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红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8):203-20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一般护理、饮食护理、临床观察、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 36例心肌梗死患者经积极合理的治疗以及护理后,25例治愈,9例好转,2例死亡,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比较满意。结论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其护理,有效的护理及健康指导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建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3):158-158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常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预后较差,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自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 相似文献
3.
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严重者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所以,应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对AMI的整个治疗过程而言,护理和医疗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现将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21例AMI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朱峰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2):218-2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本科收治 54例急性心机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 经抢救护理后,其中 50例患者抢救成功病情稳定后转入心内科普通病区继续治疗,4例因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熟练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要点,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对我科2012年至2013年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进行紧急合理的临床处置及护理,强化人性化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例患者入院当日或第2日死亡,其余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护理人员必须以精湛的护理技术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降低病死率,同时重点做好饮食、睡眠、大小便、心理护理等方面指导,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对2009年6-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进行前瞻性分析,总结护理效果和经验。结果:本组患者住院5~28d,平均住院(10.50±2.22)d。临床治愈19例(54.28%),好转12例(34.28%),死亡4例(11.42%)。死亡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2例(5.71%),左心衰竭1例(2.86%),心室壁穿孔1例(2.86%)。结论:完善的护理措施能帮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度过危险期,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黄金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34):169-17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脏急症,病死率较高,是造成急性死亡的重要原因,如早期处理得当,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在AMI的院前急救中,护士应用护理程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采取严密的监护和有效的抢救各种并发症,积极实施护理措施,可使病死率下降,达到保全患者生命、防止病情恶化的目的。现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高,起病急,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做好该病的护理对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1 临床资料本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20例,男70例,女50例,年龄29~85岁,平均年龄57岁,其中前壁72例,下壁、正后壁36例,广泛心肌梗死12例。 相似文献
10.
我们自1997年1月至1999年9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44~82岁。有典型胸痛者39例,仅有胸闷症状8例,上腹痛为主者1例。有并发症者27例,其中并发各种心律失常18例、心衰4例、心包炎3例、休克2例。临床治愈、好转出院43例,死亡5例,其中2例因较早活动诱发心衰而死亡。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采取密切观察病情、减轻或缓解疼痛、保持排便通畅、加强心理护理等措施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结果:本组好转46例,死亡10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临床护理是配合医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再次复发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AMI)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与生存质量和健康的最重要疾病之一。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措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使患者及家属掌握必要的AMI医疗护理知识,从而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提高自我保健和康复能力,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对患者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心肌梗死日益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全球每年1700万死于心血管疾病者中,有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冠状动脉血供发生急剧地减少或中断,导致局部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与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 相似文献
15.
赵小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135-135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完全中断或急剧减少,相应的供血区内心肌因持续缺血缺氧而发生的不可逆性坏死,是内科常见的急症。本病起病急,变化迅速,是心脏疾病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尤其老年男性增长较快。如能早期及时发现,采取对症处理是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AMI的恢复快慢与梗死的面积有关,也与精心护理分不开,因此做好护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7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无一例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结论通过对AMI患者的护理,根据不同时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使用适量的止痛镇静药物,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本疾病,做好康复指导,使患者能够做到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以尽快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对近期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心理、饮食、疼痛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心内科一般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住院天数,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赵巧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3):188-18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精心治疗及护理,临床治愈26例,好转28例,死亡1例。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护士要具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及熟练掌握各种异常心电图的特点,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对患者加强观察,精心护理,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的急症之一,严重地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患病后患者极易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医护人员在医疗和护理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患者的病情好转和康复起到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