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如钧  张伟  刘永  孙伯民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333-1334,1336
目的:观察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行脑内核团毁损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216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二组,采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行脑内核团毁损 180例患者为毁损组,采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的36例患者为DBS组;所有患者均随访6~12个月,观察二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UPDRS运动评分.结果:二组治疗后运动评分症状改善情况显示,毁损组在开状态下,症状改善70例,占38.89%;关状态下,症状改善96例,占63.33%;DBS组在开状态下,症状改善10例,占27.78%;关状态下,症状改善19例,占52.78%;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DBS组中23例在1月后症状改善,未调整参数,13例因治疗后症状未完全控制,经再次调整参数后症状完全控制,总有效率100%;毁损组随访6~12个月,显效101例,占56.11%;有效65例,占36.11%;无效14例,占7.78%,总有效率为92.22%,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毁损组中共发生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为3.89%; DBS组无明显不良反应,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深部电刺激(DBS)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新技术,术前根据患者的症状合理设置参数,同时在随访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调节,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且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帕金森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4例顽固性癫痫患者采用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并对其中4例进行了手术前后的神经心理学检查.主要包括瑞文智力、心算、图形配对、划清、记忆广度、指叩试验等。结果:随访3~28个月,发作完全消失12例,减少75%以上7例,减少50%~75%者3例,无变化2例。总有效率为22/24,显效19/24。神经心理学检查表明手术前后智力、记忆力无明显差异。结论: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顽固性癫痫创伤小,并发症少,不影响智力与记忆力。术中应用深部脑电记录电极、采用合理手术八路以及多靶点治疗是提高手术疗效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3.
4.
帕金森氏病 (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立体定向手术为微创伤手术 ,是目前治疗PD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但它的并发症和手术方式、靶点定位有直接关系[1] 。我院神经外科采用计算机辅助、CT导向同时术中实施电生理刺激靶点纠偏 ,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我院自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9月 ,对 5 8例患者实施了计算机辅助、CT导向与电生理刺激纠偏手术 ,其中男性 33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4 2岁~ 72岁 (平均5 4岁 ) ;病程最短 2a ,最长 18a(平均 7a) ;按病情分级 :一级 12例 ,二级 2 5例 ,三级 2 1例 ;…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别应用脑深部核团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和核团射频毁损术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对照研究DBS和射频毁损术对PD患者的肢体僵直、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的疗效。方法应用CT影像学与微电极电生理定位结合的方法进行靶点定位。25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丘脑底核电极植入,其中18例为一侧,7例为双侧同期植入;25例患者进行射频毁损术,其中21例行一侧毁损,4例行分期双侧射频毁损。两组患者术前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经过6个月~5年的随访并行UPDRS评分。结果丘脑底核(STN)慢性电刺激及丘脑腹中间核(Vim)或/和苍白球腹后内侧部(Gpi)射频毁损术患者术后的肢体僵直、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术后1个月、6个月、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年、3年、5年比较两组的UPD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DBS手术和射频毁损术是治疗PD有效的方法,二者在近期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远期疗效方面DBS较射频毁损术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癎的手术疗效. 方法:对24例顽固性癫癎患者采用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并对其中4例进行了手术前后的神经心理学检查,主要包括瑞文智力、心算、图形配对、划清、记忆广度、指叩试验等.结果:随访3~28个月,发作完全消失12例,减少75%以上7例,减少50%~75%者3例,无变化2例.总有效率为22/24,显效19/24.神经心理学检查表明手术前后智力、记忆力无明显差异. 结论: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顽固性癫癎创伤小,并发症少,不影响智力与记忆力.术中应用深部脑电记录电极、采用合理手术入路以及多靶点治疗是提高手术疗效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7.
何承  王屹  李瑞峰 《医学争鸣》2003,24(17):1574-1574
1 临床资料 震颤型帕金森病 4 1(男 2 3,女 18)例 ,年龄 (5 1±5 )岁 ,病程 (6± 3)a ,服药史 (5± 2 )a.分为 2组 ,一组 (2 1例 )将CT扫描的光盘或胶片输入计算机工作站 ,大脑前后联合的显示可以在三维重建的矢状面上获得 ,从而自动得到丘脑腹外侧核的坐标 ;另一组 (2 0例 )在显示大脑前后联合的CT定位片上 ,利用丘脑、尾状核、苍白球、内囊、三脑室的形态、位置特点 ,先将丘脑、苍白球的大体形态在CT片上画出 ,参考姚家庆解剖图谱 ,直接确定丘脑腹外侧核的位置坐标 .根据计算机得到的有关三维坐标值安装机械臂 ,连接射频仪后进行电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及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PD患者均在CT/MRI定位下立体定向手术,45例行核团射频毁损术,5例PD DBS均选取STN为手术靶点。术前、术后1月进行UPDRS和ADL的评分,比较手术前后评分的变化和症状改善率。结果射频毁损术及DBS术后短期效果均满意,显效44例(88%),有效6例(12%),总有效率100%。术后1月的UPDRS与ADL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减少(P<0.05,P<0.01),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诊射频毁损者复发率8例(17.8%),DBS者无复发。结论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及DBS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立体定向脑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目前各定位方法难以达到精确定位,加之靶点最理想的毁损灶位置和大小尚不完全清楚等原因,术后常出现一些并发症.作者就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的应用解剖基础、靶点的定位、手术并发症等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脑内靶点定位与术中电生理刺激射频结合确定丘脑腹外侧核(VL)、苍白球腹后外侧部(VPLP)在治疗帕金森病(PD)中的作用。方法:对58例PD患者共进行76次手术,先进行立体定向CT扫描,将扫描资料在专用的软件中确定靶点后,再于术中应用电生理刺激的方法验证和纠偏,根据调整后的结果进行射频毁损。结果:立体定向CT扫描计算机定位准确率达92.1%,电生理纠偏率为7.9%。显效66例次,有效10例次,无效0例次。结论:立体定向CT扫描计算机定位准确性高,疗效肯定,术中电生理刺激验证和纠偏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电刺激大鼠脚桥核(PPN)对丘脑底核(STN)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探索高频刺激STN改善运动不能的机制,为临床高频刺激PPN治疗帕金森氏病提供电生理学依据.方法应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不同频率电刺激(强度0.4mA,波宽0.06ms,时程5s,频率1Hz、10Hz、50Hz、100Hz、130Hz、150Hz、200Hz、250Hz、300Hz)大鼠PPN对STN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高频刺激(130Hz)PPN可使大多数STN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降低(P<0.01),该作用具有频率依赖性.结论高频刺激大鼠PPN对STN主要为抑制作用,揭示高频刺激PPN对帕金森病人的运动症状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电刺激大鼠丘脑束旁核 (PF)对丘脑腹内侧核 (VM)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为临床高频刺激PF治疗帕金森氏病提供电生理学依据。方法 应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不同频率电刺激 (强度 0 4mA ,波宽0 1ms ,时程 5S ,频率 1、 10、 2 0、 5 0、 10 0、 130、 2 0 0Hz)大鼠丘脑束旁核时丘脑腹内侧核神经元放电的变化。结果 高频刺激 (130Hz)PF可使大多数VM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较刺激前明显增加 (P <0 0 1) ,该作用具有频率依赖性。结论 高频刺激大鼠PF对VM主要为兴奋作用 ,揭示高频刺激PF对帕金森病人的运动症状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缺血性眼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FN)对眼循环障碍性疾病的疗效,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刺激FN,治疗28例眼循环功能障碍疾病,观察治疗前后视力,视野,视网膜电图的改变。结果显示:电刺激FN后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8例中7例视力增加,6例视野范围扩大;缺血性视乳头病变7例8只眼有7只眼视力改善,5只眼视野扩大;10例视神经挫伤中8例视力提高,3例高度近视眼中2例视力改善。提示:电刺激FN是治疗眼循环障碍疾病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48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和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4 8例脑梗死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综合性治疗 ,同时电刺激小脑顶核 ,并与 4 8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匹配但只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治疗 10天后进行疗效评分。结果 接受电刺激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有效率为 94 % ,对照组有效率为 87%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常规药物加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5.
黄琼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2):1516-1518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100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意识评分增加,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脑外伤导致的意识障碍,肢体功能障碍以及患者的各种自觉症状。  相似文献   

16.
17.
成熟神经元不可再生,完全缺血5 min即可导致神经元不可逆性死亡。电刺激小脑顶核具有脑保护作用,能提高脑缺血大鼠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但其具体机制不明。主要从抑制炎性反应、降低缺血半暗带的电兴奋性、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结构重建、功能恢复、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生长等方面就电刺激小脑顶核的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进行阐述,尤其关注到它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生长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脑顶核刺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家武 《西部医学》2009,21(7):1113-1115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小脑顶核组(n=23)和对照组(n=23),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电刺激小脑顶核。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电刺激小脑顶核使患者心率变异性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高频电刺激丘脑网状核(TRN)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的作用.方法 通过立体定向仪在大鼠TRN埋置刺激电极,于腹腔注射1%戊四氮(65mg/kg)的同时,电刺激TRN(刺激频率分别为60Hz、80Hz及100Hz),观察并记录癫痫发作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 高频电刺激TRN,戊四氮致大鼠癫痫的平均发作程度、重度发作个数以及持续时间都明显减少.结论 高频电刺激TRN能够明显抑制戊四氮诱导的大鼠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20.
蔡艳丽  罗勇 《医学综述》2012,(20):3337-3340
自1969年发现"顶核加压反应"后,学者们不断探索小脑顶核的奥秘,其功能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电刺激小脑顶核(FNS)的研究从基础实验拓展到临床应用。大量实验证实,经颅FNS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脑血管病的物理治疗方法,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FNS的临床应用日趋成熟,成为脑血管病康复治疗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