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育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87-388
目的分析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探讨科学有效的控制对策,以便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180例患者的护理均为采取风险控制对策培训后进行,观察两组风险事件情况和发生率等,对心内科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探讨控制对策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180例中,发风险事件2例,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患者180例中,发生风险事件13例,发生率为7.22%,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内科护理存在多方面的风险,应用科学的控制对策,能够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也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对预防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以及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各75例的手术室护理患者,其中前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护理,称之为对照组。后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对比,称之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5例),低于对照组的30.67%(23例),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中加用安全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需要行静脉输液的患者共126例作为研究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63例)和对照组(n=6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行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1/63),对照组输液时发生不良反应9.52%(6/63),两组比较,P <0.05。经自制问卷调查分析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为85.71%,两组相比,P <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佐以恰当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并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120例,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呼吸内科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提供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使风险事件发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风险管理应用于社区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将本社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内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管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记录并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内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患者的投诉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具体的防范措施。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收治采用了风险管理护理的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行传统护理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风险事故发生率及具体项目,据此分析心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观察组2例(2.2%)发生风险事故,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例(16.7%),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合理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可有效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且可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研究安全型留置针在艾滋病惠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艾滋病患者36例,将其做为对照组(采用普通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42例艾滋病患者做为观察组(采用安全型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被针刺伤发生率为0.0%;对照组护理人员被针刺伤发生率为1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者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安全型留置针应用于艾滋病患者输液治疗中,能够有效预防护理人员在行护理操作时针刺伤,减少职业暴露发生概率,对减轻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及保护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跌倒坠床的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方法纳入我院神经内科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4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同时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记录两组的护理跌倒坠床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跌倒坠床安全事故发生率3.55%低于对照组1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3%高于对照组91.55%(P <0.05)。结论神经内科跌倒坠床安全隐患多来自于患者的疾病、生理、心理、药物等各方面实施针对性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可降低护理跌倒坠床事故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的护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与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15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改革后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和风险的发生情况,对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使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强化,并给予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结果实验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为4.3%,满意度为96.5%;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14.8%,满意度为86.1%,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手术室消毒隔离中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能够使医院的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输液室的护理风险及相关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的120000例次的输液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输液过程中发生的护理风险及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关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儿童输液室的120000例次输液,共有82例次的护理不安全情况发生,其中护患的沟通不到位占91.5%,护理人员对查对制度落实不够占3.7%,输液不良反应占2.4%,新进人员技术不熟练占1.2%,静脉输液速度控制不当占1.2%。结论儿童输液室的大多数护理风险及不安全因素是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得到改善的,以更好的确保儿童输液安全,减少医疗纠纷以及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度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胡春杰 《中国医药指南》2014,(30):351+354-35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临床输液管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常规输液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20.0%)明显小于对照组(6.67%),护理满意度(100%)明显大于对照组(80.0%),且P<0.05。结论加强对脑卒中患者临床输液管理中的细节护理,可明显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结果观察者患者满意率为88%,对照组的满意率为66%,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为6%,对照组12%,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心血管内科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面对紧急情况预先准备应急措施,能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降低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上对于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及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上及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上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的患者采取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方式可提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并降低患者出现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蓝山县人民医院自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实施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后与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未实施风险管理期间的手术室风险事故情况,比较两组的事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风险事故的总例数为4例,发生率为0.2%;对照组发生风险事故的总例数为33例,发生率为2.4%。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可以减少手术室医疗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分析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86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冲动行为风险、自杀风险、出走风险、健康风险、性冲动风险、噎呛风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护理事故发生率(4.65%)、护患纠纷发生率(4.65%)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精神科住院患者做好护理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能够减少多种风险隐患,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用于高校校医院输液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某校医院输液室接受输液治疗的学生患者100例,根据接受输液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观察,比较两组学生患者对输液护理的满意度以及输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高校校医院输液室护理中可以提升患者对输液的满意度,减少输液相关不良反应,保证输液的安全进行,可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妇产科病房护理风险因素,总结防范措施。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与分析。针对妇科护理风险的因素,在护理中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投诉以及医疗失误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93.3%明显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分析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是减少医疗失误、降低患者投诉,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0例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320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32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风险事故发生率及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1%)低于对照组(9.38%),风险事故发生率(3.13%)低于对照组(10.94%),护理工作质量评分(91.15±1.49)分高于对照组(73.23±1.52)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及风险事故发生,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提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低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0例脑出血后并发症患者,分为基础护理+饮食护理+预见性护理的整体干预组(简称观察组)和内科常规护理组(简称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观察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5例(8.33%),对照组出现12例(20.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实施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7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