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毛淑清 《现代保健》2013,(13):90-92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方法:2011年12月-2012年11在本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286例,每例取静脉血3.0ml。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应用9项呼吸道联检试剂同时检测9种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结果:1286例患儿标本中,756例检出至少1种病原体,总阳性率58.8%。各种病原体中,MP检出率最高,占46.7%,其次是流感病毒(IFV)。519例检出2种或2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40.4%。结论: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以MP、IFV为主,不同季节和地区存在病原体感染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反复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3年2月我院门诊就诊MP感染后复发呼吸道感染患儿58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P—IgM,分析MP感染复发与年龄、性别、季节、家庭成员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583例患儿中,MP复发总阳性率为45.80%.不同年龄组复发率分别为:婴儿组(3个月-1岁)26.92%,幼儿组(1-3岁)43.03%,学龄前组(3—6岁)53.66%,学龄组(6-14岁)35.44%,四组之间MP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岁是易复发人群。性别方面,男童复发阳性率48.06%,女童43.22%,MP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季节分布方面,复发率分别为3—5月46.72%,6-8月30.28%.9。11月52.43%,12—2月47.90%,有统计学意义(P〈0.01),夏季复发率低于其它三季节。284例患儿及父母MP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患儿MP复发感染与家庭成员感染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小儿呼吸道MP感染复发率高,复发与性别无关,而与年龄、季节、家庭成员MP感染有关。对怀疑呼吸道MP感染复发的患儿应尽早诊断,合理用药,使患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peated respiratory infection of children,RRI)是一种常见病,国内资料显示,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病例占就诊总人数的60%左右,呼吸道感染中RRI比例占10%左右。现对我科2005年9月~2007年4月收治的89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和50例体检正常儿童的资料分析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儿童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状况及血清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7月连续三年我院7 569例下呼吸道感染儿童MP感染的情况.用明胶颗粒法测MP总抗体(IgG+ IgM+IgA).结果 7569例患儿中,MP抗体阳性1437例,感染率为18.99%,10岁以下儿童MP感染率随年龄段增加基本呈升高趋势(x2=816.7,P<0.01),5岁以上儿童MP抗体阳性率高于5岁及以下儿童(35.77%vs15.72%x2=5.57,P<0.05),5 ~10岁儿童MP感染率最高为38.18%.MP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发病年龄最小54 d、最大16岁.6~9月份为感染高峰月份.结论 MP在上海地区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有较高的感染率,10岁以下儿童M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夏秋季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9693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病原学情况,为临床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2011年9月一2012年8月来安徽省立儿童医院诊疗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的9693例患儿进行9种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分析。具体为嗜肺军团菌I型(1egionellapneumophilaI,LPI)、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se,MP)、Q热立克次体(coxiellaburnetii,COX)、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CP)、腺病毒(adenovirus,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avirus,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bvirus,INFB)、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virus,PIVS)。结果969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阳性病例3092例,总阳性率为31.9%,其中混合阳性为1068例,占阳性例数的34.5%。MP2062例(21.3%)、INFB1331例(13.7%)、RSV671例(6.9%)、ADV638例(6.6%)、LPI150例(1-5%)、PIVS125例(1.3%)、CP30例(0.3%)、COX3例、INFA5例。结论MP、INFB、RSV是安徽地区儿童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混合感染比较普遍,主要是MP和INFB的混合感染(12.5%),应高度重视、科学诊疗。  相似文献   

6.
孙伟红 《现代保健》2009,(31):42-42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以及冶疗策略。方法儿童哮喘专科门诊及住院哮喘发作期患儿120例(哮喘组)及同期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对照组),采用甘MP被动冷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结果哮喘组MP—Ab阳性62例,阳性率51.67%;对照组阳性29例.阳性率24.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P感染与儿童哮喘关系密切,MP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进而改变呼吸道高反应性是最根本的机制。对喘发作期的患儿要考虑MP感染可能,应常规MP—AD检查.  相似文献   

7.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缺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欣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1074-1075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与头发中微量元素锌含量的关系。方法选择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且血锌值低于正常的门诊患儿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餐后口服葡萄糖酸锌片3.5 mg/kg,治疗后检查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并根据血清锌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RRI患儿血清Z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RRI患儿血清IgGI、gA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IgM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年内,观察组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毒副作用。结论锌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潇苇  王娴  刘波 《华南预防医学》2023,(12):1547-1550
目的 分析与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分布及流行特点,为防治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于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成都某三甲医院就诊的1 887例呼吸道感染儿童病例血清样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IgM抗体进行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887例样本中1 079例检测到至少1种病原体抗体阳性,阳性率57.18%。最常见感染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MP),共807例,感染率达42.77%;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FluB),感染率20.50%。2种及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373例,占全部儿童病例的19.77%,其中以MP合并FluB感染最为常见。女童病例感染率高于男童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道感染儿童病例中1岁以下婴儿感染率最低,为25.37%;学龄前组感染率最高,达7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春、冬季感染率最高。结论 MP和FluB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呼吸道病原体在儿童中的流行特点在3~6岁、女童、发病时间春、冬季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对于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宁波市鄞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MP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对468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对不同年度、季节、性别及年龄MP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P-IgM阳性患儿1826例,阳性率39.01%;MP感染有季节性差异,冬季感染率最高,在年龄差异上,4~6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为58.03%,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儿感染率较男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呼吸道感染的MP阳性率41.14%,明显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的3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年总体感染率明显高于2010、201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一个主要病因,且发病率有增高趋势,鄞州区2009年为流行年份,临床加强MP感染防治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九种常见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本院958例门诊及住院拟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九种病原体: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Q热立克次体(C0x)、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PIV)的感染情况。结果958例6月-14周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九种常见病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结果259例,阳性率27.0%;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衣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Q热立克次体IgM抗体阳性率分别是17.1%、7.5%、4.1%、1.4%、1.0%、0.1%、0.1%、0.0%、0.0%。单一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为22.8%;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原体IgM抗体?昆合阳性率为4.3%。男性患儿IgM抗体阳性率(24.0%)显著低于女性(32.8%,X^2=8.52,P〈0.01)。夏、秋、冬、春季节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5%、15.4%、25.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4,P〈0.01)。结论本地区6月-14周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以肺炎支原体为首要病原体,且以冬春季高发。  相似文献   

11.
吴英杰  辛秀梅  高新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62-536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明确诊断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146例,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检测64例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感染组)、82例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感染组)的血清CRP水平,并与35例正常小儿进行对比。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CRP明显增高,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前后细菌感染组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毒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患儿血清CRP水平可作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中鉴别细菌、病毒感染的可靠指标,对抗生素的使用和临床疗效的判定均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URI)的长期咳嗽惠儿肺功能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关系。方法收集24例继发于URI的长期咳嗽患儿作为观察组.用视觉模拟法对其咳嗽程度进行评分。并测定其肺功能,检测外周血及诱导痰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含量:另收集2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①咳嗽症状评分:长期咳嗽组患儿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肺功能:长期咳嗽组患儿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及1秒率均低于对照组;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显示两组FEV,下降率无统计学差异(P=0.083);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FEV,增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4h内最高呼气流量波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EOS检测:观察组外周血及痰液EOS计数及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长期咳嗽患儿气道的一个重要特征,并且与肺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罗用  何刚 《现代保健》2010,(13):10-11
目的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2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0.5%,其发生与性别、体重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遗传史、被动吸烟、生活环境、抗生素使用情况及血钙、血锌相关(P〈0.05)。结论临床上应注意控制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儿童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VAD)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为能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4-10月门诊儿童160例,分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现症感染组(A组)42人、反复呼吸道感染无现症感染组(B组)24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组(C组)18人、健康查体组(D组)76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血清维生素A水平,以血清VA水平介于0.20~0.30 mg/L为边缘型VA缺乏(MVAD)的诊断标准。结果 1)A、B、C组的血清VA值分别为(0.27±0.07)mg/L、(0.28±0.04)mg/L和(0.28±0.09)mg/L,均明显低于D组(0.33±0.08)mg/L(P<0.05)。2)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MVAD检出率显著高于非反复呼吸道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的危险因素有家居农村、食欲欠佳、现患呼吸道感染。结论 维生素A缺乏可能是导致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呼吸道感染可加重体内维生素A的缺乏;家居农村、食欲欠佳、现患呼吸道感染与儿童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赖氨葡锌颗粒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微量元素锌含量的影响,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血清微量元素锌的关系。方法将5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观察组。取56例同年龄段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取静脉血测定微量元素锌含量;对患儿组进行口服赖氨葡锌冲剂治疗6个月后再进行血微量元素锌测定.观察治疗前后血微量元素锌的变化。结果患儿组血锌为(43.62±3.22)μmol/L,而对照组血锌为(77.78±6.56)μmol/L,患儿组血锌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儿组经口服赖氨葡锌颗粒治疗6个月后血锌上升到(72.30±6.08)μmol/L,比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后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赖氨葡锌颗粒可明显升高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微量元素锌的含量,说明微量元素锌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 MP)感染与家庭密切接触者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在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儿科就诊的MP免疫球蛋白M( MPIgM)检测阳性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20例,家庭中密切接触者220人,进行MP免疫球蛋白G(MPIgG)、MPIgM检测。结果 MPIgM检测阳性42例,阳性率为19.1%;MPIgG定量检测>16的126例,阳性率为57.3%;MPIgM或MPIgG检测1项阳性的共140例,总阳性率为63.6%。 MPIgM和MPIgG均阳性组患儿中,病程61~90d者的比例为43.10%,高于单MPIgG阳性组(28.57%)及单MPIgM阳性组的14.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52、3.148,均P<0.05)。 MPIgM和MPIgG均阳性组的复发频率为≥3次的比例高于MPIgM阳性组以及MPIgG阳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52、3.148,均P<0.05)。结论小儿MP感染与家庭密切接触者MP隐性感染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双亲MP隐性感染的患儿其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病情复发频率较高,肺外合并症发生较高,因此应加强对该类患儿的防治,以减少MP患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平行试验设计,观察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76例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美罗培南组38例,治疗有效率为92.11%,细菌清除率为86.1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38例,治疗有效率为92.11%,细菌清除率为80.6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美罗培南不良反应发生率7.8%,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良反应发生率5.2%。结论 美罗培南对临床常见致病菌引起的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疗效,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8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的免疫功能进行总结分析,研究RRI患儿的免疫功能。方法以81例RRI患儿为研究对象,检测CD3+、CD4+、CD8+,计算CD4+/CD8+比值;测定IgA、IgG、IgM;并与72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RRI患儿的CD3+、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M、IgG显著高于健康儿童,补体C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无显性变化。结论患儿RRI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海口地区儿童呼吸道九种非典型病原体病原感染情况、明确非典型性病原体分布特点。方法 对2011年7月-2012年6月临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分为<1岁组、1~2岁组、2~3岁组、≥3岁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九种病原体血清IgM 抗体联合检测,对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典型性病原体感染阳性率34.6%(417/1 202);混合感染阳性率4.58%(55/1 202)以(M-pneumoniae,MP)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为主;九种病原体中,阳性率排前三位的是肺炎支原体MP(31.53%)、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INFB)(5.41%)、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1.16%);Q热立克次体(coxiella urnetii,COX)、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检出最少;4月份(农历春末3月)阳性率最高,为47.57%,冬春季总阳性率高于夏秋季;总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1岁患儿MP、RSV阳性率排前两位,1岁及以上患儿以MP、INFB阳性率排前两位;男女患儿MP阳性率,女性患儿高于男性。 结论 海口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非典型病原体的阳性率、病原体构成、高发季节等有自己的区域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7例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组(以下简称左氧氟沙星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组(以下简称痰热清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并对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观察。结果痰热清组有效率为97.0%,显著高于左氧氟沙星组(79.4%),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4%和73.7%,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