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鹤庆县高原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的血防健康素养水平。方法在鹤庆县金墩乡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西甸和磨光2个行政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65岁居民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其掌握血防知识、防治态度、防治行为的水平和程度。同时对调查对象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检查,了解其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西甸行政村2013年尚有钉螺面积5.6万m2,钉螺分布相对广泛;磨光行政村2013年尚有钉螺面积0.85万m2,钉螺分布相对局限,两村2013年均无血吸虫病患者、病畜。在血吸虫病防治知识、防治行为和防治态度的回答中,防治知识正确率为40.53%~89.81%,防治行为的正确率为39.81%~88.35%,防治态度的正确率为55.34%~80.34%,不同村别、年龄、性别、职业人群的正确人数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不同村别、年龄、职业人群中曾有血吸虫病病史人数和间接血凝(IHA)阳性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也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结论云南省鹤庆县高原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的血防健康素养差别较大,在今后的健康教育过程中,要进一步把握目标人群特点,针对不同的原因和情况,探索不同的教育策略,才能逐步强化流行区干部群众的血防意识,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是控制血吸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云南省教委与卫生部门曾于 1 991年联合发文 ,要求在全省疫区中小学校开设血防知识课。为了解各地对该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其效果 ,于 2 0 0 0年 4月 ,在巍山和洱源县及大理市进行了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选择血吸虫病流行较重的洱源县和巍山县轻、中、重疫区各 1所小学 ;大理市为轻度流行区 ,也抽取 3所小学。采取指定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对象。1 .2 调查内容和方法1 .2 .1 血防知识、态度、屙野屎行为 采用统一印制的调查表 ,要求学生在 1 5 min内答完。血防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鹤庆县50余年血吸虫病防治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取得的效果.方法 收集鹤庆县1954-2008年不同时期血吸虫病防治过程中开展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的情况,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结果 1954-1991年的卫生宣传使疫区人民群众认识到血吸虫病的危害,激发了干部、群众与血吸虫病作斗争的信心;1992-2000年世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阶段的健教工作对强化全民血防意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1-2008年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阶段的健教工作在全县血吸虫病流行区再次掀起了重视血防、参与血防的新高潮.结论 健康教育工作在血吸虫病防治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先导作用日趋被人们理解和接受,但让人们做到自觉地避免血吸虫感染和积极主动地参加血吸虫病防治决非一朝一夕能够达到,需要长期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方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4.
血防健康教育对流动人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门市于 1990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由于该市处于众多血吸虫病流行区包围之中 ,经调查 ,平均每月来往疫区的流动人口约 13万人次 ,占全部人口的 33.3% ,其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 4.9%。为了更好地控制外来传染源 ,我们在与周边疫区毗邻的 3个村中 ,于 1997- 1998年开展血防健康教育 (下称健教 ) ,以观察血防健教对流动人群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试区概况永久、彭河、刘淌 3个村位于本市沙洋县的南部边缘 ,3村连成一片 ,形成 1个自然地理单位 ,总人口 4874人 ,其中男性 2 45 5人 ,女性 2 419人 ,流动人口 1935人 ,耕地面积5 1.6 9hm2 …  相似文献   

5.
长丘山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人群血防知识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丘山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人群血吸虫病防治(血防)知识知晓情况。方法在四川省长丘山区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居民及学生进行抽样,应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50名居民和209名学生。各项血防知识知晓率〉90%的居民占60.00%(其中女性“血吸虫病治愈后再接触疫水是否还会感染”和“主要的血吸虫病治疗药物”知晓率均为75.40%),血防态度正确率为99.30%~100.00%,血防行为正确率均〉80%。学生问卷中,除“钉螺的外形大小”和“一年之中最容易感染血吸虫的月份”外,其余血防知识知晓率均〉90%,态度和行为正确率也均〉80%。结论当地居民和学生血防知识知晓情况已达到国家2008年的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云南鹤庆县部分高原峡谷血吸虫流行村离村民居住地较远的特殊环境中的钉螺分布及海拔.方法 2010-2011年成立调查组对海拔相对较高的金墩乡磨光、西甸2个行政村可疑有螺环境和特殊环境开展查螺,查到钉螺建好调查卡,捕获框内钉螺,分袋包装,带回室内用压碎法检查其感染性.结果 鹤庆县金墩乡高原峡谷地区山脉较多,有泉眼、小片沼泽地和荒浸地,为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村.磨光村查到钉螺分布海拔2 406±11.9m的环境1处,钉螺面积为1 334 m2,调查49框,查出有螺框9框,有螺框出现率为18.37%,查到钉螺107只,全部为活螺,活螺平均密度为2.18只/0.11 m2,活螺最高密度为14只/0.11 m2.西甸村查到钉螺分布海拔较高的环境3处,最高海拔高度为2 371 m,钉螺面积3 651.8 m2,有螺框出现率21.76%,活螺平均密度为1.81只/0.11m2,活螺最高密度为25只/0.11 m2.捕获钉螺用压碎法检查没有发现阳性钉螺.结论 鹤庆县为高原峡谷,地形复杂地区均查出有钉螺分布,开展查螺的范围,不应只是历史有螺的范围,还应包括辖区内可疑有钉螺孳生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两种血吸虫抗体金标检测试剂盒在云南高原山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标法即滴金免疫测定法(DIGFA)检测日本血吸虫抗体已在许多血吸虫病流行区用于疫情监测[1-3]。为观察DIG-FA在云南血吸虫病不同类型流行区的现场应用价值,我们比较了分别由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和深圳康百得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血吸虫抗体DIGFA试剂盒的检测结果,现报  相似文献   

8.
中和村属高原平坝型血吸虫病高度流行区 ,历史累计钉螺面积 4 6 .4 3hm2 ,病人 1196人 ,自 1992年以来实行人畜同步化疗后 ,居民感染率和家畜感染率下降 ,但反复性很大。为了解化疗后疫情回升状况 ,我们对中和村居民的再感染情况进行了观察。1 材料与方法对中和行政村 3- 6 0岁的居民进行粪检 ,采用集卵孵化法 ,1送 1检 ;治疗全部阳性病人 ,吡喹酮治疗阳性病人剂量6 0 mg/kg。 1年后再作粪检复查 ,同时对居民接触疫水方式进行调查。2 结果2 .1 感染率  1996年 11月粪检 16 75人 ,阳性 38人 ,阳性率 2 .2 7%。吡喹酮治疗后经过一个感染季…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血防健康教育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对人群化疗覆盖率及感染率的影响 ,我们于 1996 - 1999年选择鄂州市华容镇的包王村进行血防健康教育 ,结果报告如下。1 概况鄂州市华容镇包王村、芦花村为彼此相邻的两个血吸虫病高度流行村 ,共同拥有一个 10 0 hm2的江滩 ,有螺面积占2 2 hm2 ,其中包王村占 12 hm2、芦花村占 10 hm2。钉螺密度和钉螺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包王村 6 - 6 0岁人口总数为 2 35 0人 ,1996年人群感染率为 13.6 2 % ,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和化疗覆盖率分别为 2 5 .40 %、6 2 .0 0 % ;芦花村 6 - 6 0岁人口总数为 2 2 48人 ,1996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云南高原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接触水体和参加劳动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云南省鹤庆县金墩乡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西甸和磨光2个行政村作为调查试区,对6~65岁居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居民是否接触水体、接触水体原因、参加劳动情况。问卷后,对调查对象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检查,了解其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接触过水体和没有接触过水体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88.35%和11.65%,灌溉和游泳玩耍是居民接触水体的主要原因。因游泳玩耍、洗澡、灌溉、洗手和其他原因接触水体的居民中有血吸虫病病史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16%、0、30.8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P0.01);因上述原因接触水体的居民中本次IHA阳性的居民比例分别为18.60%、0、37.60%、23.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1,P0.05)。居民中没有参加劳动、每周劳动5次、每周劳动≥5次、没有回答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9.81%、16.50%、43.20%、0.49%,有血吸虫病病史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3.41%、19.12%、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7,P0.01);IHA阳性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9.51%、38.24%、35.96%、50.0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4.21,P0.01)。结论生产性劳动是血吸虫感染的主要途径,改变人们的接触水体行为和劳动方式对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在云南山区的效果。方法 2006-2014年在鹤庆县金墩乡高原峡谷和高原平坝2类流行区各选择2个行政村作为观察区,实施查治病、查灭螺、健康教育、改水改厕、禁牧、建卫生畜厩、以机代牛等防治措施。以2006年螺情和病情作为基线资料,评价该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结果高原峡谷地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由2006年的4.94%下降到2014年的0.06%,家畜感染率则由1.11%降至0。高原平坝地区2007年在孝廉村查出1例血吸虫病病例,其余各年均未发现病例;家畜血吸虫感染率由7.38%降至0。2014年高原峡谷和高原平坝地区钉螺面积分别较2006年下降了74.89%和75.30%;两类地区钉螺面积百分比、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均下降,2008年以来未再发现感染性钉螺。高原峡谷地区西甸和新庄村于2009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高原平坝地区的孝廉和康福村于2014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结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云南高原山区血吸虫病疫情,今后应将控制传染源与消灭钉螺并重,以巩固和扩大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高原峡谷型流行区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是云南省高原峡谷型流行区防治血吸虫病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当地血吸虫病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 了解云南省高原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野外自由放牧和野外大便 (野便) 行为情况。 方法 方法 选择鹤庆县西甸、 磨光2个行政村作为研究试区。随机抽取30%的6~65岁居民, 以询问式问卷调查的形式, 调查其野外自由放牧和野便的行为情况, 并对调查对象进行血清学检查, 了解其血吸虫病感染情况。 结果 结果 共调查居民412人。居民对家畜饲养回答圈养、 自由放牧、 不知道和没有回答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5.34%、 4.85%、 26.94%和12.86%。居民无放牧行为、 每周放牧< 5次、 每周放牧≥ 5次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75.49%、 16.02%和8.50%。居民无野便行为、 每周野便< 5次、 每周野便≥ 5次和没有回答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68.45%、 27.67%、 2.91%和0.97%。 结论 结论 鹤庆县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野外自由放牧和野便行为较普遍, 对当地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影响较大, 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仍应突出人畜粪便管理和禁牧措施, 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 以实现传播阻断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了解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野粪分布及污染情况, 以评价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方 方 法 法 根据近5年螺点分布及人畜活动特点, 在云南省巍山、 南涧、 弥渡3个县各随机抽取2个血吸虫病流行村, 每村选定 总面积>4 hm2 的有螺自然片区为调查范围, 调查野粪种类与密度。取查获的全部新鲜野粪采用集卵孵化法或塑料杯顶 管孵化法检测, 观察野粪血吸虫病原阳性情况。结果 结果 3个县共调查63 hm2 , 发现野粪420份, 野粪平均密度0.066 7堆/ 100 m2 。各类环境均有野粪分布, 其中路边和山坡野粪密度最高, 分别为0.098 7堆/100 m2 和0.088 0堆/100 m2 。共采集 新鲜野粪280份, 包括人、 牛、 马、 犬、 羊和猪粪便6类, 以牛粪及犬粪最多, 分别占37.38%和30.71%, 未查到血吸虫病原阳 性野粪。结论 结论 云南省有螺环境内野粪多, 仍存在较大的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应在强化禁牧措施的同时加大对犬的查 治。  相似文献   

15.
随着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推进,山丘型流行区逐步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开始向消除阶段迈进。新的防治形势下,作为血吸虫病重要防治措施之一的健康教育亦面临新的挑战,传统血防健康教育已不能适应流行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日趋变化的需求。因此,需要建立精准的血防健教模式,高效推进防治措施的落实。本文总结了健康教育在山丘型流行区血吸虫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此类地区血吸虫病流行态势变化和防治目标要求,探讨了以优化政策环境和营造社区氛围为基点的新模式,以推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精准和持续实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推进,山丘型流行区逐步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开始向消除阶段迈进。新的防治形势下,作为血吸虫病重要防治措施之一的健康教育亦面临新的挑战,传统血防健康教育已不能适应流行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日趋变化的需求。因此,需要建立精准的血防健教模式,高效推进防治措施的落实。本文总结了健康教育在山丘型流行区血吸虫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此类地区血吸虫病流行态势变化和防治目标要求,探讨了以优化政策环境和营造社区氛围为基点的新模式,以推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精准和持续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云南省山丘平坝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防治效果。方法在云南省洱源县选择血吸虫病流行较严重的3个行政村,其中2个村作为实验村,在常规防治措施基础上实施有螺地带禁止放牧、定点放牧、家畜圈养、改厕和建沼气池等传染源控制措施;另1个作为对照村实施常规防治措施。通过人畜血吸虫感染率、感染性钉螺分布等指标评价防治效果。结果2007年实验村居民和牛感染率均较2005年显著降低,而对照村居民感染率仍〉1%;实验村感染性钉螺分布点、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3个指标均显著降低,而对照组则显著升高。结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山区血吸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状况的GIS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云南省血吸虫病的流行态势和分布特征.方法收集云南省1995年和2003年血吸虫病抽样调查资料,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用ArcView 3.2软件Contours(等值线)法对人群、耕牛感染率进行空间分析,SPSS统计软件对抽样人群感染率和耕牛感染率作相关分析.结果云南省血吸虫病高危地区分布为大理市、永胜、鹤庆、洱源、巍山、南涧县,流行区中感染程度不同地区交错分布.人群感染率有所减弱,高强度地区分布面积缩小.耕牛感染率高危地区有向南转移的趋势.云南省的流行区划分为3个空间区域.结论云南省血防工作的重点为大理市、洱源、巍山、永胜、鹤庆、南涧县,抓好人畜同步化疗是防治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