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涎腺乳腺样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ary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 MASC)标志性基因在临床病理学的特征、诊断、鉴别、免疫表型及其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涎腺MASC患者28例作A组, 另选取腺泡细胞癌与腺样囊性癌各10例分别设B组与C组。选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测S-100、SOX-10、DOG-1、CD117、Mammaglobin、Vimentin的表达状况, 并予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实施ETV6-NTRK3融合基因的检测。结果涎腺MASC的S-100蛋白、SOX-10、Vimentin均弥漫性强阳性(28/28), Mammaglobin(22/28)和CD117(19/28)部分阳性, DOG-1均阴性。28例MASC中26例成功检测出ETV6-NTRK3融合转录, 其中23例阳性, 3例阴性。结论涎腺MASC为低度恶性的上皮源性肿瘤, 综合检测S100蛋白、SOX10、DOG-1、Mammaglobin及CD117表达水平对涎腺MASC的诊断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TMPRSS2/ETS(ERG、ETV1、ETV4)融合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和评估方法,并探讨其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前列腺癌样本、1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及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样本应用三组国产FISH探针顺序检测TMPRSS2/ERG、TMPRSS2/ETV1及TMPRSS2/ETV4融合基因,建立FISH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阈值,并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V)和阴性预测值(-PV)。结果三组探针的联合敏感性达到90%,其中TMPRSS2-ERG检测敏感性为78%,总体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7.5%。结论应用FISH技术检测TMPRSS2/ETS(ERG、ETV1、ETV4)融合基因诊断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C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3例HSTCL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免疫组化和TCR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瘤细胞CD2、CD3、CD7均阳性,T细胞限制性胞内抗原TIA-1、CD56部分阳性,细胞毒性相关分子粒酶B(Granzyme-B)、EBER阴性。11例标本TCR克隆性重排检测阳性。13例患者临床治疗方案不同(脾切除术后化疗,保脾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随访6~58个月,预后均较差。结论 HSTCL是一类罕见的结外侵袭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其病理表现多样且独特,结合免疫表型、TCR基因重排可确诊。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7):1542-1546
[目的]探讨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22例横纹肌肉瘤(RMS)患者的病历资料、病理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本组男15例,女7例;年龄260岁,中位年龄35岁。肿瘤8例发生于骨盆与躯干;发生于四肢6例;其他部位6例。组织学上:10例为腺泡性横纹肌肉瘤;11例为多形性横纹肌肉瘤;1例表现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形态。免疫组化标记显示:所有病例均不同程度的表达Vimentin(17/17,100%)和Desmin(22/22,100%);大部分病例表达Myogenin(19/22,86.3%)和MyoD1(15/17,88.2%),少部分病例表达CD99(5/17,29.4%)及CK(3/17,17.6%),17例横纹肌肉瘤LCA均为阴性(0/17,0%),Ki-67平均阳性指数为43%。FISH结果显示:10例腺泡性横纹肌肉瘤均检测到FKHR基因分离;11例多形性横纹肌肉瘤及1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均未检测到FKHR基因分离信号。[结论]组织学结合免疫组化及FKHR基因FISH检测对横纹肌肉瘤的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HEAML)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并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外科活检的5例HEAML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果 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38~64岁,平均50岁。肝脏左叶肿瘤2例,右叶肿瘤3例。术前影像学检查有3例诊断为肝癌,有2例诊断为肝脏错构瘤和(或)血管瘤。肿瘤直径1.5~7.0 cm,平均3.6 cm。镜下肿瘤由较多上皮样平滑肌细胞、薄壁血管及少量脂肪混杂而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见melan-A、 HMB45及SMA均阳性,HepPar-1、AE1/AE3、EMA、CD117、Dog-1、CD10、CgA、Syn和Desmin均阴性, Ki-67增殖指数2%~10%。患者随访2~76个月(平均31.4个月),均无瘤存活,无一例复发或转移。结论 HEAML是肝脏少见的原发性间叶性肿瘤,应避免术前、术后病理检查中将其误判为肝脏其他良恶性肿瘤,影响临床处理及治疗,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TMPRss2/ERG融合基因与前列腺癌各项诊断指标的关系,评估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诊断和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44例前列腺癌及12例BPH石蜡切片行FIsH检测TMPRSS2和ETS(ERG、ETVl及ETV4)基因融合现象,比较两种疾病发生基因融合的情况,并分析前列腺癌标本中TMPRSS2/ETS基因融合改变和前列腺癌各项诊断指标的关系。结果:在44例前列腺癌标本中,26例(59.1%)检测到MPRSS2/ERG融合基因,4例(9.1%)检测到MPRSS2/ETVl融合基因;l例(2.3%)检测到MPRSS2/ETV4融合基因。20例BPH标本均未检测到基因融合现象。FISH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70.5%,特异性为100%。TMPRSS2/ETS基因融合状态异常与Gleason评分和EC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3(P=0.001)和0,309(P=0.041);MPRSS2/ETS基因异常发生率与DRE和TRUS的阳性检出率无关联(P〉0.05)。结论:FISH技术检测TMPRss2/ETs(ERG、ETVl、ETV4)融合基因在诊断前列腺癌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非小细胞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基因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病灶的基因诊断方法。 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RT- PCR) ,检测 30例 NSCL C患者 (实验组 ,N0 , a~ b期 )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阴性的 138枚纵隔淋巴结中 MU C1基因 m RNA的表达 ,并用 30枚肺良性疾病的局部淋巴结作阴性对照 (阴性对照组 ) ,用 30枚经病理证实有转移的 NSCL C纵隔淋巴结作阳性对照 (阳性对照组 )。对患者进行随访 ,用χ2 检验比较 MUC1基因 m RNA阳性者和阴性者的预后差别。 结果 阴性对照组 30枚肺良性疾病的局部淋巴结均无 MUC1基因 m RNA表达 (特异性为 10 0 % ) ,阳性对照组 30枚经病理证实有转移癌的肺癌纵隔淋巴结中 2 6枚检测到 MUC1基因 m RNA的表达 (敏感性为 87% )。实验组 9例患者的 11枚淋巴结中检测到 MU C1基因 m RNA表达 (检出率 8.0 % ) ,患者的分期上调为 a期。实验组中 MUC1基因 m RNA阳性患者预后不良 ,随访 2年有 4例复发、转移或死亡 ;MUC1基因 m RNA阴性者仅 1例转移 (P<0 .0 5 )。 结论 应用 RT- PCR法检测纵隔淋巴结中 MU C1基因 m RNA的表达可以诊断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MPRSS2-ERG融合基因在中国人群前列腺癌中的发生率以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和对内分泌治疗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0月到2014年12月前列腺癌穿刺活检标本96例及病例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内分泌治疗。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标本中TMPRRS2-ERG融合基因。比较融合基因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布及预后差异。结果患者年龄范围为51~93岁,中位年龄为77岁;PSA范围为5.0-5000.0ng/m L。Gleason评分7分的有6例(6.3%),Gleason评分=7分的有38例(39.6%),Gleason评分7分的有52例(54.2%)。临床分期T1-T2有32例,T3-T4有64例;M0为35例,M1为61例。穿刺标本TMPRSS2-ERG阳性有19例(19.8%)。缺失型重排有11例,易位型重排亦有11例,同时含有缺失型和易位型重排患者共3例。融合基因阳性和阴性患者在年龄、PSA、Gleason评分、主要Gleason分级、T分期及M分期的临床分布及内分泌治疗预后方面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人群的前列腺癌TMPRSS2-ERG融合基因的发生率与日韩等亚洲国家人群基本一致,约为20%,远低于欧美人群。TMPRSS2-ERG融合基因阳性和阴性患者的年龄、治疗前PSA水平、Gleason评分、主要Gleason分级以及临床分期的分布不存在差异,同时其对内分泌治疗患者的预后不具备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由t(14;18)(q32;q21)染色体易位而产生的bcl-2/IgH基因重排是B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主要的分子生物学病因,同时也是其特异性标志。近年来人们采用包括Southem blot、荧光原位杂交及PCR等多种方法检测B细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bcl-2/IgH基因重排的发生,表明bel-2/IgH重排的检测在疾病的诊断、微小残留病监测及评估预后等方面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胸腺样分化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differentiation,CASTLE)的组织学来源、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对5例甲状腺CASTLE实施手术根治性切除及术后放射治疗,对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肿瘤细胞CD5、CD117、细胞角蛋白-5/6(CK5/6)、P63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癌胚抗原(CEA)、降钙素(CT)、抗原Ki-67、嗜铬粒蛋白A(Cg A)、甲状腺球蛋白(Tg)、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钠碘转运体(NIS)以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的表达,并采用DNA测序法检测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和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情况。同时与同期收治的甲状腺低分化癌8例及甲状腺未分化癌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CASTLE肿瘤细胞的CD5、CD117、CK5/6以及P63均呈阳性表达,TTF-1、CT、Cg A、Tg、PPAR-γ、NIS以及TSHR均呈阴性表达;甲状腺低分化癌及未分化癌中CD5和CD117均呈阴性表达,CK5/6、P63、TTF-1、Cg A、Tg、NIS及TSHR显示部分病例呈阳性表达。甲状腺CASTLE中未发现BRAFV600E基因及TERT启动子突变,甲状腺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中均未发现BRAFV600E突变。甲状腺低分化癌存在TERT启动子突变4例(4/8),其中C228T位点突变3例,C250T位点突变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存在TERT突变2例(2/6),其中C228T位点突变1例,C250T位点突变1例。全部5例甲状腺CASTLE患者术后随访3~47个月(平均25.6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甲状腺CASTLE的组织学来源可能与甲状腺无关。联合检测CD5、CD117、P63、TTF-1、Tg、NIS及TSHR,对甲状腺CASTLE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检测BRAFV600E及TERT启动子突变,对甲状腺CASTLE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MAGE 3抗原肽对肝细胞癌 (HCC)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微量细胞毒法检测HCC患者中HLA A2表达情况 ,RT PCR方法检测肝癌组织MAGE 3基因mRNA表达情况。用免疫磁珠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分离出CD8阳性细胞作为效应细胞 ;将其余自体CD8阴性的PBMC与MAGE 3抗原肽 (FLWGPRALV)短暂孵育 ,经γ射线照射后作为抗原呈递细胞 (APC) ,与CD8阳性效应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作为实验组 ,7d后再加入APC刺激患者效应细胞 1次。每周计数效应细胞数量 ,培养第 15天时作为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检测其杀伤活性。以表达MAGE 3和HLA A2的肝癌细胞系HLE作为靶细胞 ,采用IFN γ细胞因子分泌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具有分泌γ 干扰素 (IFN γ)的CD8阳性细胞的频数来反映CTL的杀伤活性。另设不加APC刺激的CD8阳性细胞 ,加IL 2培养作为对照组。结果本组 2 5例HCC患者中 9例HLA A2阳性表达 ;9例中 3例MAGE 3基因mRNA阳性表达 ,6例阴性表达。培养开始时 ,效应细胞为 1 0× 10 6/孔 ,2周后细胞增殖 4~ 6倍。分泌IFN γ的CD8阳性细胞的频数 ,3例MAGE 3阳性患者平均为 2 2 0 % ,6例阴性患者为 0 5 % ,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 ,应用MAGE 3抗原肽 ,能在体外从HCC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1例直肠非霍奇金淋巴瘤(HNL)并发同一部位直肠腺癌病例。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0年5月19日收治了1例直肠HNL合并同一部位直肠腺癌的71岁男性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术后病理特征进行总结。结果该病例术前诊断为重度不典型增生伴腺瘤局部癌变,术前分期为T2N0-1M0。行Parks手术(直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加肝左外叶次全切除术;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直肠中分化管状腺癌.侵犯直肠深肌层;直肠NHL,边缘区细胞性;远、近切缘均阴性,无脉管和神经侵犯。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不:L26(+),Bcl-2(+),Bcl-6(+),CD3(-),CD23(-),CK上皮细胞(+),M-CEA腔缘(+)。肝脏标本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符合肝黏膜相关边缘区淋巴瘤。结论直肠同一部位同时发生腺癌和淋巴瘤极其罕见.其具有独特的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3.
由t(14;18)(q32;q21)染色体易位而产生的bcl-2/IgH基因重排是B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主要的分子生物学病因,同时也是其特异性标志。近年来人们采用包括Southem blot,光原位杂交及PCR等多种方法检测B细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bcl-2/IgH基因重排的发生,表明bcl-2/IgH.重排的检测在疾病的诊断、微小残留病监测及评估预后等方面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输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鼠基因工程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 利用慢病毒载体介导,将鼠又状头螺旋转录因子(Foxp3)基因转导入Balb/c小鼠的CD4~+ CD25~-T淋巴细胞,即为基因工程Treg细胞.以Balb/c小鼠为供者,C57BL/6小鼠为受者,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实验分4组进行:(1)工程Treg组经受鼠尾静脉输注供鼠骨髓细胞5×10~6个+脾细胞5×10~6个+基因工程Treg细胞5×10~6个;(2)移植对照组经受鼠尾静脉输注供鼠骨髓细胞5×10~6个+脾细胞5x10~6;(3)单纯照射组经受鼠尾静脉输注RPMI 1640培养液0.2ml;(4)空载体对照组经受鼠尾静脉输注供鼠骨髓细胞5×10~6个+脾细胞5×10~6个十空载体转导的CD4~+ CD25~-T 淋巴细胞5×10~6个.每天观察受鼠存活情况;记录GVHD的发生情况;各组均于小鼠濒死前取其肝脏、小肠、皮肤等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取长期存活(超过60d)的受鼠骨髓细胞,检测嵌合情况.结果 单纯照射组、移植对照组、工程Treg组和空载体对照组小鼠存活时间分别为(8.8±0.6)d、(36.7±2.5)d、(51.6±4.0)d和(34.1±2.3)d,工程Treg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对照组及空载体对照组小鼠肝脏、皮肤和小肠病理切片均存在GVHD病理改变,工程Treg组长期存活小鼠的肝脏、皮肤和小肠常规病理切片结构基本正常,未见GVHD病理表现,该组GVHD评分明显低于移植对照组及空载体对照组.结论 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时联合输注基因工程Treg细胞可有效减少GVHD的发生,减轻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黏附分子CD44V6与原癌基因c-Met共同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复发、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肝癌组织及46例癌旁组织中CD44V6,c-Met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肝癌细胞中CD44V6,c-Met的表达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1)CD44V6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0.0%,CD44V6表达与静脉侵犯明显有关(P<0.05)。(2)c-Met阳性表达率为52.0%,c-Met表达与Edmondson分级明显有关(P<0.05)。(3) CD44V6与c-Met表达呈有关(P<0.05)。(4)CD44V6,c-Met阳性表达患者较CD44V6,c-Met阴性表达患者术后2年内的复发率明显升高(P<0.05);CD44V6,c-Met阳性表达组术后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CD44V6,c-Met在肝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全身56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进行分类,探讨其各个组织亚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 对全身56例AML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组织亚型分类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56例AML中,发生在肾脏43例,发生在肝脏9例,发生在腹膜后3例,发生在结肠1例.三相型43/56(76.9%);单相型6/56(10.7%);上皮样型6/56(10.7%);AML伴上皮囊肿1/56(1.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55例(98.2%)表达HMB45,54例(96.4%)表达Melan-A,28例(50.0%)表达CD1a,Ki-67的表达比例不一,CD34全部呈阴性表达.结论 AML可分为4种组织类型但诊断免疫标记相似,特征性表达HMB45、Melan-A、CD1a,手术效果均好.  相似文献   

18.
腹腔内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是好发于男性青少年的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 ,有特征性的病理及免疫组化表现 ,基因学检查可发现染色体存在特征性的t( 1 1 ;2 2 ) (p1 3 ;q1 2 )易位及EWS和WT基因融合 ,但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 ,容易发生误会 ,本文着重讨论腹腔内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临床诊断 ,旨在协助提高腹腔内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微转移的CK19和CD44表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和CD4 4mRNA的表达与术后乳腺癌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检测 10 7例乳腺癌患者 (腋窝淋巴结癌转移阳性者 4 5例 ,腋窝淋巴结癌转移阴性者 6 2例 )手术前 2 4h和手术后 12d血中CK19与CD4 4mRNA的表达 ,同时与 35例良性乳腺病患者及 6 0例健康献血员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 2 4h患者血中CK19和CD4 4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1 8% (34/10 7)和 32 7% (35 /10 7) ,与手术后 12d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值 :CK19分别为 10 74、2 1 0 4 ;CD4 4分别为 8 70、2 0 18;均P <0 0 5 )。CK19与CD4 4检测血中乳腺癌细胞特异度为 88 7% ,此二项指标联合应用敏感度为 10 0 %。CK19与CD4 4均表达者的 5年生存率为 5 7 80 % (11/19) ,均不表达者的 5年生存率为 90 4 7% (19/2 1)。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0 4 ,P <0 0 5 )。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患者血中CK19、CD4 4mRNA的表达 ,可提高诊断乳腺癌微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脆性组氨酸三联基因(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是近年来克隆出的一个新候选抑癌基因,定位于染色体3p14.2,其cDNA长约1.1kb,含10个外显子。FHIT基因包含脆性部位FRA3B和t(3;8)易位断裂处,编码的蛋白是一种典型的Ap3A水解酶。FHIT基因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均有不同类型的高比例缺失。目前的研究显示FHIT的缺失和人类众多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