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303医院于1982年应用国产厦门医疗电子仪器厂PT-I型高频电刀施行扁桃体挤切术,已进行30余例。临床观察:手术安全、迅速、操作简便,适于各种年龄的病人,坐、卧位皆可施术,操作步骤与挤切术前四步“放”“转”“托”“挤压”相同,不要“扭拉”。通电后腺体脱落,随器械退出口腔。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局部条件与一般挤切术相同。接受手术的患者基本达到无血或出血极少。初步统计:术中无血率达27%,出血1~2毫升占50%,3~5毫升占22%。术后无血率占59%,唾液中含血5毫升以内占  相似文献   

2.
儿童鼾症与扁桃体肥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显康 《安徽医学》2000,21(6):21-22
目的 :探讨扁桃体肥大与儿童鼾症的关系。方法 :收治 98例慢性扁桃体炎患儿 ,其中儿童鼾症 5 8例 ,均行扁桃体高频电刀挤切术治疗 ,其中有 5 5例行双侧扁桃体挤切术 ,3例行单侧扁桃体挤切术。结果 :5 5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治疗 ,术后鼾声完全消失 ,3例行单侧扁桃体切除术治疗 ,术后鼾声响度减轻 (<6 0dB)。手术总有效率 10 0 %。结论 :98例慢性扁桃体炎患儿 ,其中 43例扁桃体Ⅱ度肥大者 ,有 3例打鼾 ,鼾症发生率 7% ,5 5例扁桃体Ⅲ度肥大者 ,鼾声响度均超过 6 0dB以上 ,鼾症发生率 10 0 %。由此表明 ,扁桃体肥大程度越重 ,鼾症发生率越高 (χ2 =82 6 4,P <0 0 0 1)。  相似文献   

3.
<正> 扁桃体挤切术各地医院开展比较广泛。但对扁桃体粘连型(包括下端不突出或已纤维化之薄层扁桃体)仍多采用剥离术。近年来我们在扁桃体手术中将挤切术和剥离术综合进行,认为有其优点,可以达到快速完正之目的。现将我院的手术方法介绍如下: 一、器械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小儿扁桃体挤切术与小儿扁桃体剥离术对机体的创伤大小.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3月济宁交通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扁桃体疾病手术患者,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小儿扁桃体挤切组(A组)75例,行扁桃体挤切术;小儿扁桃体剥离术(B组)70例,行小儿扁桃体剥离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手术后6 h内及术后第5~6天出血,放射性耳痛,术后创面瘢痕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 h内及术后第5~6天出血,放射性耳病及创面瘢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扁桃体挤切术与小儿扁桃体剥离术相比,具有器械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引起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电刀凝切法与等离子刀在儿童扁桃体手术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46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的患儿,按同体异侧对比的方法随机分别在一侧用单极电刀凝切法,对侧用等离子刀切除双侧扁桃体,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及白膜脱落时间的差异。显微镜下对比两侧扁桃体标本的热损伤深度。结果电刀凝切法的手术时间、热损伤深度低于等离子刀(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白膜脱落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电刀侧疼痛例数多于等离子刀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逐渐缩小。结论在儿童扁桃体手术中,单极电刀凝切法对扁桃体的热损伤程度及术后疼痛并未明显高于低温等离子刀,且耗费低廉、操作简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陈瑜萍  张晖萍 《河北医学》2012,18(9):1219-1221
目的:观察三种扁桃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42例扁桃体挤切术,42例扁桃体剥离术及30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摘除扁桃体,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白膜脱落的时间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扁桃体挤切术手术时间少于传统的剥离组和等离子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等离子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挤切组及剥离组。术后创面疼痛等离子组轻于挤切组和剥离组。结论:挤切组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经济,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扁桃体手术.低温等离子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是其优势,但费用高。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68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扁桃体剥离、挤切和高频电刀切除术,共20万余例,无论何种手术方法,术后出血仍是主要问题.总结从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扁桃体切除患者1500余例(全为高频电刀切除).其中术后出血46例(平均3%)(原发性36例,继发性10例),扁桃体窝上级出血18例,中部出血10例,下级出血7例,整个扁桃体窝内诊后11例,均用局部止血方法达到止血目的.  相似文献   

8.
扁桃体手术在原则上可分为两大类,即解剖法与挤切法,其中解剖法历史较长,并为人们习惯采用。两类术式在沿用中,虽经不少人在器械方面的改良,操作方法的改进及麻醉的选择诸方面的悉心研究并逐步趋于完善,但至今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仍存在一些缺点,持别是麻醉的选择,术中术后的出血问题尚未获得完满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73-76
目的探讨单极电刀扁桃体凝切术并创面缝合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157例患有慢性扁桃体炎的塞内加尔患者进行全麻下单极电刀扁桃体凝切并创面缝合,对术中、术后相关指标进行讨论,并对扁桃体多种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行单极电刀扁桃体凝切术并创面缝合157例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37.7±9.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1.7±6.9)mL;全部患者无术后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术后28 d,100%的患者创面愈合。全部患者随访2~10个月,无瘢痕挛缩及瘢痕疙瘩。结论单极电刀扁桃体凝切术并创面缝合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一种高效、安全、患者术后体验相对舒适且术后创面愈合较好的手术方式,尤其适合在基层或医保控费医院开展,是一种适宜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扁桃体摘除术包括剥离法和挤切法两种。近年来,快速的挤切法用的较广泛,但因技术和设备等条件所限,挤切法仍然不能完全取代剥离法。剥离法仍是基本的方法。但剥离法有手术时间较长、创面大、出血多等缺点,因此,进一步改进剥离术的操作方法,将扁桃体摘除剥离得更快更好,颇有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电刀凝切术与等离子刀、传统剥离术在成人扁桃体手术切除中的效果差异。方法观察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成人患者9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低功率单极电刀凝切术组(电刀凝切组30例)、低温等离子刀术组(等离子刀组30例)及行传统剥离术组(传统剥离术组30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白膜脱落时间、疼痛评分及电刀凝切组和等离子刀组的热损伤深度。结果电刀凝切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等离子刀组及传统剥离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刀凝切组与等离子刀组的白膜脱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长于传统剥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刀凝切组对扁桃体组织热损伤深度低于等离子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电刀凝切组疼痛评分高于等离子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72 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刀凝切术切除扁桃体的疗效优于等离子刀和传统剥离术,其能显著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组织热损伤及费用亦低于等离子刀,且未加重术后疼痛,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前扁桃体切除术仍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及扁桃体肥大的主要治疗措施,扁桃体切除术从既往的局麻下扁桃体剥离术和无麻醉下扁桃体挤切术到近年来人们尝试了多项技术应用于扁桃体切除术,如激光、超声刀、低温等离子刀、Starion热结扎剪刀及钬激光等方式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剥离术安全可靠,但术中出血较多手术时间较长,超声刀、低温等离子刀、Starion热结扎剪刀及钬激光等价格昂贵,不是所有医院都有条件配备,且耗材昂贵,边远地区不易推广使用,大理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于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期间自制针式电刀应用于扁桃体切除术中,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或基本不出血,手术时间缩短,操作的便利度比传统针式电刀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挤切术在扁桃体摘除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扁桃体挤切术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有手术适应证扁桃体疾病的43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均无腺体残留,术中、术后反应较轻,2名患者存在渗血或局部残缺,经相应治疗后效果满意。其余均无原发性、继发性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扁桃体挤切术是扁桃体摘除的基本手术方法,具有出血少、痛苦小和反应轻等优点,同样适用于儿童和成人。  相似文献   

14.
成人应用扁桃体挤切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手术之一。通常情况下,小儿选用挤切法而成人选用剥离法。因为儿童机体组织稚嫩,扁桃体体积相对较大,突出而粘连少易于挤切。同时局麻下患儿不易配合手术,必须选择快捷的手术方式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而成人患者一般选用剥离法。临床中发现以下特点:1)儿童挤切术后反应明显较成人剥离术后反应轻,白膜形成早,愈合快,疼痛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单极电刀凝切法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在全麻下应用单极电刀凝切法切除扁桃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慢性扁桃体炎11例,扁桃体肥大Ⅱ~Ⅲ度伴有腺样体肥大28例,扁桃体角化症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需行H-UPPP患者10例,另外2例扁桃体乳头状瘤患者行患侧扁桃体及新生物一并切除.探讨该手术方法的优点.结果 52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大出血,每侧扁桃体切除时间一般为8 min左右,最长不超过15 min,术中出血少,出血量平均小于5ml,最多不超过10ml,且术后无大出血及腺体残留.术后咽痛1~2d,舌腭弓、咽腭弓及悬雍垂肿胀轻,自觉疼痛轻,不需镇痛治疗.结论 全麻下应用单极电刀凝切法切除扁桃体,术野清楚,术中出血少,手术用时短,设备简单,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伯青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103-104
目的:探讨全麻下应用高频电刀凝切法切除扁桃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济源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扁桃体切除的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高频电刀凝切法切除扁桃体,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扁桃体剥离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和疼痛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扁桃体切除平均时间、疼痛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麻下高频电刀凝切法进行扁桃体切除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同时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愈合,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曹俊彪 《中外医疗》2009,27(9):170-170
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手术,惯用手术方式基本为两种,剥离法和挤切法。成人多采用剥离法,而挤切法过去一般认为只适用于扁桃体特别肥大的儿童。随着手术的日臻完善,如能正确掌握挤切术的方法,技巧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成人采用此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具有安全、经济、适应证较广、术后恢复快、病人痛苦轻等优点。为评价成人扁桃体挤切术的临床效果,现将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115例患者实施该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微波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护理熊莉湘(广西区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桂林市541002)关键词微波;扁桃体炎;护理慢性扁桃体炎是临床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之一,既往一般采用扁桃体剥离术或高频电刀挤切术来摘除病变的扁桃体,这种方法患者术后痛苦大,并发症多[1],近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电刀凝切术在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的效果差异。方法:收治小儿鼾症患者80例,行双侧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按手术方式: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组(A组40例),电刀凝切术组(B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镇痛药量、疼痛评分。结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组(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电刀凝切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电刀凝切组(B组)疼痛评分高于等离子刀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疗效优于电刀凝切术,其能显著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且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于病灶性扁桃体或过于肥大影响功能的扁桃体的切除手术,一般有两种术式:剥离法和挤切法。前者多用于成年人,后者多用于儿童。笔者对500例扁桃体切除的患者,均采用了棉球剥离术。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本法有以下优点;①安全,不易损伤周围组织。②术中出血少,且易止血。③操作速度快。④操作方法简单。手术操作:1、在扁桃体周围粘膜下浸润麻醉后,稍等片刻以利增强麻醉效果,准备大小不等3~5个球形棉球,以便术中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