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房调搏的应用日趋广泛,已成为诊治多种心脏疾患和心律失常不可缺少的方法。它也是心脏电生理研究、心脏窦房结功能和房室结功能评价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扑时,常伴有快速的心室激动,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可诱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导致猝死,特别是房扑持续较久时,猝死发生率明显升高。房扑药物疗效差,常需要电击复律。可由于复律前经常试用过较大量的洋地黄,或是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衰.休克等原因而使电复律难以实施。近年来,国外应用心房超速起搏方法终止房扑日渐增多,并获满意效果。特别是无创性的经食道左心房调搏方法,因具有安全、简便、迅速、有效等显著优点,逐渐为临床医师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以经食道心房调搏为工具,用Narula法测定73人的SACT_(N_1)和SACT_(N_2)分为3组,第Ⅰ组正常人34人,第Ⅱ组非病窦的心脏病患者20人,第Ⅲ组病窦患者19人,其中31人同时用Strauss法测定SACT_(S_1)和SACT_(S_2)。结果表明:一、第Ⅰ与Ⅲ组的SACT_(N_1)及SACT_(N_2)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第Ⅱ与Ⅲ组的SACT_(N_1)及SACT_(N_2)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0.02及<0.005),提示SACT可以作为诊断病窦的一个指标。二、SACT_(N_1)与SACT_(S_1)及SACT_(N_2)与SACT_(S_2)之间都有显著的直线相关性,提示Narula法和Strauss法都可用来测定SACT。三、两种测定法对窦性自律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Nafula法比Strauss法影响更大,用A_3A_4替代A_1A_1计算得到的SACT_(N_2)和SACT_(S_2)能更好地反映窦房传导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法测定72位病员的窦房结恢复时间(其中正常人32名,非病窦的心脏病者19名,病窦患者21名).结果表明病窦组与其他两组病人之间,窦房结恢复时间和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都有显著的差异(P<0.001)。窦房结恢复时间的正常高限为1,400毫秒,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的正常高限为500毫秒.两者超过正常高限,出现“第二抑制”现象和异位逸搏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特征性表现.实验表明经食道心房调搏法是一个安全、可靠而有效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前已提及,体表心电图对诊断室上速或室速的准确性约为70~80%,余下的20~30%疑难病例需采用电生理学检查协助诊断。电生理学检查包括心内心电图、心脏程序电刺激等,但仪器价格昂贵,且为创伤性检查,操作也需较长时间,不易普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在相当  相似文献   

6.
近来报道经食道心房调搏治疗房扑(AF)安全而有效。作者从1996-11~1998-08采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治疗心房扑动4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病例选择 4例AF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8~55岁,平均52.5岁,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例。型AF2例,型AF2例。病程20d~1年。入院前服用可达龙及地高辛治疗各2例。1.2 方法 刺激脉冲宽度8ms,起搏电压25~30V。以快于自身F波频率20次的频率起搏心房8次,每次起搏频率增加10次,直到终止房扑或起搏频率达500次/min。2 结果 2例型AF经食道心房调搏后均转为…  相似文献   

7.
在WPW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心室预激波可能掩盖或酷似某些较严重的心电图改变,如心肌梗塞、室内传导阻滞、心室肥大及原发性ST-T异常等。尽管有些学者提到过用药物等方法消除心室预激波,但成功率不高。近年来我们对曾在基层医院疑诊为室内阻滞、心肌梗塞和心室肥大的5例典型WPW综合征患者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食道心房调搏技术鉴别Mahaim纤维。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旁道具有前传功能患者的食道电生理检查。其中Mahaim纤维组7例,Kent氏束组46例,对比两组的经食道心房起搏后S-R间期、旁道递减功能(ΔS-R)、旁道不应期(AP-ERP)、及心动过速发作特点。结果:在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中,S1S1起搏时Mahaim纤维组S-R间期较Kent氏束组长[(71±20)ms vs. (28±14)ms,P<0.05];Mahaim纤维组可见ΔS-R[(103±28)ms vs.(12±11)ms,P<0.01);两者的AP-ERP无显著差异。Mahaim纤维组7例均诱发出宽QRS波心动过速,Kent氏束组3例为宽QRS波心动过速。结论: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可鉴别Mahaim纤维。  相似文献   

9.
10.
现将我院1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息者经食道心房调搏的情况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女各5例,年龄20~57岁,平均38岁,SVT病史1~15年,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史。  相似文献   

11.
笔者医院自1984年10月至1990年4月对756例病人进行食道心房调搏(TEAP)检测中,有6例病人诱发了心房纤颤,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检查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临床诊断为PSVT患者74例,通过TEAP检查予以诱发以及终止PSVT,记录并分析PSVT心电图参数,包括诱发窗口、诱发频率、房室结不应期等,并与心腔内电生理(IEPS)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EAP检查的诱发窗口、诱发频率、房室结不应期与IEPS检查结果相关性良好(P<0.05), TEAP检查诊断PSVT的符合率达83.8%(62/74),诱发的PSVT均能通过TEAP予以终止。结论 TEAP检查可有效评估PSVT的电生理特性,准确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504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测并进行阳性率分析及与体表ECG比较,发现室上速以中青年居多,病窦以老年多见,且ECG提示阳性及有反复心悸、黑矇者食道心房调搏异常的比例更高。食道心房调搏作为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于有反复心悸、黑矇者应作为一常规检测,以便能及早的发现问题.指导临床治疗的实施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15.
本组47例均为临床拟诊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患者,男35例,女12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58.3岁。其中冠心病10例,高血压病4例,原发性心肌病1例,心肌炎1例,原因未明31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食道心房调搏不同刺激方式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1月至2017年8月31日收治的120例PS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在经食道心房调搏中采用不同的刺激方式来诱发或终止PSVT。诱发时观察组应用S1S2程控刺激方式,对照组应用RS2程控刺激;终止时对照组采用超速抑制法,观察组采用亚速抑制法,若终止无效则依次改用猝发脉冲法和程控期前刺激法。分析经食道心房调搏对PSVT的分型诊断准确率,对比不同刺激方式诱发及终止PSVT的效果。结果食道心房调搏诊断的PSVT分型有115例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5.83%。观察组的PSVT诱发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SVT终止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刺激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食道心房调搏刺激有25例(41.67%)出现胸骨后灼痛、胸部跳动、心绞痛等副反应,对照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为88.33%(53/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道心房调博对PSVT分型的诊断准确性较高,超速抑制对PSVT的终止效果更好,亚速抑制刺激产生的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17.
经食道心房调搏测定窦房结有效不应期估价窦房结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84年将经食道测定窦房结有效不应期(SNERP)的方法应用于临床,测定病窦组15例和对照组17例SNERP:病窦组为531.33±47.94毫秒,对照组为362.65±46.60毫秒,二者具有显著差别(P<0.01)。认为测定SNERP可以提高对病窦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心负荷进行正常人和冠心病人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测定。结果表明:1.正常人组调搏前后各指标均值在正常范围内。冠心病组调搏前均值不正常,调搏后异常更为显著。2.正常组在调搏前后出现指标异常者不多,而冠心病组指标异常例数调搏后较调搏前均增加1倍以上,使敏感性大大提高,从而使早期或潜在的心功能障碍得以揭示。并讨论其优点和尚需研究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用非创伤性经食道心房起搏方法测定了70例老年前期非病窦综合征的窦房结功能,并与中青年人进行了对照比较。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老年前期70例,男45例,女25例,年龄50~59岁(平均54岁)。中青年组70例,男47例,女23例,年龄18~49岁(平均34岁)。选择对象:①既往无晕厥  相似文献   

20.
本文观察对象为12名1—13岁儿童,分为二组。第Ⅰ组7例,经心电图证实有心动过速,除1例外均曾用地高辛和/或心得安治疗仍反复发作。发作时6例为单纯房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时3例心电图呈预激综合征。本组2例有先心病(房室共同通道和纠正型大血管错位伴肺动脉闭锁各1例)余5例未发现其它心脏病征据。第Ⅱ组5例系反复心悸患儿,心电图未证实心动过速,其它检查未发现心脏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