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并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造影增强时多表现为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病灶无明显增强,不均匀增强,出现局灶性灌注缺损区,分别占86.8%、82.4%、83.8%、91.2%、72.1%。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增强前后结节的平均大小分别为(12.8±8.6)mm、(18.6±9.5)mm,造影增强后显示的病灶明显增大(P<0.05)。本组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达91.2%。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较典型的恶性造影增强特征。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术前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对117个甲状腺结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各结节造影过程并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不同性质结节的造影模式特征.结果 注入造影剂后,甲状腺结节呈无增强、均匀增强、不均匀增强、周边增强4种增强模式,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增强模式比较有差异(P<0.001),造影后病灶边界清晰程度有差异(P<0.001).结论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在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肝细胞癌(HCC)的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超声造影(CEUS)诊断的对比研究,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优势。方法肝细胞癌患者20例,共26个病灶,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分别用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瘤的大小、回声强度、肿瘤内的血管和肿瘤实质的血流灌注。结果在肿瘤结节的形态上,超声造影与灰阶超声基本相似,但在肿瘤直径和面积的测值上,超声造影大于灰阶超声,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且可以发现灰阶超声所不能显现的病灶。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均显示肿瘤的血管和血供,但在显示肿瘤的微血管和血流灌注时,超声造影明显优于彩色多普勒(P<0.01)。肝细胞癌超声造影血管相的增强方式与细胞分化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超声造影是实时、有效显示肝细胞癌肿瘤血管和血流灌注的方法。在HCC探测和定性方面明显优于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而且对肝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可做出一定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合造影能量多普勒有助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超声造影表现,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进行比较,观察分析病灶的增强方式和增强时相,探讨超声造影在PTMC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实时超声造影(CEUS)的增强模式及其对甲状腺实质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常规超声检测出且定性诊断困难的55例患者80个甲状腺实质性结节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总结其增强模式,做出良、恶性判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超声造影各项指标包括造影剂进入结节时间、方式、增强强度、造影剂分布是否均匀、以及结节内造影剂消退快慢.结果 术后病理结果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性病灶34个,恶性病灶46个.大于1 cm的良、恶性结节上述超声造影表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造影剂早期消退对于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灵敏度最高(82.6%),不均匀性增强的特异度最高(89.5%).小于等于1 cm的良、恶性结节造影模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大于1 cm的甲状腺实性结节,造影剂晚进、向心性增强、不均匀增强及造影剂早期消退有助于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肝局灶性结节件增生(FNH)患者共36个病灶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病灶的常规超声表现和超声造影增强方式及表现并进行分析.结果 36个病灶多为低回声,39%(14/36)病灶周围见低回声环.65%(20/31)病灶内显示特征性的星状或轮辐状彩色血流.超声造影后动脉相观察到3种增强形式:整体型增强28%(10/36),泉涌状增强44%(16/36)和放射状增强28%(10/36).超声造影中搬痕出现率17%(6/36),而对照病理标本瘢痕检出率为40%(6/15).若以超声造影出现其中一种征象(泉涌状增强、放射状增强或瘢痕)作为FNH的诊断指标,则超声造影诊断FNH的符合率达78%(28/36),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的诊断符合率(28%,10/36).结论 超声造影对诊断FNH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在囊实性甲状腺癌内部实性成分及强化边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囊实性甲状腺癌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以病理证实的78例(95个)甲状腺囊实性良性病灶作为对照,比较甲状腺囊实性癌及良性结节在常规超声及结节内部和边缘超声造影特征的差异。结果 35例囊实性甲状腺癌内部呈中低回声且偏心的31例(88.6%),伴微钙化23例(65.7%),边缘不规整23例(65.7%),超声造影内部呈强化不均的低增强29例(82.8%),强化边缘不规整33例(94.3%)。甲状腺囊实性癌及囊实性良性结节比较,两者在实性部分回声、微钙化、偏心结构、超声造影内部和边缘强化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囊实性甲状腺癌结节内实性成分具有自身的特点,综合分析超声造影内部及边缘强化特征可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个甲状腺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超声造影灌注过程,观察病灶周边及内部造影剂灌注强度,通过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比较病灶周边感兴趣区(ROI)峰值强度(PI)与达峰时刻病灶内部ROI相对应的造影剂灌注强度(II)的差异程度,计算两者差值△I及诊断良、恶性结节的△I分界值.结果 甲状腺恶性结节造影增强模式多为弥漫性整体增强(94.12%),良性结节多为周边先于内部增强(86.36%),并以周边环状增强为主,内部轻微增强或始终无增强.初步界定△I>6.08 dB时,良性结节可能性大,敏感度为85.71%;△I<2.89 dB时,恶性结节可能性大,敏感度为82.35%.结论 超声造影对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灰阶超声造影特征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灰阶超声造影评估49例PTC患者的50个结节,并根据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将其分为颈部淋巴结未转移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主要观察癌结节的灌注情况,并分析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探讨各灰阶超声造影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结果:灰阶超声造影显示,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的超声特征主要是灌注动力学和造影TIC的始增时间(T0)、峰值时间(TP)及始增时间差。结论:特定的灰阶超声造影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对外科手术的术式选择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木乃伊结节的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特点,以避免误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方法 选取31例甲状腺木乃伊结节患者(木乃伊结节组)与3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乳头状癌组),应用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获取结节的大小、边界、形态、回声、钙化、黑白双层晕环征、血流信号等超声特点.结果 木乃伊结节组与乳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3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行超声造影,采用TomTec软件对甲状腺腺瘤组织(腺瘤组)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对照组)绘制时间-强度曲线,比较2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始增时间、达峰时间、最大峰值强度与平均渡越时间。腺瘤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微血管密度计数,并与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9例甲状腺腺瘤表现为高增强,1例表现为等增强,以均匀增强为主;腺瘤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14.1±3.5)、(20.5±5.9)s)低于对照组((15.1±3.8)、(22.6±6.6)s),最大峰值强度((166.6±37.0)%)高于对照组((100.0±0.0)%)(P〈0.05),平均渡越时间((32.4±7.9)s)与对照组((34.4±8.7)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腺瘤组微血管丰富,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与微血管密度呈负相关(P=0.000),最大峰值强度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P=0.000)。结论甲状腺腺瘤微血管丰富,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多表现为高增强,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检出但定性诊断困难的69个甲状腺实性结节行超声造影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良恶性结节的增强模式,即造影剂进入结节时间、方式、增强程度、造影剂分布是否均匀以及结节内造影剂消退快慢的情况。结果超声造影表现:63.9%(23/36)甲状腺良性结节表现为等增强或高增强,84.8%(28/33)甲状腺癌表现为低增强或等增强。低或等增强、不均匀增强、早期消退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2.7%、87.9%、84.8%,良恶性结节的峰值强度、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恶性结节消退时间早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更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细菌性肝脓肿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的超声造影(CEUS)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49例经手术、穿刺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CEUS表现。据临床病程及病理将肝脓肿分为Ⅰ期(化脓性炎症期)6例、Ⅱ期(脓肿形成初期)32例及Ⅲ期(脓肿形成期)11例。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常规超声与CEUS对肝脓肿液化坏死区的检出率;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分期肝脓肿CEUS增强模式。结果 CEUS对肝脓肿液化坏死区的检出率达88%(43/49),高于常规超声的52%(2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588,P〈0.01)。肝脓肿CEUS增强模式基本分为3型:Ⅰ型(快进快出)12例(24%)、Ⅱ型(同进同出)27例(55%)、Ⅲ型(慢进慢出)10例(20%)。84%(5/6)化脓性炎症期肝脓肿表现为Ⅰ型,75%(24/32)脓肿形成初期肝脓肿表现为Ⅱ型,73%(8/11)脓肿形成期肝脓肿表现为Ⅲ型。不同临床病理分期肝脓肿CEUS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EUS对肝脓肿液化坏死区检出阳性率高,有利于超声介入治疗及与其他肝脏局限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不同临床病理分期肝脓肿的CEUS增强模式不同,少数CEUS表现不典型者,结合穿刺抽吸细胞学或活检组织学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75例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先行常规超声检查,后超声造影观察其增强特征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峰值强度(Peak)、达峰时间(Tp)、曲线下面积(AUC)及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判断结节的良恶性。结果甲状腺良性结节造影后形态多规则,边界清晰,明显增强,分布均匀且无灌注缺损;恶性结节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明显增强,分布不均匀,可见灌注缺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超声比较,超声造影测量甲状腺良性结节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测量恶性结节直径较大(P0.05)。与良性结节比较,恶性结节AUC和Peak降低,Tp延迟(P0.05);两组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符合率为89.3%。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造影增强特征明显不同,定量参数Peak、AUC及Tp可作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兔VX2肿瘤子宫病灶的超声造影表现。方法 44只成年雌性日本大耳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及对照组24只。实验组采用子宫腔及腹腔内瘤块种植法复制家兔VX2肿瘤动物模型,对可疑肿瘤组织进行超声造影增强检查及病理检查,镜下观察确诊是否为肿瘤生长的肿块,对确诊的肿瘤灶分析其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对照组对正常子宫肌层及内膜行超声造影增强检查及病理检查,镜下观察子宫肌层及内膜结构正常者对其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分析;将实验组与对照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内增强时间、增强强度、增强斜率及消退斜率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成功复制家兔子宫及腹腔肿瘤模型16例,肿瘤组织生长时间13-35 d,其中肿瘤坏死较严重者2例,未纳入结果统计;另有麻醉意外死亡者2例,未见肿瘤生长者2例。14例动物模型中获得34个肿瘤灶的超声造影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肿瘤病灶最大径为4-30 mm;肿瘤组织超声造影增强时间、增强强度、增强斜率及消退斜率分别为(3.91±1.59)s、(12.93±2.98)d B、(3.72±1.41)d B/s及(0.20±0.08)d B/s。对照组24只家兔中的44侧子宫超声造影增强检查及病理检查,超声造影增强时间、增强强度、增强斜率及消退斜率分别为(5.64±2.58)s、(12.33±4.66)d B、(2.79±1.71)d B/s及(0.19±0.07)d B/s。实验组超声造影肿瘤组织增强模式与正常子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强时间短于正常子宫(t=3.613,P〈0.05),增强斜率大于正常子宫(t=-2.611,P〈0.05),呈现快速增强模式,而消退斜率与正常子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6,P=0.495)。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检查可发现实验动物腹腔内小至最长径为4 mm的肿瘤病灶,对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腹盆腔淋巴结转移病灶及腹盆腔侵犯肿瘤病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回声肾错构瘤的超声造影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高回声肾错构瘤中的表现。方法对24例24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高回声肾错构瘤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观察肾占位大小、回声、边界、有无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增强时相和方式,包括起始时间、达峰值时间、消退时间及病灶内部结构的增强表现。结果常规超声显示24个肿块最大直径范围1.7cm~28.0cm,实质回声团块23个,实质为主的囊实性回声1个;12个肿块发现较丰富或丰富彩色血流信号,10个显示周边或内部少量血流信号,2例未见血流信号;术前常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5%(18/24)。超声造影时24个肿块平均增强起始时间为(14.42±4.06)s,达峰时间为(21.63±5.01)s,开始消退时间(31.29±6.80)s。皮质期21个病灶呈缓慢向心增强,3个同步增强;达峰值呈高增强7个,等增强8个,低增强9个,其中20例均匀增强;实质期同步消退7个,缓慢消退11个,快速消退6个。皮质期缓慢向心增强和达峰值均匀增强共有特征的诊断符合率为83.3%(20/24)。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高回声肾错构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二维超声(2DUS)评分法及超声造影(CEU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欲行手术治疗的216例连续的微小甲状腺结节患者(共计258个结节)行2DUS及CEUS检查,并对每个结节2DUS参数(内部回声、形态、边界、钙化、纵横比)分别赋值评分,评估2DUS评分法及CEU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258个甲状腺微小结节均获得病理诊断,其中微小癌125个,良性结节133个,每个甲状腺微小结节2DUS评分分值为0~6分,2DU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81,以评分≥3分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敏感度为78.4%(98/125),特异度为72.9%(97/133),准确性为75.6%(195/258);甲状腺微小结节CEUS模式分为早期低增强、低增强、等增强、高增强、局部无增强、无增强及环状增强。以早期低增强及低增强诊断甲状腺微小癌,CEU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7.2%(109/125)、75.9%(101/133)、81.4%(210/258)。2DUS评分法及CEU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0.099、0.608、0.096)。结论 CEUS早期低增强及低增强为甲状腺微小癌较特异增强模式, CEUS鉴别甲状腺微小良恶性结节效能较2DUS评分法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灌注特点,评价CEUS与增强CT对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2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共52个病灶的CEUS与增强CT检查资料,并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52个肾脏占位性病灶中,恶性病灶42个,包括透明细胞癌32个(其中囊性肾癌4个),嫌色细胞癌2个,乳头状细胞癌4个,移行细胞癌4个;良性病灶10个,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个,肾囊肿3个,肾球旁细胞瘤1个。42个恶性肾脏占位性病灶CEUS及增强CT均以快进快退及高增强为主。10个良性肾脏占位性病灶CEUS均以慢进慢退及低增强为主,而增强CT则均以快进慢退及低增强为主。CEUS、增强CT诊断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8.1%、80.0%、86.5%和90.5%、60.0%、82.7%,两种方法诊断效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值分别为1.000、0.628、0.780)。结论 CEUS和增强CT在肾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中均有较高价值,两者结合有助于肾脏占位性病灶良、恶性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头颈部淋巴结病变超声造影(CEUS)特点。方法对38例(89枚)头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CEUS检查,观察淋巴结的强化分布类型并对其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89枚淋巴结中,穿刺或手术后病理证实33枚(37.1%)为良性淋巴结,56枚(62.9%)为转移性淋巴结。良性淋巴结表现以均匀强化为主(26/33,78.8%,P=0.000),转移性淋巴结以不均匀强化为主(32/56,57.1%,P=0.000)。良性淋巴结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以快退为主(19/33,57.6%,P=0.000),转移性淋巴结以慢退为主(50/56,89.3%,P=0.000)。CEUS鉴别诊断良恶(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9%、72.7%,常规超声为82.1%、69.7%,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9,P=0.239);两种手段结合应用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8.2%、84.8%,与常规超声比较,仅敏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 CEUS可以对颈部淋巴结进行良恶性鉴别,能够在强化分布、灌注模式(进退方式)方面提供有用的信息,与常规超声结合使用,则可明显提高其诊断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20.
灰阶超声在评价肝癌微波消融范围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灰阶超声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时对凝固范围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组研究共41例患者41个肝癌病灶,每个病灶微波消融治疗结束后,记录灰阶超声显示由气泡形成的强回声范围的横径,以及治疗后1h超声造影显示实际坏死范围的横径,将两者进行比较。结果微波治疗时灰阶超声显示的强回声横径为(33.3±5.5)mm;微波消融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所有病灶均完全消融,坏死区域横径为(23.5±4.6)mm。两者比较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0.86,P0.01)。结论微波消融时利用灰阶超声初步评判肝癌实际坏死的范围,对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判断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