.05),有转移组表达高于无转移组; HBx阳性表达组平均MVD值明显高于HBx阴性组和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P<0.01),有转移组MVD高于无转移组(P<0.01);有门脉侵犯组高于非侵犯组(P<0.05)。结论:HBx和VEGF广泛表达于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二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HBx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血管生成及转移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血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4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和22例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HBx、HIF-1α及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CD34)表达,光镜下记录微血管计数(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 84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HBx阳性表达率为73.81%(62/84)。62例HBx阳性表达组中的HIF-1α阳性率为69.35%(43/62),明显高于HBx阴性组40.91%(9/22)和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36.36%(8/22)(P<0.05)。HBx阴性表达的乙肝相关性肝癌组和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中HIF-1α阳性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HBx和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73,P<0.01);HBx和HIF-1α在高分化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组织(P<0.05),且转移组表达高于无转移组;HBx阳性表达组平均MVD值明显高于HBx阴性组和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P<0.01),有转移组MVD高于无转移组(P<0.01);有门脉侵犯组高于非侵犯组(P<0.05)。结论 HBx和HIF-1α广泛表达于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二者呈正相关;HBx可能通过上调HIF-1α的表达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血管生成及转移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NF-κBp65在肝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东华  叶学忠 《安徽医学》2009,30(3):285-288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肝细胞癌(HCC)组织、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探讨NF-κBp65的蛋白表达与HCC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初步阐述NF-κBp65在HCC血管生成中的机制。方法选用45例肝细胞癌组织和32例癌旁肝组织、15例肝硬化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SABC)检测NF-κBp65的表达和MVD值,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F-κBp65在HCC中的表达及MVD值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HCC组织中NF-κBp65阳性表达组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血管侵犯组显著高于无血管侵犯组(P<0.05)。结论NF-κBp65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HCC中NF-κBp65的表达与肝癌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RhoC蛋白表达、细胞黏附分子CD44v6水平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CC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对照组)的RhoC蛋白、CD44v6与微血管密度(MVD),并进行分析.结果 HCC组织中RhoC蛋白、CD44v6阳性表达率及MVD均高于对照组(P<0.05);RhoC蛋白、CD44v6与HCC的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有无侵袭转移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RhoC蛋白与CD44v6表达呈正相关(P<0.05),且均与MVD呈正相关(P<0.05).结论 HCC组织中RhoC蛋白、CD44v6水平均增高,它们可能协同促进血管形成,参与HC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 和CD44v6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部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常规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3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VEGF-C和CD44v6的表达,并以21例肝硬化组织、16例肝外伤或肝囊肿组织作为对照,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肝癌部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VEGF-C 定位于肝癌细胞的胞质,阳性表达率为78.8%,CD44v6主要定位于肝癌细胞的胞膜及胞质,阳性表达率为72.7%.二者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12.157、10.280,P<0.05);在发生转移的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的肝癌组织(χ2=4.930、8.088,P<0.05);在正常肝脏组织及肝硬化组织中几乎不表达.VEGF-C 和CD44v6的表达与肝癌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是否并发肝硬化、AFP表达、有无HBV感染无关.VEGF-C 和CD44v6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681,P<0.01).结论 VEGF-C和CD44v6的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发生有关,可作为估计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慢性丙型肝炎肝活检组织学变化和CD34、CD31﹑Ki-67蛋白表达,探讨其对慢性丙型肝炎进展至肝硬化、肝癌的预测价值.方法 慢性丙型肝炎肝活检患者73例.所有活检标本行HE染色、Azan-Marroy和PAS染色,根据Knodell肝组织活动指数评分系统进行定量评分.标本同时行CD34、CD31、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评分系统评价染色结果.随访所有患者.结果 7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访至少3年,进展至失代偿肝硬化9例、肝细胞肝癌4例.进展至肝硬化或肝癌患者与非进展患者组织学指标(炎症程度分级、纤维化程度分期、肝组织学活动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慢性丙型肝炎组织中炎症程度分级与纤维化程度分期呈正相关.73例慢性丙型肝炎的CD34指数为(7.1±5.7),进展至肝硬化或肝癌患者CD34指数明显高于非进展者[(10.5±7.7) vs (6.4±5.0),P<0.05];CD34高表达组肝硬化、肝癌累积发生率明显高于CD34低表达组(P<0.05).73例慢性丙型肝炎几乎不表达CD31.进展至肝硬化或肝癌患者与非进展者Ki-67指数分别为(5.5±7.2)、(4.5±6.6),两组Ki-67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6.92%和6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阳性及阴性表达组肝硬化、肝癌累积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34指数、Ki-67指数、肝组织学活动指数评分在慢性丙型肝炎进展至肝硬化、肝癌过程中的预见优势依次为:CD34指数>Ki-67指数>肝组织学活动指数评分.结论 CD34阳性血窦内皮细胞标记的血管生成是慢性丙型肝炎疾病进展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诊疗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87例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采用既往检查调查表(自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既往检查总费用212-28652元(中位数为3792元),检查频率为5-82次,检查项目为3-11项,重复检查频率为3-72次,检查项目为血常规、彩超、X线、内窥镜、MRI、粪常规,重复度高的项目为彩超、内窥镜、X线、MRI.检查频度与病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相关性,检查费用与检查频度呈正关(P<0.01).结论 消化科门诊躯体化障碍患者检查项目多,频度高,医疗花费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