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及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及早期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对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开放复位,单侧或双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恢复胫骨平台解剖,坚强内固定、植骨及早期功能锻炼。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0.4个月。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5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采取切开复位、植骨、解剖钢板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有效措施。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实施早期综合的康复措施能使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维军  陆兵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191-1191
目的分析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1例行切开复位胫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对损伤的韧带和半月板进行修补。术后根据术中固定情况行患肢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锻炼(CPM)功能锻炼。结果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8个月,平均14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13例,良1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1%。结论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满意,早期行CPM功能锻炼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前胫骨平台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多为高能量暴力损伤,属关节内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其手术方法有:螺丝钉固定术;单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术;双接骨板内固定术。本院自1997年5月至2006年7月收治4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接受螺丝钉,及单、双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随访8~30个月,结果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7月7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均采取切开复位支持钢板内固定,塌陷超过0.5cm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 76例随访72例,随访6~24个月,按KDLMERT膝关节功能恢复标准,膝关节功能优良者63例,优良率87.5%。结论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须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和内固定方式,重视胫骨平台骨折分期处理和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合理选择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案。方法对23例胫骨平台骨折LCP+开窗植骨复位,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3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膝关节是下肢主要负重关节,大多数胫骨平台骨折改变了膝关节的解剖形态及膝关节的轴向对线,所以要求手术治疗恢复其精确的解剖关系,良好的复位,内固定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及合并膝关节周围组织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各种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不同类型软组织损伤的相互关系,探索其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对47例胫骨平台骨折及合并组织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患者均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骨缺损者予以植骨,伴周围软组织严重挫伤者待软组织条件改善后再手术,对不同类型软组织损伤同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术后随访45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于12周内愈合,所有患者均恢复了患肢的正常力线,患肢稳定。结论强调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复位固定与合并软组织损伤治疗并重,对合并损伤的诊断必须早期、全面、详细、明确,在稳定内固定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软组织损伤必须正确处理,术后早期、合理功能锻炼,最大程度挽救膝关节功能,减少晚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及软骨修复药物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10月~2009年5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0例,给予手术治疗+术后CPM膝关节功能锻炼+氨基葡萄糖类等药物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防18.5个月,膝关节HSS评分显示优26例,良14例,术后2周膝关节屈曲101.5°,术后随访中膝关节屈曲121.6°,无伤口感染,无内固定钢板松动或断裂。结论:手术复位内固定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及软骨修复药物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良好,膝关节恢复功能较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AO支撑网板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至2002年间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AO支撑钢板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随访8个月-4年,对手术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膝关节功能均基本恢复正常,优良率达90.13%,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应用AO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可靠的临床治疗方法,其固定牢固,允许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采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1例,进行回顾性治疗分析。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限为3~18个月,随访病例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8-14周,平均为10周,功能评分用Hohl评分法评定,结果优16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90.49%。结论采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固定稳妥、缩短外固定时间,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年12月至2009年1月应用胫骨近段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72例。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时间6~32个月,骨折均愈合。采用Hohl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评定标准,优51例,良11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97%。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应用解剖钢板使骨折得到了牢稳固定,提供了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条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微创钢板接骨术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方面的效果及影响。方法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0例,回顾分析对患者采用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有无并发症、膝关节屈伸度、Rasmusscn评分优良率及Ali标准等。结果经过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后,随访手术患者6~24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发现,按照Rasmusscn评分标准,Rasmusscn解剖复位评分优27例,良12例,差1例,优良率97.5%;Rasmusscn功能评分优23例,良15例,差2例,优良率95%。固定失败者3例,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可见微创钢板接骨术效果显著,优良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好方法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3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Schatzker分型采取对应的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3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7~31个月,全部平台骨折均骨性愈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良率88.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采取合适的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恢复膝关节屈伸功能,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CPM功能锻炼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行CPM功能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结果随访12~23个月,X线片愈合时间3~8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良率90.38%。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强调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内固定以加压锁定钢板钢板较好;早期行CPM功能锻炼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目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福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182-182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总结43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术前常规行正侧位片和CT检查,术中对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分别用克氏针、T型L型钢板及松质骨螺钉或螺栓固定加植骨术,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对43例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5年。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优40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8%。结论: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解剖复位、关节内固定植骨支撑、术后早期屈膝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彭亮  刘建纯  王永夷  郭志伟 《安徽医药》2012,16(10):1483-1484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64例,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 64例随访58例,按KDLMERT膝关节功能恢复标准,膝关节功能优良者50例(86.2%),可差者8例(13.8%).结论 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须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和内固定方式,重视胫骨平台骨折分期处理和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张启增  高晓红  王冰 《河北医药》2010,32(10):1244-1245
目的 选择小切口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技术,应用LC-LCP治疗胫腓骨骨折.方法 自2006年有选择性的共施行 LC-LCP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段骨折15例,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保护好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有限显露骨折部位,C臂机下手法复位,骨膜表面顺行插入LC-LCP接骨板,分别于接骨板近、远端上自攻自钻锁定螺钉,次日开始功能锻炼.定期门诊随访,并评定其疗效.结果 1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已愈合, 功能评定采用Johner-Wruhs评分,优12, 良2例,可1例,总优良率为93%.结论 小切口LC-LCP接骨板内固定,具有创伤少、骨折固定牢靠、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一种对胫骨中段复杂骨折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依据三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经验。方法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2例,Ⅵ型7例。依据三柱分型均为三柱骨折。用三切口、三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9例,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于术后1、3、6、12个月等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3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4-20周。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79-97分,平均88.7分。结论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三钢板复位固定可同时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有效防止了术后骨折再移位、关节面再塌陷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多能达到非常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06年收治的26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Ⅱ型4例,Ⅲ型10例,Ⅳ型6例,Ⅴ型4例,Ⅵ型2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植骨,术后康复治疗。结果:26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3个月。采用马元璋评价标准,优良率为92%。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解剖复位内固定,术后积极的无负重下膝关节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双钢板髓钉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1例,术后随诊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41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满意,按Rasmussen胫骨髁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良率90.24%。结论应用切开复位钢板髓钉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使骨折解剖复位,双钢板支撑固定使骨折坚强固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应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7例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行复位内固定手术。术中在关节镜下观察胫骨平台的复位情况,同时行内固定,术后根据情况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27例随访4~24月(平均15个月)。疗效按Sanders等关节评分法评估:优17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8.8%。结论关节镜下治疗SchatzkerⅠ~Ⅲ胫骨平台骨折既能够进一步检查处理关节内情况,又能够获得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对关节损伤小、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