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伽玛马治疗脑部疾患晚发灶周水肿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伽玛马马治疗后晚发灶周水肿的原因,从而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伽玛马治疗后不同程度晚发灶周水肿患者22例,临床资料齐全及影像资料完整、其中转移瘤2例,胶质瘤7例,脑膜瘤5例,血管畸形7例,帕金森氏病1例,3例用MRA复查,全部病例术前MRI图像上均无明显水肿。  相似文献   

2.
脑部瘤周水肿129例CT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分析了129例颅内肿瘤瘤周水肿的CT表现及其与肿瘤的大小、良恶性、囊性变、皮层破坏现象的关系。提出了瘤周水肿的CT分型,结果表明脑膜瘤以B1型水肿为主,转移瘤则以B2型常见,胶质瘤以B1型占优,B2型居次。脑膜瘤水肿很少向内囊部扩展,转移瘤水肿累及胼胝体及皮层不常见。作者认为,根据瘤周水肿的CT分型结合肿瘤水肿的各自特点,对脑膜瘤、胶质瘤及脑单发转移瘤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伽玛刀治疗体部疾患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5 1年Leksell教授提出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概念。1 96 8年Leksell和BorjeLarson合作 ,发明了世界第一台伽玛刀[1] 治疗颅内疾患 ,取得了较好疗效 ,确立了伽玛刀在神经外科的地位。 1 996年 ,我国深圳奥沃国际公司在剖析瑞典静态式伽玛刀的基础上 ,设计研制了世界第一台旋转式体部伽玛刀 ,并于 1 998年 9月 2 3日在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开始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1 999年 1 2月通过国家医药管理局正式注册生产后 ,至今已有 1 6台体部伽玛刀分布于全国各地 ,治疗体部肿瘤的范围亦不断扩大 ,相关研究报道越来越多 ,现将…  相似文献   

4.
5.
6.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鸿勋  梁军潮 《人民军医》1998,41(11):627-628
1995年7月~1997年12月,我们用伽玛刀(γ-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3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6例,女7例;年龄33~77岁,平均56岁。病程1~17年,平均7年。均经特殊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病变。疼痛位于右侧15例,左侧8例;累及第1、2、3支2例,第2、3支8例,第2支6例,第3支7例。1.2 治疗方法 采用磁共振行立体定向靶点定位,以脑桥为中心点在头部安装Leksell立体定向框架,行磁共振(GE1.5T)扫描。在矢状面图像上划出以蝶鞍层面为中心的扫描范围,进行T1薄层及3DTOF扫描,可见到等信号的三叉神经根从脑桥中部腹…  相似文献   

7.
瘤周水肿是脑肿瘤最常伴发的征象,能加重占位效应,产生一系列神经症状。应用伽玛刀治疗脑肿瘤时,射线作用于瘤体的同时,对瘤周水肿区也能起一定作用。通过测量治疗前后瘤周水肿的改变可以评价水肿对伽玛刀的反应。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瘤周水肿区的应用也将成为鉴别肿瘤类型,甚至良恶性程度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MRI评估伽玛刀治疗前后脑转移瘤及瘤周水肿的改变。方法选取42例[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8±12.3)岁]共75个病灶,分别于伽玛刀治疗前1天和治疗后3个月行增强MRI检查,通过计算肿瘤体积和水肿指数的改变来评价伽玛刀疗效。结果MRI显示治疗前肿瘤平均体积为7.0cm3,治疗后减小为3.3cm3;水肿指数由治疗前的9.9减小为4.3。局部肿瘤和水肿控制率分别达到90.7%和85.0%。结论伽玛刀对转移瘤及瘤周水肿有较高控制率,而且肿瘤体积影响伽玛刀疗效。  相似文献   

9.
伽玛刀治疗听神经鞘瘤的MRI随访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对听神经鞘瘤的疗效及MRI随访的影像特点。方法从1994年12月至2002年12月249例听神经瘤患者的256个瘤灶于本中心行伽玛刀治疗并行MRI随访,平均临床随访期26.4个月(6~101个月),平均MRI随访期22.4个月(6~93个月)。结果256个瘤灶中79个体积缩小(30.8%),165个体积改变不明显(64.5%),12个体积扩大(4.7%),肿瘤总控制率95.3%。听力下降率22.7%,永久面瘫率0.O%,一过性面瘫率5.9%,一过性三叉神经功能障碍19.9%。伽玛刀治疗后神经鞘瘤常表现中心失增强反应,并伴发瘤灶的一过性肿胀,需与肿瘤的再生长相鉴别。结论伽玛刀治疗对较小体积的听神经瘤有良好疗效,对面听神经功能有明显保留作用,对NF-Ⅱ患者的病情控制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颅伽玛刀(简称γ刀)对医院、医师、病人的影响。方法:对7年中γ刀治疗病人及8年住本院垂体腺瘤与脑膜瘤病人数量的变化,以及39年的垂体腺瘤平均住院日、术前住院日、术后住院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γ刀治疗病人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平均年递增率为25.02%;反映出医师已将γ刀治疗作为常规方法之一,且已被患者广泛接受。住本院病人的平均年递增率为14.27%,垂体腺瘤与脑膜瘤病人分别为46.13%和27.34%;提示γ刀治疗促进了颅内肿瘤病人收治量的增加。垂体腺瘤治疗的平均住院日、平均术前住院日、平均术后住院日;启用γ刀以前分别为33.23、15.67、19.86 d,启用γ刀以后为11.87、5.426、.74 d;启用γ刀以前,开颅手术分别为35.44、15.671、9.86 d;启用γ刀以后,开颅手术分别为21.81、8.411、3.35 d,γ刀治疗分别为6.90、3.78、3.12 d;提示γ刀治疗自身的医疗效率高,并带动了开颅手术的效率提高。结论:γ刀作为一种高新技术的医疗手段已被医师和患者广泛接受,对医院提高医疗效率和颅内肿瘤病人收治量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医院多收病人而增加收入和减少病人医疗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11.
灶周水肿对脑瘤卒中与单纯脑出血的CT鉴别诊断辅助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灶周水肿对脑瘤卒中与单纯脑出血的CT鉴别诊断的辅助价值。材料与方法:10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17-66岁,均急性起病。发病至初次CT检查时间2-24小时。5例还作了CT增强检查。结果:星形细胞瘤7例,脑膜瘤3例。CT表现:10例均见境界清楚的高密度血肿;5例见肿瘤实体,5例未见明显瘤灶;Ⅲ级灶周水肿6例,Ⅰ、Ⅱ级灶周水肿各2例,均与血肿期龄不符。结论:脑瘤卒中早期,灶周水肿主要由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灶周水肿对脑瘤卒中与单纯脑出血的CT鉴别诊断的辅助价值。材料与方法:10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17~66岁,均急性起病。发病至初次CT检查时间2~24小时。5例还作了CT增强检查。结果:星形细胞瘤7例,脑膜瘤3例。CT表现:10例均见境界清楚的高密度血肿;5例见肿瘤实体,5例未见明显瘤灶;Ⅲ级灶周水肿6例,Ⅰ、Ⅱ级灶周水肿各2例,均与血肿期龄不符。结论:脑瘤卒中早期,灶周水肿主要由肿瘤引起的血管源性水肿,而非血肿产生。所以在瘤体不明显的病例,如发现灶周水肿与血肿期龄不符,应考虑肿瘤卒中可能  相似文献   

14.
放疗后脊柱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放疗后脊柱骨髓MRI的特征。材料与方法;本组55例脊柱放疗后患者,放疗剂量2100-7500cGy,各病例开始放疗后MR检查之间的间隔时间不等,最短的是7周,最长的是20年。结果:MRI表现为:T1WI像椎体呈明显高信号改变,且信号均匀,与非照射野的脊柱分界清晰;G2WI像呈均匀的稍高信号;STIR或T1WI抑脂成像显示椎体呈明显低信号改变。  相似文献   

15.
咯血患者导管栓塞治疗后复发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 探讨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TBAE)治疗大咯血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资料与方法 56例咯血患者接受TBAE治疗,其中支气管扩张38例,肺结核7例,肺癌6例,肺切除术后咯血4例,支气管动静脉畸形1例。咯血量150~700ml。56例共栓塞靶血管79支,其中单纯使用明胶海绵颗粒(GSP)栓塞41例,使用GSP 丝线线段栓塞4例,使用GSP 无水乙醇栓塞3例,使用GSP 聚乙烯醇(PVA)栓塞4例,单纯使用PVA栓塞4例。所有病例随访1年以上,对有咯血复发的病例均重复行DSA及栓塞治疗。结果 56例患者TBAE后30min~4h咯血均完全停止,但栓塞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年分别有7例(12.5%)、10例(17.9%)、12例(21.4%)和13例(23.2%)复发。复发的原因包括支气管动脉再通(5例)、支气管动脉漏栓(3例)、非支气管动脉供血(3例)和原发病进展(2例)。采用长效栓塞剂联合栓塞,寻找多支支气管动脉及参与供血的膈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等非支气管动脉并予以栓塞,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咯血复发的主要措施。结论 认识咯血患者栓塞后复发的原因对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急诊介入治疗疗效.资料与方法 对17例发病48 h~20天的 DVT患者进行颈静脉下腔静脉可回收滤器置入,同时股静脉内置入直头多侧孔导管,术后双向溶栓并抗凝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置入滤器,血栓溶解,下肢水肿消失,治愈出院,未出现肺栓塞.结论 产后DVT患者置入可回收滤器,术后双向溶栓并抗凝治疗,能提高DVT的深静脉早期复通率和有效预防发生肺栓塞.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 ,3 5岁 ,“乙肝”病史 10年 ,于 1999年因右上腹痛 ,经B超、CT、MRI等检查发现肝左叶占位病变 ,临近第一肝门部 ,大小约 5cm× 6cm ,伴肝硬化、脾大。后在我院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 ,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5次。 2 0 0 0 -0 7因肝动脉—门静脉瘘、门静脉主干癌栓、反复上消化道出血 ,于2 0 0 0 -0 8在外院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 ,切除肝脏经病理检查诊断 :低分化肝细胞肝癌。术后常规器官移植后抗排异治疗 ,定期复查。 2 0 0 1-0 3底发现右肾上腺肿块 2cm× 2cm及肝内多发实性占位 ,临床诊断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并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原发性肝癌(PHCC)病人介入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材料和方法:选择20例PHCC病人,与20位正常人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比较,20例肝癌病人介入治疗前后和介入治疗后近期和后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动态测定观察。测定内容包括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的直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全肝血流量和肿瘤血流特点。结果:PHCC病人肝固有动脉内径增大、血流速度增快、血流量增多(P<0.05);虽然门静脉的血流速度减慢、门脉内径增宽、血流量也增加,但PHCC病人是以肝固有动脉血流量的骤增为特点。介入治疗后现一周内,肝固有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均下降(P<0.05);门脉内径虽无明显变化,但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均明显代偿性增加(P<0.01),致使肝脏的总血流量增加(P<0.05)。介入治疗后一个月,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内径与介入治疗后一周内虽无明显变化,但两者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以及总肝血流量均明显下降(P<0.05)。与介入治疗后近期所不同的是以肝固有动脉和门脉血流量的进一步降低、并渐恢复或接近治疗前的水平为其特点。结论:①大多数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肝脏肿瘤是以动脉供血为主,超声测得的肝动脉血流量超过500ml/分时,对诊断PHCC有助。②介入治疗前后全肝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