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酚(ba-clofen,Bac)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脊髓GABA转运体-1的影响。方法建立坐骨神经结扎致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在行为学实验部分,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NS组、Bac1组、Bac2组、Bac3组(n=8),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0.1、0.3、1.0μg巴氯酚10μl,并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0.5、1、2、4、8、12、24 h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l latency,TWL)以及运动功能。在第2部分,将大鼠分为NS组与Bac组,鞘内分别给予0.3μg巴氯酚或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1、4、8 h取大鼠脊髓腰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脊髓节段GAT-1免疫阳性神经元(n=6);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30 min、1、2、4、8、12和24 h取大鼠脊髓腰段,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脊髓节段GAT-1蛋白含量(n=4)。结果鞘内注射巴氯酚后0.5~2 h,Bac1组、Bac2组与Bac3组大鼠MWT和TWL均较NS组明显升高(P<0.01,P<0.05),鞘内给药后4 h,Bac2与Bac3组大鼠MWT和TWL仍较NS组明显升高(P<0.01,P<0.05),给药后8 h,Bac3组MWT与TWL仍高于NS组(P<0.05)。与NS组和给药前比较,鞘内注射0.3μg巴氯酚后0.5~4h,大鼠脊髓节段的GAT-1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P<0.05),大鼠脊髓背角浅层GAT-1免疫阳性染色灰度值亦明显降低(P<0.01,P<0.05),至给药后8 h,GAT-1的表达逐渐增多,与NS组和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酚可减轻坐骨神经结扎致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痛觉过敏,其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水平GAT-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先鞘内给予新斯的明对切口疼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①采用序贯法测定预先鞘内给予新斯的明对切口疼痛大鼠镇痛作用的ED50值;②预先鞘内给予新斯的明对切口疼痛大鼠痛行为学的影响;③运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新斯的明对脊髓背角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①预先鞘内给予新斯的明对切口疼痛大鼠镇痛作用的ED50值为8.36μg,95%可信区间为6.68~10.70μg;②手术组大鼠累积疼痛评分明显高于F组,预先IT新斯的明可明显降低术后疼痛引起的累积疼痛评分;③与S组相比,新斯的明ED50量明显抑制c-fos蛋白的表达,作用主要产生在Ⅰ~Ⅱ层、Ⅴ~Ⅵ层,以Ⅰ~Ⅱ层分布最多。结论①预先新斯的明5~15μg鞘内应用可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抗伤害作用;②预先鞘内注射新斯的明的抗伤害作用与抑制c-fos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鞘内联合应用吗啡和氯胺酮对神经痛大鼠脊髓P物质表达的影响。方法12只Wistar大鼠,体质量220~260 g,制备坐骨神经结扎模型并鞘内置管,随机分为4组(n=3):B组为空白对照组;C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M组鞘内注射吗啡20μg;KM组鞘内注射吗啡10μg和氯胺酮25μg。坐骨神经结扎术后第4天开始鞘内给药,1次/d,连续7 d。用药7 d后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免疫组化法测定脊髓P物质的含量。结果C组P物质表达明显低于B组(P<0.05)和KM组(P<0.01);KM组P物质表达明显高于M组(P<0.05)。结论鞘内联合应用吗啡和氯胺酮的抗伤害性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脊髓背角P物质的含量有关;脊髓背角P物质含量减少,可能介导慢性坐骨神经损伤后的痛敏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4.
<正> 本实验室(1935年)从牛小脑中分离纯化了一种内源性的GABA受体结合抑制物(GABA receptorinhibitor,GABA-RI),达至HPLC凝胶柱单一峰纯度,初步分析为分子量6000以下的肽类物质。 大鼠以乌拉坦麻醉,常规气管插管和左侧领总动脉插管,经压力换能器连于多导生理记录仪描记血压。脑室内注射(icv)GABA受体激动剂GABA(400μg)和蝇蕈醇(1μg)使血压下降30 mmHg,icv GABA受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巴氯芬对大鼠胫骨癌痛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建立SD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第9天64只模型大鼠随机分8组(n=8):N1、N2组(生理盐水 10μ1),B1、B2组(巴氯芬0.1旭),C1、C2组[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特异性拮抗剂(CGP3534:8)60 μg],D1、D2组(CGP35348 60 μg+巴氯芬0.1 μg).NI、B1、C1、D1组单次鞘内给药前0.5 h、给药后0.5、1、2、4、8、24 h使用Von Frey纤维测定患肢机械缩足阈值(MWT).N2、B2、C2、192组鞘内连续给药4 d,每天给药1次,最后一次给药后6 h处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l/2)表达.结果 与N1组比较,B1组大鼠MWT明显增加(P<0.05),持续时间为4 h;与N2组比较,B2组大鼠脊髓背角p-ERK1/2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巴氯芬可能通过GABAB受体调控下游p-ERK1/2变化减缓胫骨癌痛,其作用可被CGP35348阻断.  相似文献   

6.
作者采用长期鞘内注射巴氯芬(Baclofen)治疗严重痉挛状态取得令人的满意的效果。方法 18例脊髓性(多发性硬化、退行性脊髓病、脊髓创伤、脊髓缺血、横贯性脊髓炎)和脑性(脑性瘫、颅脑创伤、缺血性疾病)痉挛状态患者。将一带有自控泵的导管自患者腰椎刺入胸10~腰1蛛网膜下腔。首次给药25μg,继之稳步增加。8~12小时的有效剂量为每天25μg。为确定本品的疗效和12小时有效剂量,另有38例患者接受一次性鞘内给药。结果 18例长期鞘内注射巴氯芬的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总随访时间24年。接受一次性鞘内给药的38例患者,给予一剂巴  相似文献   

7.
干燥阿拉伯艾蒿的酒精提取物对体外[~3H]地西泮和大鼠大脑皮质细胞膜结合产生抑制作用,两种化合物被分离纯化,其化学结构为毛地黄黄酮和玄参黄酮(IC_(50)分别为1.3±s0.1和22.7±S2.5μmol·L~1),两种化合物在体外还能抑制[~3H]哌唑嗪和大鼠脑皮质细胞膜结合,但不能改变[~3H]蝇蕈碱乙酰胆碱受体,[~3H]蝇蕈醇,[~3H]SCH 23390和[~3H]螺哌隆和膜的结合,Scatchard plot分析提示两种化合物对[~3H]地西泮和膜结合的抑制作用是通过竟争性和非竞争性混合机理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Poly(A)~+mRNA翻译产生的GABA受体-氯离子通道复合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化药理学方法首次在注射了胚鸡脑poly(A)~+mRNA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面检测到GABA受体复合体,从生化角度证实了移植GABA受体、安定受体的结合部位及其功能部位氯离子通道的存在。注射Barth液和poly(A)RNA的卵母细胞不能表达此受体复合体。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中,〔~3H〕FNZP终浓度高于0.6nmol/L时,结合趋于饱和,K_D=1.17nmol/L,B_(max)=1.5fmol/cell。此结合可被过量的氟安定抑制,而不受QNB的影响。蝇蕈醇(20μmol/L),内源性GABA受体激动剂(19μg/μl),苯巴比妥(500μmol/L)可以增强移植安定受体与〔~3H〕FNZP的结合。GABA(2μmol/L)及低浓度的印防己毒素(50μmol/L)对结合无影响,较高浓度(125μmol/L)的印防己毒素对结合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鼠侧脑室置管后2 d, 观察icv GABAA受体激动剂蝇蕈醇和(或)其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对麻醉箱内异氟烷最低有效浓度(反映最低肺泡有效浓度)和翻正反射恢复时间的影响. 结果表明icv 5 mmol·L-1蝇蕈醇2 μL明显降低箱内异氟烷最低麻醉浓度, 延长大鼠翻正反射恢复时间; icv 0.5 mmol·L-1荷包牡丹碱2 μL对异氟烷的最低麻醉浓度和翻正反射恢复时间皆无影响, 但可部分拮抗蝇蕈醇降低异氟烷最低麻醉浓度和延长翻正反射恢复时间的作用. 以上实验结果提示, 蝇蕈醇和异氟烷间有协同作用, 但脑内的GABAA受体可能不是异氟烷全麻作用的主要靶位.  相似文献   

10.
巴氯芬(baclofen)可抑制CNS数个区域的神经原活性,对脊髓损伤患者直接鞘内注射有很强的解痉作用,但也存在癫痫发作的危险。本文报道3例鞘内注射巴氯芬后出现癫痫发作病人。1例严重脑创伤患者,CT显示大范围双向皮层和皮下挫伤,右侧更明显,弥漫性水肿产生幕迹,短暂压迫脑干。患者过大的肌张力,不能应用口服解痉疗法,采用巴氯芬鞘内试验量(50、75、125、200、250、250μg)可缓解痉挛状态。但是,在注射124μg后2小时,患者呈现泛化灶性运动癫痫发作。经静注安定(ZO。g)、苯妥英(每天25Omg,立天,后改口服)癫痛未再发作。4…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米诺四环素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方法所有大鼠术前8d鞘内置管,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来分别评价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前给药组:生理盐水10μl或米诺四环素50μg,于坐骨神经结扎前1d开始持续到术后1d(每天2次)鞘内注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分别于术前2d,术后1,3,5,7,14d测定;后给药组:坐骨神经结扎后7d,鞘内注射1次生理盐水10μl或米诺四环素50μg,其对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的影响分别于给药后0.5、1、2、4、8h测定。结果CCI大鼠从术后1d形成稳定的热痛敏和机械痛敏,前鞘内注射米诺四环素明显增加CCI大鼠MWT和TWL(P<0.05,P<0.01),相反,后鞘内注射米诺四环素对CCI大鼠MWT和TWL无明显影响。结论前鞘内注射米诺四环素明显抑制CCI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提示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参与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引发神经病理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鞘内注射哌唑嗪对氯胺酮抗伤害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脊髓α1 受体和氯胺酮(Ket, 37. 5mg·kg-1,ip)抗伤害作用的关系。方法 用热水甩尾法观察大鼠鞘内预先注射α1 受体拮抗剂哌唑嗪(Pra, 10, 30μg)对Ket抗伤害作用的影响。并用c fos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Ket对痛刺激诱发的大鼠脊髓c- fos表达的调节作用及鞘内预先注射Pra(30μg)对Ket调节作用的影响。结果 鞘内单独注射各剂量Pra对动物痛阈均无明显影响(P>0 .05), 鞘内预注Pra(10μg)对Ket抗伤害作用无明显影响(P>0 .05)。而鞘内预注Pra(30μg)则可明显减弱Ket抗伤害作用(P<0 .05)。痛刺激前给予Ket明显减少背角各层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数量(P<0 .05),Ket对痛刺激诱发的脊髓ⅠⅣ层c fos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被鞘内预注Pra所减弱(P<0 .05)。结论 脊髓α1 受体参与Ket抗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感染患者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的适宜给药方案。方法:通过测定患者脑脊液的万古霉素浓度,对1例颅内感染患者进行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的调整。结果:该脑膜炎患者采用静脉使用抗菌药物联合鞘内万古霉素的治疗方案,成功地治疗了颅内感染,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患者每日或隔日鞘内注射万古霉素5~15mg,脑脊液谷浓度为9.45~105.34μg·mL~(-1),血中浓度始终<0.24μg·mL~(-1)。结论:患者脑脊液中万古霉素的代谢情况受到给药方案、患者状态等多因素的影响,脑脊液的药物监测可以为鞘内注射的给药剂量调整提供依据,协助医师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鞘内联合应用吗啡和氯胺酮对慢性神经痛大鼠的抗伤害作用机制及对吗啡耐受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大鼠,体质量220~260 g,制备坐骨神经结扎模型并进行鞘内置管,随机分为5组(n=8):B组为空白对照组;C组鞘内注射0.9%盐水10μL;K组鞘内注射氯胺酮50μg;M组鞘内注射吗啡20μg;KM组鞘内注射吗啡10μg和氯胺酮25μg。坐骨神经结扎术后第4天开始鞘内给药,每日1次,连续7 d。用药7d后处死大鼠,取大脑皮质、海马、脑干组织,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浓度和NOS活性。结果与B组比较,C和K组脑干NO浓度升高,M组皮质、海马、脑干中NO浓度均升高;与C组比较,M组皮质、海马NO浓度升高,KM组海马、脑干中NO浓度降低;与M组比较,KM组皮质、海马、脑干NO浓度均降低(P<0.05或0.01)。与B组比较,C、K和M组皮质、海马、脑干中NOS活性均升高;与C和M组比较,KM组皮质、海马、脑干中NOS活性均降低(P<0.05或0.01)。结论神经病理性痛大鼠鞘内联合应用吗啡和氯胺酮可在脊髓上水平产生抗伤害性作用,并可抑制吗啡耐受的形成,这可能与大脑皮质、海马、脑干的NO水平和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金晓红  杨建平 《江苏医药》2005,31(9):666-668
目的研究丙泊酚内脏痛镇痛机制是否与脊髓阿片受体有关。方法56只成年雄性SD大鼠蛛网膜下腔埋入导管后随机均分为8组,分别鞘内预注生理盐水(NS)或纳洛酮2μg/只、4μg/只或8μg/只,再腹腔注射NS或丙泊酚10mg/kg,随后采用结直肠扩张的内脏痛实验动物模型,以腹壁明显收缩变平的最小扩张压力值作为内脏痛反应(VMR)阈值,观察大鼠60min内内脏痛阈的变化。结果单纯腹腔注射小剂量丙泊酚后,5~25min内大鼠内脏痛阈显著升高(P〈0.01),10min达高峰(%MPE=37.2%);单纯鞘内预注不同剂量纳洛酮大鼠内脏痛阈无明显变化(P〉0.05);先鞘内预注不同剂量纳洛酮再腹腔注射丙泊酚后,丙泊酚所致抗内脏伤害作用被不同程度的减弱。结论(1)小剂量丙泊酚对内脏伤害刺激具有抑制作用;(2)纳洛酮剂量依赖、时间依赖地拮抗丙泊酚的抗内脏伤害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脊髓阿片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it)硫酸镁(MgSO4)和吗啡对切口痛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p-αCaMKⅡ)表达的影响。方法所有大鼠术前8d鞘内置管,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热缩足潜伏期和累计疼痛评分来评价大鼠疼痛行为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来测定吗啡和硫酸镁对大鼠脊髓背角p-αCaMKⅡ表达的影响。结果术前或术后30minit吗啡5μg或MgSO4188μg和吗啡2.5μg使术后2h的机械性缩爪阈值(MWT)和热刺激缩爪阈值(TWL)明显延长(P<0.01),累积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1);术前30minitMgSO4375μg或吗啡5μg或MgSO4188μg和吗啡2.5μg使大鼠术后2h脊髓背角p-αCaMKⅡ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it吗啡5μg或MgSO4188μg和吗啡2.5μg具有确切的抗伤害作用,其抗伤害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p-αCaMK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注射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预处理对在体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SCIRI)后神经元自噬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鞘内注射30μL生理盐水)、Dex组(缺血前3 d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30μL)、Dex+ATIP组(缺血前3 d鞘内注射10μg右美托咪定+10μg阿替美唑共30μL)。Sham组仅暴露主动脉弓而不结扎,其他各组开胸后无创动脉夹夹闭主动脉弓14 min后再开放,建立SCIRI模型。各组手术前均于L5-6鞘内置管并连续注射3 d。损伤后48 h内每12小时取5只大鼠,采用Tarlov法评价大鼠下肢运动功能;HE染色观察和计数损伤后48 h脊髓前角神经元形态和数量;Western blot和RT-PCR法测定损伤后48 h大鼠脊髓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蛋白及mRNA含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术后各观察点IR组下肢运动功能明显受损,Tarlov评分下降,脊髓组织中Beclin1、LC3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损伤前3 d鞘内注射10μg DEX(Dex组)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提高Tarlov评分,改善脊髓Beclin1、LC3 mRNA蛋白的表达(P<0.05),而Dex+ATIP组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48 h,HE染色显示,Sham组脊髓前角神经元轮廓清晰,结构完整,无出血、水肿等异常表现;IR组、Dex+ATIP组细胞质中的尼氏体消失,神经元胞核出现固缩或溶解,广泛空泡形成;而Dex组神经元形态明显规整,且正常神经元数量增多。结论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通过上调Beclin1、LC3蛋白和基因表达,增加神经元自噬,改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鞘内和侧脑室内注射T型钙通道阻断剂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大鼠痛阈的影响,探讨脊髓和脊髓上水平T型钙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C I)神经病理痛模型,运用鞘内和侧脑室给药技术,用von Frey纤维细丝和热辐射仪测定脊髓和脊髓上水平不同剂量的米贝地尔在对CC I大鼠机械缩是阈值(MWT)和热缩是潜伏期(TWL)的影响。结果CC I大鼠从术后3 d开始到本实验观察的21 d表现出明显的热痛敏和机械痛敏,鞘内注射各个剂量的米贝地尔能明显减轻热痛敏和机械痛敏;侧脑室注射米贝地尔100、200μg组却增强大鼠的机械和热痛敏。结论阻断脊髓水平T型钙通道具有镇痛作用,阻断脊髓上水平T型钙通道有致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挥发性麻醉药七氟烷和异氟烷急性暴露对SD大鼠幼年期学习记忆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7日龄大鼠提前0.5 h ip给予荷包牡丹碱8 mg.kg-1或蝇蕈醇1 mg.kg-1,然后暴露于含3.6%七氟烷或2.3%异氟烷的空氧混合气中,连续6 h。出生后第21天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潜伏期;取海马,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α1亚基和BDNF表达,逆转录-PCR方法检测mRNA表达。结果 氟烷组的连续5 d总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与七氟烷和异氟烷组比,提前给予荷包牡丹碱或蝇蕈醇对潜伏期无显著改善作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法和逆转录-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七氟烷、异氟烷和提前给予荷包牡丹碱或蝇蕈醇组幼鼠海马GABA-A受体α1亚基蛋白与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七氟烷和异氟烷组BDNF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13%,25%和23%,21%(P<0.05)。与七氟烷和异氟烷组相比,提前给予荷包牡丹碱或蝇蕈醇组BDNF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七氟烷和异氟烷急性暴露能够影响SD大鼠幼年期学习记忆功能,可能与BDNF的表达改变有关,GABA-A受体不参与神经发育毒性的介导。  相似文献   

20.
大鼠鞘内虎耳草素抗神经病理性疼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传银  丁银润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766-1767
目的 探讨大鼠鞘内注射虎耳草素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利用第5腰椎脊神经结扎(SNL)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鞘内注射不同剂量的虎耳草素,通过行为学实验观察虎耳草素对SNL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的影响.结果 鞘内注射100 mg/kg虎耳草素时可以明显地抑制由于脊神经损伤引起的MWT下降以及TWL的延长,且这种抑制效应与虎耳草素的剂量相关,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鞘内注射虎耳草素具有明显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