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Ⅴ、Ⅷ(简称FⅤ、FⅧ或Ⅴ因子、Ⅷ因子)及蛋白C活性,探讨其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及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住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0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凝血因子Ⅴ、Ⅷ及蛋白C活性。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凝血因子Ⅴ、Ⅷ及蛋白C活性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Ⅴ、Ⅷ活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蛋白C活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浆凝血因子Ⅴ、Ⅷ活性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显著相关性,而且血浆凝血因子Ⅴ、Ⅷ、蛋白C活性水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性呈正相关,凝血因子Ⅷ活性异常增高、蛋白C活性降低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二聚体与凝血因子Ⅷ联合检测对肺癌合并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院就诊的100例肺癌疑似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液学指标,经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检测证实。比较肺癌合并肺栓塞组和非肺栓塞组的临床资料和血液学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D-二聚体、凝血因子Ⅷ是肺癌合并肺栓塞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凝血因子Ⅷ诊断效能。结果 100例肺癌疑似肺栓塞患者中,最终确诊为肺栓塞30例,发生率30%。比较肺栓塞组和非肺栓塞组一般资料,肺栓塞组三酰甘油(TG)、D-二聚体、FⅧ明显高于非肺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FⅧ是肺癌合并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的AUC为0.833,FⅧ为0.752;D-二聚体联合FⅧ诊断肺癌合并肺栓塞的AUC为0.905,明显高于D-二聚体和FⅧ单独检测(Z=2.563、3.017,P0.05)。结论 D-二聚体与凝血因子Ⅷ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合并肺栓塞的诊断效能,具有诊断肺癌合并肺栓塞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参与血栓形成的因素十分复杂,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一些止血基因因子的变化与血栓形成明显相关,如蛋白C(PC)、蛋白S(PS)缺陷、莱顿五因子(FactorVLeiden)突变和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等[1];另一些因子变化的病因虽尚不清楚,但其血浆中蛋白浓度的变化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包括FⅧ、FⅪ、FⅤ等,其中FⅧ水平增高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目前最令人关注,因为其发生率和相对危险远高于PC、PS和抗凝血酶(AT)的缺乏。本文对FⅧ水平升高与动、静脉血栓形成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FⅧ水平升高与血栓形成的关系1.与动脉血栓形成的关系近年的一些回…  相似文献   

4.
温度和时间对Ⅴ、Ⅷ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温度、时间对Ⅴ、Ⅷ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对同份血浆留多个样本,每种标本留2份(其中1份离心处理),分别置于4℃24 h、72 h,室温24 h,测其Ⅴ、Ⅷ凝血因子活性。结果①Ⅴ、Ⅷ凝血因子标本在4℃、室温放置24h、4℃放置72 h,标本间离心前与离心后,其活性Ⅷ因子平均下降1.1%(IU/m l),Ⅴ因子平均下降1.9%。②Ⅷ因子4℃24 h后与新鲜相比活性下降7.8%,72 h后下降11.2%,Ⅴ因子24 h后下降了3.3%,72 h后下降18.2%。③置4℃24 h与72 h,Ⅷ因子平均下降3.4%,Ⅴ因子下降14.8%。④4℃与室温24 h比较,Ⅷ因子活性平均下降了0.73%,Ⅴ因子活性平均下降了1%。⑤血型之间差异,4℃24 h后Ⅷ和Ⅴ因子活性分别为:A型下降了8%和2%,B型下降了8%和5%,O型下降了7%和3%,AB型下降了8%和3%;4℃72 h后Ⅷ和Ⅴ因子活性分别为:A型下降10.5%和19.5%,B型下降11%和20.1%,O型下降11.3%和20.3%,AB型下降12%和11.8%。结论①血浆在4℃放置24 h与在室温放置24 h相比较,对Ⅴ、Ⅷ凝血因子活性影响差异很小。②4℃和室温下,同份标本在放置同样的时间离心前后Ⅴ、Ⅷ凝血因子活性下降很小。③Ⅷ因子活性在标本置24 h检测时下降相对较大,Ⅴ因子活性在72 h检测时下降相对较大。④Ⅷ因子活性在4℃24 h和72 h后下降程度,ABO血型间相差很小;Ⅴ因子活性在4℃24 h后下降程度,ABO血型间相差相对较大,72 h后A、B、O下降在20%左右,而AB型下降相对较少,为12%左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凝血因子、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和D-二聚体(D-D)含量测定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126例肝脏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样本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用凝固法测定凝血因子Ⅷ和Ⅸ活性;用发色底物法检测抗凝血酶Ⅲ活性.结果肝癌组和肝硬化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而肝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肝病患者凝血因子Ⅷ活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显著升高(P<0.05),肝癌组凝血因子Ⅸ活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升高(P<0.01),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凝血因子Ⅸ活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血酶Ⅲ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D-二聚体含量、凝血因子Ⅷ活性增加和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是肝病患者疾病发展的敏感性指标,而凝血因子Ⅸ活性可能只是反映肝癌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V活性(FV:C)、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和组织因子(TF)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85例T2DM合并CHD患者[T2DM合并CHD组,根据CHD不同类型再分为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9例)、T2DM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23例)、T2DM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5例)、T2DM合并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8例)]、29例无合并症的单纯T2DM患者(单纯T2DM组)和24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FV:C、FⅧ:C、血浆TF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活性及血小板聚集率(PAR),并分析FV:C、FⅧ:C、TF与VwF、PAR的相关性。结果T2DM合并CHD组和单纯T2DM组FV:C、FVIU:C和T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T2DM合并CHD组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1)。T2DM合并CHD组中,T2DM合并AMI组和T2DM合并UAP组FV:C、FⅧ:C和TF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01),且T2DM合并AMI组明显高于T2DM合并UAP组(P〈0.01);T2DM合并OMI组和T2DM合并SAP组TF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1),但FV:C和FⅧ:C水平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V:C、Fvm:C、TF与VwF、PAR均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FV:C和FVIH:C及TF水平可作为T2DM患者并发CHD的诊断指标。TF对判断T2DM合并CHD患者病情的进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机采血小板悬液22℃振荡保存不同时间的凝血因子Ⅷ、Ⅸ生物活性的变化,采用SYSMEX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对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18份血小板悬液于22℃振荡保存条件下,测定0、12、24、48、72、96、120小时7个时间段的FⅧ∶C和FⅨ∶C的活性。结果表明:机采血小板FⅧ∶C在0时活性为(100.51±44.02)%,保存12-120小时,其活性衰减了10%-40%;FⅨ∶C在0时活性为(120.93±20.50)%,保存24-120小时,其活性衰减了10%-35%。结论:机采血小板悬液于22℃振荡保存时凝血因子Ⅷ、Ⅸ仍保持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 C(PC)和蛋白 S(PS)活性动态变化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对126例脑梗死患者按年龄、发病时间和梗死范围分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浆中 AT-Ⅲ、PC 和 PS 的活性,并分析其活性变化与脑梗死年龄、发病时间及梗死范围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期青年组的 AT-Ⅲ、PC、PS 活性低于急性期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性期 AT-Ⅲ、PC、PS 活性低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恢复期AT-Ⅲ和 PS 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恢复期 PC 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研究发现,AT-Ⅲ、PC、PS 活性在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间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T-Ⅲ、PC、PS 活性降低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特别与45岁以下青年人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观察其活性变化对判断脑梗死病情的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蛋白C活性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肺血栓检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年龄≥60岁与<60岁患者,男、女性患者,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蛋白C活性,蛋白C活性降低发生率.结果:(1)年龄≥60岁与年龄<60岁者蛋白C活性分别为83.0%、84.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C活性降低发生率分别为32.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女患者蛋白C水平分别为83.0%、86.0%;蛋白C活性降低发生率分别为23.6%、3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蛋白C活性分别为84.0%、83.0%,蛋白C活性降低发生率分别为19.5%,3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发生肺血栓栓塞症可能与蛋白C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凝血因子Ⅷ(FⅧ)与IgA肾病患者肾脏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112例IgA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120例同期来该院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根据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将IgA肾病患者分为轻度组(36例)、中度组(49例)和重度组(27例)。连续随访3年,根据IgA肾病患者肾脏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81例)和预后不良组(3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gM、FⅧ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清IgM、FⅧ对IgA肾病患者肾脏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gA肾病患者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IgM水平低于对照组,FⅧ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IgM水平低于中度组、轻度组,血清FⅧ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且中度组血清IgM水平低于轻度组,血清FⅧ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IgM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FⅧ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l...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蛋白C活性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年龄≥60岁与<60岁患者,男、女性患者,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蛋白C活性,蛋白C活性降低发生率。结果:(1)年龄≥60岁与年龄<60岁者蛋白C活性分别为83.0%、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C活性降低发生率分别为32.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女患者蛋白C水平分别为83.0%、86.0%;蛋白C活性降低发生率分别为23.6%、3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蛋白C活性分别为84.0%、83.0%,蛋白C活性降低发生率分别为19.5%、3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发生肺血栓栓塞症可能与蛋白C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孕周为19~37周各胎龄段的正常胎儿脐血抗凝血酶(AT)和蛋白C(PC)活性的正常范围,并与正常新生儿及成人进行比较,了解胎儿脐血AT、PC活性的动态变化,为早产儿和新生儿出血、凝血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IL公司的ACLFuturaPlus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254例胎儿、32例足月新生儿、32例健康成人血浆中AT的活性;用法国Biomerix公司的Mini-Vidas免疫荧光仪测定188例胎儿、32例足月新生儿、32例健康成人PC的活性。结果从19~37周随胎龄的增加AT和PC的活性逐渐增加,但只有在31~37周才显著增加,但都明显低于新生儿和成人水平。在胎儿19~37周以及新生儿期PC的活性都明显低于AT的活性。结论AT、PC的活性在胎儿、新生儿、成人血浆中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AT的发展优先于PC。  相似文献   

13.
血浆蛋白C(PC)、蛋白S(PS) ,抗凝血酶 -Ⅲ (AT-Ⅲ )是体内的三大抗凝因子 ,参与保持体内抗凝功能和纤溶系统与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本文对 6 6例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PC ,PS含量 ,AT -Ⅲ活性进行测定 ,以期进一步探讨老年急性脑血管病的病理过程与PC ,PS ,AT -Ⅲ的关系。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6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脑梗死 36例 ,脑出血 30例 ,所有病人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 ,平均年龄 6 7(6 1~ 72 )岁。男性 38例 ,女性 2 8例。年龄在 6 0岁以下、伴糖尿病及服抗凝药物者不列入本研究范围之内。对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观察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凝血因子V(Factor V,F V)活性改变,检测活化蛋白C抗性(activated protein C resistance,APCR)和凝血因子V基因F V Leiden、F V Cambridge、F V Hong Kong、F V Asp79His和F V I359T多态性.对95例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79例,肺栓塞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12例)和95例正常对照者.应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测定FV Leiden、F V Cambridge和F V Hong Kong多态性,用MassARRAYTM技术检测F V Asp79His、F V I359T多态性.以一期法和校正的APTT试验分别对其中的65例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者行凝血因子V活性水平和活化蛋白C抵抗检测.结果表明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血浆凝血因子V活性水平(108.03%±28.29%)高于对照组(95.17%±29.75%),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8);静脉血栓栓塞组活化蛋白C抵抗阳性13例(20.0%),对照组3例(5.0%),二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二组均未发现FV Leiden、F V Cambridge、F V Hong Kong、FV Asp79His和FV I359T多态性.结论凝血因子V活性升高和活化蛋白C抵抗是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但APCR与F V Leiden、F V Cambridge、F V HongKong、F V Asp79His和F V I359T多态性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蛋白C活性依赖凝固时间标准化比值(PCAT-NR)与相关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C)、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抗凝血酶(AT)、D二聚体(DD)的相关性。方法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病例组,选取75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人对照组,检测Fib、FⅦ:C、FⅧ:C、AT、PCAT-NR、DD并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PCAT-NR下降组与PCAT-NR正常组Fib、FⅦ:C、FⅧ:C、DD、AT结果差异;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PCAT-NR与其他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Fib(3.38±1.25)g/L、FⅦ:C(130.5±15.9)%、FⅧ:C(135.8±43.1)%、DD(2.12±3.01)mg/L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而AT(83.94±14.95)%、PCAT-NR(0.87±0.23)结果均低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5;急性脑梗死组患者PCAT-NR下降组Fib(4.03±1.25)g/L、FⅦ:C(138.2±6.9)%和FⅧ:C(151.5±54.9)%结果均高于正常组(P均0.05),而DD、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脑梗死患者PCAT-NR与Fib、FⅧ:C、DD呈负相关(r分别为-0.484、-0.356、-0.473,P均0.05),与FⅦ:C、AT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PCAT-NR水平下降与高凝状态有关,与Fib和凝血因子Ⅷ活性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抗凝血酶(AT)和纤维蛋白原(FB)等凝血指标和血液学变化特点及其与PTE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433例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ophy, CTPA)确诊的PTE患者,对患者的临床特点、CRP,AT,FB,血浆D二聚体(D-D)和血小板(PLT)计数以及凝血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结果 (1) PTE总发生率1.60‰(433/270 983),6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段。(2) D-D升高412例(95.15%)。PLT计数正常331例(76.44%),降低53例(12.24%),升高49例(11.31%)。(3) CRP升高75.99%(288/379)、正常24.01%(91/379)。(4) AT降低109例(25.17%),FB升高102例(23.56%)。其他凝血指标无特殊异常变化。(5) CRP与PLT,FB呈正相关(r=0.102 6,t=2.011 8,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蛋白C(PC)、蛋白S(PS)以及抗凝血酶Ⅲ(AT-Ⅲ)与急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ACI患者100例为观察组,按照梗死严重程度、合并颈动脉病变情况、治疗阶段分为不同亚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PC、PS以及AT-Ⅲ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PC、PS以及AT-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梗死严重程度亚组PC、PS以及AT-Ⅲ水平比较,重度亚组低于中度亚组,中度亚组低于轻度亚组(P<0.05);不同颈动脉病变亚组PC、PS以及AT-Ⅲ水平比较,颈动脉斑块亚组低于颈动脉增厚亚组及正常亚组(P<0.05);不同治疗阶段亚组PS与AT-Ⅲ水平比较,急性期亚组低于恢复期亚组,恢复期亚组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亚组PC水平低于恢复期亚组及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PC、PS以及AT-Ⅲ诊断ACI的AUC分别为0.760(95%CI:0.679~0.841)、0.822(95%CI:0.745~0.899)、0.797(95%CI:0...  相似文献   

18.
易栓症(Thrombophilia)是由于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酶原等遗传性缺陷或者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易发血栓栓塞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栓形成。除了基于病史的初步判断,易栓症还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检验加以筛查,目前,最常见的并且能够在自动化凝血分析仪上检测的项目包括ATIII、PC和PS以及凝血因子活性等。本文通过调查具有易栓倾向的患者抗凝蛋白水平与临床症状,以期发现抗凝因素缺陷的发病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对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凝血因子Ⅱ(coagulation factorsⅡ, FⅡ)、FⅦ、FⅨ、FⅩ]及抗凝系统中蛋白C(protein C, PC)及蛋白S(protein S, PS)活性的下调作用,以及对抗凝促凝平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肺栓塞患者和深静脉血栓患者,检测其FⅡ、FⅦ、FⅨ、FⅩ、PC及PS活性,分析其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standardized ratio, INR)间的相关性;并参照INR进行四分位法分组,比较各组间凝血及抗凝因子活性水平的差异。结果:除PS活性外,不同INR四分位组间所对应的各因子活性水平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Ⅱ、FⅦ、FⅩ,P<0.000 1;PC,P<0.001;FⅨ,P<0.05)。患者的INR (1.32~5.85)与FⅡ、FⅦ、FⅨ、FⅩ及PC活性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8 7、-0.692 6、-0.376 7、-0.595 4及-0.466 6...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的常用参数r-value、K-time、α-angle角、MA、CI、G-value与凝血因子、血管内皮因子、抗凝血酶、纤溶酶原及凝血象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本院近1年血栓弹力图r-value、k-time、α-angle角、MA、CI、G-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