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目的:观察莫匹罗星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6月收治的烧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用莫匹罗星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烧伤残余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18/20),对照组为60.00%(12/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烧伤残余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8.1±3.6)d,对照组为(31.2±5.6)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匹罗星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疗效确切,临床治疗有效率高,残余创面愈合时间短,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东莞市万江医院收治的245例Ⅱ度烧伤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及自身对照方法分为4组,观察组(A组)、对照组(B组)、自身对照的观察组(C组)和自身对照的对照组(D组),A组62例聚维酮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B组73例只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结果:Ⅱ度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及感染率,A组优于B组(P〈0.05)、C组优于D组(P〈0.05);用药治疗后止痛效果及换药时疼痛程度,A组与B组、C组与D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湿润烧伤膏为创面提供了仿生理湿润环境,可促进创面愈合,具有止痛及减少瘢痕形成作用,但抗感染作用不强,联合聚维酮碘使用,创面感染率明显降低,愈合时间缩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对小面积浅度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47例小面积浅度烧伤患者全程采用MEBO治疗。结果 47例烧伤创面全部治愈。结论应用MEBO治疗小面积烧伤,止痛效果好,创面愈合快,减少瘢痕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对小面积浅度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47例小面积浅度烧伤患者全程采用MEBO治疗.结果 47例烧伤创面全部治愈.结论 应用MEBO治疗小面积烧伤,止痛效果好,创面愈合快,减少瘢痕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治疗小儿面颈部烧伤创面的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10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其中治疗组56例应用MEBO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用药期间创面有无炎性反应以及止痛效果,并与同期应用SD-Ag治疗的52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组用药过程中创面细菌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作用明显优越于对照组,治疗组疼痛例数占17.8%,对照组疼痛例数占72.3%;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缩短(3.55±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BO是治疗小儿面颈部烧伤的可靠外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MEBO(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电弧光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0例烧伤患者创面应用美宝烧伤膏治疗。结果 90例烧伤患者中Ⅲ度烧伤11例,Ⅱ度烧伤79例,应用美宝烧伤膏治疗后完全愈合,愈后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具有止痛效果好,创面抗感染能力强,为创面生长提供所需生理环境以及可减少瘢痕形成等疗效,是治疗电弧光烧伤的理想方法之一,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临床烧伤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MEBO油纱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深Ⅱ度烧伤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6月使用MEBO油纱联合VSD治疗深Ⅱ度烧伤合并创面感染38例,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20个月,平均16个月,创面全部治愈,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7.6天。结论 MEBO油纱联合VSD治疗深Ⅱ度烧伤感染创面,方法简单,实用性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应用全身浸浴疗法对烧伤患者的残余创面进行处理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例烧伤并存在残余创面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1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对残余创面进行处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全身浸浴疗法对创面进行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残余创面恢复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观察组;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结论应用全身浸浴疗法对烧伤患者的残余创面进行处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湿性医疗技术/湿润烧伤膏(MEBT/MEBO)在基层医院应用的疗效结果。方法发病后早期创面用药,全程采用MEBT/MEBO进行烧伤创面的治疗。结果:本组680例患者全都治愈。结论MEBT/MEBO的疗效是肯定的,早期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各种并发症,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生皮素(EGF)促进浅度烧伤,刃厚供皮区,残余创面的愈合作用及生皮素对磺胺嘧啶银的抗感染作用影响。方法:治疗组生皮素采用局部喷涂给药的方法,再以1%磺胺嘧啶银霜覆盖创面。对照组应用1%磺胺嘧啶银霜覆盖创面,共治疗289例烧伤伤员,516个创面,包括浅2度烧伤、深2度烧伤、残余小创面及供皮区区面,肉眼观察创面出现了上皮组织时间,浅2度创面用药后8d,深2度创面用药16d创面愈合率比较,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创面表面细菌培养结果对比及生皮素对全身情况的影响。结果:浅2度烧伤和刃厚供皮区创面,应用生皮素创面完全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2-3d。深2度创面创面愈合时间,用药组比对照组提前2-3d。对残余小创面的愈合比较,用药组比对照组提前3-4d。细菌学调查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抗菌作用无显著性的差异。用药伤员未出现疼痛、皮疹、过敏反应和其它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以随机抽样法分成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2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平喘、化痰、吸氧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气泵雾化吸入,比较2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咳嗽消失、喘憋缓解、哮鸣音和肺部哆音消失时间、病程缩短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愈率为93.90%)疗效优于对照组(治愈率为61.25%)(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6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2 4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硬化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和改善肝脏微循环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航  梁思敏  吴小候 《中国药房》2009,(14):1100-1101
目的:评价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雷帕霉素(RP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8例同种尸体供肾移植患者分为试验组(28例)与对照组(30例),免疫抑制方案分别为环孢素A(CsA)+RPM+强的松(Pred)、CsA+霉酚酸酯(MMF)+Pred。观察2组在移植术后6月内的疗效、并发症及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同时监测血脂水平、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分析2种免疫抑制方案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人/肾存活率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观察期内均移植肾带功存活。试验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4/28,14.3%)稍低于对照组(5/30,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发生血脂异常11例(39.3%),切口感染4例(14.3%),腹泻3例(10.7%),白细胞减少1例(3.6%);对照组中血脂异常3例(10.0%),切口感染2例(6.7%),腹泻8例(26.7%),白细胞减少5例(16.7%)。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CsA+RPM+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会产生更强的免疫抑制效果,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其主要副作用是血脂升高和切口感染,但腹泻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贾贻红  袁培明  孙世浩 《中国药房》2009,(36):2863-2864
目的:分析四物汤配方颗粒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4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9例和对照组95例,治疗组采用四物汤配方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痊愈和有效病例的止血效果与对照组接近。结论:四物汤配方颗粒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均戒酒,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独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彩超检查结果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炎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1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4例和对照组101例,观察组采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和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对照组采用异维A酸胶囊和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49%,治愈率为57.02%;对照组有效率为92.08%,治愈率为54.46%,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1.09%(P〈0.01)。结论: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与异维A酸胶囊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热淋清颗粒等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观察的研究方法将慢性前列腺炎137例(其中细菌性前列腺炎24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113例)分为单纯化学药对照组(52例)和热淋清颗粒治疗组(85例)。对照组应用敏感抗生素、α1受体阻滞剂及温水坐浴等物理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热淋清颗粒4g,每日3次。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标准(CPSI)和两杯判定试验(PPMT)法及细菌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及疗效评价。结果:137例平均随访8.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NIH-CPSI、PPMT及细菌学检查结果比较。治疗组痊愈14.1%(12/85)、显效55.3%(47/85)、有效20%(17/85)、无效10.6%(9/85)。治疗前后NIH-CPSI分别为27.7(28.5±4.2)及13.2(12.9±3.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痊愈7.7%(4/52)、显效17.3%(9/52)、有效46.2%(24/52)、无效28.8%(15/52)。治疗前后NIH-CPSI分别为27.2(27.8±3.6)及17.3(17.54±2.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PPMT总有效率(WBC转为正常)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8.2%和34.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细菌培养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热淋清颗粒及化学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迅速改善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以舒血宁2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给予硝酸甘油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及口服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51例,显效率85.O%,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38例,显效率76.0%,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0%,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难治性白血病病例66例,随机分为2组,即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然后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有显著差别(P〈0.05),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可以提高难治性白血病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物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50例,在常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40mL,每个疗程7天,共4个疗程;对照组50例,仅常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不配合中药治疗,疗程同观察组。2组均辅用苯二氮类药,但不能辅用其它催眠类药物。结果:治疗后2组在心电图中QTc间期变化、血糖变化、疗效、PANSS总分及分量表分、副反应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可提高疗效、降低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