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它的病原体是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是广泛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有核细胞内的原虫。该病分布遍及全球,人群感染相当普遍,其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0%~90%。大多数成人为隐性感染,但先天性感染的婴幼儿和免疫抑制的患者发病极为严重。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的临床表现更复杂,可出现全身性和各系统脏器的损害,因而可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传染科、眼科、口腔科、肿瘤科和神经科等。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艾滋病的流行,均可使隐性弓形虫病活动化。器官移植和输血等也可引起弓形虫病的转移,造成严重后果而成致死因素  相似文献   

2.
弓形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据报道,国外许多国家弓形虫的平均感染率25%~50%;我国人群的感染率平均6.02%。我们于1991年6月采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  相似文献   

3.
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我国大部分地区人群平均弓形虫感染宰为5.84%,五个月~5岁小儿感染率为8.91%。儿童一旦感染弓形虫病,如不及时治疗,在临床上常可引起弓形虫脑病,个别的还可产生严重后遗症。现将近二年遇到的3例弓形虫脑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1例,女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及弓形虫体病的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临床治疗艾滋病合并症的观察治疗.结果 9例艾滋病合并结核及弓形虫体感染的患者,采用抗结核治疗(联合正规化疗方案),并给予抗弓形虫体及抗病毒治疗,2例死于治疗过程中.在存活的7例中完成一年正规治疗结核与弓形虫体全部消失,只有1例.3例涂阳患者治疗三个月后阴转,但七个月中断结核治疗,TO 治愈而结核未愈.另3例涂阴患者在治疗六个半月后中断治疗,TO治愈.以上7例艾滋病患者均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结论 艾滋病在CD4+ T淋巴细胞少于200个/ul时,时常并发结核及弓形虫体病,正确及时的诊断和给予有效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分布范围广,对人类危害大。中国人感染率为1%~25%,孕妇感染率为3.44%。为了调查分析妇女弓形虫病感染情况,本院于2000年1月~2003年1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827例已孕妇女血清进行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G、IgM以及CAg检测。孕妇发生异常妊娠结局(流产、死胎、畸胎等),感染者为39.7%,未感染者为10.4%,感染者明显高于未感染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分布范围广,对人类危害大。孕妇在孕期感染弓形虫后,可引起胎儿及婴幼儿发育异常。中国人感染率为1.00%~25.00%,孕妇感染率为3.44%,为了预防残疾儿的出生,我中心于2002年3月开始对全市1000例育龄妇女在孕前进行弓形虫检查,对其中的阳性患者进行治疗,并跟踪观察及优生指导,现将检测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孕前弓形虫抗体检测在优生优育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由于人对弓形虫普遍易感,因此该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但不同国家感染率有很大差异,世界各地的感染率为0.6%~94%,平均为25%~50%左右,我国的人群感染率平均在4%~9%左右。孕妇如果感染弓形虫后则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流产、早产及智力障碍,甚至胎儿死亡,  相似文献   

8.
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我国大部分地区人群平均弓形虫感染宰为5.84%,五个月~5岁小儿感染率为8.91%。儿童一旦感染弓形虫病,如不及时治疗,在临床上常可引起弓形虫脑病,个别的还可产生严重后遗症。现将近二年遇到的3例弓形虫脑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1例,女2例.其中11岁~12岁2例,25dl例.其不同症状为:发热2例,抽搐2例,头痛、呕吐1例,黄道严重始终不退1例,遗留继发性癫病1例.我们采用血清MB-1型弓形虫试剂诊断企对人血清中抗弓形虫抗体IgG、IgM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经检测3例均为阳性.2例脑脊液检查均无异…  相似文献   

9.
弓形虫(Toxophsme gondii)又名弓浆虫或非洲弓浆虫,呈世界性分布。动物及人的感染极为普遍,许多欧美国家的血清试验阳性率达25%~25%。我国居民血清试验阳性率为4%~9%,特别是弓形虫可引起新生儿的先天性弓形虫病,危害极为严重。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对313例孕妇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阳性率高达32.9%,其中有异常生产史占6.79,6。表明弓形虫病与子孙后代的优生优育有着重大关系。由于弓形虫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要检获病原体而给予确实的诊断也较困难,  相似文献   

10.
弓形虫病也称弓形体病,是由弓形虫原虫感染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在我国国内统计在4%-9%左右。全国每年约有2000万新生儿出生,而因孕妇受弓形虫感染造成的新生儿发病人数约9万人,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重组弓形虫P30抗原(rP30)对弓形虫病的诊断价值,将rP30包被于酶标反应板微孔,用常规ELISA检测血清抗体。结果4例染色试验阳性血清,抗-rP30 IgG全部阳性,阳性符合率为 100%;27例虫体IgG/IgM抗体阳性血清中,22例rP30I-ELISA阳性,符合率为85.2%;100例门诊病人和50例献血员血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和8.0%。说明rP30检测弓形虫病患者血清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望替代天然的弓形虫抗原用于弓形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合并弓形虫感染状况及其对艾滋病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以278例在我院住院的艾滋病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浆,通过弓形虫核酸扩增(PCR)实验检测弓形虫DNA。同时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血浆病毒载量的水平。结果在278例艾滋病患者中合并弓形虫感染者8例,感染率为2.88%,其中87.5%的患者主要存在于CD+4T淋巴细胞低于50/μl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合并弓形虫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低于HIV单一感染者,而病毒载量则呈相反趋势。结论对艾滋病患者的管理,在监测CD+4T淋巴细胞的同时,应加强监测弓形虫的混合感染,可结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服药,降低混合感染造成的死亡。  相似文献   

13.
弓形虫是寄生在细胞内的原虫,弓形虫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人畜共患病.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弓形虫后,多表现为隐性感染,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特别是HIV感染的艾滋病患者(AIDS),弓形虫感染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近年来,随着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增多,弓形虫病已由原来的临床罕见病,逐渐成为艾滋病患者的常见特发病症.  相似文献   

14.
弓形虫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Nicolle and Manceaux,TOX)又称弓形体,广泛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有核细胞内,是弓形虫病的病原体,引起人兽共患弓形虫病,现已证明它不仅是内、外、妇、儿、眼、神经及肿瘤等科的先天后天弓形虫病的唯一病原体,也是造成艾滋病死亡的一个重要并发症。此病是全球感染最普便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霉所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使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易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其中,弓形虫脑病也为该病易合并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但弓形虫脑病在我国报道极少.2010年我院收治了1例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的病人,经治疗,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6.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Nicolle and Manceaux,TOX)又称弓形体,广泛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有核细胞内,是弓形虫病的病原体,引起人兽共患弓形虫病,现已证明它不仅是内、外、妇、儿、眼、神经及肿瘤等科的先天后天弓形虫病的唯一病原体,也是造成艾滋病死亡的一个重要并发症。此病是全球感染最普便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世界平均感染率为25%~50%。弓形虫能寄生在人及190多种动物体内,严重危害人畜健康[1]。目前,弓形虫病的传统治疗仍以乙胺嘧啶与磺胺嘧啶联合用药为主,虽取得一定疗效,但常由于其抑制骨髓、损害肝功能、易出现皮疹等毒副作用而被迫停止用药。尤其是弓形虫脑炎、先天性弓形虫病胎儿及免疫缺陷病人不能耐受长程治疗,且停药后复发率高,根治效果差。为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弓形虫病的治疗不断地研究和探索[2]。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  相似文献   

18.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广泛寄生于人体及温血动物体有核细胞内的专性寄生虫,引起人兽共患的弓形虫病。人类和许多哺乳类、鸟类及爬行类动物均可自然感染,家畜的阳性率可达10%~50%,常形成局部暴发流行,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全世界约有5亿~10亿的人感染弓形虫。成人大多为隐性感染,孕妇初次感染可导致流产、畸胎或死胎,成为优生优育的严重障碍。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常造成严重后果。弓形虫病已成为影响人口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是关系到优生优育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提高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2例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32例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患者中,头痛28例(87.5%),呕吐22例(68.8%),抽搐3例(9.4%),肢体瘫痪9例(28.1%),言语障碍2例(6.3%),发热24例(75%),咳嗽、咳痰5例(15.6%),消瘦25例(78.1%),腹泻3例(9.4%),淋巴结肿大16例(50%),巴氏征阳性13例(41%).头部影像学表现头颅C T或M R I示单个或多个低密度阴影,增强可见结节状或环状强化,病灶周围水肿带.血清学示弓形虫I g G抗体阳性4例(12.5%), 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个∕微升32例(100%),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100个∕微升26例(81.3%).白细胞计数升高24例(75%).32例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患者好转出院27例(84.4%),病情无好转或恶化5例(15.6%),死亡3例(9.4%).结论对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100个∕微升的艾滋病患者,应给予复方磺胺甲∕唑片口服防治,当临床疑诊或诊断为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可给予复方磺胺甲∕唑联合克林霉素抗弓形虫治疗,并尽快给予HAART抗病毒治疗,以尽量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艾滋病(AID)并发弓形虫脑炎的临床特点,深化对艾滋病并弓形虫脑炎的认识,从而为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至我院诊疗的22例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共收治艾滋病患者1060例,其中22例为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发病率为2.06%。患者经过抗弓形虫与抗HIV治疗并随访一年后,共有8例患者死亡,总病死率为36.36%,CD_4~+T淋巴细胞数均200个/mm~3。结论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且缺乏特异性,确诊较困难。目前国内尚缺乏有效的检测确诊手段,弓形虫抗体检测无重要临床价值,结合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当患者CD_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时进行早期预防性用药、及时正确诊断尽早选择合适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恢复患者免疫功能,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