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综述近年来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的研究者发现及人工合成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提供一些思路。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作为一类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剂,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是各种血小板聚集剂导致血栓形成的最后通道.综述上市和部分开发中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类药物.  相似文献   

3.
王颖峥  周颖  崔一民 《药品评价》2013,(18):31-33,36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是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最终共同途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与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抑制血栓形成,是一类高效和特异的抗血小板药物,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等疾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抗血小板药物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疗效显著。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正在不断进入临床试用 ,特别是抗血小板膜糖蛋白药物在广泛深入的研究之中。本文对近年来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其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在血小板的聚集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的结构和功能,抗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及其对冠心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血小板糖蛋白 (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能明显阻断血小板表面的GPⅡb/Ⅲa受体 ,抑制凝血因子Ⅰ引起的交联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因此它能有效地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缺血性并发症 ,并且可以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长期预后 ,是一类很有应用前途的抗血小板药物。本文对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应用和安全性等作综述介绍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抗血小板药物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疗效显著。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正在不断进入临床试用,特别是抗血小板膜糖蛋白药物在广泛深入的研究之中。本文对近年来糖蛋白Ⅱb/Ⅲ a受体桔抗剂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药依替巴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替巴肽是一个合成型的环多肽。它通过抑制凝血因子Ⅰ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依替巴肽可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依替巴肽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王艳霞 《河北医药》2009,31(5):584-586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GPⅡb/Ⅲa抑制剂)是近年来研发的抗血小板聚集的新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断血小板膜表面的GPⅡb/Ⅲa受体,使GPⅡb/Ⅲa不能被激活,进而让其无法与纤维蛋白原相结合,最终导致抑制血小板聚集。对于其临床应用范及效果,世界范围的医药人员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现在认为:GPⅡb/Ⅲa抑制剂拓展了心脏病诊治的范围和前景,是一类很有应用价值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曹世红 《淮海医药》2012,30(1):91-92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是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最终共同途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与GPⅡb/Ⅲa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抑制血栓形成,是一类强力、高效和特异的抗血小板药物。本文通过CH-  相似文献   

12.
13.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是血小板聚集的终末共同途径,因而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有效地预防血小板介导的血栓形成。本文对血栓形成的机制以及近年来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抗血栓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intrifiban(eptifibatide,商品名Integrilin)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PURSUIT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血小板Ⅱb/Ⅲa:使用integrilin的受体抑制治疗)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品用于这一适应证的许可已为时不远了。PURSUIT研究是一项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无Q波心肌梗塞(MI)病人中进行的最大的研究,有将近11000例病人。与安慰剂相比,本品治疗可显著降低MI的死亡率和复发率。这些结果与较早的Integrllin减少血小板聚集和冠脉血栓研究之Ⅱ(IMPACT-Ⅱ)研究的结果相差甚远,IMPACT-Ⅱ研…  相似文献   

16.
血小板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对于该病的主要治疗策略是针对其开展的抗血小板治疗.以往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为阿司匹林(aspirin)和氯吡格雷(clopidogrel),但是从目前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来看,一些患者在服用药物后也...  相似文献   

17.
大量研究表明,凝血和血小板在冠心病的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许多接受经皮经胜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病人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给予阿司匹林和(或)肝素等,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率仍颇高。最近大量研究证实,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括抗剂能有效预防冠状动脉干预后的并发症,且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长期预后。1临床应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GPⅡb/Ⅲa受体措抗剂主要有阿昔单抗(abciximab),eptifibatide,拉米非班(lamifiban)以及替罗非班(tirofi-ban),这四种药物均为静脉制剂…  相似文献   

18.
1名45岁的女性患者,因不稳定心绞痛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前14天,开始规律口服阿司匹林100mgqd,氯吡格雷75mgqd,同时连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7天。术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Ⅱb/Ⅲa受体拮抗剂)和普通肝素,术后1h,血小板下降至3×109·L-1,并伴有阴道出血。停用以上药物并予丙种球蛋白、血小板输注后4日,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水平,推测替罗非班是最可能导致血小板下降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2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于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诱发血小板激活、聚集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为最重要的发病机制,而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起关键作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且作用彻底、完全,能明显降低ACS的心血管不良事件[1].对我院应用欣维宁治疗ACS146例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