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哈孝贤教授辨治痛经经验。认为肝气郁滞、血瘀内阻、寒湿凝滞、湿热下注、肝肾虚损、气血不足等为其病因,主要由冲任二脉气血运行不畅、经血滞于胞中所致;治疗以“寒者温而通之,热者清而通之,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攻而通之”为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温经和血通痹方内服外用对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气血亏虚型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气血亏虚型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组(温经和血通痹方内服外用),中药组(温经和血通痹方口服)及对照组(甲钴胺口服联合温水外洗),治疗28天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围神经毒性分级、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结果:3组患者生活质量功能领域S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3组患者治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生活质量功能领域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联合组改善优于其他两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中药联合组、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1),中药联合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3组患者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和血通痹方内服外用治疗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气血亏虚型患者临床疗效优于温经和血通痹方口服及甲钴胺口服联合温水外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用自拟“温经通痹汤”治疗风寒湿痹130例,治愈率为63.08%,总有效率为97.69%。临床证明该方有较强的温通经脉、养血活血、祛风除湿和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疑难病,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中医药专家孔光一教授辨治强直性脊柱炎重视湿热邪气的郁伏,以“少阳为枢,祛邪通痹”为治疗原则,同时强调祛湿清热、调和气血,并结合患者体质状况加以全面调治,扶正以驱邪;对于妇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则主张根据妇人经行周期的气血变化规律,分别于月经前后使用养血通络与温经通络方法,治疗循序渐进,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其学术观点及用药规律均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疑难病,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中医药专家孔光一教授辨治强直性脊柱炎重视湿热邪气的郁伏,以“少阳为枢,祛邪通痹”为治疗原则,同时强调祛湿清热、调和气血,并结合患者体质状况加以全面调治,扶正以驱邪;对于妇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则主张根据妇人经行周期的气血变化规律,分别于月经前后使用养血通络与温经通络方法,治疗循序渐进,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其学术观点及用药规律均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杨寿峨主任医师认为肩关节周围炎病机以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为本,风寒湿邪乘虚入侵为标.治宜补益肝肾、培补气血、温经通络.临证以自拟补肾通痹方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效果较好,附典型病例1则,可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周围神经损伤从血痹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第六》中指出:“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说明血痹是营卫气血俱不足,邪伤血分致肌肤麻木不仁之病证。并创立益气温经、和营通痹的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治方。临诊中常遇到周围神经损伤,致肌肤麻木不...  相似文献   

8.
李鹏鸟  魏薇 《光明中医》2013,28(9):1802-1803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温经通痹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李振华教授温经通痹散熏洗和通络祛痛膏外敷治疗,两组均以2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93.33%,对照组有效率占68.33%。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温经通痹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麻木,简单方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总结伍大华主任医师从气血津液辨治肢体麻木的经验。其认为肢体麻木的病机多为气血津液的失调紊乱、虚损瘀滞所致,以气血津液为主线辨治麻木可执简驭繁;临证分为气虚血瘀、血虚不荣、阴虚血瘀、阳虚血瘀、痰瘀阻滞、湿热阻滞6种证型辨证论治;治疗上主张以调理气血津液为要。  相似文献   

10.
朱云安 《四川中医》2002,20(10):46-46
“腰腿痛”病因虽杂,但病机不外风寒湿邪痹阻经络、肾精亏损、正虚邪恋、气血受阻发为痹症。故治疗当以“温”、“通”并重。中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温经散寒通痹、舒筋活络止痛,用以治疗腰腿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通”为常,“不通”则病.通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通法是指宣通郁滞、通利二便.广义通法是指疏通脏腑经络气机,消除体内壅滞,畅行气血津液.  相似文献   

12.
姜附身痛逐瘀汤配合西药治疗重症坐骨神经痛7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远  张晓莉 《陕西中医》2006,27(8):956-957
目的观察温经通痹、活血止痛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重症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姜附身痛逐瘀汤(炮姜、制附片、秦芄、川芎、红花、地龙等)配合西药(强的松龙等)治疗本病77例,结果治愈率为68.83%。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温经通痹,活血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骨痹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自《内经》首次提出骨痹之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后,历代医家对骨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断扩充其认识,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方药。本文通过对中医古代文献中有关骨痹理论及方药内容的梳理,可以发现古代中医论治骨痹是针对肾气虚弱为本,风寒湿邪入侵,而致机体气血郁滞,络脉不通这一病机,其临床治疗思路以"温补肝肾、温经活血、温阳补火"三大治法为组方要点,用药多以辛温、辛润之药。这为当今临床防治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变提供了思路,应进一步整理挖掘,为筛选有效方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老年痹证多属虚痹或血痹范畴,乃本虚或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应以“虚则补之”之法。笔者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治疗本病,屡获良效。兹报道如下:黄芪桂枝五物汤,为汉张仲景所创,主治血痹身体不仁、肢体疼痛等症,功能益气温经,和营通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篇》云:“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方中黄芪温阳益气,桂枝温经通络,芍药和营缓痛,为三味主药。笔者治老年痹证,常  相似文献   

15.
九味通痹散为纯中药制剂,具有祛风散寒,活络通督,温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自1998-04~2003-06,我院应用九味通痹散治疗298例风寒湿痹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痿证从督脉论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兴伟  黄建华 《中国针灸》2008,28(3):231-233
对痿证的发病部位、痛因、病机与督脉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皮肉筋脉骨节”是行使机体运动功能的基本结构,依赖于气血津液精髓的濡养;“精亏髓枯”气血亏虚”是痿证发病的病机关键;“督脉虚损(或痹阻)”“督阳失运”是痿证发病的经络学基础。在临床上,通调督脉可促进督脉(脑、脊髓)形态结构和功能修复,并可重建脑髓-督脉(脊髓)-脏腑经脉气血功能活动调控系统,从而使气血津液精髓的敷布转输复常,以濡养皮肉筋脉骨节。  相似文献   

17.
痹证气血两虚为其内因,寒邪客于经络关节,经脉拘急,内传脏腑,损及肝肾,治宜温经散寒,补肾养血,祛风通络,活血止痛,自拟通痹汤,有较强的温经养血、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是糖尿病难治的并发症之一,缓解患者疼痛是治疗的难点,该病中医病名为“消渴病痛痹”,针对其阴阳气血亏虚,痰瘀痹阻脉络的本虚标实之病机特点,以“温润通”立法,即“温经散寒,濡润导阳,通络止痛”,按照病变进程分期辨治,早期治以温经养血,化痰通络为主,中期治以散寒止痛,温经通络为主,后期治以濡润益气,导阳通络为主,其中通法贯穿治疗始终。对于顽固性疼痛,可酌情选用川乌头、草乌头等辛温之品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久病入络者可加虫类药物,以化瘀通络,涤痰剔络。临证应辨病辨证相结合,以达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肩周炎的局部病理变化为特点,根据临床症状从中医病位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并以五体痹理论将其分为皮痹、脉痹、肌痹、筋痹、骨痹5种类型,结合现代医学病理生理变化,提出“皮痹宣散祛邪以通经””脉痹活通血络以止痛”“肌痹通行揉肌以解肌”“筋痹松解经筋以缓筋”和“骨痹温通气血以止痹”的中医外治理念,将肩周炎的发病、诊断及治疗的中医认识与西医挂钩,以期为临床外治法提供新思路,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益肾温经通痹汤治疗尫痹60例徐桂荣,桑亚雄,徐德茹痹证是临床所见难治重症之一,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以骨节变形而称之为“骨痹”,以脏腑定位而论,病邪深侵在肾,而又谓之“肾痹”;以病情严重致使骨松肉枯而言,称之为“痹”;以病程长反复,甚则终身受累,又称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