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尿免疫球蛋白G与肌酐比值(IgG/Cr)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20例老年2型DM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检测、实验室检查、尿IgG和肌酐(Cr)检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老年2型DM患者尿IgG/Cr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老年2型DM患者尿IgG/Cr的独立相关因素有24hSBP(β=0.06,P<0.01)、糖化血红蛋白A1c(β=0.33,P<0.05)。结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糖与24hSBP水平,可能是减少老年2型DM患者IgG排出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尿酸与尿微量蛋白的关系。方法:观察215例EH患者各尿酸水平分组之间年龄、尿微量白蛋白(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免疫球蛋白(IgG)、血肌酐、尿素氮、TC、TG和空腹血糖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各尿酸组之间ALB、RBP、IgG和尿素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多因素Linear regression分析发现肌酐、尿酸是ALB和RBP的相关因子(P<0.01或P<0.05),血糖和尿酸是IgG的相关因子(均P<0.05)。结论:尿酸升高的EH患者,ALB、RBP、IgG均增加。在EH患者中升高的尿酸可能参与肾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尿白蛋白分期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为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将15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分为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3组,分别测定体质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等,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合并率、HOMA-IR均明显升高,而eGFR明显下降(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高血压合并率、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HOMA-IR亦均明显升高,而eGFR明显下降(P<0.05)。与微量白蛋白尿组比较,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均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是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增多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与微量白蛋白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 采集200例体检高血压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测量血压、身高、体重,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餐后2 h血糖,餐后2 h胰岛素及尿蛋白,对尿蛋白阴性的患者再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最后评价患者的危险分层.根据国际通用的简易智力状况量表(mini mental stateexamination,MMSE)得分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按国际标准24分为分界值,将患者分为2组:24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24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结果 200例EH患者,尿蛋白阳性25例,尿蛋白阴性175例.卡方检验结果 提示,尿蛋白阳性与尿蛋白阴性患者之间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5例患者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烟史、冠心病史、脑血管病史、危险分层、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餐后2 h胰岛素、胆固醇及舒张压11个因素在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75例患者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的指标是:文化程度、危险分层及尿微量白蛋白.结论 本研究的EH人群文化程度、危险分层和尿微量白蛋白与认知功能降低密切相关,而微量白蛋白尿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提示微量白蛋白尿可能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与达格列净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9年2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受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比较治疗效果,即疗效、血糖指标、24 h尿总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疗效95.00%高于对照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血糖指标,治疗前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4 h尿总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前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总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可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指标,降低尿蛋白,疗效比单一使用利拉鲁肽治疗更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胱抑素C、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血清25(OH)D水平。根据25(OH)D水平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50 nmol/L(20μg/L),n=408]和维生素D非缺乏组[25(OH)D≥50 nmol/L,n=102],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胱抑素C、eGFR的差异。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的尿微量白蛋白[3.96(0~28.76)比0(0~12.44) mg/L,P0.05],胱抑素C[0.81(0.73~0.90)比0.75(0.65~0.83)mg/L,P0.05]高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eGFR低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96.4(90.3~101.2)比110.8(106.4~120.0) mL/(min·1.73 m~2),P0.05];两组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维生素D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呈负相关,与eGFR呈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5(OH)D、24 h心率和空腹血糖是尿微量白蛋白的独立相关因素(β=-0.105,0.184,0.198;均P0.01),25(OH)D、年龄和24 h心率是胱抑素C的独立相关因素(β=0.169,-0.237,0.213;均P0.01),25(OH)D、年龄是eGFR的独立相关因素(均P0.01)。进一步按年龄分组后,发现年龄60岁人群,25(OH)D、饮酒、24 h心率是尿微量白蛋白的独立相关因素,25(OH)D、平均收缩压是胱抑素C的独立相关因素,25(OH)D是eGFR的独立相关因素(均P0.05)。年龄≥60岁人群,24 h心率、饮酒、空腹血糖、25(OH)D是尿微量白蛋白的独立相关因素,25(OH)D、24 h心率、吸烟、饮酒是胱抑素C的独立相关因素,25(OH)D是eGFR的独立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普遍存在,且与肾脏损害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和代谢综合症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62例老年代谢综合症患者和30例正常老年对照者,检测血压、体重、身高、腰围、空腹血糖、胰岛素、游离脂肪酸、血清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尿素氮、肌酐,计算体重指数,测尿微量蛋白。结果:(1)高血压组和代谢综合症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腹围、尿微量蛋白、游离脂肪酸、血糖、胰岛素、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压、尿微量蛋白、体重指数、腰围均成负相关(r=-0.230~-0.304,P<0.05~<0.01)。结论:代谢综合症和单纯高血压老年患者脂联素水平降低,且脂联素水平与血压、BMI、腰围及尿微量蛋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脉压(PP)的关系.方法 EH患者60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MAU)含量分为高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组(MAU组,n=30)含量和高血压尿正常白蛋白组(NMAU组,n=30)及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各组MAU、hsCRP及PP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MAU组的hsCRP及PP均高于NMAU组及对照组(P均<0.05),EH患者hsCRP(r=0.42,P<0.05)及PP(r=0.62,P<0.05)与MAU均呈正相关(P<0.05).偏相关分析矫正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等因素后hsCRP(r=0.26,P<0.05),PP(r=0.32,P<0.05)仍然保持与尿白蛋白排泄量(UAE)相关.结论 合并MAU的EH患者体内hsCRP增高,脉压增大,EH患者.肾损害与hsCRP及P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及脉压(PP)的关系。方法 EH 患者60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MAU)含量分为高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组(MAU 组,n=30)含量和高血压尿正常白蛋白组(NMAU 组,n=30)及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各组 MAU、hscRP 及 PP 等,并进行比较。结果MAU 组的 hsCRP 及 PP 均高于 NMAU 组及对照组(P 均<0.05),EH 患者 hsCRP(r=0.42,P<0.05)及 PP(r=0.62,P<0.05)与 MAU 均呈正相关(P<0.05)。偏相关分析矫正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等因素后 hsCRP(r=0.26,P<0.05),PP(r=0.32,P<0.05)仍然保持与尿白蛋白排泄量(UAE)相关。结论合并MAU 的 EH 患者体内 hsCRP 增高,脉压增大,EH 患者肾损害与 hsCRP 及 PP 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为早期监测和治疗高血压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了299例门诊就诊的35岁及以上社区居民,根据血压水平分成正常血压组、正常血压高值组、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和3级高血压组。对比了5组人群的一般特征、高血压相关特征,并分析了正常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的一般特征和临床特征。结果不同血压水平组间年龄、性别、腰围、吸烟率和甘油三酯、尿微量白蛋白存在差异,而高敏C反应蛋白在正常血压高值组即开始升高。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甘油三酯、高敏C反应蛋白、年龄、女性比例较高。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甘油三酯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女性、甘油三酯和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与微量白蛋白尿相关。高敏C反应蛋白是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和高血压肾病早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hemeri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大量白蛋白尿组(CA组)3个亚组,另选健康体检者30名为正常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血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尿ACR、hs-CRP、IL-6、chemerin等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NA组54例,MA组66例,CA组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hemerin、CRP、IL-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chemerin、hs-CRP、IL-6水平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A组、MA组与NA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对照组21例,冠心病组57例。空腹抽血,测定血浆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水平及空腹血糖、血脂、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等生化指标。结果:冠心病组血浆Chemerin明显高于对照组[(225.25±23.74)pg/L∶(205.13±11.02)pg/L,P<0.05]。Chemerin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368,P<0.05;与入院时心率、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肌酐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5、0.596、0.609、0.442、0.485、0.546、0.669,P<0.05;与入院时收缩压水平呈负相关,r=-0.419,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显著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心率、血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和肌酐水平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微量白蛋白尿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尿(MA)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的方法分别对746名国人血浆hsCRP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A组血浆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23±3.35)mg/L比(1.68±2.58)mg/L,P<0.05];血浆hsCRP水平超过0.77mg/L时,MA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MA的发生与hsCRP水平成正相关(OR=1.153,P<0.05)。结论hsCRP水平升高可能参与MA的发生,提示炎症反应可能具有促进内皮功能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44例老年患者行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检测,将颅内动脉狭窄者29例为狭窄组,其余125例为非狭窄组,比较两组间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血压,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尿白蛋白肌酐比(Alb/Cr),血脂水平,分析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明显增加(P=0.00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最高,狭窄组和非狭窄组患者的TG、HbA1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Alb/Cr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HbA1c和尿Alb/Cr是颅内动脉狭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与糖、脂代谢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与血小板活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尿常规蛋白阴性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及健康对照组18例,分别进行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脂、肌酐、血压、MA、血小板胞质内a颗粒上的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检测。结果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30mg/L的MA组28例和<30mg/L的NMA(NMA)组32例,MA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及NMA组比较显著性升高(P<0.01),血小板表面活性标志蛋白CD62P、CD63与对照组及NMA组比较显著性升高(P<0.05);尿MA水平与CD62P和CD63两者均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1;r=0.74,P<0.01);CD62P和CD63两者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74,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并MA患者有较高的血压水平并同时存在较高的血小板活性,提示这类患者可能是有较高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但无明确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M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及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277例住院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但无明确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根据其尿白蛋白/肌酐(UACR)水平分为两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男:17 mg/g≤UACR≤250 mg/g;女:25 mg/g≤UACR≤355 mg/g)及不伴微量白蛋白尿组(NMA组,男:00.05)。结论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中,伴MA者颈总动脉AS和PAD的危险性均增加,MA与颈总动脉AS的关系较与PAD的关系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尿铜蓝蛋白及白蛋白的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影响 2型糖尿病患者尿铜蓝蛋白 (Cp)及尿白蛋白 (Alb)的因素。 方法 记录及测定 1 0 4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血压、腰围、臀围、腰臀比、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HbA1c、空腹胰岛素、尿素氮、肌酐 (Cr)、尿酸、血脂、血Alb,并留取晨尿测定Cp、Alb及Cr,对尿Alb/Cr、尿Cp/Cr与以上因素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部分患者分入控制血糖组、控制血压组或对照组 ,6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 ,比较尿Alb/Cr及尿Cp/Cr的变化。结果 尿Alb/Cr与血白蛋白、血Cr、尿酸、收缩压、体重、体重指数等因素相关 (P <0 .0 5)。尿Cp/Cr与血Alb、收缩压、空腹血糖、HbA1c等因素相关 (P <0 .0 5)。控制血糖和控制血压可降低尿Alb/Cr及尿Cp/Cr。 结论 尿Alb/Cr及尿Cp/Cr均受到糖代谢、脂质代谢、血压及肥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关系.方法 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和健康对照22例,测定MPV、血清hsCRP和尿微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定义是尿微量白蛋白>19 mg/L.根据尿微量白蛋白结果将高血压患者分为非MAU亚组79例和MAU亚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微量白蛋白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H组)和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肌酐(Cr)水平。结果 PH组mALB/Cr、hs-CRP和Cys-C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83%的高血压患者hs-CRP、Cys-C和mALB联合检测异常。结论联合测定mALB、hs-CRP、Cys-C可能有助于评判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晨峰(MBPS)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的131例EH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根据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晨峰组(72例)和非晨峰组(59例)。两组均行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检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分别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lb)、尿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及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ystatin C,CyS C)。结果晨峰组24 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收缩压晨峰变异幅度、尿mAlb、尿α1-MG及血CyS C浓度均显著高于非晨峰组(P<0.05);对血压晨峰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程、空腹血糖、LDL-C2、4 h平均收缩压、尿mAlb、尿α1-MG及血CyS C浓度与血压晨峰呈正相关;血压晨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DL-C、HDL-C、24 h平均收缩压、尿mAlb、尿α1-MG及血CyS C浓度6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R2=0.792),其中血压晨峰对尿mAlb指标值影响最多。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具有晨峰现象者较无晨峰现象者更易出现早期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