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建立质量分数高于99.0%灯盏花乙素的吸附树脂法分离工艺。方法 根据灯盏花乙素、灯盏花甲素结构特征,综合调控树脂的疏水性和氢键作用力,达到树脂的高吸附选择性。结果 MA比例为45%的酰胺基树脂ac-3吸附选择性最佳。以灯盏花提取物为原料,可分离得到质量分数高达99.4%的灯盏花乙素。结论 兼具疏水性和氢键作用力相互协同作用的酰胺基树脂,可高选择性的吸附灯盏花甲素,达到分离纯化灯盏花乙素的目的。该分离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大孔树脂对藤茶总黄酮的吸附及解吸性能,为分离纯化藤茶总黄酮提供选择树脂的依据。方法 以藤茶总黄酮质量浓度、洗脱率及总黄酮回收率为指标,通过考察静态和动态吸附试验,筛选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藤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 HPD-100大孔树脂对藤茶总黄酮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314.50 mg/g干树脂,静态洗脱率为97.81%;最佳动态吸附质量浓度为1.3~2.0 mg/mL、动态饱和吸附量为257.6 mg/g干树脂,吸附速度为1 mL/min;树脂柱吸附30 min后,先以蒸馏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用80倍干树脂的70%乙醇以1 mL/min洗脱。结论 HPD-100大孔树脂较适合分离纯化藤茶总黄酮,藤茶总黄酮质量分数从69.09%提高到83.74%,洗脱率高达78.20%,总黄酮回收率达77.23%。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FL-1多功能吸附树脂对沙棘叶中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根据沙棘叶黄酮的结构特征,考察了FL-1树脂的吸附性能,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沙棘叶总黄酮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FL-1树脂对沙棘叶总黄酮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70%乙醇作为脱附剂,产品中总黄酮含量为40.2%。结论FL-1树脂用于沙棘叶总黄酮的分离纯化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复方山楂提取物的工艺及参数。方法 以总黄酮为考察指标,研究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聚酰胺树脂吸附和洗脱总黄酮的行为。结果 聚酰胺树脂对总黄酮为优惠吸附,在生药质量浓度为0.255 g/mL、pH值4左右、温度为室温条件下吸附性能最好,采用50%和75%乙醇溶液梯度洗脱效果最佳。结论 通过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后,纯化物中总黄酮保留率高达93.0%,纯化物质量仅为纯化前的8.12%。说明采用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复方山楂提取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芩总黄酮的分离纯化的影响,优选出纯化黄芩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并确定纯化黄芩总黄酮的工艺参数。方法 以黄芩总黄酮为考察指标,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两种方法,优选出对黄芩总黄酮吸附性能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并对其工艺进行筛选,确定了纯化黄芩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芩总黄酮有最佳的吸附分离性能,其纯化黄芩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为:黄芩提取液直接上样,最大上样体积为3 BV,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7 BV。结论 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纯化黄芩总黄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选出分离纯化骨碎补总黄酮的最佳树脂。方法 采用静态吸附的方法对5种不同的树脂进行筛选,并采用优选树脂对骨碎补总黄酮的分离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对优选树脂的吸附稳定性进行了检测。结果 树脂Ⅱ(HPD-BJQH)在解吸液为50%乙醇液时所得到的干膏中总黄酮的量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的吸附稳定性。结论 在室温及pH值约为4.0的条件下,分离纯化骨碎补总黄酮的最佳树脂为HPD-BJQH,最佳解吸液为50%乙醇溶液,最佳流量为10 mL/min。  相似文献   

7.
沙棘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和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对沙棘叶总黄酮的提取效果以及大孔吸附树脂对沙棘叶总黄酮的纯化性能及纯化条件。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提取沙棘叶总黄酮,用X-5大孔吸附树脂对沙棘叶总黄酮进行纯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索氏提取法提取6h的提取率为19.78%,超声提取10min的提取率为19.19%,微波提取10min的提取率为24.19%;X-5大孔吸附树脂对沙棘叶总黄酮的纯化性能较佳,其对沙棘叶总黄酮的纯化条件为:上样液浓度1.159-1.545mg/ml,上样液pH值4.06,洗脱剂为50%乙醇。结论循环超声提取10min即与索氏提取6h的提取效果相当,而微波提取技术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而且提取率有所增加;X-5树脂适合应用于沙棘叶总黄酮的纯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选人参多糖除蛋白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蛋白质脱除率及糖醛酸保留率为考察指标,用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吸附试验研究树脂对蛋白质的最佳吸附条件。结果 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JK008能有效去除人参多糖中的蛋白质,在比上柱量为1 g/g(药材-干树脂),径高比为1∶7,洗脱剂用量为3 BV的工艺条件下,蛋白脱除率达到84.38%,糖醛酸保留率为84.90%。结论 阳离子交换树脂除蛋白工艺简单可行,同时还起到较好的脱色作用,适用于工业生产前期纯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冯建光 《医学教育探索》2011,42(6):1109-1113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从朝鲜蓟叶中分离纯化洋蓟素的工艺条件。方法 对7种不同类型的树脂进行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试验,以树脂的吸附量、解吸率、吸附速度作为考察指标,筛选出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并研究所选树脂分离纯化的工艺条件。结果 LSA-21树脂分离效果最佳,LSA-21分离纯化的工艺参数为:以2 BV/h的体积流量上样,以3倍树脂床体积的50%乙醇以2 BV/h的体积流量进行洗脱,以此工艺获得的产品中洋蓟素质量分数为5.63%,灰分质量分数为0.61%,产品的得率为5.56%,产品质量满足市场要求。结论 LSA-21大孔吸附树脂综合性能最好,适合于洋蓟素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凹叶厚朴叶总黄酮纯化工艺。[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纯化方法,考察大孔树脂静态和动态吸附对凹叶厚朴总黄酮纯度的影响,并比较凹叶厚朴叶总黄酮纯化前后的总黄酮纯度及其DPPH和ABTS体外模型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确定最佳型号大孔树脂为HPD722大孔树脂,其对凹叶厚朴叶总黄酮具有较好的纯化作用,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浓度为0.12 g/mL,以2 BV/h上样,上样体积为5.5倍柱体积,用3.5倍柱体积10%乙醇除去杂质,再用4倍柱体积50%乙醇洗脱。凹叶厚朴叶总提物经HPD722大孔树脂纯化后总黄酮纯度由原来的27.44%提高到61.67%,且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纯化后[IC50为(19.97±0.85) mg/L]较纯化前[IC50为(44.88±1.31) mg/L]强,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纯化后[IC50为(169.78±0.99) mg/L]较纯化前[IC50为(592.2±13.14) mg/L]也得到提高。[结论] HPD722大孔树脂可以作为凹叶厚朴叶总黄酮纯化的吸附剂,为凹叶厚朴叶总黄酮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聚酰胺树脂精制纯化油菜花粉抗前列腺增生黄酮部位工艺及参数。方法 以总黄酮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通过不同条件下聚酰胺树脂对油菜花粉黄酮静态和动态吸附与解吸特性的研究,确定聚酰胺树脂对油菜花粉抗前列腺增生黄酮部位的最佳精制工艺;采用优选的最佳精制工艺对油菜花粉黄酮粗提物进行多次精制,得到高质量分数的油菜花粉抗前列腺增生的黄酮部位。结果 在室温和pH值为10.0,油菜花粉黄酮粗提物质量浓度为8 mg/mL时,以80%乙醇1.5 mL/min体积流量洗脱效果最佳。结论 油菜花粉黄酮粗提物经过聚酰胺树脂精制纯化后黄酮的质量分数由粗品的24.65%提高到74.90%,提高了2.03倍,说明聚酰胺树脂精制纯化油菜花粉抗前列腺增生黄酮部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陕产黄花油点草总黄酮部位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量。采用每克树脂纯化转移总黄酮的量为指标,通过考察动态吸附-解吸附、静态吸附-解吸附过程,对AB-8、D-101、HPD-450、HPD-600、HPD-700大孔树脂进行了优选;再进一步考察提取药液质量浓度、洗脱剂用量、径高比、药液的pH值对树脂纯化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优选工艺条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 药液质量浓度为1.2 g/mL,径高比为1∶5,药液pH 6.47,生药材-树脂为1∶3,上样体积流量为1 BV/h,洗脱液为40%乙醇,洗脱体积流量为1 BV/h,洗脱体积为2 BV。结论 该工艺科学合理,可有效实现总黄酮部位的富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寻找一种有效富集苦参总黄酮的方法并对工艺条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样品溶液以聚酰胺吸附,水洗除杂,将除杂后的聚酰胺加于大孔吸附树脂顶部,以一定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洗脱富集总黄酮。结果 聚酰胺与AB-8大孔树脂联用能有效富集总黄酮,且可与其生物碱类成分有效分离。最佳工艺条件为浸膏与聚酰胺比为1∶1,与树脂比为1∶3,以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3 BV,富集总黄酮质量分数(53.6±2.2)%,收率为(72.1±3.7)%。结论 该方法优于目前常用的黄酮富集方法,且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大孔树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有较好吸附性能的高聚物吸附剂,可广泛应用于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而目前国内外对紫珠叶总黄酮的研究较少,文中对紫珠叶总黄酮提取及大孔树脂纯化的工艺进行研究,以提高紫珠叶粗提物中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优化提取工艺;筛选出吸附及解吸效果好的树脂进行研究,以总黄酮转移率、纯度为指标考察优选树脂的纯化工艺。结果紫珠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7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AB-8树脂对紫珠叶总黄酮的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浓度3.77mg/m l,吸附速率1 BV/h,洗脱溶剂为70%乙醇,洗脱流速2 BV/h,洗脱剂用量为4 BV。结论紫珠叶总黄酮提取物经AB-8树脂纯化后,总黄酮纯度不低于57%,该提取精制路线达到富集有效成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分离纯化桔梗皂苷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 以HPLC法测定桔梗皂苷D和去芹糖桔梗皂苷D的总量为考察指标,考察5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桔梗皂苷的吸附性能,重点筛选并优化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桔梗皂苷的各种工艺参数。结果 D-101大孔吸附树脂在4 h后达到最大吸附量15.4 mg/g,40%乙醇溶液可以使桔梗皂苷类成分大部分(解吸率≥90%)从树脂床上解吸附。结论 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桔梗皂苷吸附性能好,完全适合用于工业化富集分离纯化桔梗皂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筛选红景天苷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 以红景天苷质量浓度为指标,考察多种型号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红景天苷的吸附及洗脱条件。结果 SP-825型大孔吸附树脂为分离纯化红景天苷的最佳大孔吸附树脂,最佳工艺:上样红景天苷质量浓度为1.713~2.570 g/mL,洗脱剂为1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30 BV,体积流量为2 BV/h。结论 SP-825型大孔吸附树脂能显著提高样品液红景天苷的纯度,具有吸附量大、洗脱率高、经济环保等优点,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总黄酮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银杏叶总黄酮的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 通过DM-130树脂和D-101树脂(比例为1∶1)进行混合,色谱纯化银杏叶总黄酮,用500 mL混合树脂装柱,上样质量浓度为10 mg/mL,洗脱体积流量为2.0 BV/h,pH值6.0,600 mL 75%乙醇一步洗脱,真空浓缩至干。结果 通过上述工艺分离纯化银杏叶总黄酮,可得质量分数大于24%的精制银杏叶总黄酮。结论 DM-130树脂与D-101树脂按1∶1比例组成的混合树脂对银杏叶总黄酮的纯化效果较二者单独使用好,可用于银杏叶总黄酮的纯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单叶铁线莲总皂苷的工艺条件,为单叶铁线莲总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总皂苷;比较了5种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量、静态解吸率,筛选出适宜的树脂;对最佳树脂进行动态吸附、解吸试验,确定最佳的吸附洗脱工艺。结果 D-101大孔树脂对单叶铁线莲总皂苷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生药0.2 g/mL,pH值为5,上样体积流量为1 BV/h;4 BV蒸馏水洗脱杂质;4 BV 70%乙醇洗脱总皂苷,洗脱体积流量2 BV/h。按此工艺条件生产的总皂苷质量分数达到71.53%,收率86.02%,精制度达238.81%。结论 D-101大孔吸附树脂适合富集纯化单叶铁线莲中总皂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大孔树脂纯化山蜡梅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 采用静态吸附-解吸方法,以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筛选最佳树脂;又以总黄酮质量浓度为指标,考察了最佳树脂纯化山蜡梅叶中总黄酮的工艺参数。结果 8种树脂中,HPD400树脂对山蜡梅叶中总黄酮纯化效果较好,其总黄酮的静态吸附量达到17.77 mg/g树脂,解吸率为92.24%;动态吸附量为1.68 g/g树脂,用4倍柱体积蒸馏水、4倍柱体积30%乙醇洗脱除去杂质后,换用70%乙醇6倍柱体积洗脱,总黄酮质量分数为31.4%,总黄酮转移率为88.4%。结论 HPD400型大孔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可较好地纯化山蜡梅叶总黄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广金钱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总黄酮吸附率、解吸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考察树脂类型、原料液质量浓度、pH值、上样体积流量、解吸溶剂、水除杂用量、最佳上样量、醇洗脱体积流量、洗脱体积及绘制树脂静态吸附平衡曲线、泄露曲线和动态解吸曲线,综合评判确定最优工艺。结果 DM-130树脂富集纯化效果较好,其对广金钱草总黄酮的适宜吸附和解吸条件为:吸附原料液质量浓度为8.0 mg/mL,pH值为4.0~6.0,上样体积流量为3 BV/h;解吸先用4 BV的水除杂,再用50%乙醇洗脱,洗脱剂用量为5 BV,体积流量为2.0 BV/h。结论 DM-130树脂可用于广金钱草总黄酮的富集纯化,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精制效果突出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工业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