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蜱传脑炎(TBE)病毒是一种主要人类致病性黄病毒,在其结构蛋白中囊膜蛋白E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可诱导保护性免疫懂答,可使病毒结合到细胞受体上。因此,蛋白E的结构和功能就成了正确理解黄病毒生物学活性及病毒一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2.
蜱传脑炎(TBE)病毒是一种主要人类致病性黄病毒,在其结构蛋白中囊膜蛋白E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可诱导保护性免疫应答,可使病毒结合到细胞受体上。因此,蛋白E的结构和功能就成了正确理解黄病毒生物学活性及病毒—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的中心环节。 通过单克隆抗体(McAb)的研究获得了有关TBE病毒和其他黄病毒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3.
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市蚊虫丰富多样, 本研究于2018年在腾冲市采集了蚊虫, 采用RT-PCR的方法对这些蚊虫进行研究, 共检出15株乙型脑炎病毒(JEV)、2株伊蚊黄病毒(AeFV)、2株云南库蚊黄病毒、1株Culex theileri黄病毒、1株Yamadai黄病毒(YDFV)和1株按蚊相关黄病毒(AAFV), 其中成功扩增到1株JEV和1株AeFV的全序。基于E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新检出的腾冲JEV均属于GI-b型, 与2010年腾冲检出的毒株亲缘关系最近, 与目前使用的乙脑疫苗比较在E蛋白上存在6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异, 且三带喙库蚊的JEV带毒率为2.4 (1.4~3.9)/1 000。上述研究结果提示腾冲是潜在的乙脑疫源地, 存在暴发流行的风险, 有必要在当地广泛持续的开展虫媒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4.
媒介蚊虫在西尼罗病毒传播循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尼罗病毒的频繁爆发和迅速蔓延成为当今全球普遍关注的新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证实蚊虫为其主要的传播媒介。为了探讨蚊虫在西尼罗病毒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西尼罗病毒相关的媒介蚊虫的种类、影响蚊虫感染和传播的因素以及蚊虫对于长期保存病毒的机制进行了综述,提出西尼罗病毒传播循环中蚊媒生物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日本脑炎病毒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日本脑炎 (Japaneseencephalitis ,JE)是一种由蚊虫传播引起的人类和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人类每年的发病总例数约 3.5万以上 ,其中约有 1万例患者死亡。日本脑炎病毒 (JEV)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其他重要的人类病原性黄病毒包括 :黄热病、登革热 1~ 4型、蜱传脑炎和圣路易脑炎病毒等。疫苗是预防黄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目前用于预防JEV感染的疫苗有 3种 ,两种为灭活疫苗 (分别由感染的鼠脑和原代仓鼠肾细胞培养制备 ) ,一种为减毒活疫苗 (SA14 14 2株 )。国外采用的为感染鼠脑制备的灭活疫…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江苏省不同地区牲畜棚蚊虫种群分布及虫媒病毒携带情况,2022年7—9月选择江苏省南京、宿迁、连云港、泰州和镇江5个地区的牲畜棚生境,用诱蚊灯法采集蚊虫样本,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蚊虫携带的病毒,测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病毒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集到蚊虫4属5种共3 795只,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占采集蚊虫总数的85.71%。从南京、宿迁、连云港的三带喙库蚊样本中共检测出4株乙脑病毒,批阳性率为3.67%,其他病毒均未检出。对其中南京和宿迁2株乙脑病毒的E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均属于基因Ⅰ-b型,与基因Ⅰ-b型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5.4%、97.0%以上。与疫苗株SA14-14-2在E蛋白上存在14个氨基酸差异位点,但是不在影响抗原抗体结合的区域。在毒力关键位点上与SA14-14-2疫苗株完全不同,与近几年江苏分离株却完全相同。结果表明,江苏省蚊虫仍具有乙脑传播风险,应加强蚊虫监测与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黄病毒,一般指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 virus)病毒.黄病毒属包括60多种病毒,按照血清学的特征,黄病毒可分为9组,包括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昆津病毒(KUNjin virus,KUNV)、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和墨累河谷脑炎病毒(Murray Valley encephalitis virus,MVEV)等[1].半数以上的黄病毒能够感染人和动物,患病率高而治愈率低,易留下一些严重的后遗症,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威胁,且大多数黄病毒引发的病毒病尚无有效疫苗应用于预防,也没有特效的临床药物治疗.随着人们对黄病毒生活周期、分子生物学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深入认识,黄病毒载体技术逐渐成为黄病毒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黄病毒载体作为一种基因导入系统,在载体疫苗研发和基因治疗等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黄病毒载体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描述北京市输入寨卡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防控措施,为寨卡病毒病等蚊传疾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尿液、唾液和血液标本,使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标本进行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防控措施包括病例的防蚊隔离、污染物品消毒和防控知识宣教.结果 麻疹样皮疹是这3名患者共有的主要症状,患者同时伴有低热和结膜炎.3例病例均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被蚊虫叮咬后感染发病,并分别于发病后1日、3日和7日从北京入境.患者入境时主动向检疫部门申报,随后被防蚊隔离并人院治疗.实时荧光PCR检测3名患者尿液标本寨卡病毒核酸均为阳性.结论 3例输入寨卡病毒病病例经早期诊断治疗均痊愈出院,防蚊隔离措施和性传播知识的宣教是预防该病在国内的传播、有效防止出现二代病例的有效措施.相关措施将对今后输入寨卡病毒病和其他蚊传疾病的防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云南景洪市蚊虫季节消长特点及其与乙型脑炎流行的关系,为该疾病防控提供有效依据,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本研究在云南景洪市普文镇畜圈和人房每月采用诱蚊灯方法通宵捕蚊,对采获的蚊虫使用白纹伊蚊C6/36细胞培养法分离乙脑病毒,并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收集2007~2008年景洪市乙脑疫情资料进行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云南省南部边境地区蚊虫中虫媒病毒的分布特点,为虫媒病毒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7-8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和普洱市江城县整董镇采集蚊虫标本,用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使用蚊媒病毒种属特异性引物对阳性病毒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 共采集蚊虫标本6属17种18714只.三带喙库蚊为当地优势蚊种,占蚊虫采集总数的59.74%(11 179/18 714只).从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23株病毒分离物,其中2株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3株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2株盖塔病毒(Getah virus,GETV)、4株版纳病毒(Banna virus,BAV)、9株浓核病毒(Densovirus,DNV)和3株套式病毒(Nam Dinh virus,NDiV).结论 云南省边境地区不仅蚊虫种类丰富,而且蚊虫携带多种虫媒病毒.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虫媒病毒分离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河北省蚊虫携带虫媒病毒情况。方法 在蚊虫孳生地采集标本液氯保存,按照20—30只/组经无菌处理后研磨,研磨液离心后接种C6/36细胞,连续三代观察致细胞病变情况;对细胞病变阳性的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在河北省涉县两个村共采集蚊虫1310只,分46组进行处理,共获得13株阳性分离物,其中两株分离物经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提示为甲病毒属成员,用甲病毒属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阳性,经核酸序列测定证实该序列与Getah病毒(AY702913.1)同源性最高(98%),初步鉴定为Getah病毒,其他病毒分离物尚在鉴定。结论 本研究从河北省蚊虫标本中分离到Getah病毒,这是我国内陆地区首次分离到该病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山西省五个地区虫媒病毒种类及其分布特征, 对采集的蚊虫样本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于2020年7~9月采集当地的蚊虫标本,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蚊虫标本中的8种虫媒病毒, 通过细胞培养对其进行病毒分离, 使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病毒分离物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在121批蚊虫样本中, 检测到1批乙型脑炎病毒阳性, 2批库蚊黄病毒阳性以及8批南定病毒阳性。分离到7株病毒分离物, 编号为:SX-YJ-Cxp-4、SX-YJ-Ars-2、SX-YJ-Cxp-1、SX-LY-Cxp-10、SX-GP-Ars-5、SX-GP-Cxp-2、SX-GP-Cxp-4, 鉴定均为南定病毒, 对其中一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结果显示:山西南定病毒分离株与云南南定病毒分离株属于同一进化分支。结论首次在山西省分离到南定病毒。  相似文献   

13.
自然界中登革病毒在蚊虫与哺乳动物宿主内交替循环复制,研究病毒与不同类型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理解病毒基因突变与毒力变化的关系.本研究将登革2型病毒在人肝癌细胞(Huh-7)和蚊虫细胞(C6/36)之间交替传代模拟登革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人类与蚊虫间的交替感染,通过检测第10、18代病毒对小鼠的毒力以及在蚊虫中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云南中缅边境地区新分离蚊媒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分析其遗传进化特征.方法 2010年1-12月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和瑞丽市监测点每月一次用诱蚊器采集蚊虫,用BHK-21和C6/36细胞分离病毒,阳性分离物用RT-PCR法进行鉴定及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从采获的7属42种69 209只蚊虫中分离到13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4株盖塔病毒(Getah virus,GETV),1株西藏环状病毒(Tibet orbivirus,TIBOV),7株淡色库蚊浓核病毒(Culex pipiens pallens densovirus,CppDNV).JEV E基因进化分析证实,新分离的13株JEV均属基因Ⅰ型,与云南其它地区和邻近省份流行株亲缘关系较近,且抗原和毒力位点未发生明显改变.4株GETVE2基因与云南其它地区分离株同源性高,亲缘关系近.新分离环状病毒的VP1基因与TIBOV亲缘关系最近,而与云南环状病毒(Yunnan orbivirus)存在明显差异.7株CppDNV的NS1基因与以往云南及其他省区流行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和亲缘关系.结论 首次证实该地区存在基因Ⅰ型JEV、GETV、TIBOV和CppDNV流行,这些流行株均具有较为稳定的遗传特征和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澜沧江下游地区虫媒病毒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目的 了解云南澜沧江下游地区自然界虫媒病毒流行情况。方法 从云南澜沧江下游地区(澜沧县和思茅市)所属乡村采集蚊虫,分类后保存于液氮。经消毒、研磨、离心等处理后接种组织培养细胞分离病毒,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从233份标本中,分离到22株致C6/36细胞病变的病毒,表现为细胞圆化、聚集、脱落。分离阳性率为9.4%(22/233)。经鉴定10株对乙醚和5’-磺脱氧尿苷抵抗,为无包膜双链RNA病毒,核酸电泳为12节段RNA病毒。9株对乙醚敏感,对5’-碘脱氧尿苷抵抗,为有膜RNA病毒,核酸电泳为10条带。Colti病毒95-75单克隆抗体与新分离的12节段RNA病毒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呈阳性反应,而与10节段病毒呈阴性反应。3株病毒为对乙醚敏感,其中1株被乙型脑炎病毒A2株免疫腹水中和,并与A2免疫腹水荧光试验呈阳性反应;1株(云南92-4)与布尼亚病毒组特异免疫腹水的荧光试验和ELISA试验均为强阳性,而与甲病毒组特异性免疫腹水及黄病毒组的乙型脑炎病毒免疫腹水均呈阴性反应;经负染在电镜下观察毒粒呈圆形,直径约为(87.00±0.05)nm。外层可见表面突起。结论 从云南澜沧江下游地区采集的蚊标本分离到10株Colti病毒,9株环状病毒,1株为乙脑病毒,1株为布尼亚病毒,1株尚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研究拟探讨1株黄病毒属特异的单克隆抗体2A10作为检测抗体在同时检测5种黄病毒属病毒的蛋白芯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病毒的特异性单抗作为捕获抗体进行点样,制备用于检测5种黄病毒属病毒的抗体芯片,然后分别加入拟检测的病毒灭活抗原,捕获病毒颗粒后,加入荧光染料CY3标记的2A10检测抗体进行孵育,通过扫描并分析芯片上不同抗体的荧光强度,确定2A10检测抗体的效价和可检测的病毒滴度,并对2A10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蛋白芯片检测结果表明,2A10可作为检测抗体用于对5种黄病毒属病毒的检测,CY3标记的2A10效价为1∶160,以脾传脑炎(TBE)病毒为例,可检测的病毒滴度为1250 PFU.结论 单克隆抗体2A10作为一株黄病毒属特异的单抗,可以用于蛋白芯片技术检测黄病毒属病毒.  相似文献   

17.
鉴别病毒受体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与易感细胞上的受体分子相结合 ,是病毒进入细胞的第一步 ,也是病毒嗜性的基础。这些受体分子介导的病理过程很可能与病毒的致病机制相关 ,鉴别病毒的受体对于了解其组织嗜性和病理机制 ,制定预防和治疗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也为了解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病毒的感染周期等有趣的问题提供了最基础的切入点。本文谨就识别病毒蛋白受体的几种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筛选易感细胞的cDNA文库鉴别受体蛋白这是一种既经典又在不断发展的方法。易感细胞的易感性来源于细胞内编码受体蛋白基因的表达 ,建立所有表达基因的cDNA…  相似文献   

18.
我国首株辛德毕斯病毒 (XJ - 16 0病毒株 )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现已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研究员梁国栋等完成 ,并已为国际基因库所录入 .此研究首次从分子学水平上证明了我国存在引起发热甚至脑炎的新病原 ,并查明了其传入路线 .辛德毕斯病毒是 195 2年首先在中东地区分离到的一种虫媒病毒 ,通过蚊虫叮咬感染人体 .我国 1990年夏从新疆伊梨捕获的按蚊中首次分离到这种病毒的毒株 .为阐明该病毒基因组与国外病毒株的差异 ,了解其来源、分类及致病的分子基础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 ,科研人员近两年来对该毒株展开全基因组核…  相似文献   

19.
蚊媒刺叮对Balb/C小鼠感染登革Ⅱ型病毒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是我国重要的蚊媒病之一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主要媒介蚊种。本研究以Balb C小鼠为实验动物 ,探讨白纹伊蚊唾液对登革病毒感染宿主的增强作用。结果显示 ,在感染剂量相同的情况下 ,如果Balb C实验小鼠预先被一定数量的白纹伊蚊叮咬以后再皮下接种病毒 ,实验小鼠感染登革病毒的程度有所提高媒介蚊虫叮咬宿主吸血时会分泌唾液,蚊媒病毒随分泌的唾液传播给宿主,蚊虫唾液不仅是病毒传播的液体环境,还对病毒感染宿主有一定促进作用,通过影响宿主的免疫功能而起作用。蚊虫等吸血双翅目昆虫由于吸血时间短,被叮咬的宿主免疫系统可能来不及发生反应,所以以前推测它们对宿主免疫方面的作用可能比较小或没有(Champagne,1994)。近年研究发现能抑制或调节动物宿主免疫反应,影响宿主对虫媒病原体的免疫能力,如发现白蛉唾液中的舒血管物质能抑制宿主巨噬细胞功能,增加利什曼原虫的感染(TitusandRibeiro,1988;Theodosetal.,1993),之后相关的研究逐渐多起来(Bissonnetteetal.,1993;Crossetal.,1994)。对Cachevalley病毒感染传播研究发现只有通过蚊虫有效的叮咬Balbc实验小鼠才能产生病毒血症和相应的抗体,而仅皮下注射病毒则不能(Edwardsetal.,1998);对LaCross病毒的研究也发现同样的问题(Osorioeta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细胞受体的研究在生命科学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受体学已被列为八大前沿学科之一,国内外对病毒细胞受体作用的研究也有了许多新的突破,本文仅对病毒细胞受体与病毒嗜性和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