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比较双丙戊酸钠与托吡酯预防偏头痛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双丙戊酸钠组(68例)与托吡酯组(60例)。其中,双丙戊酸钠组初始剂量为125mg/d,每5d后剂量增加125mg/d,直至剂量为750mg/d后维持该剂量;托吡酯组初始剂量为50mg/d,每5天后剂量增加50mg/d,直至剂量为150mg/d后维持该剂量;两组服药持续5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频率、头痛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持续服药5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双丙戊酸钠与托吡酯均能有效降低偏头痛患者发作频率、头痛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托吡酯组相比,双丙戊酸钠组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强度与持续时间都显著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双丙戊酸钠的副作用更小(P〈0.05)。结论双丙戊酸钠与托吡酯组对偏头痛发作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但双丙戊酸钠应用效果更好、更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双丙戊酸钠、氟桂利嗪单用与合用预防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桂利嗪、双丙戊酸钠及氟桂利嗪合用双丙戊酸钠对偏头痛发作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氟桂利嗪组(41例,A组)、双丙戊酸钠组(42例,B组)及氟桂利嗪合用双丙戊酸钠组(41例,C组),治疗2个月后对上述3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73%及73.81%,预防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有效率92.68%,较A组、B组疗效好。结论:氟桂利嗪、双丙戊酸钠及氟桂利嗪合用双丙戊酸钠对偏头痛发作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氟桂利嗪合用双丙戊酸钠较单独应用其中一种有更好的预防效果,但可能带来更多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2013年5月6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向医务人员和女性发布安全警告:孕妇禁用丙戊酸、丙戊酸钠、双丙戊酸钠预防偏头痛。近期的研究发现,孕妇在妊娠期间服用这些药物,会导致儿童智商下降。该警告信息将被添加到药物说明书中,此外,丙戊酸类药物用于偏头痛的妊娠用药等级也将由原来的“D”级调整为“X”级。  相似文献   

4.
池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491-492
目的探究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5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32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乙组患者33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治愈2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显效率为46.88%,总有效率为81.25%,乙组患者治愈7例,显效21例,有效3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84.85%,总有效率为93.94%,两组患者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对比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郑凯 《药品评价》2010,7(6):15-15
FDA提醒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孕妇服用丙戍酸钠及类似药品可使婴儿出生缺陷的风险升高。这些药品用于治疗癫痫、双相性情感障碍及偏头痛,包括丙戊酸钠、丙戊酸和双丙戊酸钠。在市面上销售的商品名为Depacon(丙戌酸钠注射液)、Depakene(丙戊酸)、Stavzor(丙戊酸)及Depakote(双丙戊酸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100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使用桂枝茯苓胶囊进行辅助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50例,进行常规输液治疗的同时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乙组50例单纯进行常规输液的治疗方法治疗,治疗10d后,随其临床效果和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组的患者治愈38例,显效10例,有效率为96%,临床疗效明显优越于乙组患者治愈22例,显效12例,有效率为68%,在治疗过程中无1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慢性盆腔炎的辅助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适宜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讨偏头痛患者运用托吡酯与丙戊酸钠预防性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依照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2例偏头痛患者平均归入两组,Ⅰ组接受丙戊酸钠口服,Ⅱ组接受托吡酯治疗,对比评估两组的预防性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头痛发作频率、疼痛程度及发作时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的头痛发作频率显著减少,疼痛程度显著减轻,发作时间显著缩短,与Ⅰ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在观察期间均有产生不良反应,但总发生率(Ⅰ组为19.6%,Ⅱ组为15.7%)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实施托吡酯、丙戊酸钠治疗均有确切效果,但相比丙戊酸钠,托吡酯在预防头痛发作、缓解疼痛方面效果更理想,且安全性可靠,可作为今后临床防治偏头痛的一种推荐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尼卡地平和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价值进行比较。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急症患者148例,分为甲组74例及乙组74例,其中甲组采取尼卡地平进行治疗,乙组采取硝普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与乙组在使用药物后高血压症状都有了显著的缓解,但整体效果甲组较乙组更优,且甲组心率情况较乙组更好,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卡地平与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均有较好的效果,但尼卡地平效果更优且安全性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甲组65例,乙组55例。甲组65例患者服用复方甲氧那明2片/次,服用3次/d,同时服用左氧氟沙星0.2 g,服用2次/d。乙组55例患者均服用右美沙芬口服液10 ml/次,服用3次/d。甲、乙两组的治疗循环均为1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观察。结果上述两组患者在通过7 d的治疗后,甲组的临床控制率为62.4%,显效率为27.6%,好转率为7.3%,无效率为2.7%;乙组的临床控制率为20.1%,显效率为22.9%,好转率为46.5%,无效率为10.5%。通过结果显示,甲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超过乙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甲组有3例患者出现乏力、头晕、嗜睡的症状,有1例患者出现便秘,1例患者出现心悸,上述不良反应无持续性,在用药2 d后自行消失。乙组2例患者出现头昏、头痛的症状,2例患者出现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甲组为7.7%,乙组为7.3%,上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非常理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执业药师》2011,(10):19-19
2011年6月30日,基于一项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向医疗专业人员发布信息称,与使用其他抗癫痫药相比,妇女在怀孕期间服用丙戊酸钠及其相关产品(丙戌酸、双丙戊酸钠),出生的儿童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药学》2018,(1):44-46
目的:比较不同抗菌药物对骨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60例临床资料,根据抗菌药物的用药不同将其分为甲组(n=40)、乙组(n=40)和丙组(n=40);甲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乙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预防感染,丙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预防感染;比较3组患者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差异,以及用药后炎症因子(TNF-α、IL-6、Il-8和CRP)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5.00%、30.00%和65.00%,甲组患者用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和丙组(P<0.05);甲组患者用药后各项炎症因子水平测得值均低于乙组和丙组(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术后预防切口感染中,采用头孢呋辛钠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优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左氧氟沙星,能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小儿失神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2月~2010年1月于本院诊治的失神癫痫患儿46例首选丙戊酸钠进行治疗,服用2个月后观察丙戊酸钠临床疗效并进行疗效追踪。对于癫痫发作丙戊酸钠不能完全控制者,加用氯硝西泮治疗。结果:46例患儿总有效44例,占95.7%,其中显效40例,占87.0%;有效4例,占8.7%。另外2例患儿经丙戊酸钠治疗无效,经加用氯硝西泮后失神发作均得到完全控制。完全控制发作已停药者共13例,其中1例因6个月内自行停药而复发,复发率为7.7%,重新对其进行联合治疗后癫痫发作得到完全控制。服用期间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丙戊酸钠对大部分小儿失神癫痫疗效满意,且副作用小。对丙戊酸钠不能完全控制发作者,可加用氯硝西泮,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丙戊酸钠用于治疗癫痫时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而为临床预防或减少其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收集758例服用丙戊酸钠的癫痫儿童的用药方案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适当干预。结果:在758例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病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71例,主要为胃肠道反应25例(35.21%),罕见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脱发、体质量增加各1例。结论:对于使用丙戊酸钠的儿童应给予关注,加强丙戊酸钠的用药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学》2019,(1):137-140
目的:探究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段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90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给药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每组30例;甲组患者术前3~5 h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乙组患者术前1~2 h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丙组患者术前0.5~1 h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比较3组患者不同时段给药对不同类型切口的感染预防效果,及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及药品使用率和切口感染治愈时间的差异。结果:90例患者病历资料中,甲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0.00%,乙组患者为10.00%,丙组患者为30.00%;抗菌药物于术前1~2 h使用能有效抑制感染,乙组患者优于甲组和丙组(P<0.05);抗菌药物使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其次为青霉素类;其中甲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80.00%,乙组为75.00%,丙组为75.00%;预防切口感染主要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主;甲组50.00%患者停用抗菌药物时间主要在术后第4天,乙组50.00%患者停用抗菌药物时间主要在术后第1天,丙组45.00%患者停用抗菌药物时间主要在术后第2天,表明术前1~2 h用药,治愈感染时间为最短。结论:普外科手术患者在临床用药准则基础上,于术前1~2 h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避免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治疗偏头痛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某院神经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诊治的偏头痛病患62例,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分为甲、乙组,甲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乙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并对比最终的临床效果。结果:甲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93.8%(30/32)显著高于乙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患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好转,且甲组VAS评分(2.67±0.84)显著低于乙组(4.37±0.79),P0.05;甲组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3%和复发率9.4%显著低于乙组16.7%、23.3%,P0.05。结论:治疗偏头痛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改善病患的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和复发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多糖铁复合物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首次早孕检查无贫血的孕妇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0例。甲组于首次妊娠检查第2天开始服用多糖铁复合物,乙组于妊娠第13周开始服用多糖铁复合物。分别于孕24周、32周及分娩前各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对比2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及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不良反应。结果甲组孕24周、32周及分娩前的 Hb、RBC、HCT 均较乙组高(P ﹤0.05);甲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都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多糖铁复合物可有效的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且无不良反应,其预防效果与使用时间有关,故建议在孕早期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本院神经外科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间156例颅脑手术患者术后预防使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探讨血药浓度监测对预防颅脑手术后常规使用丙戊酸钠预防癫痫发作的意义。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并结合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年龄、性别、剂型、合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22例患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维持50~100μg/mL之间,其中109例有效(89.3%);血药浓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不同年龄组的患者年龄<15岁和≥55岁者肝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受年龄、性别、剂型、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患者基本情况,通过测定血药浓度个体化使用丙戊酸钠,使丙戊酸钠在颅脑术后常规使用丙戊酸钠预防癫痫发作方面得到更安全、合理、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预防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发作的效果。方法: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时未发生癫痫的患者共计287例,随机分为预防组143例、对照组144例。预防组入院后即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未出现癫痫发作前不使用抗癫痫药物,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结果:预防组癫痫总发生率9·79%,对照组癫痫总发生率20·8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发作的预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偏头痛是以一例或双侧发作性博动性头痛为特征的常见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对其防治有了很大的进展,现综述如下。1硫酸镁张氏等[1]用33%硫酸镁10nd,3次/d口服或将25%硫酸镁注射液2.5~50s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滴,1次/d,3~5天后改为口服,2个月为1疗程。治疗偏头痛77例。结果:基本治愈sl例,显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gi%。2丙戊治钠SPrensen曾见2例严重偏头痛用丙戊酸钠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对22例偏头痛患者进行前瞻性预防试验,剂量1.Zg/d,分早晚2次口服,维持血浓度水平700umo八左右,随访3~12个月。结果11例发作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20.
陈乃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212-213
目的探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年收治的2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11例患者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清除血肿,乙组11例患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效果。结果甲组患者治愈1例,显效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恶化2例,显效率为17.95%,总有效率为66.67%;乙组患者治愈2例,显效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恶化1例,显效率为56.41%,总有效率为89.74%。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