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体外微量甲基纤维素培养方法观察了LACA小鼠受5Gy60Coγ线一次全身照射后0~25灭骨髓中红系祖细胞(CFU—E和BFU—E)损伤和恢复的动态过程。与以往测得的5Gy照射后CFU—E(D), CFU—GM、CFU—S变化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说明急性照射后CFU.E和CFU—E(D)的变化一致。照后即刻CFU—E明显减少, 照后10天恢复正常。BFU—E变化特点是先下降后上升, 照后20天恢复正常。CFU—E与CFU—GM的变化在时间上一致。CFU—E与CFU—S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8428, BFU—E与CFU—S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9717.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胎肌条件培养液(FMCM)能在体外刺激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的增殖分化.用体外培养的方法,作者证实FMCM①可在体外对抗化学因素(阿糖胞苷、三尖杉酯碱)和物理因素(γ射线、高温、低温)对CFU—GM的抑制效应.②促进深低温保存后的爆式红系造血祖细胞(BFU—E)、混合式造血祖细胞(CFU—Mix)与CFU—GM恢复其受损的造血活力.证明了FMCM具有抗损伤效应.并初步发现这种效应可能来自一种分子量大于10000的蛋白质.通过对粒细胞功能的检测,发现FMCM对它们具有增强作用.通过对白血病细胞株的实验,证明FMCM不仅对HL—60细胞有一定的抑制效应,还可增强该细胞对阿糖跑苷的敏感性.将FMCM用于接受化疗、放疗的病人可能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真皮多能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放射损伤后造血恢复的作用。方法 分离新生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体外培养至第10代用于研究,观察干细胞层体外对正常大鼠骨髓粒-巨噬系祖细胞和红系祖细胞集落生长的影响;进一步将真皮多能干细胞经尾静脉输入5Gyγ射线全身照射的大鼠体内,检测移植后骨髓有核细胞、粒-巨噬系祖细胞集落CFU—GM、红系祖细胞集落CFU—E和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的恢复情况,观察4周后动物的存活率。结果 真皮多能干细胞层体外可促进正常大鼠CFU—GM和CFU—E集落的生长;全身输入干细胞促进了5Gyγ射线全身照射动物的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CFU-GM和CFU—E集落数的恢复。实验组动物4周后的存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真皮多能干细胞具有一定支持造血的功能,可促进急性放射损伤大鼠的造血恢复,为造血损伤相关疾病的干细胞治疗提供新的细胞来源途径。  相似文献   

4.
骨髓基质细胞输注对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造血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骨髓基质细胞输注对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后造血恢复的影响,经放、化疗预处理的BALB/c小鼠,分别输入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PBSCT组)、外周血干细胞联合扩增的骨髓基质细胞(实验组),观察受体鼠4周的生存率、骨髓有核细胞(BMNC),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生态率,BMNC、CFU-GM、CFU-F较PBSCT组显著升高(P<0.005);白细胞的最低值较PBSCT组高(P<0.01),白细胞恢复较PBSCT组块(P<0.01)。提示骨髓基质细胞输注有促进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造血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人脐带血清(CBS)与细胞因子在骨髓血细胞培养中的效应。方法:在体外人骨骨CFU-GM、CFU-E、BFU-E、CFU-GEMM、CAFC、LTC-IC培养体系中,加入CBS或/和细胞因子,观察所形成的集落。结果:与细胞因子比,CBS中含有较高的GM-CSF、EPO、SCF、IL-3、IL-6等活性,能直接刺激骨髓造血细胞形成。结论:CBS内的造血刺激活性能刺激CFU-GM、CFU-E、BFU-E、CFU-GEMM的生长,使CAFC、LTC-IC、得到明显扩增,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恶性实体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恶性实体瘤的可行性及疗效并了解干细胞动员、采集时机、骨髓恢复时间等问题。方法 :16例经病理确诊的高危乳腺癌、淋巴瘤及小细胞肺癌等在经不同程度的化疗后 ,进行了大剂量化疗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移植。结果 :全部病人均获造血重建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1)造血重建中位时间 14 (10~ 2 1)d ,血小板 (>2 0× 10 9·L-1)造血重建中位时间约 16 (12~ 2 5 )d。本组中 10例 (6 2 .5 % )病人随访中位时间 4 8月 (2~ 84月 )无病存活 ,6 (37.5 % )例复发。结论 :大剂量化疗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恶性实体瘤疗效好 ,且较安全 ,而骨髓恢复的快慢似和回输的单个核细胞的量有关 ,和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7.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细胞学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自体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与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骨髓重建造血功能的规律与差异。方法:观察了两组13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后骨髓造血重建的细胞学特点,其中,APBSCT6例,allPBSCT7例,结果:两组人在移植后在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下降与回升有一定规律,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建造血的速度与输入单个细胞(MNC)数有一定相关性,移植时病人状态及适时的对症支持治疗也是决定重建速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周血干细胞联合骨髓基质细胞输注对急性放射病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5Gyγ射线照射的BALB/c小鼠,分别输入红细胞(对照组),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PBSCT组),外周血干细胞联合扩增的骨髓基质细胞(实验组),观察受体鼠4周的生存率,骨髓有核细胞(BMNC),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生存率,BMNC、GFU-GM,CFU-F较对照组和PBSCT组显著升高,P<0.05,WBC的最低值较其他两组高(P<0.01),WBC恢复较PBSCT组愉(P<0.01),结论:外周血干细胞联合骨髓基质细胞 输注有促进急性放射病造血重建的作用,其作用优于单纯的外周血干细胞输注(移植)。  相似文献   

9.
骨髓移植的实质是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我们新近的研究证实:骨髓移植后,受者骨髓的基质细胞也受到严重的损害,但它们的重建可发生在移植后7周内,先于造血干细胞的重建。然而,重建的骨髓基质细胞属供者还是受者本身起源?仍然是一个争论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作者研究了骨髓移植后受者骨髓成纤维细胞(CFU—F)长期培养后染色体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前红系祖细胞体外培养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骨髓前红系祖细胞(BFU—E)进行动态观察,以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应用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取其体系内含单个核细胞2×10~5/ml置于培养液中,在5%CO_2、37℃及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以观察其细胞生长情况。结果:红系祖细胞接种及增殖延滞时间为24h后,可见双细胞及少数4~6个细胞组成的细胞团。第4天可见10个左右细胞的细胞团,第6~7天可见较多CFU—E集落,第9天CFU—E集落数量明显减少,第10天可见较大或多中心的集落。呈桔黄色或颜色逐渐加深,以50~100个细胞的爆式集落为多见,联苯胺染色阳性,呈棕褐色,第14天可见较多较大的爆式集落含100~1000个左右细胞,培养至21d,BFU—E集落多数退化或消失。结论:观察中发现HAPC骨髓BFU—E集落产率与正常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集落类型以多中心型,分散型为主。提示,HAPC骨髓BFU—E具有很强的增殖、分化能力,其机理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首次使用0.05%甲基纤维素分离骨髓有核细胞与5%羧甲基淀粉钠、自然沉降及Ficoll分离法等方法比较,甲基纤维素法具有方法简便易行,分离速度快,有核细胞及CFU—GM回收率高(分别为79.0±17.7%和93.0±10.7%)等特点.将此方法应用于4例恶性血液病病人的大容量骨髓的体外分离进行自体骨髓移植(ABMT)均重建了造血,取得了移植成功.我们认为此方法适于国内推广应用进行ABMT.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研究抗CD49d单克隆抗体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对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 ,经放、化疗预处理的BALB/c小鼠分别接受经生理盐水(对照组 )、rhG CSF(实验 1组 )、抗CD49d单克隆抗体 (实验 2组 )动员的同系小鼠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观察受体小鼠的 4周存活率、外周血白细胞 (WBC)、骨髓有核细胞 (BMNC)、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GM)及脾集落形成单位 (CFU S)等指标。结果显示 ,实验 1、2组小鼠的 4周存活率、WBC、BMNC ,CFU GM和CFU 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 ,实验 1、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提示抗CD49d单克隆抗体或rhG CSF均能动员小鼠外周血干细胞 ,并能重建同系小鼠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放射损伤、烧伤及放烧复合伤腹腔灌洗液对骨髓体外造血的影响。方法60 Coγ射线全身照射 1 2Gy、5kW溴钨灯致大鼠背部 30 %TBSAⅢ度烧伤。伤后 3 ,1 2 ,2 4 ,48和 72h无菌抽取腹腔灌洗液 ,按 40 μg ml加入到骨髓红系、粒系培养体系中培养。 结果 伤后 3 ,1 2 ,2 4 ,48和72h,烧伤组和复合伤组的CFU E、BFU E和CFU GM培养集落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且以伤后 2 4h最高 ,烧伤组高达 2 1 5 7%、2 0 2 3 %和 2 4 1 2 % ,复合伤组为 1 88 1 %、1 4 7 7%和2 0 4 6 %。但当加入放射损伤大鼠腹腔灌洗液时 ,仅有很少的CFU E、BFU E和CFU GM集落生长。结论 烧伤与放烧复合伤后的腹腔灌洗液对骨髓红系、粒系造血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照射组则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重组人IL 2体外激活G CSF动员的健康供者外周血干细胞 ( peripheralbloodstemcell,PBSC)移植物的抗白血病细胞毒作用 ,以及rhIL 2处理对PBSC移植物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细胞培养条件下 ,PBSC移植物与不同浓度rhIL 2 ( 10 0 0 ,50 0和 2 50U /ml)共培养 2 4及 72h ,采用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法测定激活的PBSC移植物细胞毒作用 ,并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变化 ;采用集落形成试验测定PBSC移植物形成CFU GM、BFU E的能力。结果 :经rhIL 2体外处理的PBSC移植物 ,其细胞毒作用显著增强 ,不同rhIL 2浓度之间无显著差异 ,培养 2 4及72h则有显著差异。rhIL 2体外处理对PBSC移植物形成CFU GM、BFU E能力无抑制作用 ,且有一定的促进。结论 :提示在临床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前 ,体外以rhIL 2处理移植物 ,可显著增强其抗白血病细胞毒作用 ;有可能在输入体内后诱导和 (或 )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和移植物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5.
rhIL-11对外周血小板数及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观察rhIL-11在体外对人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和对3.0Gy照射猕猴的外周血小板数及骨髓造血祖细胞恢复的影响。结果显示,rhIL-11可明显提高照射猴外周血小板数的最低值,缩短血小板最低值的持续时间,加速血小板数的恢复,但未见到血小板数与rhIL-11剂量间的明显关系。rhIL-11不仅直接刺激CFU-MK增殖和分化,而且还可促进CFU-GM、CFU-e、BFU-e及早期的CFU-Mix的增殖。提示rhIL-11可能是治疗血小板减少和骨髓再生不良的一个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反应及骨髓细胞病理改变。方法:采用细胞计数和细胞培养观测总体表面积(TBSA)20%Ⅲ度烧伤合并内毒素(1μg/g体重)腹腔注射后1周内小鼠的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及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动态变化,并用光,电镜和骨髓细胞原位凋亡检测(TUNEL)法观察骨髓细胞病理改变和细胞凋亡。结果:烧伤合并内毒素注射后6小时内,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骨髓CFU-GM略增多,以后逐渐减少,1-5天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以及12小时-5天的骨髓CFU-GM显著地正常对照组,烧伤注射后早期,可见较多的凋亡阳性细胞及髓髓细胞核固缩,碎裂,凋亡小体,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等病理改变。结论: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骨髓粒单系略呈增生反生,继而呈造血抑制,与单烧组,单注内毒素组比较,具有抑制出现时间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苯甲酸雌二醇对受照射小鼠外源性造血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LACA小鼠经60Coγ 线致死剂量照射后移植同系骨髓细胞或胎肝细胞,观察肌注0.15mg苯甲酸雌=醇对造血重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移植前3天或移植后1天一次用药,对外源性遗血重建均有抑制作用。与移植对照组相比,外周血自细胞,骨髓有核细胞,骨髓CFU-S和CFU-GM—D以及股骨与脾脏的组织学改变均有延迟恢复的趋势,尤以移植后用药更为显著,且加速受体小鼠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比较全身照射对自体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70例自体和异体造血干细胞患者移植后造血系统重建状况进行动态观察及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移植后,粒细胞、血小板的下降与回升有一定规律性,自体移植组和异体移植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分别为14和16 d,血小板恢复时间分别为23和27 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无论自体或异体移植组中,外周血移植均较骨髓移植的造血系统重建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收剂量≥10 Gy者血小板重建时间较<10 Gy者缓慢(P<0.05);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与吸收剂量无关。结论 在全身照射剂量条件相同情况下,自体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系统重建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较骨髓移植造血重建迅速,血小板恢复时间与吸收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APBSCs)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体系体外培养MSCs,将自体骨髓MSCs与APBSCs共移植治疗1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并与同期进行的12例未联合MSCs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APB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造血恢复及并发症比较。结果:MSCs输注无明显不良反应;联合移植的患者,造血恢复中性粒细胞(ANC)≥0.5×109/L平均9.52 d,血小板(PBC)≥20×109/L平均9.05 d,较对照组恢复快(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较对照组低(P<0.05);口腔溃疡和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s与APBSCs联合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可行,移植后造血重建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梁金菇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梁金菇多糖(LJPS)对造血功能辐射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用造血祖细胞克隆法,内源性脾结节形成法,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脾脏指数等方面观察了LIPS对60^Coγ射线照射5.5Gy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辐射骨髓及脾脏细胞的 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LJPS辐射后第7天骨髓CFU-GM,CFU-E,CFU-F数量增加,辐射第14天的骨髓有核细胞数,脾脏指数,CFU-S明显增多,辐射第3,7,14天骨髓,脾脏bcl-2蛋白表达上升。结论:LJPS对小鼠造血功能辐射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其机理与调节骨髓,脾脏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