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CJNMMI)中论著的统计学方法应用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期刊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根据杂志每年的期刊数及论著数抽取2007至2011年发表在CJNMMI上的论著,分别从统计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和统计表达4个方面分析其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及误用情况.结果 共抽取论著116篇.统计设计方面,99.1%(115/116)的论著设立了对照且应用合理,使用随机和盲法的论著分别为16.4%(19/116)和8.6%(10/116),其中有6篇出现随机误用,3篇出现盲法误用;所有论著都应用统计描述方法,使用较多的指标为相对数、均数和标准差,正确应用率均高于90.0%,45.7%(53/116)的论著使用了统计表且无误用;71.6%(83/116)的论著应用了统计推断方法,其中20.5% (17/83)为高级统计推断方法并均应用合理,统计推断误用率为29.7%(27/91),其中方差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等简单统计推断方法误用较多,分别达到27.8% (5/18)、25.5% (12/47)和24.0%(6/25);统计表达方面,98.0%以上的论著给出了样本量和统计量,有60.3%(70/116)出现误用,主要为未给出样本量确定依据(55.2%).结论 CJNMMI论著中统计学方法应用情况较好,其中以对照、统计描述、高级统计推断方法的应用质量较高,但需加强随机、盲法、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和统计表达等的应用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口服特比萘芬片加外用益康唑乳膏短程联合疗法治疗足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名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予特比萘芬片250mg口服,1次/d,联合益康唑乳膏外用,2次/d,共7d;对照组予益康唑乳膏外用,2次/d,同时口服维生素C片0.1g,1次/d,共28d。于停药时和停药后4周时观察临床疗效和真菌学疗效,停药后4周时观察复发情况。结果共有113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脱落7例(试验组1例,对照组6例),剔除4例(对照组4例)。停药时两组相比试验组治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3.03,P<0.01),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χ2=0.03,P>0.05);停药后4周时两组相比试验组治愈率、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7.21,P<0.01;χ2=14.56,P<0.01;χ2=23.03,P<0.01);停药后4周时两组相比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4.04,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7,P>0.05)。结论口服特比萘芬片加外用益康唑乳膏短程联合疗法治疗足癣依从性和安全性高、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5-FU化疗粒子与三维适行放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将84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A组行5-FU化疗粒子植入术;B组行三维适形放疗,分别观察1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有效率。结果 (1)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57.16%、45.83%;A组生存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5);(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29%、28.57%,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P<0.05);(3)两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88.09%、76.19%,A组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P<0.05)。结论 5-FU化疗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直肠癌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乳腺癌超声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观察137例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超声图像与石蜡切片,分析超声征象与ER、PR、CerbB-2的关系。结果肿块纵横比>1与ER、PR阳性表达相关(χ2=11.551,P<0.05;χ2=5.973,P<0.05);边缘毛刺征与ER、PR阳性表达相关(χ2=7.883,P<0.05;χ2=5.600,P<0.05);高回声晕征与ER、PR阳性表达相关(χ2=8.108,P<0.05;χ2=4.957,P<0.05);肿块内部坏死与PR阴性表达相关(χ2=4.819,P<0.05);微钙化与CerbB-2阳性表达相关(χ2=4.661,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根据乳腺癌超声表现预测其生物学行为,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与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DL)的乳腺X线摄影肿块检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1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1 755例接受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患者资料。由DL系统和2名初级职称医师采用盲法独立阅片,比较DL系统与2名医师对肿块病灶检出的敏感度,并分析患者年龄、乳腺密度分类、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肿块形态、边缘、密度、大小对于DL系统及2名初级职称医师肿块检出准确度的影响。结果 共检出肿块324例(618个肿块),2名医师及DL系统分别检出肿块277例(519个肿块)、268例(482个肿块)、284例(533个肿块)。DL系统及2名医师对于肿块检出的敏感度分别为86.25%、83.98%、77.99%,DL系统对于不同乳腺密度分类的肿块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4,P>0.05),而2名医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8.96,P<0.05)。DL系统对于不同患者年龄、肿块形态、边缘、密度、大小及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的肿块检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2校正1H-MRS定量分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脂肪含量(HFC)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应用3.0T1H-MRS定量测量4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FC,评价HFC与组织学结果及代谢物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不同丙型肝炎基因型之间HFC的差异。结果 1H-MRS测量的丙型肝炎的HFC范围为1%~29%,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71,P<0.01);HFC与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r=0.43,P<0.05)、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r=0.42,P<0.05)、体重指数(r=0.41,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r=0.38,P<0.05)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r=0.56,P<0.05)均呈正相关;HFC与肝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r=-0.03,P>0.05)。患者基因型包含1b型23例,2a型14例,混合型6例,不同丙型肝炎基因型之间H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结论 1H-MRS可准确定量分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FC,适合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7.
刘光旭  任圣楠  房学东  何燕 《武警医学》2015,(4):383-386,390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实验方法检测539例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以及EGFR、Bcl-2的表达。结果 EGFR的表达以三阴性乳腺癌最高(44.4%);Bcl-2的表达以管腔型乳腺癌最高(71.7%)。在EGFR的表达上,三阴性乳腺癌与管腔型乳腺癌(χ2=9.02,P<0.05)、HER-2受体阳性组乳腺癌患者(χ2=5.78,P<0.05)相比表达率更高;在Bcl-2表达上,管腔型乳腺癌与HER-2受体阳性组乳腺癌(χ2=70.73,P<0.0001)、三阴性乳腺癌(χ2=71.76,P<0.0001)的患者相比表达率更高。两者的表达与其他病理特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越高EGFR的阳性表达率越高(χ2=11.38,P<0.05),而Bcl-2的阳性表达率越低(χ2=6.92,P<0.05)。PR、Bcl-2与ER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2、0.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PR与Bcl-2间也呈正相关关系(r=0.599,P<0.01)。而ER、PR分别与HER-2、EGFR之间以及HER-2与Bcl-2之间都呈负相关,它们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366、-0.133、-0.453、-0.195和-0.392。结论 EGFR与Bcl-2的表达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间存在差异;EGFR以及Bcl-2的表达可以作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评价指标,有助于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并指导临床治疗以及制定预后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肺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总结提高穿刺活检成功率的技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10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肺周围型病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灶部位、病灶大小、病灶内部有无坏死、进针角度和进针次数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410例患者中,恶性病变144例,良性病变206例,穿刺成功率为85.4%(350/410)。病灶最大径≤2.0 cm、2.1~6.0 cm、>6.0 cm者穿刺成功率分别为78.6%、91.7%和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11,P<0.05);病灶内部有坏死和无坏死者穿刺成功率分别为74.6%和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2,P<0.05)。大病灶(最大径>6.0 cm)坏死率为36.4%,显著高于病灶最大径≤6.0 cm者的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30,P<0.05)。患者性别、年龄、病灶部位、进针角度、进针次数对穿刺成功率均无显著影响(χ2=0.057、1.717、1.140、0.372、0.094,P>0.05)。结论病灶大小和病灶内部有无坏死是影响超声引导下肺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掌握小病灶的穿刺技巧和大病灶穿刺过程中避开坏死灶是提高穿刺活检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甲状腺CT和SPECT两种不同测重方法对Graves病131I疗效进行对比评价,探讨最佳测重方法。方法 Graves病患者220例,(1)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设定第一时间阶段患者应用CT行甲状腺测重,为第一组(n=95);设定第二时间阶段患者应用SPECT行甲状腺测重,为第二组(n=125)。(2)严格控制任何对检查结果和131I疗效有影响的因素。(3)设定检查程序、设定对照组和疗效判断标准。分别对两组测重结果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甲状腺不同测重方法结果比较:(1)甲状腺CT测重组与对照组比较,当甲状腺重量<30 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05);当甲状腺重量>30 g,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0、6.45,P<0.05)。(2)甲状腺SPECT测重组与视触测重方法对比观察,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9、4.09、20.93,P<0.05),尤其甲状腺重量>70 g时,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1)总有效率和一次治愈率,甲状腺CT测重组明显高于SPECT测重组,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8.13、28.70,P<0.05)。(2)好转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发生率,两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1.00,P>0.05)。(3)无效率和复治率,甲状腺CT测重组明显低于SPECT测重组,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6.71、52.80,P<0.05)。结论应用甲状腺CT断层测重法,其结果更接近甲状腺实际重量。可提高Graves病131I一次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术前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和静脉化疗治疗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41例年龄≤35岁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手术治疗63例(A组),术前静脉化疗联合手术治疗57例(B组),化疗方案为卡铂(50 mg/m2)联合吉西他滨(1 000 mg/m2)。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结果及不良反应。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等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A组近期有效率(90.5%)明显高于B组(71.9%)(χ2=7.5,P<0.05)。A组手术切除率(95.2%)高于B组(84.2%)。A组术中出血量(443±263)ml,B组术中出血量(695±3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2,P<0.05)。A组9.5%(6/63)达到病理完全缓解,B组5.3%(3/57)达到病理完全缓解,两组术后病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P<0.05)。A组的不良反应较B组轻(P<0.05)。A、B两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73.0%、54.4%(χ2=4.471,P<0.05),总生存率(0S)为77.8%与63.2%(χ2=3.022,P>0.05)。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最大径≥4.5 cm)均是影响年轻宫颈癌OS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术前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年轻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优于术前静脉化疗,且不良反应轻,能提高无进展生存率,但长期生存率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扩散加权神经成像在腰骶丛神经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磁共振神经成像(DW-MRN)和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PROSET)腰骶丛神经成像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25例腰骶部受检者行常规MRI、PROSET及DW-MRN.结果 PROSET对腰骶丛神经显示率达100%,对腰丛神经显示效果好于DW-MR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0,P<0.05),对腰骶干和骶神经的显示效果亦好于DW-MRN,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5.922,P>0.05;χ~2=3.870,P>0.05).PROSET能清晰显示腰骶神经根和根鞘,对神经根病变显示良好.DW-MRN对腰骶从神经受累增粗和信号增高较敏感,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的3D图像可清晰显示腰骶丛节后神经.结论 DW-MRN可立体、直观地显示腰骶丛神经节及节后神经.PROSET与DW-MRN结合,能使腰骶丛神经病变在精确成像下直观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 FLAIR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PVL脑瘫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观察PVL在MRI各序列的表现特点,记录病灶部位及数量,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92例均表现为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脑白质内斑片状、结节状、条状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其中57例囊变病灶在FLAIR上表现为中心低信号、周边高信号;FLAIR对脑室旁病灶、脑表面病灶、较小病灶、脑室壁边缘、室壁与相邻病灶关系的显示具有优势。FLAIR序列对病灶的检出率为100%,与T2WI、T1W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侧脑室旁≤3mm病灶的显示,FLAIR与T2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侧脑室旁3mm病灶的显示,FLAIR与T2W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LAIR与T1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LAIR序列对儿童PVL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张饮水后MRCP对十二指肠憩室的检出及分型的临床价值,评价憩室的发生部位与胆道梗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上消化道钡餐及胃十二指肠镜确诊的78例DD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于常规上腹MRI平扫+MRCP(简称常规MRCP)后中止检查,低张饮水500~800 ml,20 min后再行横断T2WI高分辨扫描+MRCP(简称低张力MRCP)检查,原始数据传送至ADW4.6工作站后处理,双盲法判定憩室数目、发生的部位及分型,评估胆道梗阻程度,分析憩室部位与胆道梗阻的相关性。结果78例DD患者中,常规MRCP发现憩室82个:憩室内型13个、边缘型40个、周围型23个、远离型6个,低张力MRCP检出憩室80个:憩室内型4个、边缘型29个、周围型41个、远离型6个。两种影像学检查对DD的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低张力MRCP对憩室内型、周围型憩室的检出优于常规MRCP(χ2=4.13,P<0.05)、(χ2=3.97,P<0.05)。DD伴发胆道梗阻者56例,发生率为71.79%。DD发生的部位与胆道梗阻程度有相关性,其中憩室内型并发的胆道梗阻程度与周围型、远离型憩室并发的胆道梗阻程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5)、(t=5.84,P<0.01)。结论十二指肠憩室是诱发胆道梗阻的重要原因,憩室的发生部位与胆道梗阻程度具有相关性,低张力MRCP有助于憩室的检出及准确分型。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的远期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H IE诊断标准的足月新生儿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BO。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特别是重度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2,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头颅CT异常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89,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DQ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0.98,P<0.05)。结论高压氧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作用明显,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血管成像(microvascular imaging,Micro V)技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出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MC患者60例,共79个病灶,这些病灶均应用彩色多普勒(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技术及Micro V技术观察病灶的血流分布情况,比较两种技术在病灶血管分型及探测病灶内穿支血管的差异,并分析Micro V技术在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价值。结果在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灶内血流分型方面,Micro V成像与CDFI技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00,P<0.05),Micro V成像技术对Ⅲ型血流的显示率明显高于CDFI技术,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88,P<0.05),Micro V成像检测出穿支血管的数量明显高于CDFI技术,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8,P<0.05)。结论Micro V技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血流显示方面优于CDFI技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谢涛  郑剑兰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6):1472-1474
目的对比欣普贝生与雷佛奴尔对足月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选择37~42周宫颈条件不成熟、有引产指征孕妇90例,随机等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仅使用催产素;B组使用欣普贝生;C组使用雷佛奴尔,分别观察三组宫颈成熟情况、宫缩发动时间、胚胎排出时间。结果 B组促宫颈成熟较A、C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和5.06,P<0.05);B组在宫缩发动时间、胚胎排出时间明显短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和4.85,P<0.05)。结论欣普贝生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疗效优于雷佛奴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比较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和除PTMC以外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特点及131I疗效。方法将369例行甲状腺全切术后拟行131I治疗的PTC患者,按照肿瘤直径分为PTMC组(≤ 1.0 cm)和PTC组(>1.0 cm)。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评估患者的预后,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统计分析。结果PTMC组发生淋巴结转移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例均低于PTC组,且转移的淋巴结数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3、23.56、42.80,均P<0.05)。与PTC组相比,PTMC组患者大多单叶发病(χ2=45.94,P<0.05)且更少发生包膜侵犯(χ2=11.22,P<0.05),PTMC组有更多的患者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P<0.05)。2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及合并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等良性疾病的情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09、2.16、0.21,均P>0.05)。2组共197例患者经过治疗达到临床缓解,其中PTMC组患者治疗后的缓解率(67.53%)高于PTC组(37.71%)。197例达到临床缓解的患者中有102例经首次治疗即达到临床缓解。虽然PTMC组经首次治疗即达到临床缓解的患者多于PTC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8,P>0.05)。结论PTMC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于乳头状非微小癌患者,经131I治疗后PTMC总体治愈率更高。在临床工作中,建议对PTMC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ET/CT融合三维图像定位肺穿刺活检靶点的增益价值。方法:分析54例PET/CT引导和93例单纯CT引导的范围≥3cm或疑似合并坏死、阻塞性炎症、实变及不张的肺部病变活检资料,比较2种引导方法总的检出率、假阴性率、阴性预测值、准确率,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ET/CT引导组的检出率为98.1%(53/54),假阴性率为5.3%(2/38),阴性预测值为88.2%(15/17),准确率为96.2%(51/53)。单纯CT引导组的检出率为84.9%(79/93),假阴性率为23.3%(10/43),阴性预测值为78.3%(36/46),准确率为87.3%(69/79)。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2种引导方法的检出率的差异(χ~2=6.50,0.010.05)和准确率的差异(χ~2=2.05,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范围≥3cm或疑似合并坏死、阻塞性炎症、实变及不张的肺部病变,PET/CT融合三维图像引导穿刺活检的有效率高于单纯CT形态学引导,有一定的临床增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对卵巢卵泡膜细胞瘤(OTCA)与阔韧带肌瘤(BLM)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2016年1月—2021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76例OTCA和58例BLM的MRI图像,比较两组疾病的MRI特征。于肿瘤最大层面勾画感兴趣区提取T2WI脂肪抑制序列图像纹理特征,采用分层抽样方式按照7∶3分为训练组104例和测试组30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OTCA亚组和BLM亚组。基于训练组,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分析筛选关键特征,根据回归模型中变量的回归系数,建立线性方程计算影像组学标签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基于MRI图像特征、影像组学及其组合区分两种疾病的能力。结果 共4个MRI特征为鉴别两组疾病的独立特征,包括同侧卵巢可见性(χ2=5.503,P<0.05)、外周囊性区(χ2=7.693,P<0.05)、动脉期强化程度(P<0.05)及表观扩散系数(t=3.310,P<0.05);训练组和测试组OTCA、BLM亚组的影像组学标签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MRI图像特征和影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