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手术是治疗胸部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他对患者造成了明显的应激状态,导致不同程度的尿液改变。通过收集72例患者术前与术后第1天尿常规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术后与术前尿常规的差异有显著意义。因此,应加强对此类患者术后的尿液监测与护理,并提出了主要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总结我院1991-1998年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实施胸部肿瘤手术后出现的49例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对同期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老年冠心病是开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基础,术后应严密监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胸部肿瘤患者开胸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性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开胸术的80例胸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至7月收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40),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将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40)...  相似文献   

4.
腋下微创小切口治疗胸部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腋下微创切口治疗常见的胸部肿瘤 ,在保证与经典胸部切口治疗效果相同的情况下 ,减小手术创伤 ,达到微创的目的。方法 :34例患者均采用患侧腋下小切口 ,保留背阔肌 ,沿肌纤维方向分离前锯肌 ,不切断肋骨 ,沿肋骨上缘切开肋间肌进胸完成常见胸部肿瘤的手术治疗。结果 :全组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治疗 ,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遗留疤痕较小 ,基本上不影响肌肉和关节功能 ,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及生活自理 ,并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与经典的胸部切口基本相同。结论 :大部分胸部肿瘤手术可以应用腋下微创切口来完成 ,不仅手术损伤较小 ,术后恢复快 ,而且疗效也与经典胸部切口相当 ,符合微创手术的原则 ,可以作为治疗胸部肿瘤的常规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胸部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住我科的食管癌、贲门癌、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0例,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每日1次,连用5d,观察术后胸液量并统计血栓性疾病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胸液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栓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胸部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有明显效果,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 观察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的状况,探讨其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记录930例在我院成功实施外科手术的胸部肿瘤患者术前、术后心电图,分析各组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率、发生类型、年龄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 结果: 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15.16 %)高于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 (1.40 %),尤见于食管贲门癌组术后患者;>60岁的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生率高(14.52 %)。结论: 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应高度重视预防和处理快速型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7.
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我院1991-998年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实施胸部肿瘤手术后出现的49例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对同期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术期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老年冠心病是开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基础,术后应严密监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胸部肿瘤手术后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肌供血情况。方法;对430例胸部肿瘤病人术后1-3天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术前心电图异常307例,约占71%。术后心电图异常345例,约占80%,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劳累,低血钾三种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胸部肿瘤手术后大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大出血是胸腔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急、变化快,常危及生命,若观察、抢救不及时,可出现严重后果。我院1990年~1999年共发生胸部肿瘤手术后大出血患者52例,现将如何早期发现大出血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临床资料和各种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在包虫病流行地区流行病学史的重要性相应较小,患者发病的急援,始发症状有无剧烈咳嗽和呛咳,有无持续剧烈脑痛、胸闷等具重要鉴别意义。在影象学诊断中误漏因素有:过于强调典型X线表现,对不典型或特殊的形态认识不足。包虫囊肿破裂感染后表现的复杂多样性等。在包虫免疫学诊断中,多种方法结合应用可提高确诊率,但应警惕可能存在的假阴性或假阳性以免误导。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亦有一定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影响胸部肿瘤患者手术死亡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胸部肿瘤患者手术死亡的影响因素,圾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近4年间我科58例手术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胸部肿瘤患者总的手术死亡率为2.1%,其中食管肿瘤为3.3%,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肿瘤(P〈0.01)L;60岁以上患者手术死亡率为3.4%,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1.0%,P〈0.01),并占所有手术死亡患者的72.4%(42/58);全肺切除、全胃切除及食管切除颈部吻合患者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脑胶质瘤生长部位、手术方式、病理分级和术后治疗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对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000年7 月~2007年5 月间经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细胞瘤患者中56例进行随访,分析肿瘤生长部位、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和术后治疗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肿瘤位于大脑半球者48例,术后1 年生存率和3 年生存率分别为43.8% 和12.5% ,位于小脑半球者6 例,术后1 年生存率和3 年生存率分别为100% 和66.7% ,差异显著。肿瘤达肉眼全切的患者1 年和5 年生存率最高,分别为61.1% 和38.9% ,大部分切除者次之,分别为59.1% 和13.6% ,而部分切除或活检或活检者最短,分别为18.8% 和0。Ⅰ~Ⅱ星形胶质细胞瘤术后1 年和5 年生存率分别为68.8% 和28.1% ,而Ⅲ~Ⅳ级者分别为13.6% 和0。单纯手术、手术+ 放疗、手术+ 化疗、手术+ 放疗+ 化疗治疗的患者1 年生存率分别为16.7% 、63.6% 、71.4% 、78.6% ,5 年生存率分别为0、27.3% 、14.3% 、42.9% 。提示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短;小脑胶质细胞瘤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大脑半球和丘脑区肿瘤;而手术切除肿瘤的彻底性仍是影响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期最重要的因素,手术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和大部切除的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优于部分切除或活检;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结论:手术方式、病理分级及术后治疗均能影响脑胶质细胞瘤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其中手术显微镜下全切和有效的术后治疗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近十年来收治胸内巨大肿瘤32例,其中肺内病变23例,纵隔肿瘤8例,胸膜间皮瘤1例,均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胸内巨大肿瘤患者,男25例,女7例,年龄36岁-70岁,其中肺鳞状细胞癌18例,肺肉瘤2例,肺腺-鳞癌2例,肺错构瘤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  相似文献   

14.
18例胸内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胸内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8例胸内巨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8例。左胸9例,右胸9例。肿瘤重2000-3800g。结果:无院内死亡。复张性肺水肿及胸腔内出血各1例。结论:麻醉后气管、大血管受压可引起窒息、休克危险。手术切口要充分显露,术中可分块切除或控制瘤蒂后整个切除,注意术中大出血,防止发生复张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15.
肺切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肺切除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呼衰)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方法:分析46例肺肿瘤术后发生呼衰患者的年龄,术前肺功能及合并症、手术方法、手术当日静脉输液量、术后并发症及呼衰发生时间与同期未发生术后呼衰患者对比,找出围手术期可能导致呼衰的高危因素。结果:术前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率(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率(FEV1%),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率(MVV%),气速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残气容积、肺总量的比值(RV/T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呼衰组术日静脉晶体入量和输血量及术后胸腔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01)。部分肺切除术后的呼衰发生可能性低于全肺切除(P<0.05)。结论:年龄>65岁,长期吸烟,术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肺功能差,全肺切除及术后出现胸内并发症,围手术期输液量过多过快是肺切除术后发生急性呼衰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220例右胸腹部二切口治疗胸段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总结经右胸、腹部二切口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疗效与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0年12月经腹部正中切口游离胃,右胸后外侧切口切除食管肿瘤,食管胃胸顶机械吻合,并行二野淋巴结扩大清扫术的22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3、5年的生存率。结果:220例切除率96.4%(212/220)。并发症7.3%(16/220)。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3、5年的生存率Ⅰ期为100.0%、86.9%、82.6%,Ⅱa期为87.3%、81.8%、56.4%.Ⅱb期为81.1%、67.4%、44.2%,Ⅲ期为57.4%、25.5%、17.0%,结论:右胸、腹部二切口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结合放化疗可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王晟  王毅  章峥嵘 《肿瘤学杂志》2014,20(3):255-256
[目的]探讨眼睑肿物的病理分型、手术技巧等。[方法]对95例手术治疗的眼睑肿物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分析其发病年龄、性别、病变位置、手术方式、病理分型等。[结果]95例病例中,良性肿瘤65例,占68.42%;炎性肉芽肿11例,占11.58%;恶性肿瘤19例,占20.00%。[结论]眼睑肿物位置、病理类型多样,尽可能利用自身眼睑各层组织来修复肿物切除后的眼睑缺损,最大程度保留眼睑功能以及最相近的解剖构成是手术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后复发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0余年间资料较全的3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后复发的病例,探讨分析其预防术后复发的措施和再次手术问题。结果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后复发是可预防的,36例都进行了再次或多次手术,相应延长了生存时间或减轻了症状。结论术后定时随诊,早期发现复发,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器官受累的正确估计以及充足的血源是预防再次复发的关键。再次或多次手术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1 146例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和淋巴结转移数的临床意义.方法以1 146例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单纯手术切除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Spearnam相关分析进行研究.结果全组1 146例食管癌中淋巴结转移380例(转移率33.2%);共清除淋巴结4 270个,其中转移807个(转移度18.9%).肿瘤侵及深度为Tis、T1、T2、T3和T4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20.0%、25.7%、37.3%和50.0%(P<0.001).肿瘤长度为<3.0、3~5.0、5.1~7.0 cm和>7.0cm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2.8%、29.6%、37.3%和46.8%(P<0.001).细胞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和低分化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2.4%和48.2%(P=0.014).以上3种因素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均有统计学差异.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病理形态分型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数为0、1和≥2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9.79%、33.38%和9.35%;三组间的的生存率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肿瘤侵及深度、肿瘤长度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数能够反映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1146例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和淋巴结转移数的临床意义。方法:以1146例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单纯手术切除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Spearnam相关分析进行研究。结果:全组1146例食管癌中淋巴结转移380例(转移率33.2%);共清除淋巴结4270个,其中转移807个(转移度18.9%)。肿瘤侵及深度为Tis、T1、T2、T3和T4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20.0%、25.7%、37.3%和50.0%(P<0.001)。肿瘤长度为<3.0、3~5.0、5.1~7.0cm和>7.0cm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2.8%、29.6%、37.3%和46.8%(P<0.001)。细胞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和低分化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2.4%和48.2%(P=0.014)。以上3种因素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均有统计学差异。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病理形态分型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数为0、1和≥2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9.79%、33.38%和9.35%;三组间的的生存率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肿瘤侵及深度、肿瘤长度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数能够反映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