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措施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医院1000件手术室腔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PDCA管理前(2019年5月至2019年8月)500件纳入对照组,实施PDCA管理后(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500件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PDCA循环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手术室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完好率、差错率、零部件丢失率,以及两组腔镜器械操作合格率、医师对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的满意率,并对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室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完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错率、零部件丢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腔镜器械操作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对观察组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升护士腔镜器械操作水平,提高器械术后预清洗合格率、完好率,降低差错率、零部件丢失率,提升医师对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的满意度,提高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引入细节护理管理的意义。方法医院2017年3月开始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的112台手术所用的手术室腔镜器械作为观察组,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115台手术所用的手术室腔镜器械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管理结局。结果观察组器械完好率、清洗合格率、零部件丢失率、准备出错率、医师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器械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管理能够显著加强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3.
曾雪梅  陈媛  陈冰  刘晓宇 《现代保健》2014,(22):140-142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五常法”的原理,制定审核表,对手术室的环境、物品设施及护士的言行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比较实施“五常法”前后手术室管理的质量。结果:实施“五常法”后,物品、器械、仪器和急救物品的准备完好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取物品和补充物品所需时间较实施前也相对减少,手术科室的医务人员及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五常法”管理,能提高护士的管理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手术室及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方法 应用"五常法"原理,对人、物、环境进行规范改进,规范手术室护士的言行、技术、手术物品准备与放置标准等.从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推进,形成专科护理准则(标准).结果 器械准备完成率、物品准备完好率、贵重仪器使用管理完好率五常组均高于常规组.结论 "五常法"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160套外来医疗器械为研究对象。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未实施细节管理(对照组),2019年1月~2019年6月实施细节管理(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质量,以器械损坏率、清洗质量合格率、器械消毒合格率、器械功能完好率、包装标签合格率、器械遗失率、手术科室满意度以及医师满意度、临床使用过程中问题反馈次数为研究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科室满意度以及医师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器械损坏率明显更低,同时清洗质量合格率、器械消毒合格率、器械功能完好率、包装标签合格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器械遗失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两组管理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管理各项各维度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使用过程中问题反馈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应用细节管理,能够提升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质量,避免器械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环管理模式(PDCA)在手术室设备维护使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设备共300件,依据是否实施PDCA,分为两组,各150件。对照组2017年1—9月未实施PDCA,观察组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已实施PDCA,比较两组手术室设备故障率、使用率、维修率,同时比较两组手术室护士操作正确率及手术医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室设备故障率、维修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操作正确率、医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应用于手术室设备维护中,可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使用率,进而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联合PDCA循环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医院手术室的80件仪器设备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的40件仪器设备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的40件仪器设备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微信平台联合PDCA循环管理方法,比较两组仪器设备每月平均使用率、每月平均维修率、每月平均故障报损率及手术医师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仪器设备每月平均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平均维修率低于对照组,手术医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每月平均故障报损率分别为2.50%、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联合PDCA循环管理能够提高手术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降低维修率,并提高手术医师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追踪方法学联合六西格玛管理用于手术室仪器管理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手术室仪器管理资料,按照管理方法不同分组,2020年1—12月手术室开展常规六西格玛管理设为传统组,2021年1—12月手术室开展追踪方法学联合六西格玛管理设为联合组。比较两组手术室仪器清洁质量、仪器设备完好及缺陷情况、空气质量合格情况、护理人员无菌知识掌握程度、手术室仪器管理质量、手术室首台手术开台时间、手术室护士仪器设备使用综合能力及医师满意度。结果 联合组仪器消毒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污染物处置合格率均高于传统组,仪器每月使用次数多于传统组,每月维修次数与故障报损次数、仪器清洁不合格率、配套错误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室护士无菌知识理论、实操部分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室仪器管理质量评分高于传统组,首台手术开台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室护士仪器设备使用综合能力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医师对仪器操作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优质管理干预用于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工作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院内供应室手术室器械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10月—2022年3月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2022年4—10月为观察组,在进行常规管理的同时,应用优质管理干预措施,对两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供应室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更高、器械完好率更高、物品包装合格率更高(P <0.05);观察组供应室手术器械未及时送达率更低、数目错误率更低(P <0.05);观察组供应室手术器械损坏率更低、遗失率更低(P <0.05);观察组手术室医护人员对器械管理工作满意度更高(P <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更低(P <0.05);观察组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质量更高(P<0.05)。结论 对供应室手术器械进行优质管理干预可对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工作产生积极影响,提高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手术室中应用器械图谱对护士器械准备完善率的影响.方法:将采用器械图谱前后各200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统计分析两组护士器械准备完善率等.结果:观察组护士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94.5%)、医师满意度(96.5%)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差错事件发生率(4.5%)明显低于对照组(16.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中应用器械图谱可有效提升护士器械准备完善率和手术医师满意度,降低差错事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腔镜设备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12月来本院手术室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2020年1月~2021年7月来本院手术室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每组各60例,分别对使用的腔镜设备采取常规管理(对照组)和精细化管理(观察组),比较两组器械使用情况、管理质量评分以及器械不良情况。结果:观察组腔镜器械使用的准备差错率、清洗消毒合格率和器械完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观察组患者对无菌操作、物品管理、操作流程和健康教育的管理质量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器械不良情况比较,观察组的手术器械不良情况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腔镜设备器械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能降低手术室治疗风险,减少器械不安全使用情况,还有助于提高临床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辉 《医疗装备》2021,(4):151-152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配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在天津海滨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8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普通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配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配合护理,不仅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还能满足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促使其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中手术器械的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的2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名,分别采取常规管理和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中专科团队管理干预,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管理质量评分、医师满意度、器械包消毒合格率、清洗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手术器械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的专科团队管理方式进行手术器械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手术器械的消毒、清洗、灭菌合格率,避免发生不良事件,建议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黄彩虹  李珍  刘芳 《医疗装备》2023,(21):111-114
目的 研制一种易操作、使用安全的改良嵌床式扇形可移动托盘,并探讨其在脑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8月医院行脑显微外科手术患者88例,采取简单随机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嵌床式扇形可移动托盘,对照组采用传统落地式方形托盘或不用托盘。比较两组器械使用寿命和手术室医生护士对2种托盘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脑血管痉挛、术后感染和脑积水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器械使用寿命长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术后感染和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室医师和护士对改良嵌床式扇形可移动托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嵌床式扇形可移动托盘可以延长器械使用寿命,减少器械护士手术配合的压力及手术效率,提高手术室医师与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动止血仪联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动止血仪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接受电动止血仪联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规范急救车药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广东省台山市妇幼保健院自2019年1月开始将“五常法”应用于急救车药械管理中,以“五常法”实施前6个月(2018年6—12月)作为实施前,以“五常法”实施后6个月(2019年1—6月)作为实施后,两个阶段均取同一批急救车药械管理物品(96种)进行管理,比较“五常法”实施前、后急救车药械管理的效果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结果“五常法”实施后的账物符合率、性能完好率、急救药品效期合格率、急救药品种类/数量符合率、急救器械消毒灭菌管理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医护人员取用每件物品时间、清点补充每件物品时间均短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常法”在规范急救车药械管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急救车药械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五常法在手术间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应用五常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的原理,对手术间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定明确的要求和具体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并督促检查.结果 运用五常法管理后,手术间的仪器设备固定率、完好率、物品数目正确率明显提高,接台备物时间、进出手术间次数相应减少,各项卫生学检测指标均达标,医师满意度也由实施前的88.0%提高至95.0%.结论 实施五常法管理,能提高护士的管理意识,提高手术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改善手术室空气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整体护理及规范化管理对手术室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纳入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41例,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与规范化护理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与常规护理,比较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护士满意度、医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及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获得医护患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9.
王丹 《现代养生》2023,(13):1007-1009
目的 观察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控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就诊于医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6月成功完成手术116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根据组间年龄、手术类型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选择2022年7-12月成功完成手术116例患者为观察组,运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控管理方式行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分析和比较。结果 实施三维质控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3.45%)低于对照组(1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质控管理后,护士在物品准备与管理、基础操作、护理人员配合度、文书书写、环境管理各方面评分明显高于三维质控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控管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护理的差错及纠纷发生率,提示护士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CEREC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系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综合口腔治疗科使用CEREC椅旁CAD/CAM系统制作后牙嵌体,将2018年1-12月的172件CEREC椅旁CAD/CAM系统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1-12月的190件CEREC椅旁CAD/CAM系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五常法”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专业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设备放置规范率、准备完好率、清洁消毒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车针更换率、设备故障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常法”在CEREC椅旁CAD/CAM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发挥设备的最佳性能,节约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