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正外周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老年患者存在血管条件及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别,尤其在应用高渗溶液时,易造成血管痉挛、静脉炎、渗出等发生,加重老年患者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为减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的损伤,护理尤显重要[1]我们对70例老年患者的外周静脉输液进行观察护理,针对问题,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减少了各种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笔者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时,并发高渗性脱水的可能原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我科1999年6月~2001年7月,抢救重型脑损伤病人106例,并发高渗性脱水19例,占17.9%,女8例,男11例。30岁以下有2例,30~50岁有7例,50~70岁有10例。治愈12例占63.2%,死亡7例,占36.8%。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小儿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的缺陷。方法:改善输液环境,设置合理的操作流程,加强查对,巡视,责任心的意识,加强护士的培训,结果:本方法不但能减少了患儿输液的护理缺陷,结论:可避免多次穿刺不良,提高患儿的穿刺水平。 相似文献
5.
6.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 ,拔针是输液结束必不可少的工作。由于部分护士只重视一针见血 ,忽视拔针收尾工作 ,常常引起针口处出血、血肿、瘀斑、疼痛、感染等并发症 ,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也影响再穿刺。因此做好拔针护理是保障输液顺利进行的前提。本文结合临床一组观察数字进行探讨。1 资料方法1 .1 病例选择 :随机选择在我院输液室连续输液两天以上患者 3 3 4例 ,男 1 86例 ,女 1 48例 ,年龄 2~86岁 ,6 0岁以上 98例 ,1 2岁以下儿童 74例 ,1 2~6 0岁 1 6 2例。门诊病人 2 2 5例 ,急诊病人 1 0 9例。1 .2 方法1 .2 .1 对照组 :第… 相似文献
7.
8.
9.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护理工作之一,也是患儿治疗的重要手段。儿科门诊存在输液多、工作量大、护理人员不足、疲于应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质量,因此,在儿科门诊输液管理中,如果护士的治疗不规范或缺乏对护患纠纷的认识,就会引起各种矛盾和纠纷,我科多年来是因为护士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服务态度、输液时的巡视与观察,还有护士的责任心不强,输错液体,漏输液体,或者与患儿家长的沟通问题等发生护患纠纷,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寻找原因,采取防范措施,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治疗小儿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小儿血管细,好动,易发生药物渗漏。为了有效的防治,我们加强了巡视、放电视、VCD等方法,有效的防治了许多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总结输液区存在缺陷的原因,探讨相应防范措施.方法 对出现的34例缺陷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通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降低了隐患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涉及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两个方面,是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整个过程必须重视的重要环节[1]。在输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给患者造 相似文献
13.
儿科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治疗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在输液过程中很容易液体渗漏,轻者局部组织肿胀、疼痛,重者引起皮下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治疗效果.对46例因静脉输液引起液体渗漏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最佳治疗方法,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输液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输液时,由于物理、化学及感染等因素对血管壁的刺激而导致血管壁的炎症表现。首先是穿刺点局部感到不适或有轻微疼痛,进而局部组织有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并出现沿静脉走向索状红线,久之可触及条索状硬结,严重者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15.
何万梅 《中华综合医学杂志(哈尔滨)》2005,6(5):489-489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纯中药制剂丹参注射液与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氧氟沙星衔接静滴而发生配伍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和输液计划按时完成,我们针对此现象的发生,进行了细致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康巧荣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2):221-222
2010年1~12月,我病房共有住院人数640例,输液520例。其中输液过程中引起外渗28例,引起静脉炎3例。经过合理用药和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全部恢复静脉弹性,收到满意效果。现将如何预防护理静脉输液引起的外渗和形成静脉 相似文献
17.
中药湿敷治疗输液后静脉炎的护理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治疗静脉输液所引发的静脉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45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清热解毒佐以活血化瘀的中药水煎后湿敷,对照组采用西医传统疗法,507天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及治愈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日内与5日均(P<0.05,P<0.01)。结论 中药湿敷是治疗输液后静脉炎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浅谈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玲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6):707-707
20%甘露醇是一种强有力的高渗性脱水、降颅压、利尿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因其渗透性高加之使用中滴速快,易对血管造成损害且不易恢复,轻者可有局部酸、麻、肿、痛等刺激,重者可引起无菌性静脉炎,甚至不可逆性损伤,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其药理作用,正确应用和护理,预防静脉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分析将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儿童静脉输液过程的基本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所收治的124例静脉输液的患儿为实验对象,将患儿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2人,两组患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实验组患儿的静脉输液过程使用护理干预方法,而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的输液方法.将两组患儿的输液效果和输液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护理干预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和疗效.结果 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方法的实验组患儿在依从性和一针穿刺成功率方面都明显高于采用常规输液方法的对照组患儿,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痛苦,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儿科护理输液治疗可能出现的一些危险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给临床儿科输液护理提供比较安全的护理服务。方法:对2010年~2012年我院的724例接受护理的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填写护理风险因素调查表。结果:儿科护理的危险因素受到社会、护理人员、护患关系、患者、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结论:加强护患沟通,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开展培训,控制院内感染,提升法律意识,改善住院环境,这些举措均能够为儿科输液护理提供安全保障,让患儿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