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张旗  Dell  CH 《深圳医学》1999,12(1):73-75
目的 探寻有效的、不损害骨生物学活力抽异体骨灭菌方法。方法 采用75只8周鼠龄的Wisatar雌鼠作为供体,胫、股骨在无菌环境下经脱脂、脱钙、深低温干燥等处理制成骨基质颗粒。将骨基质分成4组,分别用40℃的环氧乙烧、55℃的环氧乙烷,2.5Mrads的^60Co灭菌。对照组不经灭菌处理直接移植。将37只6周鼠龄的Wistar雌鼠作为受体,植入部位在腰背肌肉中。一只鼠同时接受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IL-2/LAK细胞治疗13例晚期肝癌患者,取市中心血站淋巴细胞制备同样异体LAK细胞,1疗程LAK细胞总数91 ̄120x^10^8,分为6 ̄8次连日输注,同时加入IL-210 ̄20万^u/次。经1 ̄2个疗程治疗,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69.2%(9/13)。其中IL-2/LAK配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或/和抽腹水后注入IL-2 220-40万^u治疗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李锦文 HjeL.  LM 《眼科研究》1993,11(4):259-261
在兔眼玻璃体内移植500000个同种异体皮肤纤维细胞后,玻璃体内一次性注射γ干扰素显著降低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第一周,对照组为40%(20眼中8眼),治疗组仅10%(20眼中2眼)(P<0.05)。第四周,对照且100%(20眼中20眼),治疗组降为60%(20眼中12眼)(P<0.01)。实验表明γ干扰素对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有效,玻璃体内注射γ干扰素10^4单位对眼部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眼球摘除脱钙胎骨义眼台植入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球摘除脱钙胎骨义眼台植入25例李翠兰,温献洲,胡宝琪,吴玉堂,刘加成,魏顶富自1989年以来,我们对25例眼球摘除患者行脱钙胎骨义眼台植入,获得满意效果。1.材料与制作方法:取大月份引产新鲜胎儿骨,去除骨膜及骨髓,用75%酒精泡洗2次,每次5~10...  相似文献   

5.
王甜  张金嵩 《眼科新进展》2015,(10):921-923
目的 观察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后巩膜加固术后不同时期的组织相容性、巩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表达的变化。方法 1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组,每组6只,左眼为实验眼,行异体脱细胞真皮后巩膜加固术,右眼为自身对照眼,行与实验组相同手术操作但不放置加固材料。大体观察实验眼与对照眼标本情况,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实验眼加固区巩膜与对照眼相应区巩膜bFGF的表达。结果 术后1个月、2个月实验眼受体巩膜无溶解破坏,巩膜胶原纤维有炎症细胞浸润,而对照眼相应区域巩膜内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术后3个月实验眼脱细胞真皮条带边界较术后1个月、2个月稍模糊,条带表面有纤维结缔组织膜,而对照眼相应区无充血,筋膜与巩膜连接较紧密。术后3个月实验眼受体巩膜胶原仍无破坏,加固条带与受体巩膜融合区结缔组织增生,而对照眼相应区域巩膜内炎症细胞减少。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实验眼加固区巩膜bFGF的表达高于对照眼相应域区巩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98、1.989、5.092,P=0.027、0.048、0.001)。结论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后巩膜加固术后组织相容性较好,巩膜bFGF的表达增加可能与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加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眼眶特发性炎性假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眼眶特发性假瘤通常首选全身激素治疗,本文指在探讨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中心1980年1月至1994年1月住院病人中用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至20年,平均2.9年。结果 29例完全治愈,2例部分有效,21例复发。21例复发病人中,2例经再次手术,5例经再手术加用全身激素,5例加用激素和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药,5例加用激素和低剂量放射治疗(20GY,分2个疗程)后最终治愈。  相似文献   

7.
唐忻  田蓓  刘磊  张舒心 《眼科》1998,7(3):150-153
60例(60只眼)重症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组和睫状体冷冻组。半导体激光功率1.5~2.0W、脉冲时间2s、治疗范围270°,发射12~20个激光点。所有病例均完成3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与冷冻组比较,光凝组治疗成功率为73.3%,疼痛解除率为96.7%,P>0.05;光凝组治疗后1天及1周的眼压分别为22.10±9.34mmHg和18.13±6.40mmHg,P<0.01;末次随访时光凝组眼压20.54±7.96mmHg,P>0.05。光凝组早期并发症少,P<0.01。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与传统的睫状体冷冻比较,具有简便、安全、降压快、副作用小、疗效可靠等优点,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人工晶体脱位或半脱位的处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总结20例(20只眼)人工晶体脱位或半脱位的处理经验,20例(20只眼)均为白内障囊外摘除合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发生者2例,术后发生者18例,分别发生于术后第1天至3年不等。其中瞳孔夹持12例,脱位于玻璃体内4例,“东西”综合征2例,“日落”和“日出”综合征各1例。20例中,1例轻度“日落”综合征用缩瞳剂治疗;2例瞳孔夹持经保守治疗成功;17例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中,3例由原切口直接取出晶体;5例合并玻璃体手术取出晶体;9例瞳孔夹持采用手术复位,复位成功者7例,2例短期复位后复发。并讨论了人工晶体脱位或半脱位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冯春茂  陈家祺 《眼科研究》1995,13(3):200-202
用自制的同种材料的表面角膜镜片,对43例(43只眼)小儿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施行手术治疗,追踪时间平均20个月,结果全部镜片透明愈合。有31例(72.1%)术后裸眼视力达0.2以上,32例(74.4%)矫正视力达0.4以上。大部分病例加载3D以下的眼镜可达术前的矫正视力,无严重并发症。表明:表面角膜镜片术是治疗小儿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的最好办法之一,尤其适用于不能装人工晶体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前房出血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4年到1998年收治的外伤性前房出血60例,男50例,女10例;右眼25例,左眼35例,均为单眼,年龄7~55a。入院时视力:无光感3例,光感20例,0.1~0.3者20例,大于0.3者17例。1.2致伤原因拳击伤35例...  相似文献   

11.
在兔眼窗通伤模型上用玻璃体内注射胶体^32P的方法,观察了20μci、10μci胶体^32P对外伤性眼内增殖的抑制作用。28天后20μci组的平均增殖级别为0.79,对照组为2.20(P<0.01)。10μci组为1.69,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同时检查了^32P对眼组织的放射损害。20μci20  相似文献   

12.
睑板腺癌鼻咽转移并发白血病一例严宏王为农杨新光潘小凤邓争荣患者女,60岁,于2个月前发现左上睑有一黄豆大肿物,质硬,局部痒,流泪。曾多次检查治疗,均以霰粒肿处理。于1995年2月5日入院。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1.5,左1.0。右眼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3.
CO_2激光辅助切骨的泪囊鼻腔吻合术(20例临床报告)河南省眼科研究所黄云霞,周炜从1992年起,我们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用CO2激光辅助切骨造孔,对20例因鼻泪管阻塞造成的慢性泪囊炎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经过6至10个月的随访,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  相似文献   

14.
眼球摘除是一项破坏性手术。我院从1991年2月至1997年5月的7年间行眼球摘除术60例60眼(占同期眼科手术的2.4%)。现就其主要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在60例中,男42例,占70%;女18例,占30%。年龄最小者14个月,最大者8...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眼球内容剜出术后,病人眼眶组织萎缩凹陷及义眼转动等问题,我们对7例眼球内容剜出病人施行异体脱钙骨植入术获得满意效果。材料和方法1.脱钙骨的予制:以大月份引产的胎婴四肢骨及头颅骨,除去外围软组织,用70%酒精浸  相似文献   

16.
黄挺  陈家祺 《眼科研究》1995,13(2):104-106
将无明显角膜散光(≤1.00DC)的白内障病人15例施行表面角膜镜片术联合白内障摘除术(Ⅰ期手术),另将无明显角膜散光(≤1.00DC)的无晶体眼病人19例施行表面角膜镜片术(Ⅱ期手术)。术后二组病人裸眼视力的提高程度相似;角膜屈光度增加分别为9.77±2.84D和9.84±2.35D;发生明显角膜散光(>1.00DC)者分别为9例(60%)和10例(52.63%),二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二组病人屈光效应稳定时间分别为5.37±0.84个月及4.45±1.05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结果表明表面角膜镜片术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后段超声粉碎治疗溶解性晶体全脱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通过闭合式切口的玻璃体切割和眼后段超声粉碎治疗溶解性晶体全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例2眼的马凡氏综合征(Marfan'ssyndrome)溶解性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先后行闭合式玻璃体切割,并采用后段超声粉碎技术辅以导光纤维为第二器械帮助,直至把核粉碎完毕。结果2只全脱位晶体顺利超声粉碎吸除,辅以药物控制术后1月1.88kPa(25mmHg)和1.53kPa(21mmHg);术后3月不用药物眼压分别为1.51kPa(20.3mmHg)和1.52kPa(20.7mmHg);矫正视力为右眼:0.4,左眼:0.5。结论对于单纯性晶体全脱位、溶解性晶体全脱位和超声乳化时核脱入玻璃体腔者可采用此项闭合切口下玻璃体切割联合晶体后段超声粉碎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钴胺离子导入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3组。联合用药组30例,患者患侧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同时患眼甲钴胺注射液500μg离子导入,每天1次。甲钴胺组25例,患眼甲钴胺注射液500μg离子导入,每天1次。复方樟柳碱组20例,患侧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每天1次。以上治疗连续10d为1疗程,每疗程结束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主观症状、眼位偏斜、眼肌运动、复视相及副作用,随访6个月。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愈率80.0%,高于甲钴胺组52.0%及复方樟柳碱组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86.7%)与甲钴胺组(80.0%)及复方樟柳碱组(8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428,P=0.5058;χ2 =0.2770,P=0.8679)。联合用药组治愈时间(29.5±12.6)d,较甲钴胺组和复方樟柳碱组分别缩短约10d和1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甲钴胺组和复方樟柳碱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和治愈时间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中无注射部位硬结、出血等发生。结论 甲钴胺离子导入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可提高眼肌麻痹患者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有效,而副作用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19.
用^60钴γ射线24Gy分8次照射兔眼,每日1次,每次照射3Gy,照完总量后第3天,3、8和14个月分阶段取材,透射电镜观察大剂量γ射线分照射后视网膜变化,观察结果表明,大剂量分次照射后视网膜损害亦主要为感光细胞外节,并发现这种剂量照射后视网膜感光细胞分异位和萎缩坏死等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手术治疗复杂性眼球穿孔伤、眼前段遭到严重破坏者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三联手术治疗复杂性眼球穿孔伤患者22例(22眼),术后随访3~28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矫正视力≥0.3者16眼,0.2者2眼,0.15者2眼,0.1者1眼,0.05者1眼。单眼脱残率为72%,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