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与降低剖宫产率的关系。方法:在孕妇学校健康教育中增加自然分娩优点、剖宫产近远期并发症等内容。结果:2007年2~5月与2006年2~5月同期相比较,剖宫产率从62.17%下降为49.16%;因“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人数明显减少,使剖宫产率得到了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剖宫产的主要因素,实施护理干预,以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2年1054例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实施护理干预后,比较剖宫产率变化。结果:2008年剖宫产率为42.7%,大力开展护理干预后逐年下降,2012年剖宫产率为35.4%。结论:通过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加强产前产时监护等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张艳萍 《农垦医学》2016,(4):352-353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并提出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3 411例,其中剖宫产1 795例。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列出剖宫产指征,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顺产765例,剖宫产1 088例,剖宫产率58.7%;2015年顺产704例,剖宫产851例,剖宫产率45.4%。结论:通过加强产妇及家庭的生殖健康教育,准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可切实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0~2006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构成变化,探讨剖宫产升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000~2006年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2006年剖宫产率分别为47.8%、46.3%、55.7%、57.2%、58.77%、60.2%、64%,7年来呈上升趋势,剖宫产指征中头盆不称位居首位,胎儿宫内窘迫位居第2位,社会因素位居第3位。结论:提高对剖宫产的认识,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上升主要原因,并探讨合理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剖宫产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影响剖宫产率增高因素的前三位是:社会因素(42.33%),胎儿窘迫(18.47%),妊娠合并症(11.54%)。结论社会因素已成为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因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孕妇产前健康教育,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认识剖宫产的利弊,提倡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以保障母婴健康. 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我院2008年1月1日~2009年1月1日间住院分娩产妇总数940例,剖宫产数520例,对位于前3位剖宫产指征进行总结、分析,采取措施进行探讨.结论 只要通过深入开展"健康分娩"教育活动,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鼓励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及围生医疗水平完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某县医院近5年非医学需要剖宫产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非医学需要剖宫产原因,为剖宫产控制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对某县医院2004~2008年剖宫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5年该院剖宫产率为60.34%,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为31.52%;剖宫产率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均成逐年上升趋势,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非医学需要剖宫产原因:465例(31.17%)来自产妇,301例(20.17%)来自产妇家属,456例(30.56%)存在以上2种原因,259例(17.35%)是医源因素,11例(0.74%)原因不明。结论:非医学需要剖宫产增多是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而社会因素(产妇及其家属方面的原因)至关重要,同时医源因素也不容忽视。要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充分认识剖宫产的利与弊,努力减少非医学需要剖宫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指征,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2 806例剖宫产术的指征.结果:2806例剖宫产指征顺位为社会因素25.73%,难产23.98%,其他19.88%,疤痕子宫12.37%,胎儿宫内窘迫12.05%,妊娠并发合并症5.99%.结论: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首位.剖宫产率升高既有患者因素,也有医院因素,要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雷妙侠 《吉林医学》2012,33(12):2578
目的: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以及剖宫产率的变化。结果:胎儿宫内窘迫2011年高达手术指征的第1位,脐绕颈上升到前6位,社会因素的剖宫产近两年明显增加。结论:手术指征的变化实质上是相对手术指征的放宽。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将剖宫产率控制在30%以下,可明显降低母儿风险。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助产技术,规范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降低剖宫产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近10年剖宫产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1998年1~12月、2008年1~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对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剖宫产率及影响剖宫产的可能原因。结果 1998年剖宫产率12%,2008剖宫产率26.3%;1998年社会因素占剖宫产比例3%,2008年占34%。剖宫产率及社会因素占剖宫产的比例明显上升。结论近十年剖宫产率增高的可能原因是社会因素。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做好孕期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等一系列措施可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阶段、针对性孕期健康教育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待分娩产妇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阶段、针对性孕期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剖宫产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6.00%,对照组为28.00%,2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待分娩产妇实施分阶段、针对性孕期健康教育模式效果理想,能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尹春艳 《中国医院》2007,11(5):28-30
目的:从系统论角度探讨医院近6年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与成效,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与对策。方法提高产科医师的责任意识;重视产痛对剖宫产率的影响;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规范产科医师的阴道助产技术培训和考核制度;严格剖宫产准入制度;规范孕期健康教育:结果:在我国剖宫产率逐年大幅度升高的大环境下,我院近6年剖宫产率逐年下降至20.90%,明显低于广州市海珠区二级和三级医院的平均水平。结论:通过高剖宫产率的成因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综合分析,采取系统措施降低剖宫产率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近两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下降的原因,探讨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的策略.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行剖宫产病例93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剖宫产率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剖宫产率自2006年开始升高,其中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升高的首要因素.但近2年来加大宣传力度及医疗人员的技术,剖宫产率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知识宣传,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有效措施,有利于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的原因和可能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产妇的分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84例分娩产妇中,剖宫产820例,剖宫产率为37.55%。剖宫产原因依次为胎儿因素、疤痕子宫因素、社会因素,分别为26.34%、22.43%、20.50%。结论剖宫产率的上升是保健知识普及、诊疗技术水平提高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正确认识妊娠和分娩,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剖宫产指征的社会因素分析,探讨其对母婴的影响,从而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 对我院2007年1~12月323例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社会因素剖宫产占剖宫产总数的63.6%.主要原因有:孕妇对分娩的恐惧,对剖宫产的误解,捧日择时分娩,医务人员的态度等,术中、术后母儿近期并发症124例,占38.4%.结论 必须重视社会因素对剖宫产卒的影响,加强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率升高社会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方法:对3年来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明显上升,阴道助产率逐年下降,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在剖宫产指征变化中,胎儿因素、社会因素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剖宫产指征明显放宽,社会因素是剖宫产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降低剖宫产率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产前健康教育,控制社会因素,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 将某三甲医院2009年待分娩的1 922孕妇设为对照组,接受一般孕期知识健康教育;2010年的2 089例行门诊定期产检和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于孕37周后,通过问卷调查对产前门诊选择剖宫产和不确定分娩方式者及住院期间提出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孕妇,了解具体想法和原因,并给予一对一健康教育。比较2组分娩方式和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妇一般资料及具体原因,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821例,低于对照组的889例(P < 0.01);研究组社会因素剖宫产159例,低于对照组的388例(43.6%)(P < 0.01)。2组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妇的一般资料和具体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但要贯穿于入院前后,健康教育对不同年龄、学历、职业及选择剖宫产具体原因不同,其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王英  王红丹  王海侠 《吉林医学》2011,(29):6156-6157
目的:总结分析近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为降低剖宫产率寻找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10年剖宫产病历资料。结果:剖宫产率升高较快;难产、胎儿窘迫剖宫产占较大比例;社会因素剖宫产,采取措施能够降低。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与多因素有关,降低剖宫产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张其容 《海南医学》2008,19(6):54-55
目的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2月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的变化,探讨剖宫产指征,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6年2095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各因素所占比例发生变化,社会因素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年为9.04%,2006年为21.02%;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2001年39.24%,2006年50.18%,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助产技术培训,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孕产妇围产保健和健康教育,开展导乐分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2002年-2004年与2005年-2007年("降消"项目实施前后3年)剖宫产病例,比较分析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结果:2002年-2004年剖宫产率25.41%,2005年-2007年剖宫产率37.9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2年-2004年急诊剖宫产387例,2005年-2007年急诊剖宫产327例,分别占同期剖宫产的百分率为45.91%和18.14%,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指征中难产一直居首位,社会因素上升到第2位,胎儿窘迫位居第3。结论:提高对剖宫产的认识,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有助于降低基层医院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