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对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的干燥鳞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8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川贝酮(chuanbeinone,Ⅰ)、梭砂贝母酮(delavinone,Ⅱ)、贝母乙素(peiminine,Ⅲ)、西贝素(imperialine,Ⅳ)、petilidine(Ⅴ)、贝母甲素(peimine,Ⅵ)、贝母辛(peimisine,Ⅶ)、solanidine 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Ⅷ)。结论 化合物Ⅰ、Ⅱ、Ⅳ、Ⅴ、Ⅷ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线叶蓟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线叶蓟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正十七醇(Ⅰ)、豆甾醇葡萄糖(Ⅱ)、β-谷甾醇(Ⅲ)、豆甾醇苷(Ⅳ)、乙基-β-D-吡喃果糖苷(Ⅴ)、胡萝卜苷(Ⅵ)、槲皮素(Ⅶ)、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Ⅷ)、KCl(Ⅸ)。结论 化合物Ⅰ~Ⅸ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骆驼蹄瓣Zygophyllum fabago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二十八烷醇(Ⅰ)、正三十二烷醇(Ⅱ)、豆甾-4-烯-3-酮(Ⅲ)、β-谷甾醇(Ⅳ)、胡萝卜苷(Ⅴ)、山柰酚(Ⅵ)、腺苷(Ⅶ)、紫云英苷(Ⅷ)、3″-O-磺酸基紫云英苷(Ⅸ)。结论 化合物Ⅰ~Ⅲ、Ⅶ、Ⅸ为首次从驼蹄瓣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鹅不食草Centipeda minim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正相以及反相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NMR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鹅不食草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hymoquinol 2-O-β-glucopyranoside (Ⅰ)、thymoquinol 5-O-β-glucopyranoside (Ⅱ)、thymol 3-O-β-glucoside (Ⅲ)、3-甲氧基槲皮素(Ⅳ)、kaempferol-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Ⅴ)、槲皮素(Ⅵ)、dihydrohelenalin (Ⅶ)、咖啡酸乙酯(Ⅷ)、β-谷甾醇(Ⅸ)、豆甾醇(Ⅹ)。结论 其中化合物Ⅰ~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糙龙胆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共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醇(β-amyrin,Ⅰ)、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Ⅱ)、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Ⅲ)、乌苏醇(uvaol,Ⅳ)、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Ⅴ)、6-去甲氧基-7-甲基茵陈色原酮(6-demethoxy-7-methylcapillarisin,Ⅵ)、芒果苷(mangiferin,Ⅶ)、异牡荆素(isovitexin,Ⅷ)和异牡荆素-7-O-葡萄糖苷(isovitexin-7-O-glucoside,Ⅸ)。结论 化合物Ⅰ~Ⅸ均为首次从糙龙胆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Ⅵ属首次从龙胆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了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提纯,经理化常数测定,结合MS、IR、UV、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学技术确定了其结构。结果 从通关藤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美国商陆脑苷(poke-weed cerebroside,Ⅰ)、β-D-黄夹吡喃糖苷-(1→4)-β-D-磁麻吡喃糖甲苷(Ⅱ)、11α、12β-丙酮缩二羟基-通关藤苷元B(Ⅲ)、牛奶菜醇A(Ⅳ)、1-(4-羟基-3-甲氧基-苯基)-2-{2-甲氧基-4-[1-(E)-丙烯-3-醇]-苯氧基}-丙烷-1,3-二醇(赤式)(Ⅴ)、半乳糖醇(Ⅵ)、东莨菪素(Ⅶ)、直立牛奶菜双糖(marsectobiose,Ⅷ)、胡萝卜苷(Ⅸ)、丁二酸(Ⅹ)。结论 化合物Ⅰ、Ⅴ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Ⅵ~Ⅷ、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乌药Lindera aggregata 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乌药叶中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quercetin,Ⅰ)、山柰酚(kaempferol,Ⅱ)、槲皮素-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avicularin,Ⅲ)、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afzelin,Ⅳ)、二氢山柰酚(dihydrokaempferol,Ⅴ)、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astragaline,Ⅵ)、山柰酚-3-O-β-D-木糖苷(kaempferol-3-O-β-D-xylopyranoside,Ⅶ)、山柰酚-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juglalin,Ⅷ)、kaempferol-3-O-(2″-O-β-D-glucopyranosyl)-α-L-rhamnopyranoside(Ⅸ)。结论 化合物Ⅲ~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Ⅴ~Ⅸ为首次从山胡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巴西人参Pfaffia paniculata根的化学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和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蜕皮甾酮(Ⅰ)、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Ⅱ)、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Ⅲ)、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Ⅳ)、齐墩果酸(Ⅴ)、豆甾醇-β-D-葡萄糖苷(Ⅵ)、豆甾醇(Ⅶ)、胡萝卜苷(Ⅷ)、β-谷甾醇(Ⅸ)、20,22-异丙亚二氧基-β-蜕皮激素(Ⅹ)、1-O-β-D-吡喃葡萄糖基-(2S,3S,4R)-2-[2′R-羟基-十六碳酰胺]-十八碳-4-烯-1,3-二醇(Ⅺ)、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苷(ⅩⅡ)。结论 化合物Ⅱ、Ⅲ、Ⅸ、Ⅹ、ⅩⅡ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Ⅳ、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傣药芽鲁哈咪卖Rhinacanthus nasutus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色谱方法分离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和2个混合物,鉴定为C26~C32烷混合物(Ⅰ)、α-软脂酸单甘油酯(Ⅱ)、软脂酸(Ⅲ)、硬脂酸(Ⅳ)、木焦油酸(Ⅴ)、β-谷甾醇(Ⅵ)、羽扇豆醇(Ⅶ)、对羟基苯甲酸(Ⅷ)、胡萝卜苷(Ⅸ)、α-乙基-D-吡喃艾杜糖苷(Ⅹ)、硝酸钾与硝酸钠混合物(Ⅺ)。结论 化合物Ⅹ是分离过程产生的人工新化合物,化合物Ⅰ~Ⅴ、Ⅷ~Ⅺ是首次从傣药芽鲁哈咪卖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益智复方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硅胶柱色谱和中压制备等手段进行分离,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法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从益智复方汤的大孔吸附树脂70%乙醇洗脱部分分得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S)-人参皂苷Rg3(Ⅰ)、20(R)-人参皂苷Rg3(Ⅱ)、20(S)人参皂苷Rh1(Ⅲ)、20(S)人参皂苷Rh2(Ⅳ)、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Ⅴ)、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Ⅵ)、淫羊藿苷(Ⅶ)、淫羊藿次苷Ⅰ(Ⅷ)和对甲氧基肉桂醛(Ⅸ)。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益智复方汤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Ⅰ~Ⅳ来源于红参;化合物Ⅴ、Ⅵ来源于何首乌;Ⅶ、Ⅷ来源于淫羊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苦瓜的新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微波萃取、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硅胶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及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charantadiol A (5β,19-epoxycucurbita-6,23(E),25(26)-triene-3β,19(R)-diol,Ⅰ)、(+)-eduesmin(Ⅱ)、bluemenol A(Ⅲ)、宽叶葱苷元D(karatavilagenin D,Ⅳ)、5β,19-epoxycucurbita-6,23-diene-3β-19,25-triol(Ⅴ)、苦瓜皂苷元Ⅰ(5,19-epoxy-5β-cucurbita-6,23(E)-diene-3β,25-diol,Ⅵ)、苦瓜皂苷L苷元(aglycone of momordicoside L,3β,7β,25-trihydroxy-cucurbita-5, 23(E)-diene-19-al,Ⅶ)、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Ⅷ)。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苦瓜二醇A(charantadiol A),化合物Ⅱ、Ⅲ为从苦瓜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九子参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九子参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菠菜甾醇(Ⅰ)、谷甾-4-烯-3-酮(Ⅱ)、β-谷甾醇(Ⅲ)、β-胡萝卜苷(Ⅳ)、2-甲基-3-羟基吡啶(Ⅴ)、5-羟基-2-羟甲基吡啶(Ⅵ)、香草醛(Ⅶ)、香草乙酮(Ⅷ)、对乙氧基苯甲醇(Ⅸ)。结论 化合物Ⅰ~Ⅸ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掌叶大黄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和光谱分析法分离和鉴定。结果 从掌叶大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0个化合物,并鉴定了其中15个化合物:过氧化麦角甾醇(Ⅰ)、β-谷甾醇(Ⅱ)、大黄酚(Ⅲ)、大黄素甲醚(Ⅳ)、大黄素(Ⅴ)、芦荟大黄酸(Ⅵ)、大黄酸(Ⅶ)、反式1,2-二苯乙烯(Ⅷ)、反式桂皮酸(Ⅸ)、没食子酸(Ⅹ)、丹叶大黄素(Ⅺ)、芦荟大黄素-3-(羟甲基)-O-β-D-葡萄糖苷(ⅩⅡ)、大黄酚-1-O-β-D-葡萄糖苷(ⅩⅢ)、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ⅩⅣ)、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ⅩⅤ)。结论 其中化合物Ⅰ、Ⅱ、Ⅷ、Ⅸ和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化合物,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包括单晶X射线衍射)鉴定结构。结果 从两面针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2个香豆素:飞龙掌血酮内酯(Ⅰ)和飞龙掌血内酯(Ⅱ);5个生物碱:6-甲氧基-5,6-二羟基两面针碱(Ⅲ)、白鲜碱(Ⅳ)、岩椒碱(Ⅴ)、茵芋碱(Ⅵ)和5-甲氧基白鲜碱(Ⅶ)。对化合物Ⅰ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实验。结论 化合物Ⅰ~Ⅲ、Ⅴ、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首次得到化合物Ⅰ的单晶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数据。  相似文献   

15.
黄连木食用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黄连木食用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硅胶以及RP-18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黄连木食用部位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为β-谷甾醇(Ⅰ)、对羟基苯乙酸(Ⅱ)、没食子酸乙酯(Ⅲ)、赤杨二醇(Ⅳ)、穗花杉双黄酮(Ⅴ)、对羟基苯甲酸(Ⅵ)、原儿茶素(Ⅶ)、没食子酸(Ⅷ)、槲皮素-3-O-β-D-木糖苷(Ⅸ)、芦丁(Ⅹ)、胡萝卜苷(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ⅩⅡ)、槲皮素(ⅩⅢ)、山柰酚-3,7-O-α-L-二鼠李糖苷(ⅩⅣ)、柚皮素(ⅩⅤ)和4-羟基肉桂酸(ⅩⅥ)。结论 除化合物Ⅰ、Ⅲ、Ⅷ、ⅩⅡ和ⅩⅢ外,其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枫桦Betula costata的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分离枫桦树皮中的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通过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氯仿萃取相是枫桦活性部分,从中分离获得5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咖啡酸白桦醇酯(Ⅰ)、白桦脂醇(Ⅱ)、羽扇豆醇(Ⅲ)、白桦脂酸(Ⅳ)、白桦酮酸(Ⅴ)。这些化合物对Bel-7402、B16和A549肿瘤细胞显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结论 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黑骨藤Periploca forrestii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反复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黑骨藤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乙酰基-乌苏-12-烯-11-酮(Ⅰ)、3β-羟基-齐墩果-11,13(18)-二烯-28-羧酸(Ⅱ)、齐墩果酸(Ⅲ)、滇杠柳苷元A(Ⅳ)、正十六烷酸(Ⅴ)、正十七烷(Ⅵ)、东莨菪素(Ⅶ)、山柰酚(Ⅷ)、槲皮素(Ⅸ)。结论 除化合物Ⅳ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Ⅱ、Ⅶ为首次从杠柳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益智Alpinia oxyphylla仁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益智仁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杨芽黄素(tectochrysin,Ⅱ)、益智酮甲(yakuchinone A,Ⅲ)、益智醇C(oxyphyllol C,Ⅳ)、刺参酮(oplopanone,Ⅴ)、7-表-香科酮(7-epi-teucrenone,Ⅵ)、胡萝卜苷棕榈酸酯(Ⅶ)、胡萝卜苷(Ⅷ)。结论 化合物Ⅴ~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也是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丝毛瑞香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性质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oleodaphnal (Ⅰ)、sesquiterpene oxolactone (Ⅱ)、对羟基桂皮酸(Ⅲ)、对羟基桂皮酸正二十酯(Ⅳ)、对羟基桂皮酸正二十二酯(Ⅴ)、咖啡酸甲酯(Ⅵ)、咖啡酸正二十酯(Ⅶ)、β-谷甾醇(Ⅷ)、β-谷甾酮(Ⅸ)和胡萝卜苷(Ⅹ)。结论 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三叶蔓荆Vitex trifolia茎和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三叶蔓荆茎和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去四氢铁杉脂素(detetrahydroconidendrin,Ⅰ)、黄荆胺A(vitedoamine A,Ⅱ)、蔓荆子黄素(Ⅲ)、木犀草素(Ⅳ)、大黄素(Ⅴ)、大黄酚(Ⅵ)、大黄素甲醚(Ⅶ)、正三十三烷(Ⅷ)。结论 化合物Ⅴ~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