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sane》2014,(5)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应用PET/CT与MRI检查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0例,比较分析两种检查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PET/CT与MRI检查对原发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7.50%和6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P0.05);40例患者中PET/CT对淋巴结转移病例诊断敏感性、准确率均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x~2值分别为4.59、8.66,均P0.05);PET/CT与MRI共同检出转移的淋巴结共98个,与手术证实淋巴结数目107个相比,联合检出率为91.58%;经比较PET/CT检出率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19,P0.01)。结论 PET/CT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率、敏感性高的诊断方法 ,并且能准确的检出妇科恶性肿瘤转移的淋巴结数目,对临床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研究使用PET/CT与MRI对妇科肿瘤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对自2011年6月—2012年12月该院就诊的20例妇科肿瘤患者行PET/CT与MRI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PET/CT与MRI检查对原发病灶的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能更有效地检出转移淋巴结,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诊断胆管细胞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9月—2020年10月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PET/CT检查的44例胆管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上腹部CT、MRI及全身PET/CT检查。比较3种检查对胆管细胞癌原发灶、复发灶、区域淋巴结的诊断价值。结果 CT、MRI、PET/CT 3种检查对胆管细胞癌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种检查对胆管细胞癌复发灶的诊断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ET/CT检查在胆管细胞癌复发灶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3种检查方法在胆管细胞癌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转移方面的诊断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所导致的放射线肠炎( RE)磁共振成像( MRI)特征。方法选取武警医院放射科进行MRI检查,并经内镜活检或手术证实的RE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MRI特征。结果 RE主要发生在放疗后4~8月;发生部位在小肠46.0%,直肠22.0%,结肠32.0%;MRI主要特征表现为肠壁明显增厚,T2W、DWI上肠壁表现为环状分层信号,呈靶征样分层改变;CT检测发现163处病变,MRI发现171处,MRI和CT检出病变肠段的符合率为91.8%(χ2=0.375,P>0.05)。结论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的放射性肠炎具有一定的MRI特征,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收治的56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病理分期为标准并以单纯CT检查和单纯MRI检查为对照,分析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结果CT和MRI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术前诊断准确率为85.71%,单纯CT为58.93%,单纯MRI检查为62.50%。CT和M砌联合检查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独CT(χ2=7.8637,P〈0.01)或MRI检查(χ2=10.0358,P〈0.01)。结论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高,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在鼻咽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5例鼻咽癌患者的MRI和CT影像学资料。结果MRI对鼻咽癌超腔、咽旁间隙、口咽、咽后淋巴结、颅底骨质、海绵窦等侵犯的检出率明旺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CT对鼻咽癌鼻腔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能够清晰显示鼻咽癌肿块、邻近结构和咽后淋巴结转移等,对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18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在宫颈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53例宫颈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18F-FDG PET/CT对宫颈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18F-FDG PET/CT诊断宫颈癌原发病灶的SUV max曲线下面积(AUC)为0.78(Z=4.50,P<0.05),诊断界值为4.21,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77.36%、88.68%、83.02%;18F-FDG PET/CT分期诊断准确率86.79%略高于MRI分期诊断准确率79.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P>0.05);18F-FDG 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SUV max曲线下面积(AUC)为0.82(Z=6.00,P<0.05),诊断界值为3.36,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2.35%、77.78%、79.2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宫颈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评估具重要临床意义,可正确指导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采用CT、MRI诊断及鉴别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上腺良恶性肿瘤患者6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及CT、MRI影像学资料,比较两者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中的作用。结果:经比较,从肾上腺肿瘤位置来看,CT对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4%、100%,而MRI对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1.1%、69.2%,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5C(P〈0.05);从肿瘤性质来看,CT对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2.2%、61.5%,而MRI对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5%、84.6%,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肾上腺良恶性肿瘤时,采用CT、MRI进行综合诊断,可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CT可较为准确的诊断肿瘤位置,而MRI可较为准确的诊断出肿瘤性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原发性胃癌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癌患者予^18F-FDG PET显像检查。采用视觉分析及半定量方法[标准摄取值(SUV)]进行影像学诊断,并与CT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PET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87.1%(27/31),原发病灶的大小是导致假阴性的主要原因,4例假阴性原发病灶直径均〈1cm(T1期)。(2)18例术后证实有胃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8F-FDG PET检出12例,而CT只检出8例,灵敏度分别为66.7%和44.4%。(3)31例患者中PET检出8例有肝脏、肺、腹腔、后腹膜淋巴结等远处转移,其中4例由于PET的结果改变治疗策略。结论^18F-FDG PET对于胃癌是一种较灵敏的检查方法,对诊断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可能优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对术前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才秀  王海平 《健康研究》2014,(1):37-39,42
目的:探讨乳腺癌定性诊断中细针穿刺细胞学(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可疑乳腺癌患者72例,将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同超声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评价乳腺癌定性诊断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行乳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72例可疑乳腺癌患者中,FNAC诊断为乳腺癌54例,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均为乳腺癌,假阳性率为0.00%(0/72),假阴性率为4.17%(3/72),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00%(15/15)和94.74%(54/57),总准确率95.83(69/72);与超声检查比较,FNAC检查在假阳性率和特异性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假阴性率明显低于超声检查(χ2=4.143,P<0.05),FNAC检查的敏感性和总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 FNAC检查具有安全快速、经济方便、敏感性和准确率高等特点,可为乳腺癌患者术前诊断和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葡萄糖类似物(FDG)PET/CT在胸部肿瘤放疗中应用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12月,42例胸部肿瘤患者在我院接受PET/CT(GE Discovery)定位。图像传至VarianEclipse 8.6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及治疗计划设计。分析PET/CT图像融合对认定肿瘤靶区范围及对总体放疗方案和治疗计划的影响。结果 42例患者共确诊肿瘤病灶109个,其中,80.7%病灶在CT和PET图像均明确显示;19.3%病灶通过融合PET图像而确诊。融合图像在明确小的转移性淋巴结方面有显著优势。在肺部病灶大小和范围的显示上PET图像与CT图像常有一定差异,可能与呼吸运动或/和化疗影响肿瘤糖代谢有关。通常FDG PET/CT不能有效鉴别肿瘤与合并的炎症和手术创伤。结论 FDG PET/CT应用显著提高了肿瘤的诊断水准,并对放疗方案和治疗计划产生积极影响,但仍需探求排除假阳性信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灶在不同单能量下CT值、碘(水)密度变化,以探讨能谱CT在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确诊的42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能谱CT成像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疾病19例(良性组),肺癌23例(肺癌组).结果 能谱CT成像诊断肺占位性病变及淋巴结转移灶的x2值分别为26.1和1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恶性占位性病变keV越低,CT值差异越大.良性组动脉期标准化碘密度(0.13±0.08) g/L显著低于肺癌组的(0.20±0.15)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动脉期标准化水密度(1.01±0.01) g/L与肺癌组(1.00±0.01)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灶能谱曲线斜率(1.10±0.07)与原发肺癌灶(1.07±0.08)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P>0.05).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在不同单能量下成像,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谱CT在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灶的检出上具有明显优势,其定量分析有助于肺部良恶性占位及淋巴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在临床较难诊断病灶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肿瘤肠周淋巴结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及体部相控阵线圈对43例直肠癌、2例淋巴瘤行常规MRI及DWI扫描.选取≥5mm同时在DwI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的淋巴结测量ADC值.与病理学对照其性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依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直肠癌TNM分期标准,采用双盲法对直肠癌常规MRI及常规MRI+DWI2种检查方法术前N分期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直肠癌病例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淋巴瘤病例淋巴结的ADC值低于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及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及常规MRI+DWI对术前N分期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散加权成像可以快速发现可疑、异常淋巴结,在淋巴结性质的判定方面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测定3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并记录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经各周期化疗后CHO、LDL-C、HDL-C值均较化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值在第3、4、5个化疗周期后较化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在各化疗周期后与化疗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化疗周期较多(5~8次)患者化疗后血脂升高程度较高(P〈0.05);肿瘤分期及化疗方案对血脂、BMI变化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可使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脂升高,并在化疗4-5个疗程后达到峰值并维持相对稳定。其中年龄≥60岁、化疗次数较多是引起血脂紊乱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杨洪 《现代保健》2011,(2):128-12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乳腺癌诊断及术后疗效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的76例病理类型最终确诊为乳腺癌的病例行”F—FDGPET/CT显像和胸部诊断CT扫描,检查范围包括乳房原发肿瘤、淋巴结及全身器官,并将18F—FDG PET/CT和胸部CT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8F—FDG PET/CT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91.3%,特异性为53.1%,准确性为85.3%;而胸部诊断cT的灵敏度检查为62.1%,特异性为29.8%,准确性为55.6%。在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上,18F—FDG PET/CT的灵敏度(99.8%)高于胸部诊断CT的灵敏度(53.1%)。而在对肺部转移灶检测上胸部CT的灵敏度(989%)高于18F—FDG PET/CT(42.9%)。结论18F—FDG PET/CT在对乳房原发肿瘤、淋巴结转移和术后诊断复发的发现和判断上显示出明显优势;但胸部CT在发现肺部转移灶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地位不可取代。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鉴别良恶性腋窝淋巴结肿大的价值。方法将乳腺癌伴同侧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腋窝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良性组淋巴结的长短径比L/S多大于2.0(82.9%),皮质均匀性增厚(66.7%),形态多扁平(96.7%),内部回声呈环形或“C”型低回声(93.3%),皮髓质清晰(86.7%),血流不丰富(66.7%),淋巴结门中心性(93.3eo);恶性淋巴组L/S多小于2.0(73.3%).多为偏心性增厚(88.6%),形态类圆形或融合(97.1%),内部回声多呈均匀低回声(94.3%),皮髓质多不清晰(91.4%),血流丰富(65-7%),淋巴结门消失或偏心性(8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12.821,19.372,57.201,49.901,39.870,6.777,40.385,P〈O.05)。结论良恶性腋窝淋巴结的超声特征不同,联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鉴别乳腺癌良恶性腋窝淋巴结肿大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石祥凤 《现代保健》2014,(16):110-11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质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4例术前高频超声检查浅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根据肿大淋巴结形态、内部回声等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内部血流分布状态、血流动力学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质初步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4%(180/206)。良性淋巴结多呈椭圆形或肾形,多数纵径/横径比(L/T)≥2,淋巴门结构清晰,内部无钙化灶及囊性变,血流信号多呈无血流型及门血管型,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正常;恶性淋巴结多呈圆球形及类圆球形,多数L/T〈2,淋巴门结构消失,内部常出现微小钙化灶及囊性变,血流信号异常丰富且紊乱,多呈边缘血管型及混合型,PSV和RI明显增高。良、恶性淋巴结血流分布例数、PSV、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质鉴别诊断准确性较高,对临床诊疗策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MRI动态增强与18F-FDG-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早期鉴别诊断复发以及纤维化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中,放疗后疑出现复发的患者37例,均分别行MRI动态增强与18F-FDG-PET/CT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以及检测费用。结果:MRI检测敏感性93.8%,特异性95.5%,准确性94.9%;PET/CT检测敏感性87.5%,特异性91.3%,准确性90.2%;MRI检测敏感性更高(P〈0.05);在特异性和准确性上差别不显著,且在检测费用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与18F-FDG-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早期鉴别诊断复发以及纤维化中均有一定价值,但同时均有局限性;联合应用利于诊断价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