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型抗原减弱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解决疑难配血工作中,我们遇到1例因白血病所致血型抗原减弱引起的定型困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因血型不合产生Rh抗体Br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报道,已屡见不鲜,但在交叉配血中发现轻微的红细胞凝集,证实Rh血型不台.报道的不多。本报道一例因盐水介质配血不合.证实患血清中有缺抗D、抗E,避免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正> 自19世纪,输血工作,重新复生,成为救命良方至今。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是至关重要的,虽操作简单,但出现异常现象常给临床输血工作带来困难。笔者在数十年工作中,曾多次遇到并加以解决。现将较典型有代表意义的报导如下,供基层医院工作的同道参考。 一、资料 例1、张某某,Hb:35克/L入院,定“AB”型血,与AB型配血时发现主副管均有凝集,后经正反鉴定为B型,与B型配血时仍有凝集,考虑冷凝集问题,经37℃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配血放37℃10min仍见小颗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使输血工作者熟知3种介质交叉配血的原理,探讨遇到配血不合问题时如何处理。方法采用3种介质的配血方法。结果快速准确将血液配合。结论保证不延误临床用血,以达到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5.
陈晶  刘秀梅 《中国热带医学》2005,5(9):1977-1977,1981
在解决输血前疑难配血工作中,我们遇到1例因患者的血型在某医院血库人员检验为AB型,但与AB型献血者做交叉配血时,发现主侧和次侧均出现明显凝集反应,不能给患者输血,后到吉林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进行鉴定血型和配血。经做血型血清学多项试验检查,证实患者血型其实为A型,并与A型献血者配血,发现主侧和次侧均相合,及时纠正错定血型1例,避免了输血事故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使受血者有效地输入血液并在其体内存活且无不良反应,正确的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是关键.在临床上由于抗原减弱或缺失引起的血型鉴定错误时有发生,本文报道一例由于抗原减弱导致血型正反定型不一的输血.  相似文献   

7.
冷凝集素综合征(CAS),是伴有冷反应性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16%~32%。冷凝集素综合症常常使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变得困难,现将一例我院收治的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的血清学特征及交叉配血结果做一报道。  相似文献   

8.
在输血前,一定要鉴定出受血者的血型后,才能进行交叉配血试验.ABO血型鉴定常用盐水凝集法检测红细胞上存在的血型抗原(正定型)以及血清中存在的血型抗体(反定型),依据抗原抗体存在的情况判定血型.当正定型和反定型实验结果不符时,呈现疑难血型现象,增大了血型鉴定难度.笔者近日遇到1例ABO疑难血型患者,通过一些相关的血型血清学实验,确定出了ABO血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跃  郑玉玲 《农垦医学》2005,27(5):382-383
准确的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是临床输血的重要依据,也是防止输血反应的主要监测手段。但在临床输血工作中,因血型错误而导致延误、错输的事故时有发生。除少数系技术原因外,绝大多数是责任心不强所造成。如把关不严,则直接危及病人生命,酿成严重医疗事故。为此,笔者结合实际丁作,总结了以下经验教训,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董林  包进  赵昕亚  张瑞生  徐菲 《广西医学》2020,(9):1160-1162
目的总结血清意外抗体的特点。方法纳入血清出现意外抗体的196例患者,包括交叉配血不合、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或意外抗体筛查阳性的病例。总结意外抗体病例的病区分布、血型分布、抗体种类。结果 196例意外抗体病例中,来自血液科和ICU的病例最多(均为20.4%),其次为心脏科(17.9%)。AB型血型病例最少(15.3%),其他血型病例构成比相似。自身抗体最为常见(31.6%),其次为自身IgG抗体(31.1%)及Rh类抗体(21.4%),还可见冷抗体、MNS系统、Kidd系统、Lewis系统、P系统类抗体。结论对于患者需要反复输血的科室,应重视患者血液意外抗体的检测,可增加常见抗原表型的测定,保证输血的合理、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临床收治1例配血不合患者,现就其血型血清学分析及输血治疗应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74岁,30年前做过左肾切除术,术中输过800 mL全血,无不良反应。2010年11月10日患者因胃癌入本院。患者血型鉴定为O型、Rh(D)阳性,Hb 80 g/L、纤维蛋白原1.5 g/L、血小板  相似文献   

12.
13.
输血病人常规Rh(D)抗原定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是对贫血和出血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而血型则是保障输血安全和有效的重要基础。以往 ,人们认为输血患者在输血前只要作ABO定型 ,就能保证输血安全 ,但是 ,根据临床实践证明 ,即使是ABO同型输血 ,有一部分患者仍会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近年来 ,通过对输血反应的研究 ,发现该类反应属ABO血型系统以外抗体引起的免疫性输血反应[1~ 3] ,其中大部分是由Rh血型系统抗体引起 ,特别是抗D抗体最常见。本院从 1999年元月开始 ,对输血患者进行Rh(D)常规定型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定型对象 为本院 1999年元月~ 2 …  相似文献   

14.
张莉莉  李明穗 《海南医学》2020,31(21):2793-2795
目的观察临床输血、交叉配血、血型鉴定流程信息化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惠州市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三家三级医院,按照2018年8月国家对三级医院的评定标准,发现传统输血管理系统的问题,制定新型管理制度,选取新型管理制度制定前后各1 000例病例,分析临床输血的合理性。对比管理系统使用前后不良事件、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输血项目执行规范率和合理用血率。结果新型管理制度使用后出现医生书写错误和护士查对错误均为0例,明显低于使用前的5例和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管理制度使用后医护人员的采集时间、送检时间、取血时间分别为(6.3±0.9) min、(6.4±0.4) min、(10.9±0.8) min,明显优于使用前的(8.2±0.7) min、(10.3±0.6) min、(15.2±0.7)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管理制度使用后的用血申请单规范率、输血项目查对齐全率、血标本合格率、血制品发放准确率分别为98.5%、93.5%、93.6%、97.0%,明显高于使用前的82.3%、76.7%、85.8%、85.0%...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让受血患者有效地输入血液或血液制品,在其体内有效存活,并且无不良反应,关键一步在于ABO正反定型的鉴定。尤其是一些白血病患者,ABH抗原减弱,ABO正反定型不相符,经常给血型鉴定工作带来困难,国内外已有不少病例报道。现将本院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现将我们工作中发现的4例含有高效价自身冷抗体的血型血清学试验结果进行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1:女,40岁,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例2:男,10岁,诊断为先天性房缺。病例3:女,25岁,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例4:女,16岁,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以上4  相似文献   

17.
郭楠  刘朝晖  白静  李卫平  白连均 《北京医学》2012,34(10):924-925
正患者女,76岁,孕5产4,无输血史,因贫血、全血细胞减少原因待查入院。患者Hb55g/L。输血前检查血型为B型、Rh(D)阴性,抗体筛选阳性,抗体鉴定检出患者血清中存在抗-D抗体,但交叉配血时与B、Rh(D)阴性献血者配血不相合,经进一步血型血清学检查,发现患者血清中还同时存在罕见的抗-Dia抗体。1.患者ABO血型:B型;Rh血型:Ccdee。2.抗体筛选:患者血清与筛选细胞(美国IM-MUCOR,批号:25037)试管法盐水介质检测IgM抗体,Ⅰ、Ⅱ、Ⅲ号细胞和自身对照均阴性,说明患者血  相似文献   

18.
<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体内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和(或)活化的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使其易被破坏所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1]。自身抗体对患者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常有干扰。近期工作中遇到的2例溶血危象患者,其体内的自身抗体对血型血清学试验同样造成了严重影响,但通过2种简易的处理方法,可得出正确的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实现临床用血的安全保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邹勇  陆英  林哲生  鲍俊杰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2):1246-1248
目的分析1例罕见的自身抗体伴同种抗体重症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血型血清学特点。方法在室温和37℃条件下分别在盐水、凝聚胺和抗人球介质中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利用吸收放散实验处理患者红细胞和血清,排除自身冷抗体干扰后进行不规则抗体鉴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结果在此例重症β地中海贫血患者体内鉴定出高效价的自身冷抗体,并伴同种抗E、抗N抗体。结论当发现重症β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型正反不合和交叉配血困难时要及时进行血型血清学鉴定,以免误输不相合的血液而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20.
卡式法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是近几年来逐渐兴起的一项利用免疫检测的新方法,也就是利用生物化学凝胶过滤技术和离心技术及免疫学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