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张锡君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工作50余年,对急症的辨证论治有独到的经验,选录医案四则如下。一、发热伴失语、癫狂案李××,女,4岁半。患儿于1983年11月2日始发热,伴小便频数、短涩疼痛。6日  相似文献   

2.
先父黄坚白(1907~1975),曾任西苑医院内科副主任。我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他1938年写的温病案二例、杂病案二则,每一病案后均有按語,其分析说理清晰透彻,很有见地。今将其整理后发表于此,以飨读者。一、湿温逆证案邵×35岁住藩司前初诊。湿温两候有余,初病身热,头痛,脘闷,胸痞,恶食,不渴,便闭,溺涩。先用攻下,继用寒凉,今则神昏谵语,身重嗜卧,目视不正,畏光,便溏酱、秽臭,小便赤涩,口干,肢末逆冷,舌绛而强.上有粘苔,脉濡数模糊,热邪挟痰内闭,病极危险,幸年壮体实,或有希望,但无把握,勉与开透法。紫雪丹1.2克另调服连翘心9克鲜石  相似文献   

3.
先祖父张风(1856年——1936年),河北省交河县人,行医50余年,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今选先祖父生前所著《医案集》手稿中癃闭医案四则介绍如下,借以反映其临床丰富经验之一斑。一、湿热血瘀型: 杨××,男,55岁,突然小便不通,小腹胀满,疼痛呻吟,口苦,口干,大便不畅,舌苔黄膩,舌尖有瘀点,面黄体弱,神志不宁,脉象沉数。证属:湿热壅积于膀胱,血瘀气化  相似文献   

4.
1 大叶性肺炎贺某 ,男 ,3岁。 1996年 5月 10日初诊。家属代诉 :患儿咳嗽、气喘、发烧已半月 ,化验及X线摄片诊断为左下大叶性肺炎。住院治疗 5日 ,症状未见减轻 ,遂邀笔者行中医治疗。查 :患者壮热面赤 ,鼻翼煽动 ,咳嗽气促 ,时见神昏谵语 ,腹胀拒按 ,不食 ,小便黄赤 ,大便 5日未解 ,苔黄腻 ,脉滑数。此乃痰热伏肺 ,下移大肠 ,热与粪结 ,腑气不通所致。治宜清宣肺热 ,攻下里实。处方 :石膏 30 g 杏仁 6 g 贝母 6g 知母 6g 瓜蒌壳 6 g 枳壳 8g 厚朴 8g 大黄 8g(后下 ) 鱼腥草 10 g。水煎 ,频频内服。服药 5h后 ,腹中肠鸣 ,哗哗作…  相似文献   

5.
一、阳明热结案王××,男,19岁。住院号:137689。一诊:高热一周,在39.2~40℃之间,但热不寒,阵发腹痛,泛泛欲恶,心下作痞,按之濡软,大便闭结,小溲黄赤,脉浮数,舌红苔薄黄。血象:白细胞总数偏低,中性不高,无嗜酸性颗粒细胞。西医诊断:伤寒病,产硷杆菌感染。中医辨证属阳明痞热。亟投大黄黄连泻心汤以泻热泄痞:川连3克,条芩9克,大黄9克,元明粉3克(冲),2剂。二诊:大便通下,高热即退,腹痛不作,痞结已  相似文献   

6.
马骥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是黑龙江省名老中医之一。临证近五十年,学验俱丰,尤擅时症与杂病的诊治,现选医案四则,简介如下: 一伤寒发衄严冬长夜,风雪暴作,凌晨故识丁翁来邀。称:其侄于昨日,归自塞北,罹头身痛,体热如灼,苦楚难当,入夜续发鼻衄,乞速往诊之。马老偕至,见病人倚坐床隅,年可三十,面色通赤,气息促急,唇焦舌干,苔薄白燥,鼻出血,点滴不成流。切其肌表灼手,壮热无汗,察其脉,浮紧且数。腹诊之,胸肋扇张,腹软无症结。质以病发颠未。谓:远行归来,乘车感寒,途中恶寒发热,头疼项强,腰肢酸痛;昨夕嗣发鼻衄,  相似文献   

7.
一、吐泻(急性胃肠炎) 徐××,女,16岁,学生。1983年10月9日诊。患者自昨日午后起腹痛腹泻并呕吐,至今已腹泻九次,初为秽臭之稀水便,后为粘冻便。呕吐四次,初为胃内容物,后为苦水。服四环素等西药未效,由于病势危急,送至某医院诊治,医生令其住院治疗,因经济不便,经人介绍前来接受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周伯岐为我县名老中医,其父周春芳精于医,擅治温热重症,名闻遐迩。周老幼承庭训,又攻读于上海中国医学院,造诣日深。在黄桥行医四十余载,活人甚众。兹择周老治疗急重症之医案两则,略加整理,公诸同好。  相似文献   

9.
李中陵副主任医师,原系江西省铅山县中医院院长,为江西省名老中医,曾就读于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教学近40载。李师中西贯通,精于辨证,擅长治疗内科疾病,在治疗危急重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择其临床医案四则介绍如下。1麻痹性肠梗阻庄某,男性,60岁,患有胆囊炎  相似文献   

10.
一、牛膝下死胎王×,女,21岁,农民,1988年3月15日诊。首次妊娠6个月,偶因感冒服药(不知何药)致腹痛。数日后,经某医院妇检:“胎儿腹中窒息,死胎形成。”嘱口服乙底酚数日,待行引产术。患者惧引产,求治于余。询视体质素健,精神尚佳,饮食如常,状若平人。诊脉沉实,舌质略青,苔白.料其胎殒未腐,治贵从速.拟川  相似文献   

11.
12.
<正> 痰热痉厥法当清熄张××,男,6岁。1980年2月18日诊。患儿发热六天(体温39.5℃),汗泄不解,喘促气急,鼻翼煽动,痰声漉漉,咬牙嚼齿,时时抽搐,二目天吊,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色紫已达气关。风温痰热,互阻肺胃,肃降之令不行,邪犯肝经以致厥阴热盛动风。急予麻杏石甘羚羊钩藤之属,清肺豁痰,凉肝熄  相似文献   

13.
<正> 寒厥案一、杨某,女,30岁。1983年9月20日初诊。近月余,食则呕吐,不能安卧。病初为夜感寒凉,即而不欲食,食则吐。经西药治疗不效,投参、芪类药小效。近日来病情加重。刻诊:剧烈振颤,口禁不能言,面唇青紫,喜  相似文献   

14.
杨德明 《新中医》1992,24(4):34-35,45
一、术后高热不退曾××,男,41岁。病历号50854。患者因上腹胀满半年,于1990年3月2日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脾肿大,脾亢”收住本院中医病房,并于3月12日转外科,3月26日行脾切除术,术后持续高热不退,体温波动在  相似文献   

15.
1 癃闭 张某,女性,73岁,1995年12月10日初诊。5d前因故彻夜未眠,次日清晨排尿困难,渐至点滴不下,以尿潴留待查入院。查:T 36.80℃,P 91次/min,R 22次/min,Bp107/77mmHg;血常规正常;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肾功能正常;B超示双肾大小正常,未发现结石,膀胱高度充盈。每日需导尿3~4次,若4h不导尿则逐渐出现全身麻木、烦躁不安,导尿后即消失。症见排尿困难,点滴不下,无尿意,小腹胀痛,全身麻木,烦躁不安,夜不能眠,形体消瘦,神志尚清,大便5d未解。平素头晕,眠差多梦,口干苦不欲饮,舌质红,苔黄厚干糙无津,脉弦  相似文献   

16.
医案四则     
戚建弘 《光明中医》2000,15(6):40-40
1 散发性脑炎胡某某 ,女 ,2 7岁 ,未婚 ,教师 ,初诊日期 :1 990年4月 1 8日。患者于 1 990年 3月 7日突感右上下肢麻木 ,一周后出现头痛伴频繁呕吐 ,手足麻木加重 ,右侧肢体活动不利 ,轻度精神异常 ,继则迅速进入昏迷 ,全身瘫痪。头颅CT检查诊断为散发性脑炎。经西医抢救一周后神识转清 ,但目不识人 ,不能言语 ,四肢强直 ,大汗淋漓。刻下症见 :面色潮红 ,臻臻汗出 ,双目睁大直视 ,毫无表情 ,不会讲话 ,不认识人 ,口唇干燥 ,张口求饮 ,四肢强直 ,双足呈弓形反张 ,时时抽搐 ,大小便自遗。舌体较瘦 ,略向左偏 ,舌红无苔少津 ,脉象虚弱细数 (…  相似文献   

17.
医案四则     
例一、李××,女,50岁,家务,1987年5月10日初诊.主诉:排尿困难一周,曾用中西药治疗不效,渐致尿闭,每需导尿方可缓解.该患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少气懒言,小腹膨癃胀痛,手不能近.胸透、血尿常规均未见异常.舌淡苔白,脉沉缓,证属  相似文献   

18.
医案四则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头痛目突郑××,女,30岁,雁北地区百货公司职工。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日就诊。患病十二天,其症头痛目突。视力由1.5下降至0.2。患者甚惧,遂到地区医院眼科诊治。该院疑为脑瘤,嘱其到外地确诊。临行前求为试治。  相似文献   

19.
医案四则     
血精“血精”一症,是指男子排精时,呈肉眼血性精液而言。临床少见,在祖国医籍中记载也甚少,但只要本着整体观念,运用辩证论治法则,对血精是可以做出正确的治疗的。现介  相似文献   

20.
医案四则     
病案一马某,女,42岁,医生。患者于1年前夜间出诊在山区,因过度疲劳、饥饿、寒冷和惊恐,突然发生昏厥,醒后语言不清,站立行走摇摆不稳,病情日渐加重。继而出现精神委顿,终日嗜睡,记忆力丧失,沿脊椎骨产生空、痠、困、沉、寒等感觉,胃中寒冷如负冰,背常畏寒,手足麻冷,形瘦纳差。舌淡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