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CT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胆石症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胆石症患者50例,对所有的患者均给予CT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方式,并对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MRCP扫描阳性检出率为92%,经过CT扫描仪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62%,MRCP扫描方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扫描仪的检出率P<0.05。结论对胆石症患者实施CT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进行分析,CT的诊断相对于MRCP检查效果较差,而MRCP检查正确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随着磁共振高速摄像法的应用,胆、胰管磁共振扫描(MRCP)逐渐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作者自1995年12月至1996年9月对11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行MRCP险查、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40~89岁,平均67岁。11例全部行CT检查,其中7例行ERCP。临床诊断均为慢性胰腺炎,参照日本消化病学会1983年提出的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结合临床及CT和ERCP,显示胰腺钙化或主胰管和分支不均匀扩张、狭窄的Ⅰ型慢性胰腺炎6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或随访前对所有患者均同时进行MSCT和MRI增强扫描鉴别。对扫描图像进行影像学特征分析与总结,统计两组扫描方式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CT、MRI扫描综合鉴别诊断胰腺癌、慢性胰腺炎的准确度明显优于上述单一的影像学技术(P<0.05);而两种扫描模式在鉴别诊断胰腺癌、慢性胰腺炎的准确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对于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对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60例胰腺癌和6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均进行CT、MRI增强扫描检查.比较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影像学特征与病变性质;比较CT、MRI增强扫描及CT联合MRI增强扫描检查对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胰腺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1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其进行螺旋CT扫描以及病理学检查,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各项生化指标最终明确诊断,比较螺旋CT检出率与病理学检出率的对比结果,总结螺旋CT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运用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的检出率为92.41%,实施病理学检查的检出率为100%。其中运用螺旋CT诊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检出率为90.38%,对急性出血型胰腺炎的检出率为96.30%。比较螺旋CT与病理学对急性胰腺炎的检查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进行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对患者的损伤小,检查所需时间段小,安全性相对较高,对临床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可将其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诊断重症慢性胰腺炎中的价值及其原始磁共振的图像的作用。方法50例慢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男24例,女26例,年龄范围在12~78岁,平均年龄48岁,均采用多种MRCP序列扫描,且采用多种检查方法,如ERCP、穿刺或外科手术。MRCP采用2D多层快速梯度回波扫描技术。2个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价MRCP上显示胰管的扩张和异常,比较最后的诊断。然后计算MRCP诊断慢性胰腺炎的各种并发症的准确率及其作用。结果MRCP显示出如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充盈缺损:75%、100%、90%;胰管的狭窄:78%、94%、80%;假性囊肿:100%、100%、100%;胰管的扩张:93.5%、85.7%、88%如果联合原始的MRCP多层厚层图像,胰管内的充盈缺损在所有的慢性胰腺炎患者中能准确诊断胰管内的充盈缺损,胰腺增强扫描,对于诊断胰腺管的狭窄与假性囊肿的关系是必须的。结论MRCP对于诊断慢性胰腺的主胰管内的充盈缺损和狭窄具有敏感性低但特异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B超、CT、ERCP和MRCP对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诊断运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60例肝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患者,于术前对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CT、ERCP和MRCP检查,对比分析4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B超共检出30例,检出率50%; CT共检出43例,检出率为71.67%; ERCP共检出47例,检出率为78.33%; MRCP共检出51例,检出率为78.33%.CT、ERCP、MRCP对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患者的总检出率要明显高于B超(P< 0.05),CT与ERCP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x2=0.391,P> 0.05),CT与MRCP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x2=3.142,P>0.05),ERCP与MRCP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x2=1.345,P>0.05).结论 对于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诊断,单独使用一种影响学检查往往不能得到最精确的结果,往往需要联合检查,但相对来说MRCP有较高的检出率,若其在价格上有所降低,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普及.  相似文献   

8.
胡松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507-50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同一组7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方法,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进行确诊。将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与病理学方法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的价值。结果利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总检出率为92.41%,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检出率为100%。其中采用多层螺旋CT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检出率为90.38%,对急性出血型胰腺炎的检出率为96.30%。将检查组的数据检出率(例)与病理组的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性较高,检查耗时短,对患者的伤害小,安全性高,它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系结石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 016年12月经临床证实的70例胆道系统结石患者为研完对象,均接受常规腹部CT扫描和MRCP检查,以临床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影像检查对胆系结石的诊断效果。结果 70例胆系结石患者MRCP诊断检出率94.29%(66/70)较CT诊断75.71%(53/7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证实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分别为34、17、19例,MRCP对结石部位诊断准确率91.43%(64/70)较CT诊断72.86%(51/70)高,其中MRCP对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P对本组<1 cm结石诊断准确率85.37%(35/41)较CT诊断58.54%(24/41)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CT相较,MRCP对胆系结石的检出、病变部位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对直径<1 cm的结石诊断效果明显,可作为临床诊断胆系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503-504
目的分析CT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CT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49例患者,先后进行腹部超声和CT检查,观察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效果。结果 CT扫描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100.00%vs30.61%),P<0.01;通过CT扫描,对4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结论 CT技术能够有效为急性胰腺炎作出正确诊断,并判断患者是否有并发症的出现,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MRCP、ERCP检查诊断胆胰系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8例胆胰系肿瘤的CT、MRCP、ERCP检查回顾性对比分析,讨论其检查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结果CT检出率为80%、定性诊断率72%,MRCP检出率为84%、定性诊断率为76%,ERCP检出率为92%、定性诊断率为88%。3项检查的定位诊断率及定性诊断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MRCP、ERCP检查对胆胰系肿瘤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在肿瘤定性方面CT、MRCP尚不能取代ERC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该院收治的13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均存在血清IgG水平升高,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及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影像学检查的异常表现,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复查血液指标下降且影像学表现明显好转。结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胰腺炎类型,且极易被误诊为胰腺癌,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防止误诊,进而减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孟令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226-227
目的探讨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进行治疗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16例,对比患者B超、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测对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率。结果相比B超,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均显著提高(P<0.05);核磁胰胆管成像相比CT检出率显著提高(P<0.05)。直径在8mm以下的肝外胆管结石,与B超相比,CT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核磁胰胆管成像检出率显著提高(P<0.05);与CT相比,核磁胰胆管成像检出率明显提高(P<0.05)。讨论B超检查在肝外胆管结石的检查中检出率较低,但由于较高的特异性与价格优势,仍可作为肝胆异常检测的首选,如果伴有其他明显肝外胆管结石的症状,需以ERCP或MRCP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胆道梗阻性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高度怀疑为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先后进行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64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以手术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参照,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胆道梗阻的检出情况。结果低场磁共振MRCP检出77例,误诊5例,实际检出率为85.71%;64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出78例,误诊4例,实际检出率为88.10%,两种检测方法准确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联合诊断检出83例,误诊1例,实际检出率为97.62%。结论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检出率均较高,对胆道疾病的定性、定向准确,两种方法联合诊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CT平扫与动态增强CT扫描在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2019年11月在某院就诊的36例PSP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CT扫描,分析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下CT值变化,对比不同诊断方式检出率差异。结果:CT平扫最大CT值为(21.39±4.08)HU,动态增强CT扫描最大CT值为(95.78±6.31)HU,动态增强CT扫描最大增强值为(81.02±3.69)HU。CT平扫检出率为66.67%,动态增强扫描检出率为88.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可大大提高PSP检出率,能有效降低误诊、漏诊风险,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MRI与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间在萍乡市中医院检查出为鼻咽癌的55例患者进行MRI和CT检测,然后分析对比其临床诊断资料。结果鼻咽部扫描诊断显示,MRI与CT在对鼻癌检测时,MRI检出率为92.7%(51/55),CT检出率为81.8%(45/55),MRI与CT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颅底扫描诊断显示,MRI与CT在对鼻癌检测时,MRI检出率为43.6%(24/55),CT检出率为23.6%(13/55),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淋巴转移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等方面对比时,CT诊断要明显由于MRI诊断,两种方法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与CT诊断相比,鼻咽部扫描以及颅底部扫描检更具有优势。同时,利用CT诊断鼻癌,可以得到淋巴转移和鼻癌的详细情况,而利用MRI诊断鼻癌,更容易发现鼻癌的病症原发灶,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宋朝芳  徐应臣  邢文静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7):1006-1007,1009
目的探讨B超和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2例AP患者分别进行B超和螺旋CT检查,将其表现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B超与螺旋CT检出轻型胰腺炎(MAP)分别为82例和102例,检出率分别为77.4%(82/106)和96.2%(102/106);B超与螺旋CT检出重型胰腺炎(SAP)分别为25例和36例,检出率分别为69.4%(25/36)和100.0%(36/36)。2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和螺旋CT均是诊断AP的有效方法,虽然螺旋CT与B超2种检查方法对AP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但二者各有其特点,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掌握更全面的信息,对AP的诊断和分型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T与MRI增强扫描联合应用于胰腺癌及慢性胰腺炎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确诊胰腺癌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确诊的慢性胰腺炎患者40例为参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CT与MRI增强扫描联合检查模式,对比2组患者确诊率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实验组诊断准确37例,占比92.5%、参照组诊断准确38例,占比95%,实验组与参照组诊断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 0.05)。实验组胰腺增大、周围组织血管侵犯及周围淋巴结肿大比例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病灶囊肿、病灶内钙化比例较低,二者差异明显(P <0.05)。结论联合应用CT与MRI临床诊断及鉴别胰腺癌、慢性胰腺炎准确率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腹部CT扫描对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对100例患者分别进行两种方法扫描检查,分别采用B超扫描和CT扫描,对比两种检查方法患者的合并症情况。结果 CT检查患者并发症的诊断情况明显优于B超检查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患者对急性胰腺炎并发症预测情况显明显优于B超检查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扫描进行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和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急性急性胰腺患者,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比平扫及增强扫描典型影像学变化的比率以及CT分级差异。结果:胰腺周围渗出、肾前筋膜增厚、胆总管扩张、胰腺边缘模糊、胰腺内点片状坏死增强CT检出率高于平扫CT,增强CT扫描胰腺病变评级高于平扫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强CT扫描能够准确显示急性胰腺炎病变特点,为胰腺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