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60~70岁患者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与生物瓣置换术后生存率、术后瓣膜并发症情况及再次手术率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的64例60~70岁患者与同年龄段的147例行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前基线资料,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对患者分组。分组后比较两组患者瓣膜置换术后的生存率、瓣膜相关病死率、瓣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手术率的差异。 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机械瓣组与生物瓣组术后6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瓣膜相关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160,P=1.000)。机械瓣组术后并发症包括机械瓣非结构性功能异常1例(2.1%),栓塞1例(2.1%)、出血1例(2.1%),生物瓣组术后并发症包括瓣膜血栓1例(2.1%)、栓塞4例(8.2%)。总体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321)。生物瓣组6年内再次手术1例(2.1%),机械瓣组未发生再次手术,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1.000)。 结论 我中心60至70岁年龄段患者行主动脉瓣机械瓣或生物瓣置换术后6年的生存率、瓣膜相关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手术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风湿性心病(风心病)常有左房血栓形成,特别是并发了心房颤动(房颤)者40%有左房血栓,新形成的心房内血栓易于脱落,引起动脉系统栓塞,其中以脑动脉栓塞最多见.风心病置换机械瓣术后需终身抗凝,血栓栓塞发生率每年4%~5%.在发生栓塞后及早进行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可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截至1996年6月,我们共进行高压氧治疗的风心病脑栓塞55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房颤并脑栓塞27例;风心病置换机械瓣术后并脑栓塞28例.  相似文献   

3.
戊二醛固定的猪瓣的长期耐久性还未明确。这些瓣膜移植后有可能要重新换置。生物瓣都会因磨损和撕裂而逐渐发生退化,但其确切的失效率则尚不了解。本文复习经最长为9年随访期的猪瓣的自发性退化率。着重分析移植在794个病人中的938只猪瓣。方法:1974年6月至1980年12月期间换置Hancock或Carpentier-Edwards猪瓣794例病人,共换置938只瓣膜。术后未能出院的病人,未经尸检以致死因不明的病人或与瓣膜无关的晚期死亡病人,以及失访的病人均不包括在内。由于感染、血栓栓塞和瓣周漏以致瓣膜失效的病人也不包括在内。但因制作缺陷而发生机械失效的瓣膜则包括在  相似文献   

4.
由于机械瓣术后血栓栓塞的并发率很高,作者等自1967年起应用异体主动脉瓣作心脏瓣膜换置术。但术后五年二尖瓣换置者中的60%、主动脉瓣换置者中51%出现瓣膜功能紊乱,故从1971年起已停用这种瓣膜,改用戊二醛保存的猪主动脉瓣异种瓣膜。4  相似文献   

5.
自从1961年Starr和Edwards倡用人造瓣膜替换术以来,血栓栓塞一直是瓣膜替换术后的主要危险。早期应用的瓣膜,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在25~30%以上,以后随着瓣膜的改进而逐步减少。1967年应用全包布-金属球瓣的人造瓣膜以后,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下降到5%以下。本文旨在对比分析抗凝期间出血的危险和停止抗凝以后血栓栓塞的危险。自1967年10月至1972年4月,作者对303例病人用全包布Starr-Edwards球瓣作  相似文献   

6.
PeterBentBrighan医院心胸科于1972年1月起应用Hancock猪瓣作瓣膜置换术,本文报道病人存活、血栓栓塞、血液动力学和瓣膜失效发生率的长期临床经验。方法:467例换置528个瓣膜,其中男性254  相似文献   

7.
Stars-Edwards 6120型二尖瓣与1200/60型主动脉瓣是瓣环包布、金属支架裸露的笼罩-球型人造瓣膜(简称不包布球瓣)。作者从1965年开始一直延用至今,现已进人第二个十年,较任何其他常用人造瓣膜为长,本文分析其晚期结果。 134例二尖瓣替换术中早期死亡16例(12%);晚期死亡33例,死亡原因与瓣膜有关者占12%。十二年成活率为50%。5例因血栓引起狭窄而需切除瓣膜。随访期间27例发生37次血栓栓塞,发生率为5.8(±1.0)/100病人一年;严重栓塞(包括致死性)为 2.2(±0.6)/100病人一年,9例发生了10次续发栓塞,续发栓塞率为 6.4(±2.1)/100病人一年。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 1.0/100  相似文献   

8.
戊二醛处理的生物心脏瓣膜临床应用已近二十年,由于绝大多数病人术后不需长期抗凝,血栓栓塞和与抗凝有关的出血发生率低等优点,使之得于广泛应用。然而,近年来的观察表明,生物瓣的晚期失功率与日俱增,术后5年为0.2%病人年,术后 5~7年为2%病人年,木后10年为10~20%。Foster等报道生物瓣在二尖瓣位失功率8.5年为20%,11年近40%。在小儿中,术后3~5年达40%以上.这不能不使病人以及医生对使用生物瓣表示耽忧。本文就生物瓣瓣叶钙化、撕裂、穿孔、磨损、血栓阻塞和内膜过度生长等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9.
<正> 机械瓣替换有病变的天然心瓣已近40年,虽然瓣膜类型经历了笼球瓣、侧倾碟瓣和双叶瓣的研制与发展过程,也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瓣膜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及与抗凝有关的出血仍然是当今机械瓣最常见、最严重,也是最难预防的并发症.为此,有关机械瓣血栓形成机制与抗凝强度调控的研究,近年来涉及到瓣膜的流体力学特性、抗凝强度的监测手段、瓣膜的类型和部位、患者的个体差异等方面,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异种猪瓣已被广泛用于儿童人工瓣膜换置术。组织瓣有中央瓣孔,支架低,无需抗凝治疗,血栓栓塞率低以及不发生血管内溶血等优点。迄今为止,除了在有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外,还没有关于异种猪瓣换置术后发生血管内溶血的报告。本文报  相似文献   

11.
从1977年10月起,美国和欧洲许多外科中心在临床上使用了 SJM(St.Jude Medical)心脏瓣膜。这种瓣膜由于应用热解碳和低支架,双瓣叶设计,故具有耐久性好、压力阶差小、涡流轻、血栓率低、血细胞损害小和声响轻等优点。本文报告初次使用此种人工瓣膜150例的经验,重点探讨死亡率、功能紊乱、血栓栓塞和溶血的发生率,并以非创伤性方法测定血流特征。方法:(1)病例 1978年11月至1982年4月间150例病人作了单瓣或双瓣替换,总共使用了171个 SJM 人工瓣。女性55例,男性95例,平均年龄54岁(范围1岁~74岁)。术前心功能按 NYHA 分类均为Ⅲ或Ⅳ级。74例作主动脉瓣替换,56例作  相似文献   

12.
机械瓣所共有的问题是,即使在长期抗凝下仍有高的严重血栓栓塞发生率,以及抗凝所引起的副作用。约15年前猪瓣的发展使许多上述问题得以消除,但由于会产生严重钙化,其长期耐久性仍受到限制。这在钙代谢失调例如慢性肾功能衰退的病人和儿童中尤为突出。Ionescu-Shiley 牛心包瓣在成年人应用中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即使使用较小尺寸的瓣膜时亦然,无血栓栓塞并发症,钙化发生率低,因而作者等曾期望它在儿童病例也会有良好效果。然而观察结果并非如此。本文报告儿童患者中应用牛心包瓣的不良结果,并与最初5年该瓣在成人患者中的应用结果相对比。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79年6月至1987年12月共行换瓣术475例,早期死亡60例,其中12例死后尸检证实为瓣膜血栓栓塞,占死亡率之20%。12例中 MVR10例,AVR 及 AVR+MVR 各1例,生物瓣2例,倾斜型机械瓣10例.术前心功能Ⅲ级8例,Ⅳ级4例。心胸比率0.6~0.8。B 超示左房41~69mm。9例房颤,5例术中证实左房血栓形成。术后10例发生心低排出量综合征,9例心律紊乱,10例听诊瓣膜音欠清脆。4例在术后5~24小时内即开始抗凝治疗,5例24小时后进行抗凝,3例在抗凝治疗前已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 Sequoia2 5 6、HP5 5 0 0、ATL超 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 42例 (4 4个人工瓣 )术后重复出现临床症状的病人 ,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诊断瓣膜梗阻 12个 ,瓣周漏 16个 ,瓣内漏 16个 ,与手术相符率为 :人工瓣膜梗阻为 10 0 %,瓣周漏为 81%,瓣内漏为 87%。引起功能障碍原因有血栓、赘生物、缝线撕脱、碟片磨损。结论 超声诊断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准确性高 ,是临床上评价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的最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无支架自体心包瓣植入后血液动力学特性。  方法 :观察无支架自体心包瓣 (自体心包瓣组 )置换主动脉瓣病人 10例围术期血液动力学指标及术后近期左心功能变化 ,并与双叶机械瓣 (双叶机械瓣组 )置换主动脉瓣病人比较。  结果 :自体心包瓣组病人围术期血液动力学指标优于双叶机械瓣组 ,而且术后瓣膜有效开口面积大 ,跨瓣压差小 ,病人左心室功能和构型恢复较快 ,2年心包瓣膜功能良好。  结论 :无支架自体心包瓣具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特性 ,手术近期效果满意 ,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在心瓣膜病、人工机械瓣及生物瓣患者中预防血栓栓塞的抗血栓治疗的适应证和方法.瓣膜性心脏药血栓栓塞的发病率心瓣膜病患者动脉栓塞的发生率随累及的瓣膜、左室功能不全程度、左房扩大程度和有无心房颤动(房颤)而定.二尖瓣狭窄 10%以上患者可出现栓塞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对心房颤动(房颤)伴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的溶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有血栓形成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40例,按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20例和华法林组20例,利伐沙班组患者应用利伐沙班进行治疗,华法林组患者应用华法林进行治疗,观察期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左心房血栓溶解率、血栓栓塞率及出血发生率。结果:利伐沙班组附壁血栓溶解率85.0%,华法林组附壁血栓溶解率7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血栓栓塞率5%,华法林组血栓栓塞率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出血率5.0%,华法林组出血率10.0%,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伴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中溶解左心房血栓的疗效方面与华法林一致,血栓栓塞和出血风险两者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心脏瓣膜置换术2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0年1月至1990年12月,我院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206例。二尖瓣置换术174例,其中再次瓣膜置换术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18例;三尖瓣置换术2例。使用猪瓣27只,机械瓣197只。术后早期死亡22例,死亡率为10.7%;晚期死亡16例,晚期死亡率1.9%病人年,机械瓣组为1.08%病人年,猪瓣组为5.6%病人年;10年生存率机械瓣组为92.5%,猪瓣组为62.4%。本文就其疗效评价、瓣膜选择、术后并发症及抗疑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儿童人造瓣膜换置术的死亡率比成人高。与儿童有关的因素还包括:体格生长与瓣膜大小的关系;目前尚缺少耐用60~70年的人造瓣膜;血栓栓塞和抗凝与创伤引致出血的危险。几年前推荐的经戊二醛处理的猪瓣似乎解决了儿童瓣膜换置中的某些困难。近年来,作者对大多数儿童选用猪瓣施行瓣膜换置术,显著地扭转了儿童瓣膜换置的临床效果。本文分析过去几年(1967~1978)中儿童与青少年机械瓣与猪瓣换置的效果。方法:病人按换置机械瓣或猪瓣进行分组,每组24例,年龄在2~18岁之间,机械瓣组的平均年龄为13(1/2)岁,猪瓣组为12(1/2)岁。年龄在8岁以下者,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虽然人造心脏瓣膜的材料与设计有了许多的改进,但引起瓣膜功能障碍的各种并发症仍为瓣膜替换后的一个重要威胁。本文报告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1969~1983年期间,再次瓣膜替换术89例,目的是确定再手术的适应证,分析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评价长期的疗效。病人与方法:在上述13年间,共施行瓣膜替换术2,139例,其中生物瓣1,090例,机械瓣1,049例。再手术者89例(4%),其中机械瓣64例(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