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订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探讨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内确诊的高血压患者61例,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给予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运动、心理指导、药物治疗及定期血压监测等干预措施,比较干预措施前后患者遵医行为、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社区护理行为干预后,高血压患者规律服药、饮食控制、定期血压监测和运动疗法等遵医行为人数较干预前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或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行为干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用阶段性改变模式对高血压病疗养员进行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对78例高血压病疗养员运用阶段性改变模式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讲座和个体化康复指导,即行为评估→制定目标→行动实施→随访评价(目标未实现→分析原因修改目标;目标实现→设定新目标)。结果干预1个月后,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比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1年,患者的饮食、运动等高血压非药物治疗行为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阶段性改变模式通过制定切合实际、患者能达到的目标并定期随访,为行为改变提供一个量化的衡量指标,从而促进患者的行为改变和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阶段性改变模式在促进高血压患者规律运动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阶段性改变模式在促进高血压患者运动的效果。方法选择119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阶段性改变模式的运动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健康教育。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行为改变阶段较高(P〈0.01),运动频率及运动持续时间亦较对照组高(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阶段性改变模式对促进高血压患者运动有效,运动干预后血压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4.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量化运动处方的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的应用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量化运动处方3.3组26例,量化运动处方4.2组24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观察3个月后患者体重指数、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2组的体重、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自身前后对照均有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量化运动处方4.2组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略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在社区的应用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血糖和血脂,是社区糖尿病运动干预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知一信一行”模式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应用“知一信一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采用调查问卷,分别于入院24h内和出院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达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得分为(67.4±4.3)分高于对照组的(51.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0,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情绪控制、合理饮食、遵医用药、定期复查的遵医行为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分别为5.828,5.482,7.294,4.320,6.139,6.775,24.731;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达标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22,P=0.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知一信—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遵医行为,从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贺惠娴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117-2118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以达到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方法通过入院评估,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培训病人和医务人员;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跟踪随访3个月。结果8项干预指标中,除体重干预前后差异不明显(P〈0.05),其余7项干预指标均有显著效果(P〈0.01)。结论高血压与肥胖、精神压力、饮食、运动、吸烟饮酒、遵医行为等因素有关。护理干预提高了高血压病人对不良生活方式的认知,可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自我管理、饮食、运动指导和心理护理。结果干预2年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的知晓率、高血压控制率、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和心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量化管理提高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饮食依从性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专案改善方法分析原因,制订量化管理及健康教育标准化方案,选取2016年10月我院肾内科CKD管理中心规律随访≥3个月的100例CKD3~4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口头教育随访结合材料发放干预,观察组予以量化饮食管理干预。结果: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每日钠盐摄入量为(6.18±0.95) g,较前无改变(P>0.05),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PI)达到(1.33±0.23)g,尽管显著减少(P<0.001),但均值水平仍显著高于推荐值;观察组患者每日钠盐摄入量为(3.10±0.87)g/d及DPI为(0.77±0.13) g/24 h均显著减少(P<0.001),已较接近推荐值(分别为2.4g、0.6 g/24 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量化管理可有效降低肾病患者每日钠盐和蛋白质摄入量,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饮食和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2007年9月-2008年8月对282例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1年,观察干预前后患者对运动及饮食相关知识掌握率,饮食结构改变及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饮食行为、膳食结构、生化指标等均明显改善,干预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能重视运动与饮食等综合治疗,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针对社区224名高血压患者开展宣传高血压的基本知识;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减轻体质量、减少过多的酒精摄入、加强锻炼、减少盐的摄入量、多吃水果和蔬菜;提倡坚持测血压、坚持合理用药等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结果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平均收缩压下降3.67mmHg(P〈0.05);在防治高血压等方面的知识、态度、行为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在行为危险因素方面,其中加强锻炼、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P〈0.05),其余行为危险因素的改善不明显。结论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对改善患者行为、改变部分不良生活方式、降低血压是有效的和可行的,但某些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盐摄入过多等)在短期内很难纠正,提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居委会、社区医院及居民的共同配合,从多方面、多途径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以保证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量化踝泵运动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0例腹部手术患者按照分层随机法分成量化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在相同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早期常规功能锻炼,量化组按预先设计的踝泵锻炼量化表进行早期量化功能锻炼。比较干预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进行早期量化踝泵运动可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Mau MK  Glanz K  Severino R  Grove JS  Johnson B  Curb JD 《Diabetes care》2001,24(10):1770-1775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of stage of change with diet and exercise behaviors in response to a lifestyle intervention for Native Hawaiians (NHs).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A family ('ohana) support lifestyle intervention was compared with a standard intervention in NHs with or at risk for diabetes in two rural communities in Hawaii (n = 147). Stage of change, as a hypothesized mediator of behavior change, and dietary and exercise behaviors were measured at baseline and at 1 year postintervention. RESULTS: Stage of change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dietary and exercise behaviors. NHs receiving the 'ohana support (OS) intervention were more likely to advance from pre-action to action/maintenance for fat intake and physical activity than the group who received the standard intervention. Participants in the OS group who advanced from pre-action to action/maintenance showed more improvement in fat intake and physical activity than those in the standard group. CONCLUSIONS: These initi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stage of chang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mediating lifestyle behavior changes in persons with or at risk for diabetes and merits further study among minority populations at high risk for diabet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为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阶段性行为改变模式”的理论,对广州市一家三甲医院门诊收治的2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的238例患者中,处于无意图阶段者占19.3%,有意图阶段者占15.1%,准备阶段者占20.2%,行动阶段者占8.8%,维持阶段者占36.6%。年龄和病程的长短显著影响患者的体育锻炼行为在各阶段的分布,P〈0.05,而性别和学历因素对患者的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结论要注意增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尤其是青中年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出院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成立连续性护理干预小组,发放高血压自我管理手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适时进行电话或家庭随访及健康讲座。结果提高了患者饮食、治疗、躯体活动自我管理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血压水平(P<0.01或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能提高出院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治疗、躯体活动自我管理能力,达到控制患者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肥胖儿童生活环境控制,为及早控制肥胖儿童的体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家庭干预为主,配合学校和社区的指导和健康教育,以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心理健康指导为主要干预内容.结果 干预后,肥胖儿童及家长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有明显提高(P<0.05);肥胖儿童BMI、血压和体重明显降低(P<0.01),肥胖组儿童每天吃杂粮、薯类、豆类、蔬菜、水果的人数增多(P<0.01),吃甜食、油炸食物和进餐速度快的人数明显下降(P<0.01);肥胖儿童组平均体重平均减少了6.7Kg.结论 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的综合干预,让肥胖儿童意到肥胖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达到自觉控制体重过度增加的目的,促进儿童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综合健康教育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肪肝的干预,探讨控制儿童肥胖的有效方式.方法 对58例脂肪肝肥胖儿童采用以家庭行为疗法为基础,加以运动训练和饮食控制以及行为治疗在内等综合干预,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同时选取体重正常儿童58名作为对照组.结果 干预前肥胖组体重、BMI值、收缩压及舒张压、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BMI、收缩压、TC、TG低于干预前(P<0.01);HDL-C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HDL-C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 对肥胖儿童采取综合健康干预措施可以起到改善血脂水平的作用.使体内中性脂肪减少,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自我运动管理模式应用于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我运动管理模式对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效运动的干预效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居家实施安全有效的运动方案提供可行依据。方法选择36例无运动禁忌症、具备自主运动能力的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基础上采用自我运动管理模式进行3个月居家个体化运动干预,将管理前后运动知识掌握及自我管理能力、血压等身体测量指标变化进行自身对照。结果36例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运动知识的掌握、正确运动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均得到提高,且干预后血压下降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自我运动管理模式对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不仅可获得较好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有效的个性化运动方式,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运动管理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behavior,TTM)在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人群生活方式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且符合IFG诊断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由研究团队根据TTM理论,制定综合、分阶段干预措施,一对一进行为期1年的运动、医学营养、糖尿病知识和心理等干预,使其逐步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及适当的运动量,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结果应用TTM方法干预生活方式后,IFG人群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较干预前好转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IFG人群三餐饮食搭配合理例数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天摄入三种主要营养素、食用油、食盐、蔬菜摄入的合理例数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FG人群每天有效运动时间、总运动量、有效运动量均明显增加,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TTM干预有助于帮助IFG人群逐步建立和维持合理的膳食、适当的运动、改善代谢指标,从而降低发病危险因素,达到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从源头上控制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