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比较了100切正常人,16例单纯糖尿病(DM)患者,29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甲襞微循环(NFC)的改变。结果发现:1.糖尿病患者的甲壁微循环有明显改变。2.单纯DM患者与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NFC改变未有显著差异(P>0.05)。3.DM患者的NFC改变与糖化血红蛋白(GHb)的控制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从而表明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是代谢机制,而与微循环的改变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甲襞微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全身的微循环状态。微循环血管的变化是糖尿病患者器官损害的病理基础和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我们对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改变作了16项指标的观察,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糖尿病患者125例,均系本院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特点。方法 :应用徐州产WX -9A型黑白电脑微循环测定仪及显微镜 ,观察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的左手无名指甲襞微血管襻的状态。结果 :糖尿病组形态积分 ,流态积分 ,襻周积分和总积分均高于非糖尿病组 (P <0 0 5 ) ,且形态改变有其特异性。结论 :甲襞微循环检查有助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与甲襞微循环改变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景旭  张周良 《医学争鸣》1995,16(6):432-436
探讨糖尿病(DM)患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改变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测定了35例DM患的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和部分生化指标,同时用44例正常人作对照。DM患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微血管病变有共同的发生机制并导致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特点。方法住院T2DM患者600例,根据肌电图结果分为DPN组488例和无DPN(NDPN)组112例,另选择30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查3组的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血管周围状态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1)微循环特征: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PN组和NDPN组甲襞微循环形态和袢周积分明显升高(P<0.01);与NDPN组比较,DPN组袢周积分和总积分升高(P<0.01)。(2)甲襞微循环表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袢周渗出、出血积分升高,DPN组管袢数、乳头积分升高,袢顶直径减小(P<0.05,P<0.01),且DPN组袢顶直径和乳头积分与NDPN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变程度:2组患者甲襞微循环正常者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DPN组中度异常的比例高于NDPN组(52.9%vs 19.6%,P<0.01),正常者和轻度异常者比例低于NDPN组(分别为13.5%vs 31.2%,25.0%vs 43.8%,P<0.01)。结论 T2DM患者均存在甲襞微循环异常,DPN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更为严重,可能是DPN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老年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甲襞微循环特征。为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NIDDM提供依据。方法 用微循环显微镜彩色电视系统观测42例NIDDM患者及20例正常人甲襞微循环并以综合定量评价法分析观测结果。结果 糖尿病组肉襞微循环在管袢形态、血液流态、袢周状态方面显著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微循环障碍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联,积极改善糖尿病患者微循环障碍应成为糖尿病整体治疗的重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甲襞微循环异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晓宏  刘德辉  朱西娥 《医学争鸣》2001,22(22):2107-2107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糖尿病 2 0 0例为均按 WHO标准确诊的住院患者 ,其中 型糖尿病 10例 ,2型 190例 .按有无慢性并发症分为 组 :1单纯糖尿病组 10 0 (男 5 6 ,女 44 )例 ,年龄 10~ 73(平均 5 4.5 )岁 ;2慢性并发症组 10 0 (男 5 9,女 41)例 ,年龄41~ 76 (平均 5 8.3)岁 ,分别患合并眼病 ,周围神经病变、肾病、糖尿病足等 .1.2 方法 用徐州光学仪器厂生产的 WX- 75 3型微循环显微仪 ,选择患者的左手和右手无名指甲襞进行微循环检查 ,根据田牛等 [1 ]加权积分法计算积分值 ,用积分值来判定微循环障碍程度 . 1正常 <2分 ;2轻度异…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甲襞微循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多种并发症的发病基础,影响糖尿病的预后,而微循环障碍又影响着微血管病变。我们通过对DM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检测发现DM病人存在甲襞微循环的异常,且与正常人的甲襞微循环间存在明显差异。提示微循环异常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甲襞微循环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评价甲襞微循环检测作为DR筛查新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对患者进行直接检眼镜、45°眼底照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和甲襞微循环状态检查,评价以上筛查方法与DR分期的相关性、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重度异常组合并DR者明显高于轻、中度异常组,有差异性(P<0.05);中度异常组合并DR者高于轻度异常组,但无差异性(P>0.05).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NPDR)甲襞微循环各项积分值,除形态积分无差异外(P>0.05),微血管的血液流态和襻周状态积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均高于NPDR(P<0.05),并且PDR组细胞聚集度,襻周渗出和襻周出血均与NPDR组有差异性(P<0.05).结论 DR与甲襞微循环改变显著相关,甲襞微循环检测是一个很实用的筛查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患者甲襞微循环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例银屑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观察,发现其存在明显的微循环障碍。主要改变为:管襻清晰度降低、数目减少且明显缩短,交叉、畸形管襻明显增多,血液呈粒线流或粒流,并有红细胞聚集现象;汗腺导管增多,乳头平坦或呈浅波纹状。以上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提示临床可采用微循环作为治疗银屑病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福辛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STZ)对SD大鼠按 5 0mg·kg- 1 腹腔内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用福辛普利 (15mg·kg- 1 ·d- 1 )对糖尿病大鼠进行 5周治疗 ,观察大鼠大血管结构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大动脉中膜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层粘连蛋白 (LN)、纤维连接蛋白 (FN)的含量。结果 :经 5周治疗后 ,大血管病理改变以糖尿病未治疗组较重 ,福辛普利组治疗组大血管病理改变较轻。福辛普利组治疗组TGF β1 、LN、FN表达均低于糖尿病未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福辛普利能减轻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结构的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12.
木工的手部经常受到电锯,电刨子等工具的振动影响,作者利用微循环加权积分法,观察了哈尔滨市46名20-40岁男性木工的甲襞循环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发现管袢形态,血液流态及袢周状态均有显著损伤性改变,并随工随增加,呈严重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分析糖尿病与微循环的关系。方法 对46例糖尿病患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其中Ⅰ型糖尿病16例,Ⅱ型糖尿病30例),参照田牛氏加权积分法,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 糖尿病患总积分高。结论 糖尿病与微循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甲襞微循环检查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治有帮助.方法通过对50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50例健康中老年人甲襞微循环的观察.结果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着明显的甲襞微循环障碍(P<0.01).结论统计数据表明原发性高血压与微循环障碍有一定关系,甲襞微循环检查对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治疗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Ⅱ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均衡对照的原则,将16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高血压组和未合并高血压组;比较两组间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并就Ⅱ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高血压病程呈正相关。提示高血压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高雪梅  周萍  王瀚  朱一麟  贺漪 《广西医学》2014,(11):1520-1521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GDM患者120例、正常孕妇100例的尾加压素基因rs228648位点。结果 GDM组患者尾加压素基因rs228648位点的A/A基因型频率为12.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P<0.05),A基因型频率为38.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50%(P<0.05);GDM组患者尾加压素基因rs228648位点G基因型频率为61.25%,高于对照组的36.50%(P<0.05)。结论尾加压素基因rs228648位点多态性与GDM的遗传易感性有关联,rs228648位点的A型纯合子可能是GDM的重要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下肢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静 《黑龙江医学》2008,32(6):401-402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方法101例糖尿病患者根据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不同,分为正常Fg组(Ⅰ组)和高Fg组(Ⅱ组),比较两组的年龄、病程、空腹血浆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空腹血糖(FPG)。同时检查下肢血管彩超。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下肢动脉远端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浆中Fg升高是其发生下肢远端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原因。  相似文献   

18.
李文兰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351-3352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浆脂连素浓度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就诊的初孕妇120例,其中GDM孕妇50例,正常孕妇(NGT)70例,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两组孕妇孕早期血浆脂连素浓度。结果NGT、GDM组的血浆脂连素浓度分别为(10.8±2.6)μg/ml、(6.8±3.1)μg/ml。血浆脂连素浓度低于7.0μg/ml时GDM的发生率增加5.3倍,血浆脂连素浓度每降低1μg/ml,发生GDM的几率增加22%。结论孕早期母体脂连素浓度降低增加了GDM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生脉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56例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体症的改变,周围神经功能测定的改变。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改善率达80%左右,周围神经功能测定改变显著(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是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由血糖增高引起的全身急、慢性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已成为致残率、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病的第三大疾病。牙周炎是指发生在牙龈、牙周韧带、牙骨质和牙槽骨部位的慢性炎症。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与牙周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牙周病已经成为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现就牙周病与糖尿病的双向关系及其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