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由于该病以隐形感染为主,传播途径广,婴幼儿普遍易感,易在幼托机构出现聚集性发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幼托机构工作人员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及便利性、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将会影响到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幼托机构手足口病疫情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幼托机构手足口病疫情特征,探讨防控措施。方法: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选取三地幼托机构,回顾性问卷调查手足口病疫情及其控制情况,采用SPSS12.0软件分析。结果:调查了200个幼托机构,共发生493起手足口病疫情850例病例。班级罹患率6.57%,班级引入率为4.68%,继发率为1.5%,三率随年级升高逐渐递减。21.7%疫情出现继发病例,以小、托班为多,分别为44.86%、26.17%,其中53.27%疫情只出现1例继发病例。结论:重点加强低年级儿童卫生管理,以减少发病;做好晨检,早发现早诊断,病例及时离校居家治疗,可有效降低学校疫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了解金山区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的流行概况及病毒感染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金山区2011年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疫情资料,运用Excel 2003和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金山区幼托机构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85起,聚集性病例298例,发病率为1.40%.发病主要发生10-12月份,共报告聚集性发病58起,占68.2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98,P<0.01).发病规模以2~5人为主,占聚集性发病的89.41%.聚集性发病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4d.私立幼儿园发生聚集性发病率高于公立幼儿园,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1,P<0.01).引起聚集性发病的主要病原体以EV71为主.结论 应一步加强该区幼托机构手足口病的预警监测、健康教育和卫生行为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描述上海市金山区2012年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方法通过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收集的金山区2012年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病例三间分布特征、病原学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金山区2012年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疫情共报告59起,累计发病214人,平均罹患率为12.36%(5.13%~28.00%);疫情主要分布在石化街道(18.64%,11/59),山阳镇(16.95%,10/59)、枫泾镇(15.25%,9/59);报告高峰在4-6月(59.32%,35/59);采样的37起疫情中EV71感染4起;CoxA16感染20起,除EV71、Cox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4起。结论幼托机构作为金山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场所,应加强对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事件报告敏感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5.
李俊  朱建明  李澜  莫平华  郭寒蕾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90-1492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幼托机构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掌握的现状及家长手足口病病毒的带菌情况。为金山区幼托机构手足口病管理及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抽取金山区11所托幼机构中11个班级的家长为调查对象,共对455名家长进行有效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其中该地家长学历较外来家长高。家长对手足口病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有无疫苗的知晓率较低,对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EV71、CoxA16)引起的知晓率仅为54.73%;该地家长总体知晓率高于外来家长。家长健康生活行为形成情况较好;家长的带菌率为20.00%。家长最希望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得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少数家长对居住地环境不满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均为垃圾处理不及时。结论金山区幼托机构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的健康知识掌握较缺乏,应注重加强健康教育与管理,尤其针对外来家长,要做好长期有效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调查1起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分析疫情暴发的原因、流行特征、控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今后的防治工作积累经验.方法 采用统一的《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对上海市宝山区某幼托机构患病儿童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部分具有典型症状的患病儿童采集标本,收集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病例主要集中于2个班级;男性略高于女性;疫情全程呈现双峰型.2012年5月8日、5月14日为发病高峰;2例病例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EV71阳性,其中1例判定为重症病例.结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容易在幼托机构出现流行甚至暴发.针对传染病控制的三环节采取及时、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该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预防手足口病引起医院感染的暴发或流行。方法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干预预防一揽子法,使预防肠道病毒手足口病的感染控制干预关口前移,改变流程/方法、引进新技术,降低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收治手足口病患者的过程中,850例患者平均住院治疗8d,2例病危患者住院治疗20d和21d,皆治愈出院,有效地预防了手足口病在医院内的暴发、流行。结论将一揽子法科学干预预防关口前移,可有效地预防肠道病毒手足口病在医院内的暴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江苏省常熟市幼托机构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幼托机构传染病防控措施和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20年江苏省常熟市幼托机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20年江苏省常熟市共报告幼托机构传染病17种19 966例,年均发病率为103.94/10万(19 966/19 208 408),乙类传染病发病率0.26/10万(50/19 208 408),丙类传染病发病率66.02/10万(12 682/19 208 408),其他传染病发病率37.66/10万(7 234/19 208 408),丙类传染病发病率高于乙类和其他传染病的发病率(P<0.01)。肠道传染病(11 752例)和呼吸道传染病(8 183例)为主。各年累计发病高峰为5-6月(5 978例)和11月-次年1月(7 937例)。发病前5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11 669例)、水痘(7 220例)、流行性感冒(545例)、流行性腮腺炎(378例)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77例)。结论常熟市幼托机构近年传染病报告率呈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要病种,手足口病和...  相似文献   

9.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分析张家港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制定流行趋势预警预测值,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4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张家港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张家港市2010-2014年共报告幼托儿童手足口病病例4 041例,年均发病率2.29%,其中重症病例28例,年均发病率15.87/10万;男女性别比为1.57∶1, 重症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5∶1;病原学方面EV71型肠道病毒、CoXA16型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38.81%、 29.85%和31.34%;发病主要以3~4岁儿童为主,共2 714例,占发病总数的67.16%。重症病例也是3~4岁为主,共23例,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2.14%;发病时间曲线有两个明显的高峰和低谷,报告发病数增减的趋势,与幼托儿童在校、放假的时间有明显的关联性。结论 张家港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时间和年龄分布特征,在常规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应加强幼托机构健康宣教的力度,培养幼托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RIMA模型对苏州工业园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数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对2008年4月—2014年12月苏州工业园区幼托儿童手足口病逐月发病数进行ARIMA模型建模,对2015年各月发病数进行预测,并与实际报告数进行比较。结果 ARIMA(1,1,1)((0,1,1)12模型对2015年各月的幼托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数进行预测,预测值符合实际发病数变动趋势。结论使用ARIMA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幼托机构手足口病发病数,为手足口病防制服务。  相似文献   

12.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是以手掌、足趾、口腔出现小的炎症性水疱为特征,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和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1]。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3 ̄11月份多见,6 ̄8月份达高峰。  相似文献   

13.
14.
15.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中国2008年5月纳入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近年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1-2]。  相似文献   

16.
尚云  陈丽 《泰山卫生》2004,28(4):40-41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传染病,大都由柯萨奇病毒引起,4岁以下小儿居多,多见于夏季,传染源为有症状患者及无明显临床症状的轻型或隐性感染者,主要在人和人之间经粪——口传播,早期可经呼吸道传播,间接经手、衣物等传番。在集体儿奄机构中,对其病人及时发现、积极治疗、护理及合理预防,对手足口病愈后及流行趋势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18.
预防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引起医院感染或感染暴发流行.[方法]健全组织,建立院内手足口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制定防控实施方案,对全院进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培训,专辟手足口病预检分诊室,集中隔离收治病人,加强隔离病房的管理及环节消毒技术管理,重视病人及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结果]收治手足口病例共176例,均治愈出院,无院内感染病例发生.[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在医院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