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花生四烯酸对大鼠全身胰岛素抵抗及肝糖输出紊乱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30~250 g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8例),高脂组(8例),高脂+花生四烯酸组即预防组(8例).饲养12周.饲养至第12周实验终点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受实验.断头处死各组处于空腹状态下的大鼠,取肝脏,蒽酮法测定肝糖原含量,并用RT-PCR法检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及糖原合酶(GS)mRNA水平.结果 高脂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糖原含量(P<0.01)、葡萄糖-胰岛素指数显著升高(P<0.01),但基础状态下体重差异无显著性.预防组和高脂组比较,肝糖原含量(P<0.05)、葡萄糖-胰岛素指数(P<0.01)显著降低,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糖原舍量(P<0.01)、葡萄糖-胰岛素指数(P<0.01)显著升高.高脂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6-Pase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PEPCKmRNA水平略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预防组和高脂组比较,PEPCK mPNA水平(P<0.05)、G-6-Pase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但3组大鼠GS mRNA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花生四烯酸预防高脂诱导的全身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紊乱作用明显,但不彻底.相关的PEPCK、G-6-Pase mRNA水平显著降低,但GS mRNA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同型半胱氨酸对小鼠糖异生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肝脏组织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的表达,探讨
同型半胱氨酸对糖异生作用的影响。方法50 只小鼠随机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5 只;含
1.5%的蛋氨酸饮水3个月制造高同型半胱氨酸动物模型。3个月后,各组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利
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的G6Pase和PEPCK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Hcy组空腹
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P<0.05);RT-PCR发现HHcy组肝脏的G6Pase和PEPCK的mRNA水平明显增加(P<
0.05);Western blot表明HHcy组肝脏的G6Pase和PEPCK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
增强糖异生作用,导致肝糖的输出增多,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肝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正常LETO鼠为LETO组,
OLETF鼠分为不加药的对照组以及予六味地黄丸加药的干预组,分别于8、32、40周龄随机处死,收集肝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观
察各组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PEPCK表达改变以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IRS-1、IRS-2蛋白表达。结果与
LETO组相比,对照组肝脏细胞随着时间延长出现明显的小叶结构破坏以及肝脏脂肪变性,而干预组小叶结构基本正常,仅有轻
度脂肪变性。RT-PCR检测显示对照组PEPCK表达显著高于LETO组(P<0.01),而给予六味地黄丸的干预组PEPCK的表达则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免疫印迹检测对照组p-IRS-1和p-IRS-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LETO组以及干预组(P<0.05)。结
论六位地黄丸通过抑制肝脏中糖异生关键酶PEPCK的活性以及提高胰岛素信号通路中IRS-1和IRS-2的表达,改善肝细胞的
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检测IUGR胎鼠肝脏糖代谢相关酶的表达,探讨IUGR个体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孕期蛋白质营养不良法建立大鼠IUGR模型,孕21天时剖宫产,测量胎鼠的体重和肝重,采用RT-PCR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胎鼠肝脏PGC-1和PEPCK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IUGR胎鼠肝脏PGC-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肝中PEPCKmRNA的表达也明显增高(P<0.01)。结论IUGR胎鼠肝脏PGC-1表达增加诱导了糖异生关键酶PEPCK的表达,促进肝脏糖异生,这是IUGR鼠成年后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南苜蓿总皂苷(TSMP)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糖代谢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 g/kg)、TSMP高剂量组(1.4 g/kg)、TSMP低剂量组(0.7 g/kg),连续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糖原、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游离脂肪酸(FFA)、瘦素(Leptin)水平,以及丙酮酸激酶(PK)、已糖激酶(H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果糖-1,6-二磷酸酶、葡萄糖激酶(GK)的活性;检测肝脏组织中G-6-Pas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给予高剂量(1.4 g/kg) TSMP能降低T2DM大鼠IRI、FBG、HbA1c、IL-1β、TNF-α、FFA、Leptin水平,升高肝糖原水平,提高PK、HK、GK的活性,降低G-6-Pase、果糖-1,6-二磷酸酶的活性,并下调肝脏组织中G-6-Pase、PEPCK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MP可以改善T2DM大鼠的糖代谢紊乱,可能与其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减轻炎性反应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慢性宫内缺氧(CIH)新生仔鼠胰腺NDUFB6基因表达及其表观遗传的改变,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12只妊娠SD大鼠分为健康组和缺氧组,建立CIH模型,2组分娩后2周仔鼠做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检测;仔鼠麻醉处死,取胰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NDUFB6蛋白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2组仔鼠胰腺组织上NDUFB6 mRNA表达情况;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BSP)实验检测2组仔鼠胰腺组织NDUFB6基因启动子区域位点甲基化修饰情况。结果 与健康组仔鼠比较,缺氧组仔鼠表现糖耐量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现象,仔鼠胰腺组织NDUFB6 mRNA、NDUFB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仔鼠胰腺组织NDUFB6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水平增高(P<0.01)。结论 CIH可致缺氧孕鼠仔鼠胰腺NDUFB6基因发生表观遗传改变,参与CIH后仔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鼠妊娠期营养不良对围生期胎鼠肝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饥饿组雌性大鼠受孕后第1天控制进食鼍为对照组的50%至分娩,从而建立宫内生长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大鼠模型.于雌性大鼠妊娠第15、17、19、21天(E15、E17、E19、E21)取胎,称量胎鼠体重,胎盘、胎鼠肝、脑的重量,计算胎盘重/体重(placenta weight/body weight ratio,PWR)、肝重/体重(liver weight/body weight ratio,LWR),脑重/体重(brain weight/body weight ratio,BWR)的比值;RT-PCR检测E15,E17,E19,E21及生后第1天(P1)新生大鼠肝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 3-kinase,PI3K)mRNA的表达.结果:(1)IUGR胎鼠E15时PWR低于对照组,E17后PWR逐渐增加(P<0.05);IUGR组E15胎鼠的LWR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17~E21则明显下降(P<0.05);IUGR胎鼠平均BW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IUGR胎鼠肝IRS-1 mRNA的表达在E15、E17与对照相似,E19则下降(P<0.05),并持续低表达至P1(P<0.05);E15 IUGR胎鼠肝IRS-2 mRNA的表达已显著减少,并持续到P1(P<0.05);围生期IUGR胎鼠肝IR mRNA,PI3K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1)雌性大鼠妊娠期饥饿致胎盘、胎鼠体重、肝、脑组织重量下降,以体重和肝为著,使肝重与体重比值下降而脑重与体重的比值增加,即"脑保护效应";(2)雌性大鼠妊娠期营养不良仔大鼠围生期肝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IR mRNA、PI3K mRNA的表达尚未明显受损;但IRS-1 mRNA和IRS-2mRNA呈低水平表达,可能与其生长迟缓及成年期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孕期和哺乳期暴露壬基酚(NP)对仔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 2E1 (CYP2E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孕鼠分为低、中、高剂量染毒组(分别给予50、100、200 mg·kg-1·d-1 NP染毒)和对照组,孕鼠受孕第6天到仔鼠出生21 d灌胃染毒NP.仔鼠出生90 d后处死,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及血脂水平,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测定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检测CYP2E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时照组比较,各染毒组仔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AST/ALT比值均升高(P<0.05),且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对照组仔鼠肝组织结构正常,低剂量染毒组仔鼠肝脏肝窦轻度扩张,中剂量染毒组仔鼠肝脏有轻度炎性细胞灶性浸润,高剂量染毒组仔鼠肝脏有大量脂滴存在.各染毒组仔鼠肝组织SOD、GSH-PX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CYP2E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孕期和哺乳期暴露NP,可致仔鼠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及炎性损伤,可能与肝脏CYP2E1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子宫胎盘功能不足所致宫内生长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大鼠成年期胰岛β细胞功能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初步探讨IUGR大鼠发生2型糖尿病的机制.方法:结扎妊娠17 d孕鼠(n=14)双侧子宫动脉(uterine artery ligation,UAL)建立IUGR大鼠模型,对照组(n=8)行平行开腹术.以UAL组新生鼠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均值的2个标准差为IUGR.选取两组子代成年雄鼠为研究对象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odified beta-cell function index,MBCI)和稳态葡萄糖输注率(glucose intake rate,GIR),对大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1)UAL组仔鼠平均出生体重(4.49±0.56)g明显低于对照组仔鼠体重均值(6.16±0.30)g的2个标准差以下,P<0.001;UAL组仔鼠成年后(12周)体重(382±37.51)g已显著超过对照组(339±24.06)g,P<0.01;(2)UAL组雄仔鼠12周时糖耐量实验各时点血糖水平[0 min,(3.96±0.25)mmol/L;30 min,(6.61±0.57)mmol/L;60 min,(7.34±0.47)mmol/L;120 min,(6.27±0.37)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0 min,(3.56±0.22)mmol/L;30 min,(5.74±0.32)mmol/L;60 min,(5.89±0.29)mmol/L;120 min,(3.89±0.25)mmol/L],P<0.05,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120 min胰岛素值(84.65±11.79)mU/L明显高于对照组(50.01±7.43)mU/L,P<0.05;UAL组雄仔鼠MBCI值(26.42±5.59)较对照组(55.88±10.20)明显降低,P<0.001;(3)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结果示UAL组雄仔鼠GIR值[16.86±1.59 mg/(kg·min)]明显低于对照组[20.35±2.38 mg/(kg·min)],P<0.05.结论:子宫胎盘功能不足所致IUGR雄鼠成年期出现肥胖趋势,并发生胰岛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内生长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的雄性大鼠肝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 3-kinase,P13K)等胰岛素信号传导蛋白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及与其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用雌性大鼠妊娠期半定量饥饿法建它IUGR大鼠模型.RT-PCR法检测出生后12周龄雄性大鼠肝IR,IRS-1,IRS-2,PDK和IGF-1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IR,IQRS-1和IRS-2蛋白的表达.结果:12周龄IUGR雄性大鼠肝IR mRNA表达(0.41±0.06)较对照组(0.62±0.11)下降(P<0.05),而蛋白的表达(6.21±0.57)较对照组(6.69±0.47)无明显降低(P>0.05);IRS-1 mRNA(0.77±0.20)较对照组(1.32±0.42),IRS-2 mRNA(1.05±0.280)较对照组(1.48±0.40),IRS-1蛋白(2.15±0.23)较对照组(5.96±0.38),IRS-2蛋白(4.33±0.29)较对照组(7.08±0.35)的表达均受到抑制(P<0.05);PDK mRNA(1.12±0.19)的表达与对照组(1.18±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IGF-1mRNA的表达(0.55±0.12)较对照组(1.22±0.34)明显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IGF-1 mRNA在肝的表达降低与IRS-1 mRNA(r=0.821,P<0.05)和IRS-2 mRNA(r=0.643,P<0.05)的表达减少有关.结论:IUGR雄性大鼠成年期肝胰岛素受体信号传导蛋白IRS-1和IRS-2的表达受剑明显抑制,并导致肝IGF-1表达降低,可能与其生后的牛长迟缓及胰岛素抵抗有关;肝IR和PDK的表达与IUGR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高果糖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的胰腺组织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高果糖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 IR)模型的胰腺代谢组变化。方法选取Wistar大鼠16只,适应1周后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
每组8只。模型组给予10%果糖水喂饲8周,制备胰岛素抵抗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实验8周后取大鼠胰腺组
织,采集两组大鼠胰腺组织水溶性提取液的1H NMR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分析。结果与
正常对照组相比,肌酸、甜菜碱/氧化三甲胺、牛磺酸、甘氨酸和肌醇在模型组中是升高的,乳酸、胆碱和甘油磷脂胆碱/磷脂胆碱
则是降低的,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核磁共振和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方法能够给出胰岛素抵抗模型胰腺组织提取液
的代谢特征,为理解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胰腺组织的代谢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比较内脏脂肪素(visfatin)和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及生殖内分泌紊乱的治疗作用,为
visfatin进一步应用于PCOS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A、B、C、D组4组,A、B、C三组
采用DHEA造模法建模,通过连续阴道液涂片及血清学检测判断建模成功与否,A、B组为实验组,C组为PCOS建模对照组,D
组为空白对照组。建模成功后,A组大鼠予visfatin 10 μg/只单次给药,B组大鼠予二甲双胍14 mg/100 g体质量连续灌胃15 d。
干预前后采血测定T、LH、FSH、FINS 及OGTT各时段血糖,并计算HOMA-IR指数及LH/FSH 比值,最后剖取卵巢行病理切
片。结果(1)干预前后对比,A、B组大鼠血FINS、FPG、T、HOMA-IR及OGTT各时段血糖均显著降低(P<0.05);(2)干预后,A
组和B组中分别有8只(80%)及7只(77.8%)大鼠恢复规律的发情周期,均可见正常卵泡的发育;(3)visfatin与二甲双胍在改善
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及高雄激素血症方面的疗效相同。结论visfatin和二甲双胍均能改善PCOS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及高雄
激素血症,并能促进其规律动情周期的建立及正常卵泡的发育,且两者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缩窄致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肥厚模型中核仁素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体质量
180~220 g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腹主动脉缩窄模型组,利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压力负荷增加心肌肥
厚模型,分别于术后2周、4周观察心脏质量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采用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MHC mRNA的
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心肌、脑、肾组织中核仁素的表达情况。结果:腹主动脉缩窄模型组4周以后心脏质量
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4周以后心肌组织中-MHC 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
(P<0.05);2周以后心肌组织中核仁素蛋白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而在脑、肾组织中无明显升高。结论:
核仁素蛋白在大鼠压力负荷增加心肌肥厚模型中的表达上调,表明核仁素可能参与了压力负荷增加心肌肥厚的发生
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多器官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合成及eNOS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心肌缺
血再灌注过程中对多器官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20月龄Wistar大鼠应用阿托伐他汀灌胃至24月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
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设立未用药未手术组、未用药手术组、用药未手术组及用药手术组。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
测eNOS在各组大鼠心、肝、肾组织的含量,应用RT-PCR方法检测eNOS mRNA的表达情况。同批次同处理24月龄大鼠,分为
大剂量他汀组、小剂量他汀组并老年对照组。采用同上方法检测eNOS在各组大鼠心、肝、肾组织的含量,应用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eNOS在各组大鼠心、肝、肾组织的含量,应用RT-PCR方法检测eN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提高
老年大鼠心、肝、肾器官内eNOS合成(P<0.05)及eNOS mRNA的表达(P<0.05),且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关。引入药物剂量分组
后,与老年对照组相比,他汀组eNOS合成及eNOS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其中,大剂量他汀组较小剂量他汀组增加
更为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使老年大鼠多器官内eNOS合成及eNOS mRNA的表达增加,部分解释了阿托伐他汀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多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内皮素-1(ET-1)表达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多苷对
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55 mg/kg体质量)诱导致糖尿病大鼠,动物分为正常对照
组,糖尿病对照组,雷公藤多苷低、高剂量治疗组(8、16 mg/kg)及阳性对照组(厄贝沙坦50 mg/kg),灌胃给药,每日1次,8周末
检测大鼠空腹血糖(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24 h Upro);HE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病理图
像分析系统分析平均肾小球面积(MGA)及平均肾小球体积(MGV);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HIF-1α及ET-1蛋
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HIF-1α及ET-1mRNA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肾组织HIF-1α及ET-1表达增高。与糖尿
病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Scr、BUN、24 h Upro、肾重指数(KW/BW)、MGA、MGV显著降低,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明显改善;
HIF-1α、ET-1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减少;雷公藤多苷高剂量组各指标改善较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ET-1表达与HIF-1α表达
呈正显著相关,HIF-1α及ET-1mRNA及蛋白表达与肾重指数(KW/BW)、24 h Upro、MGA、MGV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
大鼠肾组织HIF-1α及ET-1表达增加,雷公藤多苷可通过抑制HIF-1α及ET-1的表达,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延缓糖尿病肾
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股骨骨折对肾皮质浅层细胞凋亡的影响和三七总皂苷(PNS)对骨折后肾皮质浅层的保护作用。方法将
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骨折组(36只)、骨折给药组(36只)、对照组(18只),前两组又平均分为6组分别在骨折1、6、12、
24、36、48 h时各处死6只,而对照组在各时间段分别处死3只。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及TUNEL染色观察凋亡分布,免疫
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cl-2和Bax在肾皮质中的表达。结果单纯骨折组中肾皮质浅层肾毛细血管扩张,近曲小管颗粒样
变性,而骨折给药组与单纯骨折组比较肾损伤较轻。单纯骨折组中,Bcl-2及Bcl-2 mRNA表达在1~12 h较正常对照组高(P<
0.01);Bax表达在12~36 h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ax mRNA表达24~48 h阳性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骨折给药
组,Bcl-2 表达在1 h 明显高于单纯骨折组(P<0.01),Bcl-2 mRNA表达在12~24 h 高于单纯骨折组(P<0.01);Bax 阳性表达及
Bax mRNA表达在24~48 h低于单纯骨折组(P<0.01)。结论骨折对肾皮质浅层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及mRNA的转录均有
明显影响,PNS通过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和下调促凋亡基因Bax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