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广大的心血管临床医生:最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显示,现阶段,我国心血管病发生及死亡率仍呈增长趋势,据估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至少2.3亿,其中高血压人群2亿。高血压是我国心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其危险相当于其他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之和。高血压患者不只表现为血压升高,其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也早已发生。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年龄增加、高胆固醇、吸烟、高血糖、肥胖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它们协同作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广大的心血管临床医生:最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显示,现阶段,我国心血管病发生及死亡率仍呈增长趋势,据估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至少2.3亿,其中高血压人群2亿。高血压是我国心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其危险相当于其他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之和。高血压患者不只表现为血压升高,其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也早已发生。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年龄增加、高胆固醇、吸烟、高血糖、肥胖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它们协同作  相似文献   

3.
<正>广大的心血管临床医生:最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显示,现阶段,我国心血管病发生及死亡率仍呈增长趋势,据估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至少2.3亿,其中高血压人群2亿。高血压是我国心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其危险相当于其他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之和。高血压患者不只表现为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4.
广大的心血管临床医生:最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显示,现阶段,我国心血管病发生及死亡率仍呈增长趋势,据估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至少2.3亿,其中高血压人群2亿。高血压是我国心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其危险相当于其他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之和。高血压患者不只表现为血压升高,其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也早已发生。高血  相似文献   

5.
既往的实践证明:单纯降压治疗可以比较好地解决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导致的心力衰竭和卒中,特别是出血性卒中;单纯降压治疗可以减少部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事件,但往往获益不足。这一现象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他汀类药物是新一代的调脂药,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减少动脉壁炎症和氧化反应,来稳定、逆转斑块[1]。动脉内中膜厚度(ITM)能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ITM异常增厚的血管部位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的风险明显增高。降压治疗对高血压大动脉ITM的增厚有一定的抑制和逆转效应。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降低LDL-C和调脂外作用抑制动脉斑块形成和ITM增厚[1-2]。有研究报道,联合使用降压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3]。本文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联合使用降压药物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IMT和斑块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既往的实践证明,单纯降压治疗可以比较好地解决高血压导致的心力衰竭和脑卒中;单纯降压治疗可以减少部分冠心病事件,但往往获益不足。高血压患者往往比较复杂,常合并血脂异常、年龄增加、吸烟、肥胖、高血糖、心血管病早发家族史等其他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协同作用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ASCOT-LLA研究证实,在降压治疗基础上,对血脂不高当时认为不需要治疗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5 mg/dL(3.51 mmol/L)但合并多项危险因素的高血压人群,联合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在单纯降压降低冠心病事件10%的基础上,使致死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再降低36%。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并发症.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死亡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4倍,50%~80%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病[1].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即便是轻度血压升高,甚至正常高值[130~139/85~89mmHg(1mmHg=0.133kPa)]或高血压前期(收缩压为120~139/80—89mmRg)者,卒中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也显著高于血压处于理想水平者(120/80mmHg),但高血压可以有效控制。使用各种有效的降压治疗药物降低血压,可显著减少卒中、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心衰)等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HYVET试验为老年高血压的管理带来新的启示。该研究的结论扩展了降压治疗获益患者年龄范围的上限,显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可降低全因死亡率,为医生选择合理方案治疗高龄老年高血压提供了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年龄本身不是拒绝降压治疗的理由,高龄人群开始降压治疗为时不晚。有选择地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进行适度降压仍能获益。高血压作为一个强力、独立、可调控的危险因子,极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周围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痴呆和死亡。  相似文献   

11.
Guo YF  Hu DY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1):893-894
过去10余年中,国内外先后完成了从4S研究到活化降脂进一步减少临床终点试验等一系列里程碑意义的他汀类降脂试验。这些研究结果有力论证了他汀类药物降TC在冠心病及相关心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中的重要意义。无论是冠心病及其等危症(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还是具有多重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积极有效的降脂治疗均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与缺血性卒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除年龄外,高血压是缺血性卒中的首位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通常合并其他以某种复杂方式相互影响的血管危险因素。资料和方法:本文对降压治疗的益处、不同的高血压治疗选择及其不良反应进行综述。结果:明确的高血压患者,以及所谓的血压正常或正常高限患耆发生卒中和其他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均增高。高血压引起的大、小血管的血管重陶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质透明样变的第一步。已显示出令人信服疗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和血管紧张素Ⅰ受体拮抗剂能够改善血管重构,甚至使其恢复正常。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Ⅰ受体拮抗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但经济因素制约了其普遍应用。需要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血脂异常。他汀类药物也可降压,并在降压方面与上述2类抗高血压药有协同作用。在高血压患者中,卒中和其他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取决于血压水平、有无靶器官损害以及与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相互作用。这些高危患者应采取比通常更加积极的治疗。结论:在为数众多的患者和健康人中,血压应维持在120/80mmHg或以下,以使卒中和其他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降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3.
高危患者降压达标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 《高血压杂志》2006,14(6):420-42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为我国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治疗和人群防治提供了指导和依据。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具备以下情况者列为高危或很高危病人:1,2,3级高血压并存脑血管病,冠心病,心衰,外周血管病,肾脏病及眼底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的任何一种或几种疾病;伴发3个或3个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任何一项或几项靶器官损害(左室肥厚,颈动脉增厚,血肌酐轻度升高,微白蛋白尿)或糖尿病;3级高血压也归为高危病人。本文的高危患者主要指高血压伴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肾病和危险度较高的患者。对于某些高危患者的降压目标尚有争议,本文试图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与糖尿病是经常伴随出现的2种常见慢性病。近40%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即收缩压≥140mmHg(1mm Hg=0.133kPa)或舒张压≥90mmHg^[1]。按照最新的高血压诊治指南^[2],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则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需降压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极高,需要更为合理的降压治疗方案,才可充分发挥这种最有效的心血管药物治疗手段的作用,降低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近年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降压治疗临床试验研究领域有许多重要进展,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的认识。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基础,有效控制血压可大幅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但现有的降压策略仍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如何更为有效降低其心血管事件的降压策略仍然是高血压控制的一项关键课题。本文根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主要探讨对高危高血压患者,积极降压和联  相似文献   

16.
老年冠心病患者中60%~70%伴有高血压,血压升高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冠心病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等呈正相关。笔者就血压及降压治疗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策略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调脂联合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降压的平稳性。方法 180例高血压患者(2~3级)随机分配到单纯降压组和调脂联合降压组,治疗前进行血脂及24h动态血压监测,所有高血压患者接受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2~4周,治疗后诊室血压达标后(<140/90mmHg)入组,调脂联合降压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1次/d),3月后2组分别进行血脂及24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及24h平均舒张压(24hDBP),计算24h收缩、舒张压平滑指数(SISBP和SIDBP)及脉压(PP)、脉压指数(PPI),分别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血脂、动态血压值及其稳定性的变化。结果 3月后,2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与治疗前比较,调脂降压组患者:总胆固醇[(5.75±0.4)mmol/L比(3.77±0.15)mmol/L]、三酰甘油[(1.85±0.27)mmol/L比(1.23±0.10)mmol/L]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单纯降压组相比,PP[(47±6)mmHg比(53±8)mmHg]及PPI[(0.36±0.08)mmHg比(0.40±0.06)mmHg]明显降低(P<0.05),而SISBP[(1.52±0.16)mmol/L比(1.40±0.15)mmol/L]和SIDBP[(1.37±0.13)mmol/L比(1.28±0.11)mmol/L]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降脂联合降压治疗能更有效降低≥2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PP及PPI,并且明显提高血压平滑指数.  相似文献   

18.
<正> 老年冠心病患者中60%~70%伴有高血压,血压升高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冠心病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等呈正相关。但是血压降到多少适宜?如何选择降压药物?目前仍有争议。笔者就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和治疗药物的选择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正>最新研究显示,不同心血管危险分级的患者从降压治疗中得到的相对获益相似,心血管危险分级最高者降压治疗的绝对获益最大。研究8月16日在线发表于Lancet,作者Johan Sundstrom博士(瑞典Uppsala临床研究中心)等发现,心血管事件风险位于最高四分位数,即5年心血管事件风险21%的患者,每1000例患者治疗高血压能预防5年内38例心血管事件,而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指出,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强调应根据心血管总体风险,决定治疗措施,应关注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这其中的重要理念提示高血压治疗的重点已经开始发生转移。1高血压治疗重点的转移随着高血压治疗研究的深入,多方面的研究结果对现代的降压治疗理念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多项研究提示,对于那些已经发生过脑卒中、心肌梗死及肾功能不全的心血管极高风险患者,降压治疗虽然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