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糖原贮积病是一类由于先天性酶缺陷造成糖原代谢障碍的疾病,即糖酵解的关键酶突变引起糖原分解和合成代谢障碍,大量糖原聚积于肝脏、肌肉、肾脏中[1]。笔者曾以"治痿独取阳明"为辨证要点,治以健脾益胃为主、兼以渗湿,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以肌肉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糖原贮积病1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苏  徐珊宁 《河北中医》2005,27(3):206-207
丰隆是足阳明胃经的腧穴、络穴,具有祛痰、和胃降逆和健脾益胃的作用,主治胃脏病和痰浊流注心、肺、胃、肠、皮肤、关节等引起的病症,以及足阳明经脉、脉络循行通路上的病变,为痰病要穴。  相似文献   

3.
自拟益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勇 《陕西中医》2006,27(11):1351-1352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养阴类中药配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益胃汤加减(生地、生白芍、沙参、麦冬、乌梅、石斛、茯苓等)治疗萎缩性胃炎30例。结果:总有效率90%。提示:本方剂具有酸甘化阴,健脾益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文尧  徐辉 《中医杂志》1998,39(8):481-482
以疏肝健脾、温胃健脾、养阴益胃、清利健脾4型复方煎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在取得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做了不同药物浓度对不典型增生细胞的细胞培养。结果显示,4型系列复方对不典型增生的抑制率均>70%以上。  相似文献   

5.
益胃健脾活血方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珊 《陕西中医》2002,23(1):28-29
目的 :观察益胃健脾活血类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应用自拟中药益胃健脾活血方 (黄芪、白术、丹参、田七、佛手、白茯苓等 )与西药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 40例 ,并设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5% ;对照组总有效率80 % ,经统计学处理 ( P<0 .0 5)。提示 :本方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和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6.
王杰  盛权  朱虹  孙峰  丁懿 《江苏中医药》2014,46(2):77-79
目的:探讨健脾益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治疗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健脾益胃汤低剂量组(JPYW-L)、健脾益胃汤中剂量组(JPYW-M)、健脾益胃汤高剂量组(JPYW-H)和阳性药物(维酶素)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水杨酸钠法制作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灌服蒸馏水或相应药物,连续8周。观察大鼠胃黏膜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TL)。结果:健脾益胃汤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胃黏膜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健脾益胃汤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GAS含量均明显升高,血浆MTL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健脾益胃汤能改善大鼠胃黏膜的病变,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对血清GAS、血浆MTL水平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李家发 《光明中医》2002,17(3):18-20
胃癌前病变大多病程长久、病情复杂 ,缠绵难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 ,采用补气健脾、活血化瘀 ;行气化痰、活血散结 ;健脾益胃、调畅气机 ;滋养阴液、清解虚火 ;清利湿热、和胃畅中 ;温补脾肾、振奋中阳 ;行气达郁、调和肝脾等不同治法 ,用丹参饮、膈下逐瘀汤等化裁治疗 ,防治胃癌前病变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许颖  陈菲 《陕西中医》2010,31(9):1130-1131
目的:观察益胃煎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益胃煎加减(柴胡、白芍、黄芪、陈皮、半夏、党参、白术、枳壳、半枝莲、三七、炙甘草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3.3%。结论:益胃煎有养阴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的功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南京中医药大学王灿晖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在60余年的临床与科研教学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辨证思路及组方特色。王灿晖教授在古方启发下,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创制了健脾益胃方,临床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显著。从制方思路、配伍特色、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健脾益胃方进行剖析,探析王灿晖教授健脾益胃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经验,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益胃祛瘀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者均以胃阴亏虚、胃络瘀阻为主证,拟健脾益胃祛瘀散予健脾理气,养阴和胃,活血祛瘀治疗。结果: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健脾益胃祛瘀散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亏虚、胃络瘀阻证的有效处方。  相似文献   

11.
健脾益胃汤治疗慢性胃炎1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爱根 《陕西中医》1997,18(9):F004-F004
采用健脾益胃汤(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半夏、白芍、陈皮、甘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治疗慢性胃炎138例,总有效率95%。提示本方具有健脾补气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自拟健脾益胃方联合捏脊法治疗儿童厌食症的疗效,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用健脾益胃方联合捏脊法治疗50例厌食症儿童,分析其临床疗效,并通过生化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患儿治疗前后微量元素(铜、锌、铁、镁)和免疫球蛋白(即Ig G、Ig A和Ig M)水平。结果自拟健脾益胃方联合捏脊法治疗儿童厌食症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总有效率达90%;且能有效提高患儿体内微量元素(铁、镁、铜和锌)的含量,有力提高患儿的免疫蛋白含量。结论自拟健脾益胃方联合捏脊法治疗儿童厌食症安全有效,可能通过增加患儿体内微量元素如锌的含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郭鑫 《河南中医》2012,32(4):509-509
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反复感冒,以健脾益气,解表除湿;治疗失眠症,以健脾升阳,除湿通窍;治疗手足心热,以益气升阳,健脾运湿.均取佳效.  相似文献   

14.
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珍 《陕西中医》2000,21(6):247-248
采用温化寒湿、养阴益胃、温阳健脾等法则,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4例,总有效率94.5%。提示通过辨证论治可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胃健脾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门诊收治的56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28例)进行常规性治疗,观察组患者(28例)采用益胃健脾汤进行治疗。观察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益胃健脾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益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健脾益胃汤。[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枸橼酸铋钾0.22g,呋喃唑酮100mg,阿莫西林1.0g,每日2次,口服。[结果]治疗组全部病例经1~3个疗程的治疗后,总有效率90.38%。对照组总有效率72.92%。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脾益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神经炎 ,治宜健脾益胃 ,补气养血 ;病窦综合征 ,治宜益气滋阴 ,健脾养心 ;包块型宫外孕合并贫血 ,治宜益气补血 ,化瘀通络  相似文献   

18.
蔡峰海 《河南中医》2014,(4):701-702
目的:观察健脾益胃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健脾益胃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4%,观察组有效率为91.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胃汤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秦燕 《国医论坛》2007,22(6):21-21
萎缩性胃炎在病理上为胃腺体萎缩、减少或消失,属中医胃痛、嗳气、痞满等范畴.我院胃炎专科以健脾和胃佐以化瘀之法,用自拟益胃汤治疗该病4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益胃化瘀方治疗胃癌前病变(PLG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PLG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健脾益胃化瘀方并随证加减,每日2次;对照组6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Hp阳性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口服;胃黏膜萎缩、胃酸减少加维生素C;溃疡加奥美拉唑,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证候疗效、胃镜、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胃化瘀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